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漳州市统招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漳州市统招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漳州市统招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漳州市统招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漳州市统招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漳州市统招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机制的调节是()

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降压反射

2.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

A.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B.腺体肥大、增生C.支气管壁充血、水肿D.纤毛粘连、倒伏

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属于()

A.静息电位B.阈电位C.动作电位D.局部电位

4.已知受血者血型为A型,在交叉配血试验中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供血者血型可能是()

A.A型B.B型C.AB型D.O型

5.临床最常用的病理组织研究方法为()

A.活体组织检查B.动物实验C.细胞学检查D.尸体解剖

6.可兴奋细胞包括()

A.神经细胞、肌细胞B.神经细胞、腺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D.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

7.视近物时使成像落在视网膜上的主要调节活动是()

A.角膜曲率半径变大B.晶状体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变小C.眼球前后径变大D.房水折光系数增高

8.与组织液生成无关的因素是()

A.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9.有关肺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鳞癌多为中央型B.腺癌多为周围型C.燕麦细胞癌恶性程度高D.腺癌和鳞癌不可能同时出现

10.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变为另一种成熟组织,此称()

A.分化B.机化C.再生D.化生

11.缓进型高血压病最具特征的细动脉病变是()

A.纤维素样坏死B.内膜纤维组织增生C.内膜粥样斑块形成D.玻璃样变

12.婴幼儿时期对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极为重要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B.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髓质激素

13.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波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不变,这是由于()

A.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14.肉芽组织中抗感染的主要成分是()

A.毛细血管B.成纤维细胞C.炎细胞D.肌成纤维细胞

15.下列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血液凝固B.分娩C.降压反射D.排尿反射

16.当风湿或活动性肺结核时红细胞会出现()

A.溶血B.凝集C.血沉加快D.出血时间延长

17.动脉粥样硬化症主要发生于()

A.大、中动脉B.细动脉C.小动脉D.微小动脉

18.炎症时哪种细胞最先渗出()

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

19.层状血栓的成分主要是()

A.白细胞和纤维蛋白B.白细胞和血小板C.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梁和纤维蛋白D.血小板梁、白细胞和红细胞

20.关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使淋巴细胞减少B.使红细胞数目增加C.增加机体抗伤害刺激的能力D.对水盐代谢无作用

21.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

A.近端小管B.髓袢C.远曲小管D.集合管

22.以下能抑制唾液分泌的因素是()

A.交感神经兴奋B.副交感神经兴奋C.食物的形状D.阿托品

23.终尿和原尿的最大区别在于,终尿中()

A.不含蛋白质B.不含无机盐C.不含尿素D.不含葡萄糖

24.下列哪一项不是促胰液素的作用()

A.促进胃酸分泌B.促进胰液中水和HCO3-的大量分泌C.促进小肠液的分泌D.抑制胃肠运动

25.大多数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共有表现是产生()

A.神经冲动B.收缩C.分泌D.动作电位

26.关于孕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刺激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B.使子宫平滑肌活动减弱C.降低母体免疫排斥能力D.刺激乳腺腺泡发育

27.下列哪项属于压迫性萎缩()

A.石膏固定后引起的肢体萎缩B.脊髓损伤后引起的肌肉萎缩C.脑积水后引起的脑组织萎缩D.恶病质患者的全身性萎缩

28.泌尿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

A.肾透明细胞癌B.膀胱移行细胞癌C.输尿管癌D.肾母细胞瘤

29.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

30.左心室前壁和心尖部广泛梗死,阻塞的血管是()

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B.左冠状动脉旋支C.右冠状动脉D.左冠状动脉主干

二、填空题(20题)31.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以____动脉最严重

3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人体最重要的散热部位是____。

33.在呼吸运动调节中,中枢化学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____;缺氧兴奋呼吸是通过刺激____化学感受器引起

34.皮肤、黏膜的坏死组织排出后,遗留较深的组织缺损,称为____。肺、肾等实质器官的坏死物通过自然管道(支气管、输尿管)排出,在坏死处残留的空腔,称为____

35.机体功能活动调节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三种。

36.快速充盈期,房室瓣处于____,动脉瓣处于____

37.牵张反射反射弧的显著特点,是____和____都在同一肌肉中

38.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

3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____,其次为____

40.有爆发型或电击型肝炎之称的病毒性肝炎类型是____,其光镜下病变特点是____

41.消化性溃疡光镜下溃疡底部由浅入深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42.溃疡在镜下由表层到深层分四层,依次是____、____、____和____。

