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3_第1页
桐庐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3_第2页
桐庐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3_第3页
桐庐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3_第4页
桐庐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桐庐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网友整理版】1:上课时用红笔在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下边做标记,这是利用知觉的()。

单项选择题: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学校班主任工作的详细任务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对同学进行品德教育

B、教育同学努力学习

C、指导同学校外、课外生活和活动

D、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E、协调各任课老师的工作

3:学校教育是万能的。()

推断题

4:某学校少先队围绕“学雷锋”主题开展一系列少先队活动,体现了()是少先队活动的首要原则。

单项选择题:

A、教育性

B、趣味性

C、实践性

D、自主性

5:老师的进修提高以()。

多项选择题

A、业余为主

B、自学为主

C、短训为主

D、在职为主

6:素养教育的核心是()的培育。

单项选择题:

A、创新力量

B、读写力量

C、听说力量

D、交往力量

7: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单项选择题:

A、课程目标

B、教学大纲

C、课程方案

D、教科书

8:开烟酒店的张某常常向学校生出售香娴。张某的行为()。

单项选择题:

A、合法,同学可以自愿购买

B、合法,商家有自主经营权

C、不合法,家长没托付学校生购买香烟

D、不合法,张某不能向学校生出售香烟

9:()是中国科技界最高奖项,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

单项选择题:

A、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B、国家自然科学奖

C、国家技术创造奖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10:现代社会,专业分工的极度细化使得一般人在每一个专业领域内都必需倚仗专家的参谋。专家则凭借精深的专业学问为人们供应指导看法,并以此建立自己的权威,取得公众的信任。然而,也正是这种权威和信任带来了相应的责任——专家在发言时必需保持公正的立场,实事求是,仔细求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不能随兴所至,口无遮拦。我们可以原谅专家看法中某些难免的漏洞、不足,但不能姑息专家放弃责任的担当,胡言乱语,混淆视听。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单项选择题:

A、人非圣贤。专家的看法难免会有错漏之处

B、专家的是非推断和对策的选择起着非同寻常的导向作用

C、有些专家放弃责任的担当,胡言乱语,混淆视听

D、专家在发言时必需保持公正的立场,实事求是

11:矫治儿童强迫症常用的方法有()

多项选择题

A、系统脱敏法

B、橡皮圈疗法

C、暴露疗法

D、行为中止法

E、替代法

12:心智技能的特点有()

多项选择题

A、观念性

B、绽开性

C、内潜性

D、简缩性

E、物质性

13:同学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同学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学校已经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这时造成的同学损害事故应当南()。担当责任。

单项选择题:

A、学校

B、未成年人监护人

C、老师

D、同学的亲戚

14: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气是()。

单项选择题: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力量

15:()认为所把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状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单项选择题: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16:所谓的准时复习,应当是指()。

单项选择题:

A、在学习结束立即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考试前复习

D、当天复习

17: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典故将老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罗森塔尔。()

推断题

18:老师生存的基石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力量

B、学问

C、才华

D、爱好

1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单项选择题:

A、发觉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教学

D、把握学习

20:多元性评价要求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都应是多元化的。()

推断题

2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单项选择题: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熬炼

D、品德评价

22:我国学校低班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在课程性质上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活动型综合课程

B、校本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3: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是()。

单项选择题:

A、赫尔巴特的《一般教育学》

B、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斯宾塞的《教育论》

24:老师代表性工作的集合描述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日志

B、教学案例

C、教学反思

D、老师成长档案袋

25:()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单项选择题:

A、真正的制造

B、类似制造

C、启发

D、迁移

26:一名老师在宁静的教室门口有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同学的()。

单项选择题:

A、无意留意

B、有意留意

C、有意后留意

D、随便留意

27:成语是我国文化的珍贵遗产。下列有关金属的成语中,不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单项选择题:

A、火树银花

B、沙里淘金

C、点石成金

D、百炼成钢

28: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同学中心课程和()。

单项选择题: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讨论型课程

D、学校课程

29: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进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单项选择题: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详细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0:依据材料回答{TSE}题:某学校语文老师李某,一次在检查作业时,发觉同学何某未完成作业,李老师生气地要求何某抄写课文十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李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让该生抄写课文一百遍作为惩罚。{TS}李老师的做法对吗?()[单选题]

单项选择题:

A、对

B、不对

31: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单项选择题:

A、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的策略

B、把握科学概念与原理

C、把握大量言语信息

D、形成学习爱好

32: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单项选择题: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33:启发式教学是同学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老师主导教学的教学策略。()

推断题

34: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系的。()

推断题

35:依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进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单项选择题: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详细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6: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包括的成分有()

多项选择题

A、接纳者

B、处理者

C、加工者

D、记忆

E、作用者

37:生理自我成熟的时间是()

单项选择题:

A、3岁左右

B、5岁左右

C、6岁左右

D、7岁左右

38:最早讨论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

单项选择题:

A、阿尔波特

B、布鲁纳

C、勒温

D、艾宾浩斯

39:航天飞机以很高的速度绕地球飞行,宇航员能够离开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行走而不被甩掉的缘由是()。

单项选择题:

