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代土地复垦方案〕
编写提纲、案例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门国发二〇一〇年一月1讲座目的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标准?〔DZ/T223-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写提纲的理解。通过案例分析,使各编制单位在编写?方案?过程中能够尽量做到统一编写要求和编写深度。2讲座内容详细讲解“新国土资办发[2021]4号文〞附件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写提纲?及各章节的编写要求。利用北京岩土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新疆天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作为典型案例,统一编写方法。说明:根据案例分析的需要,对北京岩土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方案?内容做了适当修改,敬请谅解!3新标准的主要变化一、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明确界定[定义]受采矿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的现象。主要包括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从上述定义及标准中的评估内容可以看出,新标准明确界定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四个方面: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4新标准的主要变化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旧标准包括现状、预测、综合评估,而新标准去掉了综合评估。评估的内容、分级标准有很大变化,总体上评估内容增多了,级别划分标准有所提高。三、关于评估精度要求旧标准没有对评估精度提出明确要求,新标准7.4条明确了各级别评估的精度要求:一级评估应以定量为主,二级评估应以定量与定性结合,三级评估以定性为主。5新标准与编写要求提纲对照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二、方案编制的依据三、方案的适用年限第一章矿山根本情况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二、?方案?编制的依据三、目的与任务四、工作概况五、?方案?的适用年限第一章矿山根本情况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6新标准与编写要求提纲对照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一、自然地理二、地形地貌三、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四、水文地质条件五、工程地质条件六、矿体〔层〕地质特征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级别二、现状评估三、预测评估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形、地貌二、气象、水文三、地层岩性四、地质构造五、地震及区域地壳稳定性六、水文地质概况七、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级别二、现状评估三、预测评估7新标准与编写要求提纲对照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一、分区原那么及方法二、分区评述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那么、目标和任务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那么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一〕总体部署〔二〕年度实施方案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一、分区原那么及方法二、分区评述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那么、目标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那么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一〕总体目标〔二〕阶段目标8新标准与编写要求提纲对照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一〕地面塌陷〔二〕地裂缝〔三〕崩塌〔四〕滑坡〔五〕泥石流〔六〕土地资源破坏〔七〕含水层破坏〔八〕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一〕地质灾害防治〔二〕含水层破坏防治〔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防治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9新标准与编写要求提纲对照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一、工程量估算二、经费估算三、进度安排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一、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技术保障〔三〕资金保障二、效益分析〔一〕社会效益〔二〕环境效益〔三〕经济效益第九章结论与建议第七章土地复垦工程一、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与评价二、