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制备技术 单采血小板_第1页
血液成分制备技术 单采血小板_第2页
血液成分制备技术 单采血小板_第3页
血液成分制备技术 单采血小板_第4页
血液成分制备技术 单采血小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单采血小板学习目标知道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要求、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项目和要求单采血小板是指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在全封闭的条件下自动将符合要求的献血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分离并悬浮于一定量血浆内的单采成分血。由于单采血小板是从单一个体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而来,通常又称为机采血小板。单采血小板具有纯度高、质量好等优点,可以从单采献血者体内采集1个或2个成人治疗剂量的血小板(≥2.5×1011个/袋),而且白细胞残留量低。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要求1.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应≥150×109/L且<450×109/L,预测采后血小板≥100×109/L,血细胞比容≥0.36。血小板计数≥250×109/L且体重>60Kg,可以采集2个治疗剂量的血小板(≥5.0×1011)。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的血小板仍应≥100×109/L。2.单采血小板采集过程需要持续1~1.5小时,要求献血者静脉必须充盈良好。3.献血前一天最好多饮水,当日必须吃早餐,宜清淡饮食,如稀饭、馒头。4.要求献血者在献血前1周不得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保泰松、布洛芬、维生素E、双嘧达莫(潘生丁)、氨茶碱、青霉素及抗过敏类药物。5.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一年不超过24次,因特殊配型需要,经医生批准,最短时间不少于1周;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时间不少于4周;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献血者全自动细胞分离机血液按比重大小分层血小板收集袋其它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回输机采血小板一次采集约200-400ml左右的富含血小板血浆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1.采集前需进行血脂检查,血脂过高不能单采。2.在采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严密观察机器的工作状态、抗凝剂的滴数及献血者的各种反应,不能离开机器。3.保存期为24小时的单采血小板容量为125~200mL。保存期为5天的单采血小板容量为250~300mL。机采血小板质量控制项目和要求质量控制项目要求外观肉眼观察应呈黄色云雾状液体,无色泽异常、蛋白析出、气泡及重度乳糜等情况;血袋完好,并保留注满血小板经热合的导管至少15cm容量储存期为24小时的单采血小板容量:125mL~200mL;储存期为5天的单采血小板容量:250mL~300mL储存期末pH6.4-7.4血小板含量≥2.5×1011个/袋白细胞残留量≤5.0×106个/袋红细胞混入量≤8.0×109个/袋无菌试验无细菌生长混合浓缩血小板保存保存温度为20~24℃,并持续轻缓振摇。储存于普通血袋时保存期为24小时,储存于血小板专用血袋时保存期为5天;当密闭系统变为开放系统,保存期为6小时,且不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