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4社会保障支出1引言社会保障是当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福利机制,是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商品经济越发达,它就愈益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念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经济保障形式,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社会保障是由政府在社会范围内组织实施的,因而不同于劳动者就业单位自己为职工举办的经济保障计划;第二,社会保障的受益人为公民中遇到生、老、病、残、失业等事故而亟待获得物质帮助者,这种受益的选择性,是社会保障区别于政府举办的、旨在使公民普遍受益的一般公共福利事业的重要标志。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险处于核心地位,社会救济属于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被视为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社会优抚起着安定特定阶层生活的功能。2理论基础社会保障支出中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3社会保障支出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社会保障由强制性的退休储蓄项目、保险项目和再分配项目组成。从储蓄这个角度来说,公平性表示人们得到的利益与他们的付出应该相对应。政府为推行社会养老保险计划而开征的税收,具有一种“强迫储蓄”的功能。人们在年轻时被迫进行的储蓄,如果能在年老退休后,可以以养老保险金的形式全部收回,那么,其结果则是公平的;反之,则不公平。从保险项目来看,保险项目有可能使一些人得到的利益比他们的付出要多。如果人们的退休年龄、寿命是一致的,那么其结果就较为公平。如果人们的寿命、退休年龄不一致,那么寿命长的人或早退休的人得到的利益有可能比他们的付出要多。这里所说的公平表示人们的付出与其获得的平均收益相对应。如果从再分配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公平意味着一部分财富要转移给福利少的人,穷人得到的利益将比他们付出的多。即如果养老保险能有效地缩小人们退休后的贫富悬殊的差距,那么其结果则是公平的;反之,则不公平。56.4.1.社会救助计划6.4.2.社会救助支出的经济效应6.4.3.社会保险支出66.4.1.社会救助计划6.4.1.1中国贫困人口的规模6.4.1.2中国当前的社会救助项目6.4.1.3农村反贫困计划6.4.1.4城市反贫困计划6.4.1.5救济救灾计划7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状况:表9-1中国标准(约0.66美元/天)国际标准(1美元/天)9表9-1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况年
份
中国政府估计
国际标准(1美元/天)
贫困线(元/年·人)
农村贫困人口(万人)
贫困率
乡村贫困人口(万人)
贫困率
1978
100
25000
30.7%
—
—
1985
200
12500
14.8%
—
—
1990
300
8500
9.5%
28000
31.3%
1995
530
6500
7.1%
20000
21.8%
1998
635
4210
4.6%
10600
11.5%
2000
625
3412
3.7%
—
—
2002
627
2820
3.0%
—
—
10中国城镇贫困人口规模按亚行专家组(2001)估计采用人均收入贫困指标,1998年城镇贫困人口1470万,贫困率为4.73%;采用人均支出贫困指标,1998年城镇贫困人口3707万,贫困率为11.87%。按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贫困人口估计截至2003年3月31日,为2140.3万。111.2中国当前的社会救助项目农村扶贫资金其中:扶贫贷款发展资金以工代赈264.50148.5069.0047.00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4.50
传统社会救济支出59.71
自然灾害救济支出47.50
累计额406.21
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2.56%
131.3农村反贫困计划中国反贫困进程1978-1985年间,主要借助经济增长推进;1986年开始,中国政府实施农村反贫困计划141986-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支出计划:表9扶贫贷款发展资金以工代赈15续表1993763530111994974540121995984540131996108554013199715385402819981831005033199925815065432000264.5148.56947合计131372636422317扶贫贷款最大的农村扶贫项目;资金投向种植业养殖业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业;发展进程早期:信贷到户1990年代初期,支持县办企业和乡镇企业;农户小额信贷:指是由金融机构实施的、以农户的信用为基础、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18发展资金(财政扶贫资金)资金投向贫困县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改变贫困农户基本生活条件项目。资金使用状况缺乏系统评估;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192000年后扶贫开发的战略由解决温饱转向缩小差距整村推进扶贫计划–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财政投入,占财政扶贫资金70%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占财政扶贫资金10%产业化扶贫211.4城市反贫困计划城市贫困问题的大量出现直到1990年代初期,城镇贫困的严重性都远远小于农村;1994年以后,国有部门的大幅缩减,导致大规模的城镇失业问题。2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确立1993年6月1日,上海市率先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7年8月,经试点推广之后,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制度正式确立;23表9-4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