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三、土地复垦工作进度方案安排第八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一、工程量估算二、经费估算三、进度安排第九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一、保障措施二、效益分析第十章结论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写提纲前言第一章矿山根本情况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那么、目标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第七章土地复垦工程第八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第九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第十章结论11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二、?方案?编制的依据三、目的与任务四、工作概况〔工作经过、工作方法、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五、?方案?的适用年限编写要求12?方案?编制的依据说明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最新出台的“编写要求〞中提出的?方案?编制依据是普遍适用的、比较全面,大家在编写过程中应根据矿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拟采取的防治措施等有选择确实定编制依据,不一定面面俱到。13目的任务编写说明在编写目的与任务时,?方案?编制目的应明确编制背景,如:新建、改〔扩〕建矿山办理采矿许可证需要编制?方案?,生产矿山采矿证到期延续需要编制?方案?,矿山企业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等需要编制?方案?;?方案?编制任务应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两方面内容。14?方案?的适用年限根据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本矿山建成后采用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120万吨/年,矿山效劳年限为24.96年。矿山基建期方案为0.5年,在矿山开采期间只能进行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作,土地复垦工作因进行采矿无法开展,须在矿山闭坑后进行,方案工期为0.5年。矿山从建设到闭坑后土地复垦工作结束共用时约26年,根据新国资办发[2021]4号文规定,对矿山效劳年限或开采方案大于10年的矿山,每5年对?方案?进行修编,每10年对?方案?进行重新编制。确定本?方案?适用年限为10年,即2021年-2021年,2021年需要对本?方案?进行修编。说明:对矿山效劳年限或开采方案小于或等于10年的矿山,以矿山效劳年限或开采方案为?方案?的适用年限。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5第一章矿山根本情况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编写要求16矿山所处行政区位置〔插图:交通位置图〕、矿区范围、地理坐标、交通条件、矿区及周围社会经济概况〔矿区人口数量,矿区影响范围内的居民点分布、人口数量、民族构成、产业经济状况等〕。矿山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野生植物分布和野生动物活动概况。矿山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旅游景点等根本概况。编写要求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17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一〕矿山位置、交通矿山位于玛纳斯县城南54千米处。行政区划隶属玛纳斯县塔西河乡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北纬43°49′33″,东经86°12′44.2″。从矿区到省道101线的团庄子为12.5千米的砂石公路,由团庄子沿玛纳斯——南山沥青公路(X156线)北行56.5千米即可到达玛纳斯县城,并与312国道、乌奎高速公路、北疆铁路玛纳斯火车站相接,交通较为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图1-1〕。18〔二〕矿区范围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新国土资采划[2005]第022号〕,划定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表1-1〕,面积4.805平方千米,开采标高+1437米至+800米;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及专家意见认定,开采标高调整为+1437米至+1250米。19〔三〕矿区及周围社会经济概况本矿山为改扩建矿山,矿区现有人员280人,改扩建投产后劳动定员为559人,其中生产人员539人,技术、管理人员20人。矿区及其影响范围内没有固定居民点,在夏季有零星哈萨克牧民在矿区附近放牧。矿区附近没有工业、农业等产业经济活动,矿山改扩建完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为16200万元,年利润为1728.65万元。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20〔四〕矿山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野生植物分布和野生动物活动概况矿区植被以草本植物如苔草、山芹为主,其中阳坡植被稀疏,阴坡植被覆盖度好。海拔+1850米以上生长有云杉林,阴坡及林带以下主要以灌木为主,生长有山柳、忍冬、蔷薇等。