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艺术概论课程简介
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艺术概论》就是艺术理论。它简明概括地讲述艺术的基础理论,概述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的基本规律,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研究艺术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课程共分六个部分:①艺术的本质特征;②艺术的门类划分;③艺术的发生与发展;④艺术的创作主体与创作活动;⑤艺术作品;⑥艺术的接受与艺术的功能。艺术概论第二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艺术概论课程简介
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明确学习艺术概论的意义,正确理解艺术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概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艺术活动的现象和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艺术课程打好基础。艺术概论第三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艺术概论课程简介
《满城尽带黄金甲》色彩艺术、服饰艺术、音乐艺术《英雄》《十面埋伏》《花样年华》艺术概论艺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四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什么是艺术?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特征?定义: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艺术概论
柏拉图和黑格尔将艺术的本质界定为某种抽象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则将其归结为摹仿;弗洛依德主张艺术是作家白日梦的表现形式,等等。第五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艺术概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是被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反转来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上层建筑现象。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方面,艺术最终决定于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又并非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它需通过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发生直接作用而间接地受到经济基础的根本性作用。
第六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二、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的发展,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唐清服饰、歌词内容)艺术概论第七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一)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要与政治等其他意识形态发生关系,但它们之间具有质的不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借助于艺术形象或某种情境,反映特定的现实生活关系,通过审美作用使人的思想情感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使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政治对艺术有着较为直接的决定性影响。在上层建筑诸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张惠妹、董文华事件)艺术概论第八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
艺术概论文革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第九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
交响乐:《保卫黄河》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交响乐:《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乐曲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但实质上拉德斯基是一个铁腕人物,曾残酷镇压了邻国的人民起义,可以说是一个反动军阀。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不愿再演出此进行曲。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艺术概论第十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二)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艺术与哲学同属社会意识形态,它们都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表现形式,既表现为各自不同的特征,又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艺术概论第十一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艺术与哲学的共同性:其一,艺术与哲学所认识研究和表现的对象相同。它们都以现实生活为对象;其二,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探索人类存在的终极价值,体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反思人的生存境遇,不断探寻人的合理存在途径和进一步发展目标。如《浮士德》、《红楼梦》都透过作品表现了某种价值目标,具有深邃的哲学内涵。艺术概论第十二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浮士德》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歌德在《浮土德》中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艺术概论第十三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红楼梦》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世上的事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艺术概论第十四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艺术与哲学本质的区别哲学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认识现实和把握现实。艺术作品是人类情绪和情感的物化形态。另外,艺术家总是要在一定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描写和反映生活,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与评价,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伏尔泰、狄德罗等人的作品就明显地反映了以民主思想启迪人们反对宗教、反对封建制度的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艺术概论第十五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四)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更为密切,有很多共同之处。首先,艺术和宗教都是较为远离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形式,都是对社会前途、人类命运及人生意义抱有坚定的信念和希望达到理想目标。其次,两者都是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的意识形态性表达。第三,它们在表现方式上都具有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和形象性等特征,对社会本质的概括和对教义的宣扬并不是像哲学理论那样以抽象的概念体系来表达和描述。艺术概论第十六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艺术中的许多主题、意象来自宗教,而宗教也大多利用艺术形式来传播教义。如《圣经》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原始图腾、洞穴绘画、宗教仪式和神话传说中,宗教成分和艺术因素大多数是奇妙地揉为一体的。再如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描写鬼神故事《收神记》,明显地反映了(道教和佛教)宗教对它的影响。艺术概论第十七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敦煌莫高窟壁画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四大石窟雕塑艺术《千手观音》舞蹈艺术概论第十八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三、艺术的社会审美功能艺术作为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是有它的社会功能。艺术概论(一)认识作用(二)教育作用(三)美感作用第十九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一)认识作用艺术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它同社会科学一样,具有认识价值,即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生活,提高人们认识生活的能力。如欣赏班德瑞的«安妮的仙境»,从乐曲中听到美好大自然的鸟的鸣声,看到绿草如茵,江山如画,淡淡的烟雾萦绕在一起,会使我们感悟自然的魅力与天地的风采......