(1997-2002)单位:亿元
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1.51219.729.654.2112.6251.5救济救灾计划项目传统救济项目既覆盖城镇也覆盖农村面向真正的穷人“三无人员”: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的居民“五保户”: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或保教自然灾害救济262.1概述社会救助计划的途径市场途径在农村实施的以项目开发为基础的各种扶贫计划;一般被认为具有“造血”功能,而不只是“输血”功能。转移支付主要是最低生活保障和救灾救济项目;除现金补助外,还提供实物救助方式。292.2最低生活保障的经济效应最低生活保障的补差机制等同于对受助者增加的收入以100%税率课税。经济效应分析张三的工作决策获得救助后张三的工作决策30举例—获得补助前张三的工作决策
张三在这有限的时间长度T内,工作时间用l表示,闲暇时间用L表示,小时工资用w表示,则张三每个月得到的收入m满足等式:
假定:张三的效用最大化公式:31图形表示
图9-2效用最大化时的闲暇和收入选择
结论:张三在E1点实现效用最大化。此时,张三的闲暇时间是OF,收入是OG,工作时间是FT。32获得救助后张三的工作决策:选择不工作
假定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每月人均200元则张三的预算约束线的变化为DRP,如右图,但他有两种反映:工作或不工作图9-3在救助制度下选择不工作
不工作时,张三在P点实现效用最大化。33获得救助后张三的工作决策:选择工作
在救助制度下选择工作
工作时,张三的效用最大化可能在E2点。比较张三在救助制度的反映,工作或不工作两种情况,可以得出结论:救助制度可能对工作激励产生负面影响
34证据表明:救助制度对工作产生负激励。福利依赖问题指社会救助改变某些人的行为习惯,使之养成以获得补助为生。352.3负所得税的经济效应负所得税为所有人提供最低收入保障的现金补助计划。基本设想:低于贫困线的人可获得现金补助,收入水平高于贫困线的人须缴税。36负所得税的基本原理在收入达到B元之前,个人收入是免税的,此后以税率t对个人收入课税,即B为起征点。图9-537负所得税方案图9-5负所得税方案负所得税方案的实质:首先给予个人一次性转移支付或基本补助金,然后对个人的其他所有收入课税。而从净税额看,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38负所得税方案的劳动供给效应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同,在负所得税方案下,受助者得到的补助只减少其劳动所得税的一部分而不是100%。负所得税方案下的劳动供给决策:图9-639图9-6负所得税方案的劳动供给效应
假定月基本补助额是100元,负所得税方案对增加的劳动所得课以20%的税收,工资率为5元/小时。图9-6负所得税方案下的劳动供给决策
40有关负所得税方案的争议赞成的声音与实物补助相比,现金补助能够给予低收入者以自由选择购物的空间;该方案将所有人一视同仁地处在一个保护伞下,保证所有人都获得基本的收入保障。不赞成的声音实施该方案的成本高昂:它意味着税率的大幅提高,对劳动供给产生严重的负激励。412.4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食品券(foodstamp)一种凭证,获得该凭证的低收入者有权借助该凭证每月购买一定数量的食物。一种实物转移形式。42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与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相同:图9-7(a);比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低:图9-7(b)。43图9-7(a):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向低收入者的实物转移是一种提供固定数量实物的补贴计划。对接受实物转移的多数穷人来说,实物转移相当于现金补贴。结果导致预算约束线AI变为。实物转移与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相同
均衡点由E1变为E2,结论:实物转移和现金补贴对张三消费决策的影响是一致的
44
图9-7(b):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实物转移比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低实物转移无法体现现金补助的全部效用,如E3,结论:实物转移比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低453.社会保险支出3.1中国的社会保险计划3.2政府介入社会保险的依据3.3养老保险的含义及其筹资模式3.4养老金的给付3.5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及其问题3.6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3.7医疗保险及其经济效应3.8失业保险及其经济效应463.1中国的社会保险计划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由个人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在受到某些损失时得到补偿。社会保险由国家依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对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特定社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资收入的,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使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一种制度。
47中国的社会保险项目农村居民尚未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中;城镇社会保险体系覆盖多数城镇劳动者。我国城镇社会保险项目:表9-548表9-5我国城镇社会保险项目(2002年)
项目
基金支出(亿元)
养老保险
2842.9
医疗保险
409.4
失业保险