矿区内野生动物常见的鼠类有林姬鼠、鼹形田鼠;兽类有狐、獾、草兔;鸟类有黑鹳、雀鹰、山斑鸠、紫翅椋鸟等;爬行类有壁虎、蜥蜴及多种昆虫等。矿区范围内无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分布。〔五〕矿山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等根本概况矿区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无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地质公园等旅游景点。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21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矿山开采历史包括以往矿山开采的标高、矿体〔矿层层位〕、开采方式、开采规模、开采时间等;矿山开采现状包括矿山剩余资源及储量,矿山现状开采标高、矿体〔矿层层位〕、开采方式,矿山剩余生产效劳年限、年生产能力,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编写要求22〔一〕矿山开采历史矿区内的煤炭资源开发始于1989~1995年,当时河东由塔西河乡先后开办了1~5号井。河西由凉州户镇开办有主、副两井和玛纳斯县玉石矿投建的一号井和二号井,计4座矿井。9座矿井的建设规模均为3万吨/年。2000年乡镇企业改制时,河东5个井组建为玛纳斯县俊塔煤炭,并同时收购了河西玉石矿的2个矿井。凉州户镇煤矿改制为股份制煤矿。经县统一规划,属俊塔公司的河东5个矿井中,1~3号井归并为俊塔一煤矿,4、5号矿井合为俊塔二煤矿。河西原玉石煤矿一、二号矿井合为俊塔三煤矿,凉州户煤矿单独为一个矿井,由于其副井井口位于俊塔三矿范围,已先于1999年封闭。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23现存的4个煤矿中,俊塔一煤矿所辖的原俊塔三号井、俊塔二煤矿所辖的原俊塔五号井,因煤层较薄,延伸水平较大,设备提升能力不够,开采本钱高,在2000年关井压产时封闭。俊塔三煤矿所辖的原玉石煤矿一号井,1996年在巷道控制的上山煤采完后停采。2002年时生产的矿井只有五口〔其中俊塔一煤矿有2个井口〕,2003年天富煤业收购4个矿后,原玉石煤矿二号井更名为一号井,原凉州户煤矿更名为二号井,原俊塔二号井更名为三号井,原俊塔四号井更名为四号井。各井开采状况详见矿井煤层采动情况表〔表2-3)。目前为止,前期开采共动用资源储量约90万吨,采空区体积约60万立方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24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254个生产井情况如下:一号井主井口标高+1436米水平,井底标高+1322米,井筒斜长267米,倾角25°,井筒沿B22煤层布置。井筒净宽2.2米,井颈段(火烧岩段)采用砌碹支护,井筒段(煤层段)为锚网支护,支护密度缺乏,围岩情况良好。二号井主井口标高+1424米水平,井底标高+1326米,井筒斜长256米,倾角25°,井筒沿B8煤层布置。净断面积4.4平方米,井颈段20米用红砖砌碹支护,后20米围岩为松散烧变岩,支护为木支护,其余井筒无支护,局部采用锚杆加金属网支护,围岩情况良好。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26三号井主井口标高+1429米水平,井底标高+1358米主斜井筒沿B3煤层底板布置,倾角24°,井筒斜长190米。净断面积4.5平方米,井颈段20米用砖砌碹支护,后20米围岩为松散烧变岩,支护为木支护,其余井筒无支护,局部采用锚杆加金属网支护,围岩情况良好。风井井筒沿B2煤层底板布置,根本为裸体巷,局部为锚网支护,围岩情况良好。四号井斜井开拓,主井筒沿B9煤层底板布置,倾角26°,井筒斜长217米,井筒除井颈火烧岩段30米砌碹支护外,其它为锚杆网支护,支护密度缺乏。风井井筒沿B8煤层底板布置,根本无支护,围岩情况良好。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27〔二〕矿山开采现状4个生产井生产能力均为3万吨/年。现因多种原因已停产。说明:2003年天富煤业收购四个矿后,开采时间、停产时间、矿山剩余资源及储量,矿山剩余生产效劳年限等没有交代。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28〔三〕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矿区西侧1.5千米分布有兴达煤矿,矿区面积约1.5272平方千米,开采标高+734~+1300米,生产规模9万吨/年,地下开采,生产人员约有60人,开采时间1996年,效劳年限30年。矿区东侧2.5千米分布有神华涝坝湾煤矿,矿区面积约8.2529平方千米,开采标高+1870~+1715米,生产规模300万吨/年,地下开采,目前正在扩建,生产人员约有600人,设计效劳年限24.43年。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29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包括矿山建设规模,矿山批准的〔或拟开采的〕开采标高、矿体〔矿层层位〕、年生产能力、矿山资源及储量、矿山设计生产效劳年限;开拓运输方式、开采方式、开采水平或阶段、采区布置、开采接替顺序、采矿方法及生产工艺、主要开采境界参数、顶板管理方法;矿山工程布局〔包括已有和新建的开采区、生活区、工业广场、矿区道路、爆破器材库、垃圾掩埋场、选〔冶〕厂、尾矿库、废石场等的位置及面积、土地类型,矿山用地总面积、土地权属〕;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量及处置情况等。编写要求30〔一〕矿山资源及储量根据国土资矿评储字[2006]54号“?新疆准南煤田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井田内共获得地质资源量24219.84万吨,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6074.81万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8691.51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9447.52万吨。