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年表口诀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太古宇情况中国早前寒武纪(太古宙一古元古代)地层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是华北陆块结晶基底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出露。所有的岩层都经历了不同类型的区域变质及其他地质作用,形成不易辨认和划分的复杂变质岩系或杂岩。中国早前寒武纪地层业已进行了地层划分,建立了岩石地层单位和构造一岩石地层位,累积
了大量的同位素年龄数据,确认或论述了众多地层单位的地质年代和对比关系。但由于这些
地层经历了复杂的地质作用,在成因、时代归属等认识上还存在不少的分歧。中国的太古宇分为古太古界、中太古界和新太古界,主要出露于华北地层区(图2-2)。近年,在华南地区北缘、西南缘,塔里木盆地南、北缘等地也有发现。详见表2-1至表2-11。华北地层区的太古宇华北地层区的太古宇详见表2-3至表2-7。古太古界我国目前已确认的古太古界,仅见于河北省迁安县的曹庄一黄柏峪一杏山一带和辽宁省鞍山市以东的陈台沟一带。前者称为曹庄岩组,后者称为前台岩组(陈台沟表壳岩)。此外,时代尚有争议的桑干岩群亦暂置于古太古界。中太古界中太古界分为下亚界和上亚界。新太古界新太古界主要为一套绿岩组合,以五台山区的五台群为代表。下亚界石嘴亚群,由黑云变粒岩、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铁英岩等组成;中亚界台怀亚群,由绢云英片岩、绿泥钠长片岩、绢云一绿泥片岩等组成;上亚界高繁亚群,为绢云千枚岩、变粉砂岩、石英岩、绿泥片岩等互层。其原岩,下、中部主要为基性夹酸性火山岩类及少量沉积岩,上部为泥砂质沉积岩。变质作用显示了多相递进变质。其他地区的太古宇1塔里木一南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的太古宇,仅见两处。一为库鲁克塔格(山)中段辛格尔一带的托格拉格布拉克杂岩,主要由片麻岩类、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和各种片岩不均匀互层组成,其上部被早元古界兴地塔格群不整合覆盖。另一处见于阿尔金山东段的米兰岩群,由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紫苏麻粒岩、浅粒岩等组成。详见表2-2。2中天山一北山地区阿尔金山西段一中段和北山地区的敦煌杂岩和鸣沙山岩群,主要有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变粒岩、浅粒岩、石英岩、含石墨(透闪)大理岩等,夹铁英岩。见表2-2。3华北陆块西缘的阿拉善地区主要为阿拉善群,岩性为角闪岩一麻粒岩相变质岩系。见表2-4。4秦祁昆地区该区变质岩系主要为角闪岩相一麻粒岩相的变质地层,如湟源群、白沙河岩组等。其年龄值
大多在1800Ma〜2400Ma,故一般归属于古元古代。见表2-3。5张广才岭一完达山区主要指分布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一带的麻山岩群,为紫苏、二辉麻粒岩,黑云变粒岩、石墨片
岩、片麻岩、大理岩等。详见表2-1。6华南区华南区北缘太古宇包括鄂西的东冲河岩群、略阳一带的鱼洞子杂岩,主要为绿片岩相一角闪岩相的变质
岩层,岩性组合大多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和各种片岩、大理
岩等。原岩为泥质碎屑岩一火山岩组合。见表2-9,表2-10。华南区西缘见于四川南部,为康定杂岩(岩群),为一套混合岩化的斜长角闪岩片麻岩、变粒岩等。(表
2-8)。下扬子及东南沿海地区出露于闽西北、鄂、赣及皖中等地的天井坪岩组、星子岩群和阚集杂岩;分布于闽西北的天
井坪岩组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片岩、石英岩。见表2-10。大别一苏鲁地区变质岩系亦为角闪岩相一麻粒岩相变质地层。上古生界情况盆系泥盆系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层大区东部、北疆、天山一北山、祁连山一中秦岭,其余地区出露零散,华北地层大区东部缺失(图2-6)。其总体特征是:北疆、中天山一北山为巨厚的碎屑岩一火山岩;华南地层大区东部、南天山、南秦岭,泥盆系下部碎屑岩为主,上部碳酸盐岩为主;祁连山发育巨厚陆相磨拉石沉积;华南地层大区西部小型台地碳酸盐岩、变质碎屑岩一火山岩、复理石砂板岩相间分布;其余地区泥盆系以碎屑岩为主,东昆仑、柴达木南、北缘、赤峰以北夹火山岩较多。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8至表2-23北疆兴安一张广才岭完达山一兴凯地层大区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的泥盆系主要分布于本区北部和南缘(图2-6,表2-19),岩石组合变化较大。中天山一北山以中酸性火山岩、凝灰岩为主,夹碎屑岩及少量灰岩;南天山以碳酸盐岩为主,局部夹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塔里木陆块上以海陆交互一陆相杂色碎屑岩为主;在西昆仑中统为海相碎屑岩夹灰岩,上统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张二朋等,1998;蔡士赐,1999)。华北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的泥盆系分布于大区大区西部、北缘和南缘(图2-6,表2-19,表2-20),其
