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教学课件)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1页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教学课件)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2页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教学课件)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3页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教学课件)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4页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教学课件)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物理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部编版历史(九下)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紧扣新课标培养好素养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史料实证立足时空观念,了解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十月革命发生的过程。立足史料实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史料分析掌握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分析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举措,十月革命对俄国及世界的影响;

唯物

史观家国情怀理解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比较中俄革命道路的不同,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了解十月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引导学生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深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认识。感受十月革命的革命豪情和革命者的坚定信仰执着追求的精神。课程标准(2022版)知道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背景与过程,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二月革命倒沙皇

四月提纲明方向十月革命现曙光

1血腥的尼古拉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普京总统邀请习主席同游涅瓦河,并且登上了停靠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普京总统为何邀请习主席登上这艘退役多年的巡洋舰?这艘巡洋舰对于俄罗斯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今天让我们走进那段历史来一探究竟吧!新课导入2二月革命倒沙皇十月革命现曙光建立政权震寰宇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目录革命精神放光芒1234该图反映了哪一事件?该事件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思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目标导学一、二月革命倒沙皇(十月革命前的俄国)1、十月革命的背景3新课讲解政治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材料1: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少数大地主和金融资本家紧密勾结,维护着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沉重的压迫,暴动和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上流社会的豪华酒宴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血腥的尼古拉材料2:沙皇尼古拉二世(1868—1918年):绰号“血腥的尼古拉”。他胸襟狭窄,顽固不化,又极端残忍。在他的授意下,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被革除东正教教籍,列宁等一大批革命家相继被捕和流放。1、十月革命的背景史料实证经济政治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材料1:俄国1861年改革后工业发展情况种类棉纺织品生铁熟铁煤炭铁路增长76%190%116%131%增加到32000千米材料2: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且落后于欧美资本主义强国。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1.十月革命的背景材料3: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史料实证经济政治军事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相对落后材料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伤亡数百万人;由于农业失去了将近一半的劳动力,大量农田荒芜,粮食产量剧减;战争也让俄国大量企业倒闭,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材料2: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一战激化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加速革命的到来。材料3: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史料实证1、十月革命的背景经济政治军事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相对落后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到来如果你是当时的俄国农民、士兵或者是工人,你会对当时的社会提出怎样的控诉?打倒沙皇统治要面包、要土地要和平,反对战争彼得格勒爆发全城罢工,忍无可忍的人民喊着“打到沙皇”“和平、土地、面包”等口号。人民渴望推翻专制,赢得和平与良好的待遇。1、十月革命的背景历史解释时间地点目的革命性质结果1917年3月(俄历2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②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苏维埃:俄语“代表会议”或会议的意思,是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掌握全国政权温馨提示: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是其担任的革命任务,而不能只看其领导的阶级。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掌握二月革命的性质和结果。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填空【自主学习】2、二月革命播放视频:二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尼古拉二世口号:“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相关史事: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30万人举行了反战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发展为武装起义,得到士兵的支持。二月革命迅速扩及全国,各地相继成立苏维埃,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成为全国革命的领导中心。正在前线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2、二月革命史料实证如果你是俄国人民,你会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是苏维埃政权?为什么?临时政府最终执政1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小资产阶级占比最多的国家。2二月革命期间,列宁及其他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侨居国外,革命的领导力量薄弱。3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有重要地位,一战期间在组织上有很大发展。阅读P40页第一段,思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没有满足俄国人民的要求?(和平、面包、土地)历史解释材料1:政府不愿意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这些论点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同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全球通史》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材料2:1917年4月16日,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列宁《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材料3:1917年7月1日,在布尔什维克党(意为多数党,支持列宁)的领导下,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士兵和水兵上街游行,遭到武力镇压。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七月流血事件后,人们抛弃了对临时政府的幻想。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和平转移和平手段暴力手段思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没有满足俄国人民的要求?结果怎样?请你思考:俄国的出路在哪里?3、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坚持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指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标志着两个政权并立局面结束,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彻底掌握政权史料实证人物扫描:列宁(1870-1924),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93年,他在彼得格勒(当时名为圣彼得堡)参加了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小组。1895年,他将分散的小组统一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12月,列宁被捕,后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917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受到成千上万工人、士兵的热烈欢迎。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了著名是“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1917年7月1日,彼得格勒50万工人、士兵走上街头,和平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屠杀和平示威者,开枪打死打伤七百多人。接着临时政府开始大逮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布尔什维克党人被迫转入地下状态。此事发生使人们认识到必须用武力推翻其残暴的统治。史料实证十月革命的背景:1.经济上: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依然很落后。2.军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社会矛盾激化5.外交上:临时政府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统治陷入全面危机。4.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3.政治上: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