各煤层储量详见表勘探区地质资源量汇总表〔表2-1〕。经计算井田内+1250米水平以上地质资源量7948.48万吨,矿井工业资源/储量7572.02万吨,矿井设计可采储量4193.91万吨。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31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32〔二〕矿山效劳年限、开采范围矿山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矿山效劳年限为24.96年。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新国土资采划[2005]第022号〕的开采标高+1437-+800米,开发利用方案专家意见认定将开采标高调整为+1437-+1250米。〔三〕采矿方法及生产工艺简介1、开采方式:根据新疆天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矿体赋存地质、地形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结合矿山现状,设计仍采用地下开采方案。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332、开拓运输方式:根据矿区地形条件和矿体赋存地质特征、深部延伸情况,设计仍采用斜井开拓。即利用原有凉州户主井作主斜井、利用原俊塔一煤矿三号井作为副斜井的开拓方案。利用现有的原凉州户主井作为矿井的主斜井。该井沿B8煤层底板布置,井筒倾角25°,现有井筒斜长237米,净断面积4.4平方米,井颈段20米用砖砌碹支护,后20米围岩为松散烧变岩,支护为木支护,其余井筒无支护,局部采用锚杆加金属网支护,围岩情况良好。设计将原井筒净断面刷大并延深至+1250米水平,装备带式输送机提升,担负全矿井提煤及局部进风任务。井筒内敷设人行台阶和扶手,并作为矿井平安出口。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34利用原俊塔一煤矿三号井作为副斜井,该沿B5煤层底板布置,井筒倾角25°,现有井筒斜长277米,净断面积4.5平方米,井颈段20米用砖砌碹支护,后20米围岩为松散烧变岩,支护为木支护,其余井筒无支护,局部采用锚杆加金属网支护,围岩情况良好。设计将原井筒净断面刷大并延深至+1250米水平,井筒内铺设钢轨,单钩串车提升,担负全矿井提矸、上下人员、升降材料设备及主要进风任务,井筒内敷设管路、电缆并设人行台阶和扶手,并作为矿井平安出口。利用原凉州户副井作为矿井扩建后的斜风井,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任务,并兼作矿井平安出口。利用原俊塔一煤矿二号井作为矿井扩建后的管道井,作为下井管道及电缆铺设的专用通道。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353、开采水平及阶段:根据开发利用方案,井田划分为一个水平上山开采,运输水平标高为+1250米,阶段高度100米。4、采区布置:井田共划分为三个采区:主井井筒以西700米至井田西部边界间,+1310~+1350米水平B9~B0煤层划分为一采区;+1250~+1310米水平以塔西河为界划分为二、三采区,西部为二采区,东部为三采区。一采区走向长约850米,二、三采区走向长约1600米。一、二、三采区均为单翼采区,开采接替顺序:先采一采区,然后二、三采区同时开采。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365、采矿方法根据上述原那么及投产一采区的开采技术条件,参照新疆及国内外煤矿开采的高产高效生产经验,结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标准?(GB50215—2005)和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水平,设计经多方案比较后,对B0、B21、B3、B4、B5、B6、B10、B11等中厚煤层推荐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采煤法。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煤层开采技术条件,为降低生产本钱,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面劳动生产率,设计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对B1、B22+B21′、B3、B7、B8、B9等厚煤层推荐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376、回采工艺〔1〕工作面回采方向矿井投产时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即一采区的11B801工作面和二采区的12B1101工作面,投产工作面推进方向由井田边界向井筒方向后退式回采。〔2〕采高采高根据煤层厚度而定,B0、B21、B3、B4、B5、B6、B10、B11煤层工作面煤层平均厚2.26米,设计采用一次采全高开采。B1、B22+B21′、B3、B7、B8、B9煤层工作面煤层平均可采厚5.15米,设计采用放顶煤开采,开帮高度2.5米,放顶煤高度2.65米。〔3〕工作面长度受原矿井小窑开采影响,结合本矿井的煤层条件和生产能力,技术和管理水平,参考国内开采类似条件煤层的工作面长度,B11煤层工作面长度初步确定为140米,B8煤层工作面长度初步确定为94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387、顶板管理方式工作面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8、通风方式:本矿属低瓦斯矿井。根据已确定的矿井开拓布置,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主、副斜井及管道井进风,斜风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399、矿山布局该矿山为改扩建矿山,矿山总体布局包括工业广场、生活区、矿山道路、废石堆放场、垃圾填埋场、爆破器材库。