中以祁连山发育巨厚陆相磨拉石沉积、秦岭泥盆系含多金属矿为最突出的特征(张二朋等,
1998;孙崇仁等,1997;侯鸿飞等,2000;高振家等,2000)。华南地层大区华南地层大区的泥盆系广泛分布于本区东部(龙门山一云南丽江一金平以东至东南沿海)和
北缘(南秦岭一大别山区),大区西部出露较零散(图2-6)。藏滇地层大区藏滇地层大区,泥盆系出露于喜马拉雅山北坡、申扎一察隅、滇西腾冲等地,主要由碳酸盐
岩和碎屑岩组成,含较多浮游生物化石,总体来看横向变化不大(郝子文等,1999;夏代祥
等,1997;张远志,1998)。岩石地层序列详见表2-23。北疆兴安一张广才岭完达山一兴凯地层大区1北疆地层区北疆地层区的石炭系由巨厚的海陆交互相、浊积相碎屑岩及火山岩组成,含安加拉植物群及
北方区系动物群化石(张二朋等,1998;蔡士赐,1999;金玉玕等,2000)。代表性岩石地
层序列见表2-18。阿尔泰地区:仅出露下统红山嘴组,下部为片理化石英斑岩、英安斑岩、霏细斑岩,上部为
变质粉砂岩、砂岩、板岩夹斜长片岩、石英片岩、流纹斑岩、结晶灰岩,含珊瑚、腕足类化
石,出露厚1270〜2700m,未见顶底。西准噶尔北部一东准噶尔一巴里坤一带:下统广泛出露,为黑山头组、姜巴斯套组、那林卡拉组海陆交互相砂岩、粉砂岩、凝灰质砂、泥岩、凝灰岩,夹石英斑岩、英安斑岩、安山玢岩、玄武玢岩及少量砾岩、砂质灰岩,顶部夹煤,,含腕足类、珊瑚、菊石及安加拉植物化石,厚1700〜5000n。上统,主要出露于西准北部,为吉木乃组、恰其海组含安加拉植物化石的陆相砂、泥岩、凝灰质砂、泥岩、凝灰岩,夹安山岩、玄武岩、霏细斑岩、火山角砾岩,底部夹煤,中部含腕足类化石,局部以火山岩为主,厚3000〜4000n上与二叠系平行不整合。在东准北部富蕴地区出露上统上部喀喇额尔齐斯群变质砂砾岩、凝灰质砂岩、板岩、千枚岩、大理岩,局部以片岩、片麻岩、变粒岩为主,厚约700〜2300m,未见顶底。克拉玛依之西:石炭系出露不全,下统上部一上统下部为希贝库拉斯组凝灰质砂、泥岩、凝灰岩互层,夹安山玢岩、玄武岩、砂岩、砾岩、灰岩、硅质岩,含腕足类、珊瑚、蜓、牙形石,出露厚约3000m,未见顶底。南准噶尔一北天山:下统出露于北天山东段(乌鲁木齐以东)一准噶尔东南缘,下部为塔木岗组、山梁砾石组陆相砂砾岩、凝灰质砂砾岩夹页岩、煤,局部夹酸一基性火山岩,含抱粉及安加拉植物群化石,厚2000〜5000m上部在巴塔玛依内山火山喷发中心区为巴塔玛依内山组安山玢岩、玄武玢岩夹霏细岩、珍珠岩、火山碎屑岩等,厚达4300m。上统,北天山东段为弧形梁组、石钱滩组、六棵树组浅海相砂砾岩、粉砂岩、凝灰质砂砾岩,夹凝灰岩、灰岩、霏细岩、玄武玢岩、安山玢岩、英安斑岩等,含腕足类、珊瑚、菊石、双壳类化石,厚1000〜3000m在博格达山东端火山喷发中心区,为居里得能组、沙雷塞尔克组、杨布拉克组凝灰岩、玄武玢岩、安山玢岩、英安斑岩、斜长斑岩,夹凝灰质砂岩及少量砂泥岩、灰岩,厚逾万米;北天山西段(乌鲁木齐以西),为奇尔古斯套组复理石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安山质凝灰岩、硅质岩、放射虫硅质岩,局部夹火山岩,厚2000〜6500m,下未见底,与上覆地层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觉罗塔格及其西段:下统厚3800〜6900m含珊瑚、腕足类、菊石、蜓类化石,下部为小热泉子组中酸性火山岩(霏细斑岩、钠长斑岩、石英斑岩、石英角斑岩、斜长玢岩、安山玢岩)夹凝灰质砂岩、硅质岩、灰岩;上部为雅满苏组砂泥岩、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岩互层,夹砾岩、安山玢岩、玄武玢岩、斜长玢岩、霏细斑岩;上统厚900〜2400m为底坎尔组凝灰岩、凝灰质砂岩韵律互层,夹粉砂岩、灰岩、玄武玢岩、橄榄玄武岩、石英斑岩、斜长玢岩、英安玢岩、霏细岩,含珊瑚、腕足类、蜓类化石。觉罗塔格东段,下统厚3200〜7000m,为干墩组灰黑色硅泥质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夹石英砂岩、灰岩、基性火山岩、石英钠长斑岩、霏细岩,含珊瑚化石;上统厚1100〜8800m,为梧桐窝子组细碧玢岩、辉绿玢岩,夹霏细斑岩、石英钠长斑岩、安山玢岩、碧玉、凝灰质砂砾岩、灰岩、砂泥岩。2兴安一松花江一延边地层区兴安一松花江一延边地层区的石炭系以陆相及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火山岩为主,仅大兴安岭北部为海相(王友勤等,1997)。其出露不完整,下统与上统均异地分布(表2-18)。大、小兴安岭地区仅有下统。在大兴安岭北部,下统下部为红水泉组砂岩、粉砂岩夹灰岩,底部砂砾岩,偶夹酸性火山岩,含珊瑚、腕足类等化石,厚1200m;上部为莫尔根河组细碧一角斑岩、安山玢岩、凝灰岩,夹粉砂岩、含放射虫硅质粉砂岩、大理岩凸镜体,厚200〜700m。小兴安岭西北部,下统为花达气组、查尔格拉河组陆相砂岩、砾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板岩不等厚互层,含安加拉植物群化石,厚500〜600m。黑河市洪湖吐河沿岸,下统为洪湖吐河组凝灰岩夹板岩,含少量腕足类化石,厚1800〜2800m。引用报告回复TOPzjg728我想我是海水利版主-发短消息•加为好友2#大中小发表于2008-5-1714:59只看该作者黑龙江东南部:哈尔滨以东伊春一尚志地区仅有陆相含安加拉植物群化石的上统(唐家屯组)。下部为酸性、中酸性凝灰熔岩、凝灰岩夹粉砂岩、板岩、中性火山岩,厚1600〜1900m,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上部为砂岩、板岩夹少量酸性凝灰熔岩、安山玢岩、凝灰岩,厚40〜1500m。密山一宝清一带,下统为北兴组英安质凝灰岩、凝灰质板岩夹砂岩,含少量腕足类化石,厚150(〜2200m,下与泥盆系整合接触,其顶为一长期剥蚀间断面;上统为光庆组陆相砂、板岩、凝灰质板岩互层,下部砂砾岩为主,中部夹凝灰岩,含安加拉植物群化石,厚约800m,未见底。延吉附近,仅有上统,为天宝山组粉砂岩、页岩、板岩、结晶灰岩互层,夹砂岩,含少量珊
