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_第1页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_第2页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_第3页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_第4页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篇一:《公共政策分析》教学大纲《公共政策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分析英文名称:PublicPolicyAnalysis课程编号:C04二、总学时:54学时三、学分:3学分四、课程简介: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管理硕士(MPA)的核心必修课程,是公共管理实践中政策活动的理论指导,是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本课程以公共决策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公共政策在现代社会中的基本理论体系。在教学课程中,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政府公共政策形成的原因,公共政策的目标与手段,公共政策形成和执行的过程与环境等,从而使学员对公共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政策问题,建立分析框架,提出政策方案。五、教材: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六、教学目的:本课程既重视学理研究和学术功底的培养,以加强和提高学习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又重视当代公共政策实践问题的了解和把握,以加强和提高同学对公共政策问题的感应能力、领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应对能力。通过本课程的修习,选课同学应当进一步熟悉当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的理论和政策问题,进一步掌握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注意追踪当代中国政府管理的发展动态,进而能够对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有价值的研讨七、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和读书并重,集中面授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讲授与个人阅读并重,穿插课堂讨论;课堂教学将按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师主讲,学生参与;每一讲座设置相关主题,并设有相关参考书目。本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鼓励积极的、活跃的、严谨的、具有创意的思考和争论;倡导“参与式”学习,主张课上与课下、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参与;倡导“网络化”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与学、读书与写作、课堂内与课堂外、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广泛地连接起来。八、考试方式:按照《山东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考试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闭卷考试,百分制,60分为通过。课程总成绩(满分100分)由试卷卷面考试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等三部分组成。其中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分别占该课总成绩的70%、20%、10%。其中,试卷按70分(满分)命题,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及课程总成绩均由任课教师评定。九、考试所用时间:120分钟十、授课计划:第1讲公共政策分析:概念发展6学时1、政策概念的分析与界定12、公共政策分析的作用13、政策分析的学科发展14、当代政策学科的问题与困境15、案例分析与讨论2第2讲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与目标5学时1、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2、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3、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第3讲政策工具及其选择1、政策科学的工具观2、政策工具的概念3政策工具的类型4政策工具的实践应用5、案例分析与讨论第4讲公共政策过程分析1、政策过程的政策分析2政策问题的构建3政策议程的设立4政策规划与抉择5政策的执行6政策的评估与终结7案例分析与讨论第5讲政策过程分析框架1政策过程阶段论模式2政策过程多源流模式3政策理论的多元化4快速初步分析的框架应用第6讲公共政策分析途径1、系统理论2、精英理论3、团体理论4、制度理论5、公共政策的利益分析十一、作业:课下阅读每专题所列参考文献。1229学时11322学时学时2222学时1十二、主要教学参考文献:[1]王佃利、曹现强主编:《公共决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4]宁骚主编:《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篇二:公共政策学陈振明试题公共政策学试题一、单选1、政策制定的主体是:()A.国家B.人民C.政党D.国家与政党2、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A.公共事务B.社会事务C.社会公共事务D.公共活动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权利B.价值C.利益D.规范4、公共政策是针对()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A、社会利益关系B.政府利益关系C.群众利益关系D.阶级利益关系5、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A.公共政治事务B.公共经济事务C.公共文化事务D.社会公共事务6、下列属于分正式部门的是:()。A政府B社区C市场D非政府组织7、社区的优势不包括;()A信息优势B激励充分C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D权威的广泛8、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意义在于()。A判断市场资源分配的标准B加总个体意见的方式存在缺陷C人们的福利不可能完全均等D社会效益不可能最大化9、下列是正外部效益的是()。A环境污染B私人采矿导致资源浪费C种花花香扑鼻D排污水10、在我国政策实践中,()经常成为替代社会福利的价值标准。A综合国力BGDPC效率D公平11、效率的衡量标准()A劳动的分配率B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C帕累托最优D工资的差异率12、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基本的途径()A政府B市场C社区D第三部门13、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就是(A)的角色不断被政府、市场(企业组织)和第三部门侵蚀的过程。A分正式部门B政府C市场D国际性组织14、下列不是第三部门的优势的是()。A具有相对较大的活动范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具有相对较大的垄断性C对个性化需求具有较好的回应性D能够增加社会参与程度15、全球公共政策表现的公共趋势不包括()A政府越来越重要B市场化趋势C第三部门重要性增强D社区角色变迁16、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A.保罗·萨巴蒂文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B.本尼·杰恩C.J·佛瑞斯特D.本尼·杰恩和J·佛瑞斯特17、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A.J·佛瑞斯特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B.保罗·萨巴蒂文C.本尼·杰恩D.本尼·杰恩和丹尼尔·马兹曼尼安18、下列属于“选择方案的一般性方法”的有:()A、效益分析B、条件分析C、经验分析D、利益分析19、下列属于“选择方案的具体方法”是:()A、效益分析条件分析B、经验分析抽象分析C、比较分析因果分析D、试点分析经验分析20、除(D)以外,其他的都是解决“风险型决策”问题的方法A、期望值法B、最大可能法C、等概率法D、小中取大法21、除()外,其他的都是解决“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方法A、最大可能法B、后悔值法C、乐观系数法D、大中取大法22、“支持联盟框架”是由谁提出的()A、弗兰克.