占地总面积为108800平方米,其中现有平面布局包括工业广场、矿部生活区、矿区道路等,占地面积92750平方米。拟建设施包括废石堆放场、爆破器材库、垃圾掩埋场,占地面积16050平方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40〔1〕现有采矿工业广场工业场地集中布置在主井口和副井口附近,分布在塔西河河岸两侧,原始地形较平坦,坡度3-5°,占地总面积约41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选煤厂及煤仓、变电所、维修间、卷扬机房、空压机站、矿井水处理站、通风机房及进口值班室等工业建筑及生产辅助设施,并在选煤厂附近处开辟有临时煤场,用于煤炭的储存与转运。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41〔2〕矿部生活区原有矿部生活区位于主斜井和副斜井北部约300米,塔西河右岸,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地形坡度3-5°,包括工人宿舍、办公室、食堂、澡堂、锅炉房等建筑物,均为砖混结构。新建生活区布置在原有生活区东侧的平坦地带,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局部原有生活区建筑继续保存,规划新建一处垃圾堆放池和一处生活污水处理池,面积分别为10平方米、200平方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42〔3〕矿山道路矿山道路为三级路面,单车道,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度4.5米,平均纵坡不大于6%,最小转弯半径15米,车辆交会处加宽3.5米,长度不小于20米,矿山道路全长约1500米,占地面积6750平方米。〔4〕规划废石堆放场规划的废石堆放场布置在工业广场南部50~100米处,地形较平坦,原始地形坡度5-10°,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43〔5〕规划爆破器材库规划爆破材料库布置在生活区西部200米处。处于塔西河左岸地形较平坦开阔处,原始地形坡度10-12°,规划占地面积为450平方米,包括炸药库和雷管库,两者相隔30米,炸药库建筑面积20平方米,雷管库建筑面积10平方米。爆破器材库西50米设有值班室,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0平方米。〔6〕规划垃圾填埋场目前,矿山无垃圾填埋场,拟建垃圾填埋场位于办公生活区东南约120米处,原始地形坡度5-10°,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44〔7〕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及处置A、废渣、矸石:矿山改扩建工程井巷掘进排放废石量为4000立方米,规划全部用于工业场地及道路的整平。预计生产期废石年排放量约33000吨〔体积约18300立方米〕;?方案?适用期10年内排放量约33万吨〔体积约18.3万立方米〕。废石主要成分为煤矸石,生产期的矸石采取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将70%的煤矸石运至天富煤业下属的电厂用于发电,剩余30%的煤矸石定期运至规划废石场堆放。?方案?适用期10年内废石场堆放废石量为55000立方米,废石堆放总高度约5.5米,分两层堆放,每层堆放高度小于3米,堆放前缘坡度不大于30°,矿山闭坑后对废石场进行整平处理。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45B、生活垃圾:预计矿山投产后生活垃圾年排放量约为60吨〔体积约为100立方米〕,?方案?适用期10年内排放总量约为600吨〔体积约1000立方米〕。生活垃圾含有病原微生物、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规划在生活区设垃圾池,修建专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利用垃圾池收集生活垃圾并定期清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掩埋压实处理。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46C、锅炉灰渣:在工业广场设置2×2.8MW锅炉,年耗煤量2030吨,生活区安装2×1.0吨/小时锅炉供生活用水,年耗煤量449吨。煤渣产出率按5%计算,预计锅炉灰渣年排放量124吨〔体积69.8立方米〕,?方案?适用期10年内排放总量为1240吨〔体积约698立方米〕。燃煤为本矿原煤,属于低灰—特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的煤,煤质较好,锅炉灰渣含硫、磷低,属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划定期外运至工业广场以南约300米处的废石堆放场集中掩埋压实处理。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47〔8〕废水排放量及处置矿井+1250水平最大涌水量5695.8立方米/日,预计矿山投产后矿井水年度排放量为187.9万立方米,?方案?适用期10年内排放总量为1879万立方米。矿井水主要污染物为煤泥悬浮物、煤渣等,水质污染轻微。规划在工业广场修建矿井水处理站,经“计量泵压力投药-微涡管式混合-微涡折板絮凝-复合斜板沉淀〞工艺处理后,各项指标均到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和井下消防、洒水水质标准,除用于井下降尘和矿区地面洒水降尘外,剩余局部排入塔西河中。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48生活污水来源于食堂、浴室及生活洗涤水,矿山劳动定员559人,预计生活污水年度排放量为7.9万立方米,?方案?适用期10年内排放总量为79万立方米。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有机污染物、有毒污染物〔如合成洗涤剂〕及生物污染物〔如有害微生物〕等,规划采用“机械格栅-予曝调节-接触氧化-斜板沉淀-加药混合-微絮凝过滤-活性炭吸附-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处理后,到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中的旱作标准,全部用于矿区绿化。