瑚化石,厚约2000m,下与花岗岩不整合接触。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的石炭系分布于中一南天山、北山、塔里木西北一西南缘、柯坪和西昆仑。中天山伊宁地区和北山以火山岩为主或夹大量火山岩,南天山、塔里木陆块以台地相灰岩为主,西昆仑则为碎屑岩夹灰岩等(张二朋等,1998;蔡士赐,1999)。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9。华北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的石炭系分布较广,以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为主,华北陆块上含煤最富,此外,在柴达木、东昆仑、华北地层大区北缘尚夹火山岩。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9至表2-21。华南地层大区石炭系广泛分布于本区东部(龙门山一云南丽江一金平以东至东南沿海)和北缘(南秦岭一
大别山区),大区西部出露较零散(图2-5)。见表2-21至表2-23。藏滇地层大区藏滇地层大区石炭系分布广泛,并以上统发育冰海相杂砾岩,含冈瓦那相冷温型动物群化石为突出特点(郝子文等,1999;夏代祥等,1997;张远志,1998)。岩石地层序列详见表2-23。二叠系二叠系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层大区、北疆兴安一张广才岭完达山一兴凯地层大区、天山一北山、华北地层大区西部,山西、内蒙古中部、西藏,其余地区出露零散(图2-6)。其中,北疆兴安一张广才岭完达山一兴凯地层大区、中天山一塔里木陆块内部,二叠系以陆相碎屑岩、火山岩为主;北山、内蒙古中部为海陆交互相火山岩、碎屑岩;华北地层大区西部以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灰岩为主,夹少量火山岩,唯北祁连为陆相;华北为陆相含煤碎屑岩夹少量灰岩;华南地层大区东部下一中统为巨型台地相灰岩,上统为含煤沉积;西部则台地相灰岩与含大量火山岩的浅变质复理石沉积并存;塔南缘、西昆仑二叠系发育特征与华南地层大区东部类似;西藏,下统发育冰海相杂砾岩,中一上统为碳酸盐岩。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8至表2-23。北疆兴安一张广才岭完达山一兴凯地层大区
1北疆地层区二叠系主要由陆相火山岩及碎屑组成,含安加拉植物群化石,但北天山乌鲁木齐一带下统为
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内蒙古西端额济纳旗以海相为主(张二朋等,1998;蔡士赐,1999;金
玉玕等,2000)。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8。2兴安一松花江一延边地层区兴安一松花江一延边地层区的二叠系由碎屑岩、中酸性火山岩组成,下统以陆相为主,中统海相为主,上统为陆相(仅延吉附近见少量腕足类),火山岩主要分布于喷发中心地区,因此横向变化较大(王友勤等,1997;金玉玕等,2000)。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8。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的二叠系分布于中一南天山西部、北山、塔里木陆块和西昆仑。中天山伊宁地区和北山二叠系由火山岩、碎屑岩组成,但伊宁地区为陆相,北山地区为海相;南天山和塔里木陆块,下统为台地相灰岩,中一上统为陆相碎屑岩夹火山岩;西昆仑则为砂岩夹灰岩等(张二朋等,1998;蔡士赐,1999),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9。华北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的二叠系分布较广,岩相变化较大:在华北陆块、北祁连一走廊区为陆相碎屑
岩,偶夹灰岩;中一南祁连、柴达木、东昆仑一中秦岭为海陆交互相一海相灰岩、碎屑岩夹
少量火山岩,其中柴达木南北缘以灰岩为主,甘肃一青海交界地区为深水重力流沉积;华北
地层大区北缘为含火山岩的海陆交互一陆相沉积。见表2-19至表2-23。
华南地层大区二叠系分布较广(图2-6)。大区东部(龙门山一云南丽江一金平以东至东南沿海)和北缘
(南秦岭一大别山区)以巨型碳酸盐岩台地及含煤沉积为主,大区西部则碳酸盐岩台地相灰
岩、深水槽盆相砂泥岩、含大量火山岩的浅变质复理石沉积并存。引用报告回复TOP
zjg728我想我是海水利版主-发短消息•加为好友3#大中小发表于2008-5-1715:00只看该作者黑龙江东南部:哈尔滨以东伊春一尚志地区仅有陆相含安加拉植物群化石的上统(唐家屯组)。下部为酸性、中酸性凝灰熔岩、凝灰岩夹粉砂岩、板岩、中性火山岩,厚1600~1900m,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上部为砂岩、板岩夹少量酸性凝灰熔岩、安山玢岩、凝灰岩,厚40~1500m。密山一宝清一带,下统为北兴组英安质凝灰岩、凝灰质板岩夹砂岩,含少量腕足类化石,厚150(~2200m,下与泥盆系整合接触,其顶为一长期剥蚀间断面;上统为光庆组陆相砂、板岩、凝灰质板岩互层,下部砂砾岩为主,中部夹凝灰岩,含安加拉植物群化石,厚约800m,未见底。延吉附近,仅有上统,为天宝山组粉砂岩、页岩、板岩、结晶灰岩互层,夹砂岩,含少量珊