鲍姆B、布赖恩.琼斯C、伊斯顿D、萨巴蒂尔23、以下属于公共政策分析模型的()A、外部竞争威胁模型B、价值链模型C、循环评估模型D、数学模型24、系统内部各部分不可分割,内部任何一个要素改变都会引起其他要素改变,这体现了()A、系统的相关性B、系统的整体性C、系统的目的性D、系统的适应环境性25、主要任务是采集评价信息与分析评价,做出评价结论,是整个政策评价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的是()A、评价准备阶段B、评价实施阶段C、评价总结阶段D、确定评价对象26、以下是理论模型的特点,除了()A、直观性B、近似性C、假设性D、客观性27、国内学者强调,系统方法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除了()A、整体性B、综合性C、最优化D、动态性28、()是公共政策分析最基本的工具;A、模型方法B、逻辑方法C、理论方法D、实践方法29、()是基本的研究方法;A、可行性分析B、价值分析C、利益分析D、事实分析30、公共政策的核心目标是()A、公共价值B、公共利益C、公共产品D、公共服务31、以下不属于构建公共政策问题方法的是()A、观察法B、边界与类比分析C、兰德式的问题分析法D、决策树法32、选取一个可实施法案的小区域进行试验,这个试验法案基本上已被决策者认可,然后对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分析,推断其实施的可行性,这一备择方案分析方法叫做()A经验分析B、抽象分析C、试点分析D、比较分析33、以下不属于预测的原理与方法的是()A、一致性原理B:连贯性原理C:类推性原理D:相关性原理34、以下各选项中属于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的是()A、赖特·米尔斯B、帕累托C、米歇尔斯D、阿瑟·本特利35、关于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特征表述最确切的一项是()A: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与精细的计算分析政策方案的优劣;B:寻求最佳的政策或问题的解决办法;C: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用“目的—方法分析”的途径来规划政策;D:它植根于启蒙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36、渐进决策模型不包括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除了()A、按部就班原则B:稳中求变原则C:目标导向原则D:积少成多原则37、政策创新和传播的主要解释矿井爱是()A、内部决定模型B:传播模型C:数学模型D:内部决定模型和传播模型38、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有联络的子系统,即()A、强制性制度和诱致性制度B、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篇三:《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重点解析《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陈振明公共政策学:一个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其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政策、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2、政策系统★★★★(1)政策系统: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①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②政策客体:指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政策所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③政策环境: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涵盖了社会经济状况、体制或制度条件、政治文化和国际环境。(2)政策系统的划分:①信息子系统:由掌握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所组成,从事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和传递等活动,为公共决策提供信息资料。②咨询子系统:由思想库以及各种专家、学者所组成,为公共决策提供方案或其他咨询服务。③决断子系统:由拥有决策权力的高层领导者所组成,领导公共决策活动的全过程。④执行子系统:由政策执行组织及其人员特别是政府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构成,将政策方案转换成政策效果。⑤监控子系统: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所组成的一个子系统,相对独立于其他子系统之外。(3)我国公共政策系统运行的优化①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决策科学化是现代公共决策的主导,指决策者及其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公共决策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决策,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基础程序进行决策。建立完善的基础系统,提高决策参与人员的素质,按照科学的决策原则进行决策。②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决策民主化是现代公共决策的基础,指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在政策中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及氛围。③公共决策的法制化:决策法制化是现代公共决策的保证,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的行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特别是通过法律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民主权利,并使党政机关及领导者的决策权力受到法律和人名群众的监督。3、政策过程★★★★(1)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过程,是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得政策系统呈现一个动态的运行过程。(2)政策过程的阶段途径:认为政策系统的运行表现为各个阶段或者环节,或者说是由一系列的功能活动所组成的过程。将政策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加以分别研究,并在每一阶段讨论影响政策过程的各种基本因素。阶段途径的成就:①简化了复杂的政策过程,将复杂的政策过程还原成若干阶段分别研究;②带来众多关于政策过程各阶段研究的成果,加深人们对政策过程的认识,丰富了政策科学理论;③为了解现实政策运行提供概念框架,应用于实践中。阶段途径的局限:①将复杂的政策过程还原成若干阶段分别研究,用线性观点看待各阶段关系,被看做一种时间上的前后相续过程;②没有深入探究政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对政策过程解释不充分也难以进行预言;③对政策实践了解片面、应用有限。第二节公共政策学的范式1、公共政策学的兴起★★★(1)政策科学研究的新变化和新趋势:①政策科学作为一门统一的社会科学的范式受到作为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的政策科学范式的挑战。②公共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地位越来越突出。③政策科学学科在不断分化,形成新理论。④政策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宽。(2)公共政策学兴起的背景(三大基本原因):①人类在当代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以及人们对政府解决问题能力和表现的不满。②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已经发展出一些可以改善政策系统和提高政策质量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日益把注意力转向与公共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③思想库的成熟及其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