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49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形、地貌二、气象、水文三、地层岩性四、地质构造五、地震及区域地壳稳定性六、水文地质概况七、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编写要求50一、地形、地貌总体地势、地貌类型、微地貌特征、相对高差、高程、沟谷发育特征、地形坡度、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之间的关系〔根本一致、斜交、反交〕等。编写要求51一、地形、地貌矿山位于天山北坡中低山区,塔西河中游两岸的侵蚀阶地斜坡带内,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南部高,北部低,海拔+1400~+1975米,最大相对高差575米,井田内山高坡陡,地形切割强烈,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之间呈斜交关系。受塔西河流水侵蚀切割,矿区分布2条近南北向冲沟〔N1、N2〕,N1主沟全长约1500米,沟谷呈“V〞型,沟底宽5~20米,沟谷纵坡度10~12°,沟谷两侧山坡较陡峭。N2主沟长800米,沟谷呈“V〞型,沟底宽5~10米,沟谷纵坡度10~15°,沟谷两侧山坡陡峭。总体上,矿区及周边地区地貌类型单一,但地形较复杂。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52二、气象、水文气温、降水、蒸发等主要气象要素特征;水文应包括泉、暂时性和季节性及常年性河流的主要特征,应包括影响矿区地下水的矿区外河流特征。编写要求53二、气象、水文矿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据塔西河石门子水文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3.9℃,最高气温33.2℃,最低气温-31.5℃;6~8月为夏季,7月份平均气温18.9℃,最高可达33.2℃,11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1月份平均气温-12.1℃,最低达-31.5℃,4~8月多雨,10月降雪,次年3月底4月初消融;多年平均降水量429.8毫米,最高年份达599.2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419.6毫米,最大冻土深度约1.5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54塔西河由南向北从矿区中部穿过。河谷为“U〞型,河床标高为+1397~+1417米,是本区域内的最低侵蚀基准面。塔西河发源于天山雪峰,河谷在矿区附近较宽缓,水面宽度7~25米,河床坡降10‰,据其下游6千米塔西河石门子水文站资料,该河石门子水库以上区域汇水面积664平方千米,7~8月为洪水期,平均流量19.54~22.61立方米/秒;1~3月为枯水期,平均流量1.07~1.21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7.26立方米/秒,历年最大流量18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迳流量2.29亿立方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55三、地层岩性按由老到新顺序分别表达地层及岩浆岩。详细描述矿床特征,包括矿体厚度、平均厚度、可采厚度、平均可采厚度、矿体〔煤层〕间距等。插地质图。编写要求56三、地层岩性矿区出露地层为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区域地层均沿北西西—南东东展布,出露地层由老至新、由南到北依次为三工河组(J1s)、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J2x)、头屯河组(J2t)、侏罗系上统齐古组(J3q)、喀拉扎组(J3k)、白垩系下统吐谷鲁群第一亚群(K1tga)和第四系(Q4)现代沉积。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一)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J1s)出露在矿区南侧,为一套深灰色、黄绿色的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砂岩组成的湖相不含煤沉积。该组岩性单一,水平层理发育,岩相稳定,是区域性的标志层,内含通古斯乌恰蚌(比较种)。地层厚度200~400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57(二)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J2x)呈条带状出露于矿区大局部地区,是矿区内的主要含煤地层。主要为湖相—沼泽相沉积,伴有少量河流相的含煤碎屑沉积岩建造,主要岩性为灰—灰黑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和煤层。地层总厚度838.50~874.52米。根据岩性、岩相特征和含煤性的差异,将其由下而上划分为底砂岩段(J2x1)、下含煤段(J2x2)、中含煤段(J2x3)和上含煤段(J2x4),分述如下:1、底砂岩段(J2x1)分布在矿区南部矿界附近及其以南,紧靠三工河组地层呈窄带状出露。以灰白色粗砂岩、含砾粗砂岩为主,局部夹灰色粉砂岩、黑色泥岩薄层。中部夹一层薄~中厚煤层(B0)。本段粗碎屑岩比例达90%,因此抗风化强,常呈悬崖峭壁延伸分布,是区域性的标志层。与下伏三工河组呈冲刷关系的整合接触,矿区内地层平均厚度73.81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582、下含煤段(J2x2)主要出露于矿区南部,紧靠底砂岩北侧出露。