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蟋蟀住宅(人教部编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蟋蟀住宅(人教部编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蟋蟀住宅(人教部编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蟋蟀住宅(人教部编版)_第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蟋蟀住宅(人教部编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蟋蟀的住所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有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察看笔录。在文中,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切地介绍了蟋蟀的住所特色和修筑过程,赞誉了蟋蟀任劳任怨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蟋蟀,是同学们很喜爱的一种昆虫,简单调换他们的学习踊跃性。加上本文的作者又是法国有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擅长察看研究,勤于研究和实践,在表达上比较讲究方法,倾注了对蟋蟀的无穷赞叹的深情。鉴于教材的特色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选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教与学,让学生在有限的讲堂里获取最大的发挥与锻炼,他们获取的利润将是无量的。第一指引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读全文,读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归纳出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在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指引学生深入领会蟋蟀住所的特色和蟋蟀是如何建筑住所的。最后指引学生领会作者的写法,达成小练笔。【知识与技术】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蟋蟀住所的特色和住所的修筑过程,意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经过朗诵感悟,在自主合作研究中认识本课主要内容。【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培育学生认真察看的习惯。要点认识蟋蟀的住所是如何建成的,经过要点词句领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色。难点领会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详细事物的写作方法。教师:部署学生采集蟋蟀的有关资料;做一张蟋蟀纸板图(用于贴图)。学生:预习课文,经过互联网等工具初步认识蟋蟀的习惯。课时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2.朗诵课文,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所。要点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理清课文的脉络。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蟋蟀吗?有谁斗过蟋蟀?提及这个小东西,能够说是人人皆知。它不仅是个好斗分子,是个出名的歌唱家,它仍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优秀建筑家。法国有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特意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今日我们要学的课文——《蟋蟀的住所》。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让我们跟从作者去认识蟋蟀们高明的建筑本事吧。二、作者简介法布尔(1823~1915),法国有名昆虫学家。从小喜爱昆虫。他的主要著作是10卷《昆虫记》,第一卷于1878年问世,最后一卷在他87岁(1910年)时第一版。这部杰作把科学知识与文艺很好地联合起来,用富裕诗意的笔调,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绚烂多姿的昆虫世界。三、朗诵课文,初步感知1.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1)出示词语,用多种方式认读,弄清要点字词的读音和解说。(2)师重申难写字,并适合范写,加深记忆。2.指名朗诵课文,谈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3.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方叫住所,动物住的地方叫窝、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种昆虫,为何蟋蟀住的地方也叫住所呢?明确:作者在这里采纳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蟋蟀的喜爱。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四、认知贯穿,整体感知1.“蟋蟀的住所”这个题目有什么特色?明确:“住所”一般是指人的住宅,但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色就在于作者把蟋蟀看作人来写。2.教师指导学生朗诵,领会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所,并议论课文按内容不一样能够分为几部分,如何分?学生思虑议论,明确:这篇课文的主题是蟋蟀的住所,全文环绕这个主题部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所是使它出名的原由之一。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蟋蟀住所的特色。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讲蟋蟀住所的建筑过程。3.归纳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感情。教师指导,明确:本文经过介绍蟋蟀住所的特色以及住所是如何建成等方面的知识,赞誉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五、部署作业找出文中把蟋蟀看作人来写的句子。蟋蟀的住所因住所而出名住所的特色住所的建筑过程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蟋蟀住所的特色和住所的修筑过程,意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2.领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3.培育学生认真察看的习惯。要点理解蟋蟀住所的特色及修筑的过程,学习抓住特色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难点领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一、复习导入1.指名朗诵课文,稳固所学的生字、词语。2.上节课我们已大概认识了课文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