“你可以随她的歌声,逡游于广袤深洋,崇山峻岭,阔邃林间,无际平畴,万里苍穹,甚至紧紧包裹着你的大气当中,只有配得上“天籁”称誉的声音,才能如此勾起你飞翔的潜意识。”艺术概论第二十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二)教育作用所谓艺术的教育作用,是指艺术作品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的影响效力。如果是一部优秀作品,那么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符合历史真实的生活评价和符合历史规律的社会理想,就可能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其现实态度产生巨大的影响。
艺术的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社会思想、政治立场、道德理想、宗教意识以及其他思想观念。艺术概论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艺术史上,凡能真实反映并能正确评价生活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只有那些抓住了社会主要矛盾,站在时代前列,创造出为推动历史前进和献身于人民幸福事业的生动感人艺术形象的作品,影响力最大,社会效果也最强烈。有些杰出的作品甚至能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杨沫的《青春之歌》等,这些曾经对我国青年的思想、情操、人生观与世界观起过极大影响作用的作品,至今还在陶冶当代青少年的心灵。艺术概论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励志电影:《阿甘正传》《想飞的钢琴少年》等;励志歌曲:《隐形的翅膀》《真心英雄》励志图书:《人性的弱点》,《方与圆》励志绘画、励志雕塑等艺术概论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三)美感作用
艺术作品具有审美性,也就是说优秀的艺术作品按照一定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去反映生活和创造形象。美感是指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体现出来的优美的或丑恶的、崇高的或卑劣的、悲剧的或喜剧的审美属性引起的人们感情上的激动,从而给其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性情上的陶冶。艺术概论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艺术概论向日葵是梵高的崇拜物......,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的花朵,而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对梵高而言,向日葵具有特别的意义。黄色意味着友谊与希望,画本身象征‘感谢’......”1987年——3950万美元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陈逸飞油画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画面上弥漫着宁静和平和,在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美感。无论是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还是生动传神的女子肖像,无不体现画家的一种追求:“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艺术概论《浔阳遗韵》1991年油画,1991年曾以137万港币创下中国油画拍卖最高价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艺术概论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陈逸飞油画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画面上弥漫着宁静和平和,在写实主义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美感。无论是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还是生动传神的女子肖像,无不体现画家的一种追求:“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的精神”。艺术概论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艺术概论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艺术的认识价值、思想教育作用、美育意义与娱乐意义,各有各的涵义,但它们之间又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艺术的认识价值是其思想教育作用赖以存在和实现的基础,艺术的美感和娱乐性质又是实现其认识和思想教育作用的独特的重要途径。所谓“寓教于乐”。必须明确的是,艺术的几种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和发挥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艺术概论第三十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二节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第二节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一、艺术的形象性提起艺术,我们就会想到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艺术名著以及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林冲、武松、林黛玉、贾宝玉、安娜·卡列尼娜、哈姆雷特,等等。而自然界的风花雪月、山水风物、天光云影、梅兰竹菊所构成的优美意象也是艺术作品(尤其是抒情性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艺术概论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形象”一词的原意,本来是指人或物的形体和外貌;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是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而创造出来的,渗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生动、真实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图画。《琵琶语》艺术概论第二节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静听林海创作的《琵琶语》,反复的前奏,将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淡淡忧伤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
“泣泣私语诉衷肠”
之特点,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引,最终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艺术概论第二节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元人马致远在他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等自然景物,在他的作品中已成为艺术形象。它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是作者用来构筑一种凄凉、愁惨的意境的艺术形象。所以说,艺术形象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艺术概论第二节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肖像画中的少妇,据说是佛罗伦萨一个皮货商的妻子。在为她作画时,特地邀请了乐师在旁边弹奏优美的乐曲,使这位少妇保持愉悦的心情。画中人物蒙娜丽莎那种含而不露的笑容显得如此深不可测,因而被称为“神秘的微笑”。画家在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艺术概论第二节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二、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和创作意图提炼加工而创造出来的。(一)具体可感性艺术中的形象,总是具有个别、具体的可感性,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历其情。在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形象是艺术形象的核心。〈红楼梦人物/还珠格格人物〉艺术概论第二节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王熙凤:《红楼梦》中人物,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然而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艺术概论第二节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小燕子:古灵精怪,有点小聪明,侠肝义胆,爱打抱不平,不喜欢被拘束,重义气,有些冲动。艺术概论第二节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二)普遍概括性艺术形象虽然具有具体可感性的特点,但艺术形象又不是现实生活中某个具体的人或景物的机械的摹仿与再现,而是艺术家经过加工、提炼而创造出来的形象,是从现实生活中所选取或集中概括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艺术概论第二节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比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他表现出来的精神胜利法代表着人类的精神自慰本能;而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吴用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则代表着古代的军师和谋士的形象,是智慧的化身。再比如中国古代艺术文学作品中的杨柳象征别离,杜鹃象征思归,渔翁代表着隐士高人的形象,等等。艺术概论第二节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第四十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三)情感性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总是不同程度的渗入他的情感,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他的情感态度:对其塑造的形象或恨,或爱;或是怜悯同情,或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场合作协议书
- 食品贴牌加工合同(标准版)
- 培训押金协议书
- 动土协议的合同范本
- 汽修店转让协议书
- 直营店加盟协议书
- 2025年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市场分析报告
- 2025电梯安装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2025至2030中国强化营养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电梯检验员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图纸授权协议书
- 孕妇易栓症课件
- 关于卫生院章程
- 2025年地基基础检测低应变检测考试题与答案
- 泌尿外科进修汇报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25年新版)试题及答案
- 浙江引导基金管理办法
- 妊娠期合并乙肝护理查房
- 肝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查房
- 偏瘫患者的护理
- 光电接收机前端跨阻放大器的深度剖析与创新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