该段垂向上从B1煤层底板泥岩起至B8(浅部)煤层的顶板,由灰色~灰白色中砂岩、细砂岩、粗砂岩、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炭质泥岩、煤层组成,以煤层多且分布集中为特征。该段地层中因煤层厚度大,侵蚀基准面以上火烧强烈,地表形成大面积火烧区。矿区内控制地层厚度在178.20~193.81米,平均厚186.30米。3、中含煤段(J2x3)主要分布在矿区南部以及矿区中部塔西河两岸,沿下含煤段北侧呈带状出露。垂向上从B8(深部)煤层的顶板起至B11煤层之上的无编号的两层薄煤止。主要为浅灰色~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层与深灰色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层的互层组成,中上部夹炭质泥岩和煤层。该段浅部厚度较大,以细碎屑物为主,砂岩层较薄。该段以煤层较分散,层数减少,总厚度变小为特征,共含可采、局部可采的煤层5层。地表煤层也已火烧,由于煤层较分散,火烧呈带状,在地貌景观上与下含煤段分布区有明显区别。矿区内控制地层厚度114.07~134.48米,平均厚120.38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594、上含煤段(J2x4)呈面状分布在矿区的中北部。该段下部为灰色、深灰色的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的互层夹薄煤层及煤线,中部为灰色、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与绿灰色的泥质粉砂岩、泥岩的互层,根本不含煤。上部为绿灰色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夹灰色、灰白色的砂岩。该段地层厚度476.57~472.42米,平均厚474.50米。在塔西河煤矿区,西山窑组地层平均总厚854.99米。自下而上为河流相(底砂岩)—河、湖泥炭沼泽相(下含煤段、中含煤段和上含煤段的下部)—湖相(上含煤段的中上部)的沉积序列,总貌为三角洲的沉积环境。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60(三)侏罗系中统头屯河组(J2t)分布在矿区北部,由灰色、灰绿色、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含砾砂岩组成的半干旱条件下的湖相沉积。地层厚450米,与下伏西山窑组地层为整合接触。〔四〕侏罗系上统齐古组〔J3q〕主要出露于乌鲁木齐西,为一套紫红色、深红色的硬砂岩,硬砂质长石砂岩、泥岩、粉砂岩或硬砂岩与泥岩的不均匀互层,与下伏头屯河组整合接触。〔五〕侏罗系上统喀拉扎组〔J3k〕仅出露于乌鲁木齐以西,西山以北和喀拉扎山及其南侧,主要由一套灰黄色中——粗粒砂岩或砾岩组成,交错层理发育,外貌常见风蚀洞,与下伏齐古组为整合接触。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61〔六〕白垩系下统吐谷鲁群第一亚群(K1tga)褐红色薄层粉砂质泥岩与中厚层粉砂岩、砂质灰岩互层,局部夹紫红色钙质铁质粉砂岩,与侏罗系喀拉扎组呈不整合接触。〔七〕第四系(Q4)1、全新统风积层(Q4eol)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西北部和塔西河岸边的陡坡处,由未胶结的粘土、细粉砂组成。地层厚0~10米。2、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分布在塔西河的河床内,由成分复杂的砂、泥、卵石组成。地层厚度约27米。〔八〕岩浆岩矿区侵入岩及火山岩均未见出露。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62〔九〕矿床特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井田内的煤层均赋存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地层中,共有厚度大于0.30米的煤层、煤线29层,累计厚度63.69米,其中主要可采煤层分布在下含煤段(J2x2)和中含煤段(J2x3),含14层可采、局部可采煤层,底部的底砂岩段(J2x1)含1层可采煤层,上部的上含煤段(J2x4)中不含可采煤层。煤层编号自下而上依次为B0、B1、B21、B21′、B22、B3、B4、B5、B6、B7、B8、B9、B10、B11,其中B21′煤层只在0线以东出露。各煤层在地表火烧,其中B0煤层在局部未烧,有零星露头,其它煤层在地表均全部火烧。井田内西山窑组地层平均总厚854.99米,可采煤层平均总厚为52.20米,可采含煤系数为6.1%。井田内可采煤层间距如下表: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631、B0煤层为一结构简单的薄—中厚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底板为含砾细砂岩、中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无夹矸。煤层厚度1.11~1.70米,变异系数16%,全层平均厚度1.42米,可采厚度平均1.42米,全矿井可采,为稳定煤层。2、B1煤层为一结构简单的厚煤层,顶板为中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局部为含炭泥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局部为含炭泥岩,不含夹矸。煤层厚度7.46~8.61米,变异系数3.8%,全层平均厚度7.94米,可采厚度平均7.94米,全矿井可采,为稳定煤层。这里仅举2个例子,其它煤层描述同上,最好有煤层特征一览表。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64四、地质构造包括矿山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矿区范围内主要褶皱、断裂构造描述,导水断裂带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带〕情况,新构造运动特点。插构造纲要图。