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唯物史观概况十月革命的背景:归纳总结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指挥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胜利。这次革命因为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示意图十月革命的爆发:目标导学二、十月革命现曙光(十月革命)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起义目的发生时间领导力量起义地点总指挥部革命道路结果性质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年11月(俄历10月)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学法指导:立足时空观念,掌握十月革命的史实,知道其性质、意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填空【自主学习】1.十月革命的概况“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该舰用炮声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涅瓦河畔。相关史事:1917年11月6日晚到7日清晨,大约20万革命士兵、赤卫队员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铁路、银行、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等战略要地。7日晚,包围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史料实证播放视频:十月革命列宁回国油画“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列宁①因为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②提出的纲领和口号充分考虑人民要求;③要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困农民手中,符合俄国人民的利益,因此得到人民拥护

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权力归苏维埃,工作归失业工人。

——1897年列宁《四月提纲》历史解释2.列宁为何能获得民众的支持?二月革命——推沙皇任务: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四月提纲——指方向转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方式:和平夺权七月流血——抛幻想结果:被镇压变化:和平夺权走向暴力革命十月革命——现曙光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性质:社会主义革命结果:建立无产阶级政权3.十月革命的过程时空观念(1)俄国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工农联盟。(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3)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4)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客观环境。想一想唯物史观4.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权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开始和准备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发展和结果历史解释⑴时间:⑵地点:⑶会议:1917年11月7日晚斯莫尔尼宫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内容①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③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成,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目标导学三、建立政权震寰宇(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学法指导:立足时空观念,掌握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史实,理解其意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填空【自主学习】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列宁时空观念⑴政治上: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无产阶级政权)⑵军事上:①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红军;②经过三年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⑶经济上:①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②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渡过难关。⑷

外交上:①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②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切政权转归苏维埃,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巩固了新生政权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和平的要求2.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唯物史观联合起来三年国内战争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国内俄国国内的地主、资本家和沙皇军官国外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粉碎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制度不同!苏俄单独退出一战!历史解释时间目的内容结果作用1918~1920年(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⑴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⑵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⑶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叛乱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1)对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2)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存在许多弊端。学法指导:立足时空观念,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史实,知道其弊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填空【自主学习】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俄)工业增长示意图①对俄国:为俄国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为快速实现工业化奠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材料1:材料2: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斯诺《全球通史》4.十月革命的意义唯物史观对世界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感叹号。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材料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红色十月,震撼世界。材料4: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随后,领导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打败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把他们从苏俄清扫出去,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②对世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唯物史观材料5:

十月革命前的世界:19世纪早期,提出空想社会主义;1848年,提出科学社会主义;1871年,成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918年1月,芬兰建立苏维埃政权;1919年3月,匈牙利成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到1923年间,中国、朝鲜、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蒙古、伊朗、埃及等国先后兴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节选自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②对世界: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现实,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对世界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感叹号。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新中国成立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时空观念“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目标导学四、革命精神放光芒“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部分书刊对中国影响?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历史解释试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走的道路有何不同?有何启示?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俄国:启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唯物史观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这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路上。所以我们对待不同的观点时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家国情怀二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四月提纲》继续战争七流血月事件十月革命一战灾难十月革命的影响苏维埃政权建设及巩固课堂总结4知识构建课堂小结合作探究:如何评价列宁?

1924年1月21日18时50分,列宁在戈尔基村逝世,终年53岁。有90余万人出席追悼大会时瞻仰了列宁的遗体并默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主义①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②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俄国,后改名为苏联。③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课堂延伸5唯物史观

“红色十月”是苏联辉煌时代的标志,以“红色”和“十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