瑚化石,厚约2000m,下与花岗岩不整合接触。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的石炭系分布于中一南天山、北山、塔里木西北一西南缘、柯坪和西昆仑。中天山伊宁地区和北山以火山岩为主或夹大量火山岩,南天山、塔里木陆块以台地相灰岩为主,西昆仑则为碎屑岩夹灰岩等(张二朋等,1998;蔡士赐,1999)。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9。华北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的石炭系分布较广,以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为主,华北陆块上含煤最富,此外,在柴达木、东昆仑、华北地层大区北缘尚夹火山岩。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9至表2-21。华南地层大区石炭系广泛分布于本区东部(龙门山一云南丽江一金平以东至东南沿海)和北缘(南秦岭一
大别山区),大区西部出露较零散(图2-5)。见表2-21至表2-23。藏滇地层大区藏滇地层大区石炭系分布广泛,并以上统发育冰海相杂砾岩,含冈瓦那相冷温型动物群化石为突出特点(郝子文等,1999;夏代祥等,1997;张远志,1998)。岩石地层序列详见表2-23。二叠系二叠系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层大区、北疆兴安一张广才岭完达山一兴凯地层大区、天山一北山、华北地层大区西部,山西、内蒙古中部、西藏,其余地区出露零散(图2-6)。其中,北疆兴安一张广才岭完达山一兴凯地层大区、中天山一塔里木陆块内部,二叠系以陆相碎屑岩、火山岩为主;北山、内蒙古中部为海陆交互相火山岩、碎屑岩;华北地层大区西部以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灰岩为主,夹少量火山岩,唯北祁连为陆相;华北为陆相含煤碎屑岩夹少量灰岩;华南地层大区东部下一中统为巨型台地相灰岩,上统为含煤沉积;西部则台地相灰岩与含大量火山岩的浅变质复理石沉积并存;塔南缘、西昆仑二叠系发育特征与华南地层大区东部类似;西藏,下统发育冰海相杂砾岩,中一上统为碳酸盐岩。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8至表2-23。北疆兴安一张广才岭完达山一兴凯地层大区
1北疆地层区二叠系主要由陆相火山岩及碎屑组成,含安加拉植物群化石,但北天山乌鲁木齐一带下统为
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内蒙古西端额济纳旗以海相为主(张二朋等,1998;蔡士赐,1999;金
玉玕等,2000)。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8。2兴安一松花江一延边地层区兴安一松花江一延边地层区的二叠系由碎屑岩、中酸性火山岩组成,下统以陆相为主,中统海相为主,上统为陆相(仅延吉附近见少量腕足类),火山岩主要分布于喷发中心地区,因此横向变化较大(王友勤等,1997;金玉玕等,2000)。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8。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的二叠系分布于中一南天山西部、北山、塔里木陆块和西昆仑。中天山伊宁地区和北山二叠系由火山岩、碎屑岩组成,但伊宁地区为陆相,北山地区为海相;南天山和塔里木陆块,下统为台地相灰岩,中一上统为陆相碎屑岩夹火山岩;西昆仑则为砂岩夹灰岩等(张二朋等,1998;蔡士赐,1999),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9。华北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的二叠系分布较广,岩相变化较大:在华北陆块、北祁连一走廊区为陆相碎屑
岩,偶夹灰岩;中一南祁连、柴达木、东昆仑一中秦岭为海陆交互相一海相灰岩、碎屑岩夹
少量火山岩,其中柴达木南北缘以灰岩为主,甘肃一青海交界地区为深水重力流沉积;华北
地层大区北缘为含火山岩的海陆交互一陆相沉积。见表2-19至表2-23。
华南地层大区二叠系分布较广(图2-6)。大区东部(龙门山一云南丽江一金平以东至东南沿海)和北缘
(南秦岭一大别山区)以巨型碳酸盐岩台地及含煤沉积为主,大区西部则碳酸盐岩台地相灰