43.CO2和O2进出细胞属于____,进出的速率决定于该气体在膜两侧的____和膜对该气体的通透性

44.二氧化碳主要通过____,其次通过____反射性地引起呼吸中枢____

45.肾盂肾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____

46.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细胞是____,结核病的特征性细胞是____和____。伤寒病的特征性细胞是____

47.光镜下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____的变化

48.糖皮质激素的四抗作用是抗____、抗____、抗____、抗休克

49.在月经周期中,____水平出现两次高峰,____水平出现一次高峰

50.脂肪变性最常发生在____细胞

三、名词解释(5题)51.血氧饱和度

52.代偿间歇

53.血浆

54.肺活量

55.蒸发散热

四、论述题(2题)56.试述大量饮清水与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的尿量各有何变化?为什么?

57.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五、问答题(2题)58.如何区别干性坏疽与湿性坏疽?

59.何谓突触后抑制?请简述其分类及生理意义

六、单选题(1题)60.脂肪变性时,苏丹Ⅲ染色可将细胞内的脂滴染成()

A.黑色B.蓝色C.橘红色D.黄色

参考答案

1.DD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如减压反射、体温调节。排尿过程、排便反射、血液凝固均属于正反馈

2.BB各种有害刺激因素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腺体的变化,表现为大气道黏液腺增生肥大、浆液腺发生黏液化;小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多,这种腺体分泌功能亢进是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的病理学基础

3.DD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相同点是突触后膜均引起局部电位,只不过是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

4.DD受血者血型为A型,其红细胞膜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在受血者与供血者做交叉配血实验中,主侧不凝集,说明受血者血清中的抗B抗体没有遇到供血者红细胞膜上相应的B抗原,所以主侧不发生凝集反应;而次侧凝集,则说明受血者红细胞膜上的A抗原遇到了供血者血清中相应的抗A抗体,所以次侧发生了凝集反应。血清中具有抗A抗体的血型有两种,一是B型血,二是O型血。B型血红细胞膜上含有B抗原,血浆(清)中有抗A抗体;O型血红细胞膜上没有抗原,血浆(清)中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若供血者是B型血,则其与A型血的交叉配血实验中,主侧和次侧均有凝集反应;但此次交叉配血实验中,仅次侧凝集,而主侧没有凝集,说明供血者红细胞膜上没有B抗原,但含有抗A抗体。在两种含有抗A抗体的B型和O型血型中,不是B型血,一定是O型血。所以,判断供血者为O型血

5.AA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搔刮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活检是目前临床上研究和诊断疾病最常用的方法

6.CC神经、肌肉、腺体等组织细胞的兴奋性较高,反应迅速、易于观察。称为可兴奋细胞

7.BB视近物时,眼的折光系统进行有效调节,晶状体因其自身弹性而变凸,特别是前表面变凸更为明显,折光力增加加强折射,从而使物像前移而成像于视网膜上产生清晰的视觉

8.BB与组织液生成无关的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9.DD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有鳞癌、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肉瘤样癌

10.DD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在环境改变时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11.DD缓进型高血压病最具特征的细动脉病变是细动脉壁玻璃样变性

12.CC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特别是婴幼儿时期对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极为重要

13.AA当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通过自身调节,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保持相对稳定,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不变

14.CC局部损伤后肉芽组织增生,其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巨噬细胞为主,也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这些炎性细胞吞噬细菌及组织碎片,炎性细胞还能释放多种蛋白水解酶,将损伤局部的细菌、坏死组织、异物分解、吸收

15.CC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类。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的过程。负反馈的意义是维持机体功能相对稳定。人体内的负反馈极为多见。减压反射、体温调节、血细胞数量、激素水平的高低均为典型的负反馈。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的过程。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某种生理过程一旦引起、不断加强、尽快结束。人体内正反馈较少见。典型的正反馈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

