地貌净雨单位线理论及应用_第1页
地貌净雨单位线理论及应用_第2页
地貌净雨单位线理论及应用_第3页
地貌净雨单位线理论及应用_第4页
地貌净雨单位线理论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貌净雨单位线理论及应用姚国军摘要笔者认为水分子在土壤中的运动主要是受到地球重力、土壤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在一个流域中,地形地貌和水系具有几何拓扑特征,由此,提出了以重力作用为主要特征的地貌净雨单位线理论模型。该模型以简化地形参数为主要参数,具有基于降雨、地形地貌和土壤特性的分布式流域汇流水文模型特征。笔者运用该模型计算了尼尔基水库控制流域净雨单位线,比较了尼尔基水库运用历史洪水率定的单位线,给出了运用该单位线做出的1998年8月大洪水降雨径流预报成果,证明了地貌净雨单位线理论的可靠性。关键词:水文预报、地貌、净雨、单位线、重力作用一、概述单位线汇流模型因其简单和实用性,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典的单位线一般是由一次典型的历史洪水过程得来的。流域瞬时单位线理论从系统论的角度给出了单位线的理论意义,流域瞬时单位线就是具有不同速度、不同位置但能同时到达流域出口断面的那些水滴占据的流域面积对时间的变化率,在假定流域上各处水滴流速相同的情况下,流域瞬时单位线就是面积一时间曲线,并给出了对零初始条件的线性时不变流域汇流系统中,净雨过程、出口断面流量过程和流域瞬时单位线各阶原点矩之间的关系,成为流域汇流单位线的理论基础。线性集总式汇流模型在流域瞬时单位线理论的基础上,佐克(Zoch)提出的单一线性水库模型,1945年克拉克(Clark)模型是面积〜时间曲线和单一线性水库串联而成的模型,1957年纳什(Nash)模型是n个相等线性水库串联模型的瞬时单位线公式,纳什模型成为单位线的理论公式。为了解决流域下垫面条件和降雨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学者们研究了线性分散式流域汇流模型,典型的是改进的克拉克模型,具有旁侧入流的串联线性水库模型和河流一流域模型,河流一流域模型既要用到流域汇流计算方法又要用到洪水演算方法。然而,流域上各处水滴流速相同的假定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貌瞬时单位线理论假定水滴之间呈弱相互作用,在统计上认为是相互独立的,从而从概率统计的角度确定流域瞬时单位线与水滴持留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等价,将推求流域瞬时单位线的问题转化为确定流域持留时间概率密度函数的问题。确定持留时间概率密度函数的实质是如何确定水滴流速的概率密度函数,

但人们至今还无法从理论上导出流域上水滴运动速度的概率密度函数。地貌瞬时单位线理论没有考虑水流运动的物理成因,是以概率统计的角度给出的理论解答。笔者认为水分子在土壤中的运动主要是受到地球重力、土壤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在一个流域中,地形地貌和水系具有几何拓扑特征,由此,提出了以重力作用为主要特征的地貌净雨单位线理论。在水循环过程中,水通过大气输送降落全地面,形成水向土壤的渗透、产流、汇流以及蒸发的循环过程,这一过程是极为复杂的,但其在物理本质上是受到地球重力、土壤和土壤中气体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结果。本文仅从流域产汇流的角度,提出流域在重力作用下的净雨单位线模型。该模型以简化地形参数为主要参数,具有基于降雨、地形地貌和土壤特性的分布式流域汇流水文模型特征。二、地貌净雨单位线理论降雨开始后,水分在重力、土壤和土壤中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向土壤中渗透。在降雨过程中,地面上各点都有水分进入,土壤中的空气因为水分进入而被压缩,压力升高,气体少量排出。可以假定在水平方向上各点水头相同,土壤不出现水平向排水过程,水分垂直入渗,形成含水量为。n,深度为H的含水层(见图1)。降雨结束后,一部分水分受到土壤的吸引力而不能自由运动,这部分水分为田间持水量0p,蒸发主要由这部分水分吸收太阳辐射能量,汽化形成;另一部分水分克服土壤吸引力,在重力作用下,开始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当含水层下部土壤的含水量小于田间持水量时,垂直运动吸收的这部分水分将不能排出形成径流,使得产流量减少。这里主要研究净雨单位线理论,因而不考虑蒸发和垂直运动带来的影响。当土壤达到田间持水量以后,土图1降雨后土壤排水示意图壤将出现排水,即出现产流过程。为便于分析,取单位宽度B=1m,土壤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的差值H(0-0p)为排出水量(忽略土壤蒸发),这部分水量形成径流°H(0-0p)也可以解图1降雨后土壤排水示意图假设产流的流速为v,则排水流量为:q=HG"ZpH——土壤达到饱和或者大于田间持水量的深度V——断面流速0——土壤含水量0p——土壤田间持水量对应的含水量水量平衡方程:假定排水过程含水量0在H深度上随着时间减少,排水的坡面长度为匚自排水开始至t时刻,则在t时间内累积排水水量F=LG-Q)H⑵Ft时间内累积排水量H——土壤排水前,水分入渗深度0n——降雨时土壤能够达到的含量,约为土壤饱和含水量的60%〜80%对时间t求导可得到排水过程TOC\o"1-5"\h\zq=-LHd9/dt⑶方程((1)等于方程(3),积分得到土壤含水量0为0=1-0Xvt/L+0⑷方程({)代入方程(1),得到土壤排水过程为q=H&-0>e-vt/Lv⑸设水力坡降为i,由于坡降很缓,故假定等于地面坡降,在重力作用下,断面平均流速v为:v=、;2kgh/2=2kgLsinG)/2⑹K——土壤阻力系数,可近似取河道糙率L——与水头对应的坡长度i——水力坡降,约等于地面坡降由速度与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又得到断面平均流速:TOC\o"1-5"\h\zv=kgsinU>t/2(7)代入方程(5),可得到任意时刻任意断面的流量方程:q=He-*'kgsin(/y2Lt&-0>kgsin(i)t/2⑻令人=寸@sin弓)2L,流域面积A=BL,代入方程⑻,整理得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时间流量方程\q=HAv-0y2te-人t⑼K——土壤阻力系数,可近似取河道糙率L——河道长度