岩、深水槽盆相砂泥岩、含大量火山岩的浅变质复理石沉积并存。古近系一新近系古近系一新近系目前国际上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界线在海相地层中划在马斯特里赫特阶和丹尼阶之间,在磁性年代表中位于65Ma。陆相地层界线,以古老哺乳动物第一次大规模辐射作为新生界的开始。我国陆相第三纪下限以粤北南雄盆地研究较好,K/E界线大致位于地磁极性带29R上部的含有鸭嘴龙类的南雄群和含有古新世阶齿兽类的上湖组之间,据南雄群上部火山岩K-Ar法测定,其年龄值约67Ma。本次数字制图K/E界线采用65Ma的方案。新近系与古近系的界线,国际上划在海相地层的阿基坦阶与夏特阶之间,大致相当于浮游有孔虫的N4带和钙质超微化石NN1带的底部。陆相地层研究程度较低。我国新近系以陆相地层为主,长期以来以含塔朋布拉克动物群的地层被认为是渐新统的最高层位,将安琪马等出现作为中新世的下限,其磁性年代约27.0Ma〜24.5Ma。海相地层中,以含Cassigerinellachipolensis等N4带有孔虫和含TriguetrorhabdulusCarinatus等NN1带钙质超微化石带作为底界。本次数字制图采用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推荐的23.3Ma的方案。古近系中E2/E1界线为56.5Ma;E3/E2界线为32Ma;新近系中,N2/N1界线为5.3Ma;新近系与第四系的界线为2.5Ma。我国第三纪以陆相沉积为主,沉积类型繁多,分布于全国大小不等的数百个盆地之中。这些盆地的形成、发展和分布明显地受构造和气候两大因素的控制,是地层区划的重要依据。第三纪时期以昆仑一秦岭为界,明显地可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动物群及其间的过渡混生带。又大致以东经105°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发育EW向为主的大盆地和山地;东部发育NNE向为主的高地和盆地。这样,在此纵横两线的基础上,又根据内部的沉积类型、生物群特征、地貌构造形态以及古气候条件等,将第三纪划分为13个地层区(图2-9),古近纪和新近纪地层分布如示意图2-10。小结中国第三系主要分布于我国数百个大小不等的盆地中,西部多为大、中型山间盆地;东部则为大、中型及小型断陷盆地,沉积类型以陆相为主,部分地区接受海相沉积。内蒙古中、西部、粤北、赣南等区是目前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所含脊椎动物化石在亚洲具代表性。中国第三纪沉积类型明显受构造和气候两大因素控制。陆相沉沉类型中,因受气候条件不同,可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①西北区和华南区为干燥气候下形成的红色碎屑岩系,内夹石膏等;②东北区和西南区为温湿气候条件下的灰绿、褐黄色碎屑岩系,内夹褐煤。海相沉沉类型中,受构造条件不同,可分三种不同的沉积类型:①南疆小区为干燥气候条件下闭塞海湾的海相一泻湖相沉积;②藏南小区为温暖气候条件下稳定型滨浅海相沉积;③台湾区为温暖气候条件下活动型的滨浅海沉积。新近纪火山活动频繁。在中国东部和西部藏北区内,尤其是上新世时期有大是玄武岩、粗面岩等基性、碱性岩浆活动。第四系受青藏高原迅猛崛起和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及东南季风的影响,第四纪时期发育了多种多样的沉积类型。故第四纪地层区划的依据首先是考虑地质构造、地貌、古气候和沉积物成因类型特点。同时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及部分脊椎动物化石也能作为区划的依据。第四纪以来中国大陆由西向东三大阶梯地形十分明显。现将此作为依据,划分为4大地层区,即西部地层区(I)、中部地层区(II)、东部地层区(III)、海域地层区(IV)。同时,以昆仑一秦岭一线为界,南、北古气候和生物群组合有明显差异,故在三大阶梯的大区内又以东西山系为界划分为10个分区。I、II两区的分界大致以东经105°为界,向南沿青藏高原东界一线;n、m两区的分界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和雪峰山东侧为界;mi、IV两区的分界以海、陆为界,(图2-11),第四纪地层分布如示意图2-12。关于第四纪下限和统的界线,本次编图采用国内大部分学者的意见,第四纪下限定为2.5Ma,更新世与全新世的界线为0.01Ma〜0.011Ma。更新世内部早期和中期的界线为0.78Ma,中期与晚期的界线为0.128Ma。小结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全国大小不一的盆地、平原和高原中。成因类型多样,以陆相为主,明显受地貌、新构造和气候条件控制。中国第四纪成因类型区域特点为:西北区以冰碛、洪积和风积为主;青藏高原区以冰碛、冰水堆积、湖积和化学堆积为主;中部黄土高原区以黄土堆积为主;东北、华北区以冲积、湖积、洪积、海陆交互相及火山堆积为主;西南区以冲积、洞穴堆积和泉华堆积为主;华南区以冲积、冲海积、海积和火山堆积为主;台湾岛以生物堆积为其特色。黄土高原区的洛川、宝鸡等黄土剖面;河北阳原一蔚县的河湖相泥河湾组剖面以及北京周口店的洞穴堆积等研究程度较高,记录了全球变化和古人类、古生物化石带重要信息,闻名中外。更新世早期的成因类型及它们的分布范围与更新世后期相比,有较大差异:更新世早期湖积物分布范围大,湖泊以淡水为主,后期湖泊萎缩,湖泊咸化,冲积物发育;更新世早期风积物分布面积小,后期,特别在北方地区,广布风成砂和黄土;③西部地区更新世早、中期时冰川发育,冰碛物分布范围大,后期冰川萎缩,冰碛物分布范围小;④更新世早期火山活动较弱,后期火山活动加强。下古生界情况、寒武系寒武系主要分布于华北和华南地层大区,其余地区出露零散(图2-5)。其总体特征为:华北、扬子、塔里木、柴达木等陆块上发育台地相碎屑岩一碳酸盐岩,富含底栖生物化石。陆块外缘斜坡带为碎屑岩与灰岩互层,夹灰岩角砾岩,局部夹火山岩,含球接子等浮游三叶虫化石。北疆、黑龙江、中天山、河西走廊、华北大区北缘、华南大区西部及东南区以深水复理石砂、板岩为主,局部见台地相灰岩、白云岩,祁连山一北秦岭、川西、藏东、藏南火山岩较多。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2至表2-17。