16.CC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降低,某些疾病如活动期肺结核和风湿热、晚期癌症等,可使血沉明显加快

17.AA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及弹力肌型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等)

18.BB中性粒细胞为小吞噬细胞。具有活跃的运动能力和较强的吞噬能力,是机体清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炎细胞,常见于急性炎症及炎症早期,可吞噬多种球菌、坏死组织碎片及抗原抗体复合物

19.CC层状血栓即混合血栓,主要的成分是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梁和纤维蛋白

20.DD糖皮质激素主要生理作用:(1)对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均有影响。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使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减少,亦会使血糖升高。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2)可使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可使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3)调节肾的水排泄,有排钠保钾作用

21.AA近端小管转运物质的种类多、数量大,是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全部在近端小管重吸收;水、Na+、Cl-、HCO-3等电解质,绝大部分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22.DD交感神经兴奋时,唾液腺分泌黏稠唾液,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唾液腺分泌稀薄唾液,进食前,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均能形成条件反射,引起唾液分泌。阿托品是M受体阻断剂,临床应用阿托品可引起消化腺分泌减少

23.DD原尿中葡萄糖,但在近球小管100%重吸收了,所以终尿中没有葡萄糖。蛋白质不能通过滤过膜,所以终尿和原尿都不含蛋白质,终尿和原尿都含无机盐和尿素

24.AA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小导管上皮细胞,促使其分泌水和HCO3-,增加胰液量,而酶含量不高。促胰液素可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

25.D

26.A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在增殖期的基础上呈现分泌期改变,即子宫内膜进一步增生变厚,并有腺体分泌,为受精卵的着床提供适宜环境

27.CC脑积水后引起的脑组织萎缩属于压迫性萎缩;石膏固定后引起的肢体萎缩属于失用性萎缩;脊髓损伤后引起的肌肉萎缩属于去神经性萎缩;恶病质患者的全身性萎缩属于营养不良性萎缩

28.BB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男性与女性发病之比为3∶1,移行细胞癌最多见,约占膀胱癌的90%

29.BB全血的黏滞性为水的4~5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

30.A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为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前2/3、心尖部;右冠状动脉供血区为右心室大部、室间隔后1/3,左心室后壁;左冠状动脉旋支供血区为左心室侧壁

31.腹主

32.下丘脑皮肤

33.脑脊液或脑组织液中H+

34.空洞、溃疡

35.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6.开放状态、关闭

37.感受器

38.大量蛋白尿

39.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冠状动脉主干

40.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大片坏死且无明显再生反应

41.渗出层

42.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组织层

43.组织换气

44.中枢,化学,感受器

45.上行性感染

46.泡沫细胞

47.细胞核

48.炎

49.雌激素

50.肝

51.血氧饱和度: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百分比

52.代偿间歇:窦房结的冲动落在刚发生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而信号脱失一次,相当于心脏出现一次停跳,所以间歇期延长,称为代偿间歇

53.血浆:血浆是血液除去了血细胞以外的淡黄色液体。占血液的50%~60%

54.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出气量之和。

55.蒸发散热:水分在体表汽化时吸收热量而散发体热的散热形式称为蒸发散热

56.(1)大量饮水与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的尿量都是增多。(2)①短时间内大量饮清水,清水是低渗溶液,经肠道吸收后能够降低血液的晶体渗透压,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甚至停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这种因一次性饮用大量清水,反射性地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而引起尿量明显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②临床上常用20%甘露醇静脉注射以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静脉注射20%甘露醇后,甘露醇分布于细胞外液,不参与糖代谢,从肾小球滤过后,由于是药物、异物而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从而提高了肾小管液溶质浓度,渗透压增大,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使尿量增多。这种由于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大,渗透压上升使水钠重吸收减少引起的利尿称为渗透性利尿

57.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凡能影响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因素均可影响心输出量。(1)每搏输出量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当心率不变时,每搏输出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反之,心输出量减少。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有心肌前负荷、心肌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三种。①心肌前负荷:相当于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流量增加时,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则心肌初长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多,心输出量增多。反之,心肌前负荷减小时,心肌收缩力减弱,搏出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②心肌后负荷:相当于大动脉血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