,认识蟋蟀住所的特色及建筑过程。二、精读课文,要点研究1.学习第二部分。(1)蟋蟀的住所有什么特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2~6自然段,想想这一部分从几个方面讲蟋蟀住所的特色?每个方面写了蟋蟀住所的什么特色?明确:这一部分主要从选址、工具和洞内外三方面叙述了蟋蟀住所的特色。这是蟋蟀住所很显然的特色。我们一边念书一边剖析蟋蟀住所的这些特色。蟋蟀和其他昆虫不一样,蟋蟀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明确:“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样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知足。课文中讲到蟋蟀谨慎选择地址,必定要排水优秀,并且有平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窟。从这些地方能够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3)蟋蟀的住所是自己一点一点发掘的。但是人们为何对它的劳动成就感觉诧异呢?明确:蟋蟀盖房屋的工具,特别纤弱。正是由于蟋蟀用这样简单的工具,建筑出了排水优秀、有平和阳光的住所,因此人们对它的劳动成就感觉诧异。这也是蟋蟀吸引作者关注的地方,因此作者决定要研究它,请同学持续读课文,看一看蟋蟀的住所内外的状况如何?为何说蟋蟀用来发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何说蟋蟀的住所“真能够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明确:由于蟋蟀盖房的工具,不过简单的四只脚和钳子,因此说蟋蟀用来发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由于蟋蟀用这样简单的工具,建筑出平展、洁净、干燥、卫生的住所,因此蟋蟀的住所“真能够算是伟大的工程了”。2.学习第三部分。(1)指名朗诵第7~9自然段,思虑:这一部分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建筑住所的?课文是如何写的?明确:这一部分从建筑时间、如何建筑和整修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如何建筑住所。(2)蟋蟀工作很辛苦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小声读第8、9自然段,找出写蟋蟀盖房屋动作的句子,并画出动词,领会蟋蟀盖房屋的困难与辛苦。(3)蟋蟀的住所建筑好了,但是它仿佛并无知足,它又做了什么?(整修)发问启迪:对,蟋蟀是如何整修的呢?(长时间加深加阔)(4)学习了蟋蟀建筑住所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想法吗?学生沟通,教师提示:蟋蟀锲而不舍,认真工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指导学生朗诵全文。这篇课文是写小动物的,作者并无蟋蟀盖房屋的体验,为何能写得这样形象、详细、传神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同学自由讲话,谈自己的见解。明确:作者经过对蟋蟀盖房屋进行特别仔细的察看,才把文章写得这样仔细入微。三、品读感悟,句段解读1.蟋蟀和它们不一样,不肯随遇而安。明确:关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需能找到一个暂时的隐蔽所安身就知足了,而蟋蟀却不一样,它不肯利用现成的洞窟,而是谨慎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发掘。这是法布尔发现的蟋蟀与其他昆虫的不一样之处。这句话也照顾了课文的题目,让读者了解,为何把蟋蟀的安身洞窟称为“住所”。2.当周围很寂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抚琴。明确:在这句话中,作者奇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抚琴”,又将蟋蟀洞窟门口的平川称为“平台”,让读者感觉,这座住所的设计是很讲究的,它不单能安身栖息,并且还具备了休闲娱乐的功能——劳动之余,周围静静静之时,住所的主人操琴弹奏,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类形象的语言也反应了昆虫学家对昆虫的特别感情。四、小结全文,学习写作方法1.为何作者会把蟋蟀住所的特色和建筑的过程介绍得这么详尽详细呢?的住宅如何建筑住所蟋蟀住所的特色明确:这都是长时间认真察看的结果。作者对蟋蟀亲身实地察看,从外到内,察看认真,坚韧不拔,一连好几个钟头。2.如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明确:拟人,就是将事物看作人来写,给予其人的特色。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作者将蟋蟀看作人,把它称作“专家”“主人”;把蟋蟀的洞窟说成是“住所”,里面有“大厅”“寝室”;把蟋蟀的喊声说成是“抚琴”。语言风趣风趣,吸引读者的兴趣。运用拟人时要注意:(1)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定是出于自己的真情实感。(2)只有事物自己的特色和人的特色有必定的相像之处时,才能够把物人品化,不可以乱拟。(3)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目的要明确。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失事物的形象和特色,借物抒发作者心里感情,进而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五、疑难研究作者不单把蟋蟀发掘的洞窟说成是“住所”,并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你觉不觉得有点太夸张了?为何?明确:我们从朝着阳光、倾斜的地道、深度和宽度、隐蔽的门口、平展的平台、圆滑的墙壁、洁净干燥的房屋内部等,能够感觉到蟋蟀身上仿佛有一种聪慧和才华,知道住所要向阳,能排水,大小要适合,住处要朴实、卫生。但是,它们用来建筑这座住所的工具倒是如此纤弱的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从这类巨大的反差中我们领会到,蟋蟀能建筑出这样的住所几乎是一个奇观,因此说它是伟大的工程,决不夸张。充分领会到这一点以后,我们不由也要发出叹息:“这座住所真能够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六、拓展延长1.以《我的住所》为题,介绍蟋蟀住所的特色。2.有条件的同学能够阅读十九世纪法国有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撰写的《昆虫记》。七、讲堂小结作者把蟋蟀建房的特色、过程写得这样详细生动,这与作者的认真察看分不开,让我们学习作者的察看方法、态度与精神,去留意身旁的事物,你会发现它们的绚烂多姿!总起——因住所而出名住所的选址外面的特色内部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