北疆兴安一张广才岭完达山一兴凯地层大区1北疆地层区北疆地层区仅在阿尔泰地区出露巨厚的震旦一寒武系哈拉斯群(高振家等,2000),变质复理石薄一中厚层细砂岩、粉砂岩的不均匀互层,含微古植物化石,未见底,上与奥陶系东锡勒克组不整合。2兴安一松花江一延边地层区该地层区仅有下统(王友勤等1997)。在兴隆地区为兴隆群,粉砂质和泥质碎屑岩,夹薄层碳酸盐岩,上部有少量火山岩,出露厚2200m,未见顶、底。在苏呼河北山伊尔施及中蒙边境一带为苏中组,结晶灰岩、厚层灰岩夹黑色页岩,上部含古杯化石等,出露厚170m,亦未见顶、底。伊春一尚志一带为西林群,沥青质灰岩、结晶灰岩、砂岩、粉砂质板岩,含微古植物及三叶虫化石,厚约2300m,下与震旦系、上与奥陶系均不整合。延边地区只有兴凯湖以西早寒武世的金银库组大理岩。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1塔里木陆块塔里木陆块的寒武系出露在塔北地区,自下而上为玉尔吐斯组、肖尔布拉克组、阿瓦塔格组,下与震旦系平行不整合,上与奥陶系整合(高振家等,2000)。玉尔吐斯组(相当梅树村阶中、上部)为含小壳化石及磷、铀的黑色硅质岩、碳质页岩、砂岩及瘤状白云岩,厚12〜35m;肖尔布拉克组一阿瓦塔格组(相当筇竹寺一凤山阶)为富含底栖三叶虫化石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灰岩及白云岩夹竹叶状灰岩),厚400〜1100m塔里木陆块与扬子陆块上的寒武纪地层序列特征相似,只是缺失梅树村早期沉积且碳酸盐岩台地开始形成的时间较早。2库鲁克塔格一南天山在库鲁克塔格寒武纪岩石地层序列自下而上为西大山组、莫合尔山组及突尔沙克塔格组下部,厚约220〜1400m(程浴淇,1994),其发育特征与塔北地区相似,但因处于塔里木陆块北缘斜坡带,故下统夹砂、砾岩、火山岩,中至上统夹灰岩角砾岩。在南天山为黄山组及南灰山组下部,由砂岩、硅质岩夹砂质灰岩及页岩等组成,厚约千米,下与元古界不整合,上与奥陶系连续过渡。3中天山一北山该区寒武系主要由深水相的黑色含磷碳硅质岩、硅质岩、板岩、千枚岩、薄层灰岩等组成,常夹火山岩,底部夹砂、砾岩,厚约100〜1000m。其岩石地层序列和地层接触关系见表2-12。华北地层大区
1华北陆块华北陆块自沧浪铺期开始接受寒武纪的海侵沉积。沧浪铺阶主要分布于陆块西、南缘,豫西,
燕辽、吉南一辽东,厚约100〜300m。下部为辛集组或葛屯组、大林子组等含小壳和三叶虫
化石的含磷砂砾岩、页岩;上部为朱砂洞组或昌平组、碱厂组等的杂色白云岩、灰岩夹岩溶
角砾岩,在鄂尔多斯一山西其上部相变为霍山砂岩。徐庄期为馒头组的紫色页岩夹砂岩、泥
云岩、灰岩、白云岩,厚约40〜500m,由于向陆块内部元古界基底上超覆,其底界明显穿
时,并在鄂尔多斯一晋中其下部相变为霍山砂岩。张夏期为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三
山子组等富含三叶虫化石的巨型碳酸盐岩台地鲕粒灰岩、薄层灰岩、竹叶状灰岩、叠层石灰
岩及白云岩,厚约200〜600m,其中炒米店灰岩、三山子白云岩明显穿时。处于陆块西北缘
的桌子山、大青山等地,龙王庙期一凤山期的岩石地层单位名称虽有一些变化(表2-14),
但地层序列发育特征仍与上述大同小异(陈晋镰等,1997)。2华北地层大区北缘该区寒武系仅出露在赤峰一吉林南部四平地区。赤峰附近未见顶底的上寒武统为锦山组变质
砂、板岩夹千枚岩、条带状结晶灰岩,含晚寒武世腕足类化石,厚度大于400m。四平附近
寒武系为头道沟(岩)组斜长阳起石岩、变质砂、板岩,夹变质中、酸性火山岩及凝灰岩,未
见顶、底(表2-14)。3华北地层大区西部祁连山区该区出露中一上统,安山岩、玄武岩、凝灰岩、砂、板岩夹千枚岩、片岩、结晶灰岩、硅质
岩等,含南北混合型三叶虫化石。南一中祁连为深沟组、六道沟组,厚约4000m:北祁连
为黑刺沟组、香毛山组,厚约8000m。北秦岭,出露丹风群、二郎坪群(表2-13)基性火山
岩、变质碎屑岩夹灰岩,以火山岩为主。其年代地层划分研究程度较差,可能为震旦一奥陶
系,主体为寒武一奥陶系。华南一南海地层大区该区寒武系出露广泛,类型多样。藏滇地层大区该区寒武系仅出露于喜马拉雅山北坡和门隅地区(郝子文等,1999)。二、奥陶系奥陶系分布较广,以华北和华南地层大区出露最好(图2-5),总体特征与寒武系类似;华北、扬子、塔里木陆块和藏滇地层大区以台地相灰岩、白云岩为主,陆块外缘斜坡带沉积发育;北疆一大兴安岭一松花江地区、华北地层大区北缘、东昆仑、祁连山、北秦岭为巨厚的砂板岩和火山岩;华南地层大区的西部、北缘和东南区为砂、板岩、千枚岩夹灰岩,局部夹火山岩。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及地层接触关系见表2-12至表2-17。1北疆兴安一张广才岭、完达山一兴凯地层大区奥陶系由巨厚的硅质碎屑岩一火山岩组成,所含化石群与西伯利亚相同,为西伯利亚板块南
部活动大陆边缘的建造。2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奥陶系主要由稳定陆块和斜坡带碳酸盐岩、硅质碎屑岩组成,仅局部夹火山岩(表2-12、表2-13)。3华北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的奥陶系岩相分异较大,既有华北陆块的台地相碳酸盐岩及其斜坡带沉积,也有祁连、北秦岭、华北陆块北缘造山带型变质砂板岩、火山岩等(程裕淇,1994;陈晋镰等,1997;张二朋等,1998)。4华南一南海地层大区该区奥陶系分布广泛,出露较完整,地层类型多样,研究程度较高(赵自强等,1996;都洵
