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晋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晋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晋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晋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晋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第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

rìkòuyǔzhòupáihuáiwèijiè

二、选择题2、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供奉(gòngféng)

荒谬(huāng

miào)

刺猹(cìchá)B.盔甲(kuījiǎ)

悬崖(xián

yá)

轮廓(lún

kuò)C.苔藓(tái

xiǎn)

忐忑(tǎn

tè)

澎湃(péng

bài)D.蒙古(měng

gǔ)

妩媚(wǔmèi)

毅力(yìlì)3、疫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以下描述中使用成语不恰当的是(

)A.为了增强防控意识,人们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已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B.不管哪个地方发生灾难,总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帮助。C.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封城”是万不得已的举措。D.因为疫情的缘故,每个城市都不同以往,真是万象更新。4、下面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字正腔圆

清歌曼舞

秦山压顶B.字正腔元

轻歌曼舞

泰山压顶C.字正腔圆

轻歌曼舞

泰山压顶D.字正腔圆

轻歌曼午

泰山压顶5、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的原因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水分含量极少。B.大气层稀薄,氧气含量极少。C.离太阳近,向阳时表面温度很高。D.无磁场、无臭氧层,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三、填空题四、古诗背诵五、课内阅读六、课外阅读七、语言表达八、书面表达6、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曲qŭ(

)

qū(

)

蒙mĕng(

)

mēng(

)

散sàn(

)

săn(

)

转zhuăn(

)

zhuàn(

)

宿sù(

)

xiŭ(

)

卷juăn(

)

juàn(

)7、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钟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__,终身不复鼓琴,以为___________。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___(成语)可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王安石用“故人舍我归黄壤,______________。”来形容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

2.皮鞋匠听着优美的曲调,眼前浮现“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_________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______,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______________。”

3.朱熹用“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形容春风吹拂大地,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唐代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______________。”斜阳残照下乌衣巷的景象。诗人文天祥用“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林则徐用“______________,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_,无欲则刚。”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宽宏的胸怀和坚定的心志。8、按要求写句子

1.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很喜欢鸣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课内阅读。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摊子都让孩子们的心跳得更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1.这个片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片段中找出一个谚语:_____________。这个谚语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选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大人们也紧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课外阅读。十里长街送总理①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②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静静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③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渐渐远去,和我们永别了!④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1.课文记叙了1976年1月11日,人们自发地冒着严寒在十里长街送别周总理的灵车的情景。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完整:____________→望灵车→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中“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是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第①自然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请用横线划出“面”上描写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点”上描写的句子。

4.“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句话中的“焦急”和“耐心”分别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自然段划线句子表达了______________的感情。

6.结合阅读材料,说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口语交际。

同学们,玩是我们的天性,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可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批评:“那孩子就喜欢玩,不是好学生。”喜欢玩的学生是不是好学生呢?怎样处理“玩”与“学”的关系呢?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习作。

六年的小学生活,经历了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