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20XX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一及试卷三答案提示:利用Ctrl+C(复制)Ctrl+V(粘贴)来完成终结性期末考试文字输入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卷一论述题:电影《鸦片战争》开篇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100分)答: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落后于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1.社会制度腐败()吏治和军队腐败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廷桢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钦差大臣奕山到广东,竟然把人民群众诬蔑为汉奸,主张防民甚于防寇。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英国侵略者谋求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2)战争指导思想错误,既害怕列强,更惧怕人民指导思想的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想。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在中法战争后期,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谅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茹费理内阁还因此而垮台。可是清政府当权者却力主避战求和,竟以此为和谈资本,加紧妥协求和活动,接受法国条件,签订《中法新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甲午战争之初,慈禧忙于准备自己的六十寿诞,军机首辅李鸿章则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既没有详细周密的应战计划,更没有最高作战指挥机构,最高层内部更是为和与战问题相持不下。黄海海战之后,则被日军气势所吓倒,惧战心理十分突出。黄海海战虽然失利,但中国海军仍有实力与日军拼死一搏。但李鸿章一开始就为保存实力而消极应战,海战失利后更是严令北洋水师避战不出。北洋舰队、旅顺和威海卫举大清十余载国力建立,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舰队和军港,最终全军覆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时,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一度想利用义和团的力量向列强讨价还价,排斥异己。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和亲贵大臣西逃。1900年9月17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非痛加铲除不可。并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要严行查办,务净根株。同时,她派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劻向八国联军递降求和。此后,清军公开与八国联军勾结,联合绞杀了义和团运动。(3)不懂世界大势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对战争对手英国竟然一无所知,甚至在战争进行了一年多之后连英国与俄国是否接壤也不知道,对于英国为什么有一位年轻的女人统治全国亦无法理解,甚至怀疑来侵略中国的英国官员并不是由英国女王任命的,清朝的一些官员、将领甚至认为英国的大炮有邪术,对英国军队的战略战术是完全不知道,当然就找不出对付的办法。就是到了甲午中日战争之际,清政府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状况几乎一无所知,不进行近代工业的建设,特别是注意近代海军的建设,导致中国北洋海军的实力经历了由强转弱的过程;战争爆发后,大小官员考虑的头等大事不是如何抵抗外敌,而是给皇太后送什么礼物。2.经济技术落后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被远远抛在后面。(1)武器装备落后就武器装备来看,多数清兵尚使用刀、矛、弓箭等冷兵器,火器也不过是用火绳点放的鸟枪、抬枪,炮台所用大炮有些还是明末制造的。而英军则普遍使用步枪,大炮则可打霰弹、开花弹,杀伤力强。中国水师的战船都是木船,吨位小,载炮少,经不起风浪,难于在海上作战。而英国舰队帆船吨位大,载炮多,还拥有少量蒸汽动力的轮船,船速快。(2)军队素质极差再就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来看,清军军官不通兵法,不谙近代军事指挥。相对而言,英军训练有素,指挥统一,海军、步兵、炮兵、工兵各兵种协同作战,战斗力较强。必须指出的是,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并不意味着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就不应当进行反侵略战争或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因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等很落后,而且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这样,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一再遭到失败,才成为不可避免的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试卷三论述题: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使得中国在今年战疫大考中交了满意的答卷。这些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100分)答: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他认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和严峻的内外形势,毛泽东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他不懈地思考和实践,带领党和人民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回顾和研究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毛泽东对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旧中国的经济本来就极其落后,连年的战争更是雪上加霜。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立时,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远远不及战前。1949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仅为140亿元,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比之历史最高水平减少了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产值减少30%。据联合国统计数字,1949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仅为27美元,当时整个亚洲的人均国民收入为44美元,中国尚不及其。毛泽东带领党和人民对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起步的。从1949年到1978年近30年间,毛泽东的探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恢复经济,经济发展问题也就相应地被提到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过渡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二是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提前完成,毛泽东在反复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文化大革命前,可以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这10年中毛泽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实践,主导方面是正确的,取得成绩和经验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尽管在具体方针上有失误,遭受过挫折。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如何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生产力,成为当时经济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足,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这条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是却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在急于求成思想的指导下,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虽然从1958年底开始,毛泽东和党中央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并积极做了改正的努力,但是经济领域中的左倾错误始终未能得以彻底纠正,并蔓延到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刚刚渡过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这场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他的出发点是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并寻求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他认为,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过去的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显然,毛泽东对当时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认识是错误的,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的估计也是错误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起来以后,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二、毛泽东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实质和特征认真研读毛泽东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著述,并同他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不难发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实质,简单说就是三个字,即快发展。中国经济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快发展以及向着什么方向发展,是他建国以后始终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研究十分透彻。他认为,自周朝以来至晚清,中国的封建制度延续了3000多年,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已经使得农民陷入了极端的贫穷和苦难。1840年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殖民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三重压迫和剥削,致使中国人民日益贫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日益衰败。毛泽东说: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建国以后,毛泽东希望通过彻底的经济变革,解放被严重束缚了的生产力,以较快的速度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中国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毛泽东的快发展思想,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快发展首先就是要强调发展生产力。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二)强调群众观点毛泽东历来深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同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他认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归根结底靠的是人民群众,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他的带领下,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热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可以说,新中国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贡献。(三)强调统筹兼顾和综合平衡统筹兼顾和综合平衡是毛泽东快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统筹兼顾思想在实际中表现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平衡布局;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统筹兼顾,适当分权等具体方针和政策。三、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方针和工业化道路毛泽东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国民经济。毛泽东最初设计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应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要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据此制定和实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取得了伟大成就;第二步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创造出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一步大约需要10年到15年;第三步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步毛泽东最初估计需要50年到75年,后来又估计大约需要100年还多。应该说这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时间表是清醒的和基本正确的,是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的。但是后来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战略部署去走,而是在实际上实行了速度与规模并举的赶超战略。即使这样,建国后前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应归因于毛泽东探索时期确立的正确的经济发展方针和工业化道路。(一)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施工中砂石质量监控方案
- 水稻脱险计课件
- 混凝土施工中的表面防水层施工方案
- 陶瓷造型工艺35课件
- 人防工程建设验收标准与流程
- 2025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 乙型肝炎病毒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刘琳琳47课件
- 信息技术(Kylin系统+WPS办公+AI赋能)教案 项目4 录入与编排技术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承包工程合同范本
- 2025版医疗行业办公室设备搬迁与消毒防疫服务合同
- GB/T 9797-2022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镍、镍+铬、铜+镍和铜+镍+铬电镀层
- GB/T 33365-2016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
- GB/T 12750-2006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第11部分:半导体集成电路分规范(不包括混合电路)
- 《乒乓裁判规则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 依托自主化装备建设分布式能源三联供项目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课件
- 山西省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一览表
- PCB全制程培训教材
- 烟草配送车辆GPS管理方案
-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
- 开音节闭音节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