等,1998;郝子文等,1999;张远志,1996)。5藏滇地层大区藏滇地层大区奥陶系仅见于喜马拉雅北坡、雅鲁藏布江沿岸、申扎、藏东南。其中除喜马拉雅北坡西段以砂岩为主外,主要由富含化石的灰岩组成,厚500〜3000m,研究程度较低(郝子文等,1999;夏代祥等,1997)。三、志留系志留系在华南地层大区、祁连山和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北部分布较广,华北陆块上缺失(图2-5)。在扬子和塔里木陆块上为细碎屑岩夹灰岩,陆块外缘以巨厚复理石砂板岩为主;西准噶尔、祁连山、南秦岭、赤峰一吉林南部夹火山岩较多;北疆、小兴安岭、塔里木一中天山、华北地层大区北缘、华南地层大区西部和北缘及藏滇地层大区下一顶统俱全。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2至表2-17。北疆兴安一张广才岭、完达山一兴凯地层大区志留系为总体向上变粗的巨厚活动陆缘浅变质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并以上一顶统发育较好,含Tuvaella动物群化石为主要特征(张二朋等,1998;王友勤等,1997;蔡士赐,1999;林宝玉等,1998)。其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2。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志留系为杂色碎屑岩夹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及灰岩,最大厚度约4000m,富含生物化石(蔡士赐,1999;林宝玉等,1998)。其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2、表2-13。塔里木陆块塔里木陆块志留系在华南地层大区、祁连山和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北部分布较广,华北陆块上缺失(图2-5)。在扬子和塔里木陆块上为细碎屑岩夹灰岩,陆块外缘以巨厚复理石砂板岩为主;西准噶尔、祁连山、南秦岭、赤峰一吉林南部夹火山岩较多;北疆、小兴安岭、塔里木一中天山、华北地层大区北缘、华南地层大区西部和北缘及藏滇地层大区下……顶统俱全。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见表2-12至表2-17。志留系出露于柯坪地区,由滨一浅海相碎屑岩组成,厚200〜600m:下统为柯坪塔格组杂色砂岩、粉砂岩、泥岩互层,底为砾岩,与奥陶系平行不整合接触,含笔石、双壳类、腹足类、三叶虫、几丁虫化石,厚100〜450m;中一顶统为塔塔埃尔塔格组紫红与灰绿色泥岩互层,底部夹砂页岩,局部夹凝灰岩,含鱼、几丁虫、腹足类化石,厚100〜280m,上与泥盆系整合接触。华北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志留系仅见于大区西部祁连山、六盘山、甘南和北缘内蒙古中部一吉林南部,主要由碎屑岩、火山岩组成(张二朋等,1998;王友勤等,1997;林宝玉等,1998)。其层
序出露多不完整(表2-13,表2-14)。华南地层大区除大区西部、北缘和丽江、曲靖、钦州、粤西等地外,志留系层序保存多不完整(表2-15
至表2-17),主要由下-中统的细碎屑岩夹灰岩组成(赵自强等,1996;都洵等,1998;南
颐等,1996;郝子文等,1999;夏代祥等,1997;张远志,1998;林宝玉等,1998)。藏滇地层大区志留系出露于喜马拉雅山北坡及西藏中部,岩石地层单位名称虽各地不一(表2-17),其特征却全区基本一致:下统以页岩为主,中一顶统以灰岩为主,富含生物化石,厚度一般不足500m,唯西藏中部班戈地区仅出露下统,且厚度很大(郝子文等,1999;夏代祥等,1997;张远志,1998)。变质岩及变质作用的时空演化中国变质岩的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的时空演化特点及其与地壳演化关系可小结如下。变质作用形成时代的多期性变质期次的厘定,主要依据变质岩系之间的接触关系(区域性不整合),变质作用类型差异,以及有关同位素年龄资料。自老而新分为:古太古代(曹庄期),中太古代(迁西期),新太古代(五台期),古元古代(吕梁期),中一新元古代(四堡期与晋宁期)、早古生代(加里东期)、晚古生代(华力西期)、早中生代(印支期)、晚中生代(燕山期)和新生代(喜马拉雅期)。迁西期、阜平期、五台期、吕梁期形成的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塔里木一华北变质地区,其上被未变质的中一上元古界所不整合覆盖。曹庄期主要为麻粒岩相及角闪岩相,局部有绿片岩相。迁西期后大部分为角闪岩相,局部为麻粒岩相或绿片岩相。五台期为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局部有麻粒岩相。吕梁期为由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上述变质相的组成与分布在华北陆台内存在东西差异。五台期或吕梁期形成的变质岩系在华南及中国西部地区,仅局限分布于造山带核部及一些古老微陆块区内。变质相主要为角闪岩相,局部有麻粒岩相。四堡期与晋宁期形成的变质岩系,在华南分布较广,以康滇、江南两陆块内最多,并构成扬子陆块的变质基底,变质相多为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以绿片岩相为主。其上被轻微变质的新元古代(主要为青白口纪)及其以上地层不整合覆盖。加里东期或印支期变质带主要分布在昆仑一秦岭一大别造山带内及华南地区的东南部,另在天山一兴蒙变质地区内也有断续分布,变质相为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以绿片岩相为主。