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培肥与管理第1页/共16页第九章土壤培肥与管理
我国人多地少,增产粮食的主攻方向只能是提高单产。单产的持续、稳定增长一靠地力,二靠技术措施;而地力的培养也主要靠技术。
调整作物布局与合理轮作倒茬相结合,以有机肥料为主,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发展旱作农业与建设灌溉农业相结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对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有重要作用。第2页/共16页土壤培肥的作用与措施一、调整作物布局、合理轮作倒茬(1)、利用冬春热量充沛的有利条件,改造冬水田;利用冬闲地发展小麦生产,增加复种指数。(2)、调整水稻布局,压缩双季稻,扩大中稻。(3)、提高栽插玉米、红薯,千方百计躲过伏旱。(4)、对水利条件差的水地改种旱作物第3页/共16页土壤培肥的作用与措施二、发展旱作农业、建设灌溉发展(一)、发展旱作农业。改造、利用中低产土壤,特别是北方旱区土壤,是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二)、建设灌溉农业发展灌溉,实现农业水利化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灌水与其他增产措施的配合。 2、改进灌水技术,发挥现有灌溉设施的最大潜力。 3、保护地下水源,永续利用。 4、预防盐渍化、沼泽化和潜育化。第4页/共16页土壤培肥的作用与措施三、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在人工难以全部控制的大田生产条件下,有机物质对改良土壤性质的作用,对提高土壤的抗逆性以及供给土壤微生物以能源和养料等方面的作用,都是化肥而不能完全代替的。四、培肥地力。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只有在从土壤中移出的养分得到补充并有余裕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单产的持续增长。培肥地力的措施主要用有机质肥、种植绿肥、轮作倒茬和增施化肥这四个方面。第5页/共16页为什么“无机农业”的肥料结构
在我国不可行?1、有机肥料比重过低,特别是有机N大大低于无机N,土壤有机质将迅速亏损,土壤肥力难以保持。许多国农的试验表明,只有当有机N适当超过无机N时,土壤有机质才不致于损耗,如日本为1:1.14,美国为1:1.54,法国为1:1.13,而在预测中,我国只有1:0.38。2、由于有机肥不足,P素和K素供应不足(受矿产资源限制),NPK比例不仅得不到合理调整,反而更加严重失调,不能保证对粮棉油增产所需养分的全面供应,N肥的利用率也难以提高,3、生产2773万吨化肥,大约需要耗能2000*1015J;这对我国紧缺的石油资源将是一个过重的负担。从基本国情考虑,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应该是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以逐步形成机为主的生态农业。第6页/共16页第二节保护土壤
按农业人口平均,我国几乎是世界上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国家。 一、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壤侵蚀导致地力减退和地面的切割破碎,水资源耗损,生态环境恶化,直接破坏工农业生产,并影响它们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土壤侵蚀严重的国家之一。受侵蚀的土地约15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黄土高原的侵蚀尤为突出,在总面积53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43万平方公里遭受侵蚀危害。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入手,从充分发挥整个农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出发,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第7页/共16页第二节保护土壤二、土壤沙化及其防治。通常把降雨不足,植被缺乏的地区称为“沙漠”。 沙漠化的原因主要是干旱,大风,暴雨,地面物质粗松,不合理的开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等。沙漠化过程分为梁地沙漠化、巴拉地(国家沙丘)沙漠化和滩地沙漠化三种。防治沙漠化的途径和措施是:查清资源,制定规则,认真执行防重于治的方针。除营造防风化固沙林,封河育草,并在农田作垄及留茬或设置风障外,还要固定草场使用权,合理利用和建设草场,大力改良天然草场和逐步建立人工饲料,饲草基地,合理安排畜群类,解决燃料问题及控制人口增长等。第8页/共16页第二节保护土壤三、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土壤污染问题的原因:一是二战结后一些国家的工业发展迅速,又无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大量污染物质随“三废”排放进入农田和河流。二是战后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引起某些成分在土壤中残留以及地面水的富营养化作用和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污染。三是城市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导致了大面积良田的丧失。 