A、宇航员用一根绳子与航天飞机相连

B、这种传闻是错误的,人不行能在太空行走

C、他们身上都背着一个火箭助推器,使他们的速度与航天飞机同步

D、太空中没有阻力,他们在太空中仍旧保持着与航天飞机相同的速度

40:对同学的激励要尽量多用口头表扬的形式。()

推断题

41: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单项选择题: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42:为了便于同学记诵,老师常常要求同学,多次重复背诵学习内容,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4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规定,老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单项选择题:

A、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B、当地政府

C、老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D、当地教育督导组织

44:我国最早采纳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

单项选择题:

A、京师高校堂

B、京师同文馆

C、燕京高校堂

D、燕京同文馆

45:中国采纳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是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高校堂。()

推断题

46: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单项选择题: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47: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单项选择题:

A、自我掌握

B、自我认知

C、自我指导

D、自我学习

48: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

多项选择题

A、接受

B、反应

C、评价

D、组织

E、性格化

49:必需把教育摆在优先进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单项选择题: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50:一个班集体必需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多项选择题

A、肯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B、明确的共同目标

C、集体成员之间公平、心理相容的氛围

D、有具体的班级管理规定

E、肯定的组织结构

51:柯尔伯格关于道德推断的三水平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相对功利水平

E、一般伦理取向水平

52:幼儿往往认为全部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这种构建学问的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平衡

53:对于不敢提出合理要求,不敢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也不敢表达自己不满的同学。比较有效的行为转变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系统脱敏法

B、确定性训练

C、全身松驰训练

D、示范法

54:讲解“圆的面积和周长”时,运用“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思路,这属于数学思想中的()。

单项选择题:

A、数形结合思想

B、可逆思想

C、类比思想

D、极限思想

55: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非常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打算的。”这是()。

单项选择题:

A、环境打算论的观点

B、遗传打算沦的观点

C、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D、基因打算论的观点

56: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单项选择题: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打算作用

D、主导作用

57:同学的爱好、好恶、意志以及其他共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

单项选择题:

A、智力因素

B、非智力因素

C、理性因素

D、感知因素

58:一般偏爱艺术和人文科学.更喜爱自由争论的同学的认知方式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深思型

B、冲动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59: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

多项选择题

A、接受

B、反应

C、评价

D、组织

E、性格化

60:布鲁纳认为任何学问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有()。

多项选择题

A、动作表象

B、图像表象

C、符号表象

D、情感表象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选择性是指人依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用红笔画重点是为了使重点突出,便于重点学习,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2:答案A,B,C,D,E

解析ABCDE五选项均为学校班主任工作的详细任务。

3:答案错误

解析影响人的身心进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包括遗传、环境、人的个体因素等,它们彼此关联、相互协作,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进展。其中,教育作为特别的环境对人的身心进展起主导作用,但它无法取代其他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4:答案A

解析教育性是指少先队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是少先队活动的首要原则。

5:答案A,B,C

解析依据老师的实际工作状况,老师的进修提高最好以业余为主或自学为主,状况允许的话可以进行集中短训。

6:答案A

解析创新力量的培育是素养教育的核心。

7:答案C

解析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方案。

8: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爱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题干中张某的行为不合法,他不能向学校生出售烟酒。

9:答案A

解析【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略。

10: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A项不是强调的重点,强调的是专家应当怎么做,所以D项正确。

11:答案A,C,D,E

解析:

12:答案A,C,D

解析:

13:答案B

解析《同学损害事故处理方法》第十条规定了一系列同学或者未成年同学监护人担当事故责任的详细情形,题目所述情形属于列出的情形之一。

14:答案A

解析自我意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气。

15:答案A

解析题干所述是布鲁纳提出的。

16:答案A

解析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达42%,所以应当在学习结束立即复习。

17:答案正确

解析:

18:答案B

解析学问是老师生存的基石。没有深厚扎实的学问基础,就无法胜任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错误

解析:

21:答案A

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育同学品德的方法。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包括美观、朴实、干净的学习生活环境,净化美化校内等。

22:答案A

解析《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品德良好,乐于探究,喜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23:答案C

解析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24:答案D

解析:

25:答案A

解析真正的制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26:答案A

解析无意留意也称不随便留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肯定事物所发生的留意。

27:答案C

解析A项焰色反应;B项物理方法淘金;D项炼钢降碳。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B

解析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进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详细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2~4岁处于前运算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用表征形式认知客体的力量进展仍旧在肯定程上受到单一方向思维的限制,具有思维不行逆性,同时这一阶段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30:答案B

解析:

31:答案A

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纳的规章、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学会如何学习属于学习策略里面的元认知策略。

32:答案C

解析见对教育概念的解释。

33:答案错误

解析同学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老师主导教学的教学策略是合作学习。

34:答案正确

解析【系统解析】依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其划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35:答案C

解析详细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观念,因而能够进行规律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36:答案A,B,D,E

解析:

37:答案A

解析:

38:答案C

解析最早讨论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勒温。

39: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宇航员能够离开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行走而不被甩掉的缘由是由于太空中没有阻力,宇航员与航天飞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以选择D选项。

40:答案错误

解析:

41:答案A

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2:答案A

解析从选项入手可排解D项,它不属于学习策略。依据题干表述可发觉,关键点为多次重复背诵内容,应属于复述策略。故选A。

43:答案C

解析识记性试题,对老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老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本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