华力西期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天山一兴安变质地区,以绿片岩相为主。自印支期到喜马拉雅期,主要发育在昆仑一秦岭西中段南侧的青藏地区,向西南依次出现由印支期…燕山期f喜马拉雅期的变质分带。在华南地区,由NW向SE(即向闽粤沿海至台湾),也大致出现上述由华力西f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变质分带。从曹庄期到吕梁期,热流值逐步降低,应力逐步增强,反映华北地壳由陆核生长向陆壳增生演化。从四堡期到晋宁期,主要发生于华南地区,反映扬子与塔里木基底克拉通化过程。印支期是华北与扬子两大地块主要会聚变质期。燕山期、喜山期是中国西部、东部板块重要活动期。多期变质作用的发生,表明中国大陆地壳形成的多旋回性,并明显受西伯利亚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变质类型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变质作用是地壳形成演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地质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温、压条件对不同性质原岩进行改造,并形成了不同的变质作用类型。其中不同的变质相和相系,反映了所处构造环境及热流值分布与变化情况。如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形成以单相变质的角闪岩相或麻粒岩相为主的岩石,并伴有混合岩化,主要发育在华北变质地区太古宙变质基底及造山带核部,但在华南变质地区的武夷一云开地区内,在加里东期变质岩系内,却存在大量热流值很高的角闪岩相岩石。在一些强烈岩浆活动的热穹窿地区,也伴有混合岩化作用,共同反映热流值较高现象。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以绿片岩相为主的岩石,主要岩石类型为千枚岩、绿片岩、云母片岩等。其特点是在强应力和低温影响下形成,发育面理构造。主要呈面状或带状分布于稳定地块上部地层或一些活动带内较年轻的地层。如华南地块内新元古代地层(扬子区)和早古生代地层(赣湘桂粤区)。但在一些经强烈构造变形的造山带内(如天山一兴蒙、昆仑一祁连一秦岭一大别一苏鲁、藏滇、沿海一台湾),由于强烈构造变形和地区热流值增高,一些年轻的地层,不仅形成非常发育的蓝闪片岩带,还分布有大量的由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形成的低压(红柱石)型,中压(蓝晶石)型岩石,局部地区甚至形成角闪岩相岩石。上述变质相演化,自老而新总体显示由中高温变质相由面型向热点型,由麻粒岩相向角闪岩相到绿片岩相,混合岩化由强到弱演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但需指出的是由于构造作用,使这些不同变质级别的岩石组合在空间上构成互相叠置的岩片,或出现由多期变质作用的相互叠加,形成非常复杂的变质构造带。特殊变质岩类分布的规律性我国蓝闪片岩、榴辉岩、麻粒岩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1麻粒岩麻粒岩属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产物,主要分布于华北太古宙变质岩系中,大致相当于古老地
壳,反映热流值较高且比较均匀。在造山带核部及一些微陆块区内,在角闪岩相变质岩中局
部有麻粒岩分布,往往为地壳深部窗口,代表下地壳岩石组成,经构造作用被剥露。2榴辉岩榴辉岩在我国最具规模和最有代表性的是在大别一苏鲁造山带内,以及向西经秦岭、柴北缘、
阿尔金西段、甘肃北山至南天山一带。上述榴辉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衡水金卷四省(四川云南)高三联考9月联考语文(含答案)
- 冲压发动机简介
- 冲击营门应急处置课件
- 兵团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互联网部分出资股权转让及生态链构建协议
- 2025年装配式建筑在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评估与分析中的应用前景与成本效益评价报告
- 智能物流行业销售总监聘用合同及供应链优化协议
- 夫妻自愿离婚协议书及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协议
-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在劳动法规中的对比协议》
- 护理专业实训室设备管理制度
- TB-T 3356-2021铁路隧道锚杆-PDF解密
-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小升初语文重难点模拟卷含答案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配电自动化终端缺陷处理
- 《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 第4部分:风力发电企业》
- 小区物业接管方案
- 《生产部月报模板》课件
- 骨质疏松性骨折应对策略骨折联络服务研究进展及应用探讨
- 公差配合课件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