根据“防重于治”的原则,我们应该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加防范,防止因“先污染,后防治”而造成重大损失。第9页/共16页第三节土壤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按人口平均,我国一些自然资源的含有量显著低于世界水平,如耕地为世界人均数的1/3,草原为1/2,水资源为1/4,森林资源只有1/8。耕地在我国尤为宝贵。“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应该是我国的国策。农业生产是生物的再生产。生物资源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资源的可更新性,二是资源的有限性,利用超过了一定的极限,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贻患无穷。 我们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树立起“大农业”的观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做到“生态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统一。第10页/共16页一、土壤资源评价土壤资源评价的任务是,评定土壤质量,统计数量,借以确定土壤的利用方向和土宜,并指出土壤的有利因素,以充分发挥土壤潜力,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土壤资源评价的方法因不同的评价目的而有不同。如有以发展农、林、牧业为目的的综合性土壤适宜性评价,以发展特殊经济作物(如橡胶、茶叶)和以改造土壤为目的的盐碱土改良,低洼地改良,水土保持,营造防风林,治山治水,农田基本建设等各项土地评价。还有基本类型与区域的土壤评价。 土壤资源的类型评价是根据开发利用的目的要求,对土壤类型或土被结构生产力所进行的评价。一般分为耕地(包括部分宜耕地)土壤资源评价和荒地土壤资源评价两种。其重点说明不同土壤类型质与量的差异。第11页/共16页土壤区划的基本内容 1、提出区划原则及其主要依据确定采用的分级单位系统。
2、阐明自然条件对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拟定土壤分类系统,阐明主要土壤的分布规律,土被结构,土壤基本性状及利用特征。
4、进行土壤资源的估算和评价,提出开发利用意见。
5、说明每一分区的位置,范围和面积,指出自然条件特点与土被结构。论述主要土壤的基本特征,肥力水平,并提出土壤在农业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合理利用改良的方向途径。第12页/共16页我国的土壤区划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于1959年提出的我国土壤区划系统是:
1、土壤气候带(0级)是区划中最大的单位,主要反映土壤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如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2、土壤地区(一级)是按土壤气候带子内的经度地带性规律来划分的,包括土壤的水平地带性系列和一定的垂直地带性系列。
3、土壤地带(二级)是根据土壤和农业的地带性原则来划分的。在同一土壤地带中,其土地生产力基本相同。
4、土壤省(三级)是按地带或亚地带内土壤地形和气候方面的特点来划分的,如平地土壤省和山地土壤省。
5、土区(四级)是根据土壤、地貌原则来划分的。
6、土组(五级) 7、土片(六级)第13页/共16页我国的土壤区域根据《中国农业土壤概论》我国土壤划分为4个土壤区域: 1、北方旱地农业、林牧业土壤区域。 2、西北旱地灌溉农业、牧业土壤区域。 3、青藏高寒农林牧业土壤区域。4、南方水田农业亚热带、热带作物、林业土壤区域。
另据《土壤地理学》根据土壤和自然景观的重大差异,我国分为四大土壤区域: 1、富铝质土区域2、硅铝质土区域 3、干旱土区域4、高山土区域第14页/共16页
三、建立良好的土壤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对土壤环境中各种生物有机体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叫做土壤生态学。四、国土整治。土壤资源是具有农、林、牧业生产力和各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试题附参考答案
- 内科护理考试题库第三版及答案解析
- 温度测量常考题目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师考试 题库中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检验人员能力验证试题及答案(安检车间引车岗)
- 无人机工工资考试试卷及答案
- 一建机电实务真题及答案
- 焙烧压煮工创新方法能力考核试卷含答案
- 电解液制作工安全教育考核试卷含答案
- 石脑油加工工诚信道德水平考核试卷含答案
- DB11∕T 637-2024 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标准
- 农村老井清淤方案(3篇)
- 2025年高等自学教育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 2024年高考英语课后续写重点话题突破 08 文化、艺术类(读后续写高频主题分类)(讲义)(解析版)
- 共管协议到期解除协议书
- 2024北森图表分析题库
- 《餐饮服务沟通技巧》课件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乳腺癌全程、全方位管理乳腺癌患者依从性及心理健康管理幻灯
- 冬季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 骑行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