i——水力坡降,约等于河道坡降方程⑼为基于降雨、地形地貌和土壤特性的流域汇流水文模型特征方程。流域净雨p代替h(6n-e「,代入方程⑨,可以得到q=PA人2te-人t(10)方程⑳为流域均匀降雨情况下的流域出口净雨流量过程方程,当P=10mm时,为流域出口净雨单位线方程。在任意流域中,降雨是不均匀的,对任意子区域,可以认为在子区域以下到流域出口均有降雨发生而得到流域降雨流量过程,然后,减去子区域以下的降雨流量过程。假设流域中,在距离流域出口L0〜L1的河段有降雨,其宽度为B,那么由方程⑩可以得到:q=PBL人2te-x0t-PBL人2teRt⑴00.、11人=』kgsin。)]2L人1=<kgsinG〉2L]方程(11)为基于降雨、地形地貌和土壤特性的流域汇流分布式水文模型特征方程。按照加法叠加原则就可以得到流域出口流量过程。

三、地貌净雨单位线在尼尔基水库水文预报中的应用基水库净雨单位线。笔者按照地貌净雨单位线的理论,对尼尔基水库以上流域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于实际预报工作中。为了验证理论的合理性,采用计算的单位线对嫩江流域1998年8月大洪水过程进行了复核预报,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按照地貌净雨单位线的理论,对尼尔基水库以上流域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于实际预报工作中。为了验证理论的合理性,采用计算的单位线对嫩江流域1998年8月大洪水过程进行了复核预报,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尼尔基水库位于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的嫩江十流上,枢纽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6.64万km2,长度约370Km,河道坡比在0.03〜0.06%,在坝址以上约100Km内没有较大支流汇入,且面积呈较小的三角形。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降雨径流净雨单位线为100Km以上区域,同时考虑降雨的偏态性,分别考虑流域末端70km和坝址附近100Km范围内的偏态型降雨径流净雨单位线。计算的10mm净雨单位线及利用历史洪水率定的单位线见尼尔160015001400130012001100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尼尔基水库净雨洪水率定单位线05101520253035图2尼尔基水库净雨单位线―一下游型单位线TL主要单位线上游型单位线图31998年8月洪水预报过程线由历史洪水率定的单位线和理论计算的单位比较可以看出,运用历史洪水率定的单位线介入计算的主要降雨单位线和下游型降雨单位线之间,其峰现时间相同,但计算的单位线退水较快。运用计算的单位线对1998年8月大洪水的预报成果见图3,由图可以看出,200019001800170016001500140013002000190018001700160015001400130012001100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01年、8月洪水预报成果01345789111213151617192021232400000,日H月0°日,日0月00,日出,"出00日0HH°日月HHH耳月5月5月7骨耳1月3月5月7月9月1月3月5月7月9月1皆痔月5序月0月2月4月6月8月0月2月4月6月8月177777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aaQQ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7777777777777777888888888888888图42011年7、8月份洪水预报过程线预报效果无论在峰值、峰现时间以及流量过程上,都达到了很高的精度,由此证明了地貌净雨单位线理论的可靠性,笔者运用该单位线对尼尔基水库2009年~2011年汛期进行洪水预报,其预报精度均达到很高的精度,见图4。同时,笔者对察尔森水库2011年7月洪水过程进行了验证四、结论与展望1)基于重力作用的地貌净雨单位线理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方程本身的水量是平衡的,流量过程符合水文汇流的一般现象,从理论上可以计算任意流域的净雨单位线,该模型以简化地形参数为主要参数,具有基于降雨、地形地貌和土壤特性的分布式流域汇流水文模型特征。2)净雨单位线的意义在于土壤在不同区域的净雨产流过程在重力和土壤阻力共同作用下,同时到达某一河道断面的时间过程。3)基于重力作用的流域净雨单位线方程,由于方程的推导忽略了降雨后的土壤下渗吸收的水分过程以及蒸发造成的水量损失过程,计算得到的单位线会出现峰值稍大,退水偏快的特点。在土壤下垫面条件不是十分干旱的情况下,运用净雨单位线方程的计算结果能够达到水文预报误差许可的范围。4)土壤下垫面条件是影响净雨计算的主要因素,降雨后土壤吸收水分的过程对净雨的计算和流量过程分配有重大影响,当土壤下部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以下时,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