186.6
工伤保险
19.9
生育保险
12.8
累计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15.8%
资料来源:劳动和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2003);项怀诚(2003)
49不同社会保险项目的共同特征参加的强制性;它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保险制度。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劳动者,都必须参加。受益资格和受益水平部分取决于职工以往的缴款;只有在某些可确认的事件,如失业、疾病和退休等发生时才能获得给付。领取福利时无须接受收入状况调查。503.2政府介入社会保险的依据保险具有私人产品特征可分性:保险面向个人提供;排他性:先尽交费义务,并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基础上才能享受该服务;竞争性:增加一个人的保险会带来额外的成本。51政府介入社会保险领域的原因弥补保险市场的市场残缺问题因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贫困保险不存在;弥补收入分配上的市场缺陷特别长寿者工作期间的积累可能不足以维持晚年生活;因意外事故而导致的提前退休问题令个人福利状况大大下降社会保险是优值品个人缺乏远见,政府介入体现父爱主义(paternalism)观念相对于商业保险的其他优势节约交易成本更有利于分散风险可以实行指数化,以抵御物价上涨风险523.3养老保险的含义及其筹资模式养老保险的含义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达到一定年龄,即认定其进入老年,解除其劳动义务。而在劳动者进入老年后由社会给予工资补偿的制度。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项目。53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54现收现付制
原理
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用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具体做法如图:图9-8现收现付制55完全积累制
原理完全积累制(fullyfunded)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筹资方式,其特征是建立个人账户,使退休金直接来源于社会成员本身的储蓄积累。具体做法如图:图9-9完全积累制56部分积累制
原理部分积累制(partiallyfunded)在通过现收现付制满足当前支付需要的前提下,留出一定的储备以适应未来的支出需求。是一种结合了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的筹资方式。57养老金的筹集形式社会统筹政府通过工薪税或社会保险税筹集资金,记入专门的社会统筹账户,作为公共养老基金,并由政府将这些资金用于退休职工的养老开支。在这一形式下,养老金的给付水平通常事先确定。现收现付制一般采取社会统筹形式。个人账户由政府推行的职工在职期间强制储蓄,账户基金属个人所有。完全积累制一般采用个人账户形式。583.4养老金的给付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给付水平给付条件指数调节机制59给付水平影响因素依不同的养老保险模式确定;具体保障目标;其他保障形式的发展程度等因素。衡量指标之一:总替代率60给付条件参加养老保险计划达到法定退休年龄61指数调节机制旨在应对通货膨胀和收入波动;较为松动的指数调节,会使保险费用急剧膨胀。623.5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及其问题现行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第一层次:基本养老保险国家强制实施实行部分积累制第二层次:企业年金国家政策扶持用人单位自行实施第三层次: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税收优惠自愿性63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筹集在职职工的缴费率为8%,企业缴费率为20%,合计缴费率为28%。纳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为职工本人缴费工资的11%,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其余的3%从企业缴费中划入。64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给付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两个部分;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性能铁氧体磁体项目发展计划
- 干部廉洁考试及答案
- 2025年工信部考试中心题库及答案
- 房车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电工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广东军转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各科考试题及答案
- 慢丝车间安全培训课件
- 情景投稿课件模板
- 生物中考试题数学及答案
- 院科两级对核心制度执行率的持续改进案例-儿科I病区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 华文版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 彩钢瓦围挡施工方案
-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课件
- 物流消防应急预案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焊装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变压器维修简单合同书范本
- 我们爱劳动(课件)一年级上册劳动苏科版
- 北京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词汇
- 2024年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新修改)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