编写要求65四、地质构造区域大地构造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中新生代山前拗陷西段,三屯河—宁家河单斜构造带上,该构造带以南与伊连哈比尔尕复背斜相接,中生代地层向北北东向倾斜,受南面伊连哈比尔尕推覆构造的影响,单斜带的南缘靠近F1断层一带侏罗系含煤岩系陡倾,局部甚至出现倒转。向北岩层产状快速变缓,倾角多在24°~28°之间,北部喀拉扎组(J3k)和白垩系分布区岩层倾角10°左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66断裂构造有两类:(1)与区域构造线一致的北西西—南东东向逆断层,见有南缘断层(F1)。F1是区域性的南倾的高角度逆断层,走向延伸60千米以上,它是中生界和古生界的分界线。也是乌鲁木齐山前拗陷西段的南部边界线之一,受其影响在矿区以南八道湾组地层缺失,三工河组地层直接与前峡组接触。断层对西山窑组煤层无破坏作用。(2)断裂为北东向和北西向的扭推断层,其规模不大,但常破坏煤层的连续性。矿区内地表未发现断层,仅在矿区东段南部天富三号井的+1392米水平B3煤层回风巷中发现一条走向北东40°,倾向130°,倾角60°的平推断层,水平错动仅4米,对煤岩层无大的破坏。综上所述,矿区地质构造较简单。
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67五、地震及区域地壳稳定性矿山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地震历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应地震根本烈度、区域地壳稳定性分级。插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编写要求68五、地震及区域地壳稳定性矿区位于天山北坡中低山区,塔西河中游两岸的侵蚀阶地斜坡带内,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地震动反响谱特征周期为0.4s。对应的地震根本烈度为Ⅷ度〔图1-2、表1-2〕,属区域地壳次不稳定区。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69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70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71六、水文地质概况矿山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特征及其富水性、补径排条件、水化学特征、矿床充水因素分析、矿坑涌水量预测、规划开采水平矿井涌水量预测等。编写要求72六、水文地质概况〔一〕地下水类型根据含水层的岩性,矿区含水层、地下水类型等分为两大类: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二〕含水层特征及富水性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塔西河两岸,含水层由冲洪积砾石、卵石、砂砾组成,分选性差,含水层厚13.5~27.33米,由南向北逐渐变厚。地下水以孔隙潜水的形式赋存于冲洪积层中。水位埋深2.43~2.88米,渗透系数150.49~347.39米/日,单位涌水量2.25~5.81升/秒·米,水量丰富,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或HCO3—Ca型,溶解性总固体0.113~1.052克/升。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73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主要含水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裂隙孔隙弱含水层,出露于矿区中南部。含水层岩性主要由砾岩、粗砂岩、中~粗砂岩、(粉砂质)泥质粉砂岩、泥岩及煤组成,共含煤13层,含水层厚度50.72~56.89米。含水层渗透性差,富水性弱。水化学类型属HCO3—Na型,溶解性总固体651.8~1222.5毫克/升,PH值8.20~8.40。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74〔三〕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1、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河床孔隙潜水的补给主要源于塔西河河水的补给,次为洪水期时因暴雨引发洪水时的补给,前者占主导地位。河水由南往北径流的过程中,直接通过松散且孔隙发育的冲洪积物形成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以潜流的形式由南向北径流、排泄,其次以垂直下渗方式进入基岩成为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其余局部以蒸发、蒸腾方式排向外界。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75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井田内赋煤地层的地下水,其补给主要源于流经井田内的塔西河,此河为由南向北径流的常年性河流,河水的侧向渗漏补给,以及河床两岸卵砾石中的孔隙潜水的渗透补给是基岩孔隙裂隙水的主要补给方式,其它方式的补给甚微。由钻探资料可知井田地下水的运移方向亦为由南向北。地下水的运移方向与区域地下水的运移方向相符。另外由于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其所处的环境,地层多有夹层且有泥质充填,地下水在运移过程中受阻,运移缓慢,反响到水化学特征上,那么表现为随着运移距离的延长或地层的加深,溶解性总固体(矿化度)逐渐增高。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的排泄主要是生产矿井疏干排水和蒸发、蒸腾方式排向外界。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76〔四〕矿床充水因素分析影响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有地层岩性、构造、大气降水、地表水及火烧层积水,现分述如下:(1)地层岩性井田内的赋煤地层为侏罗系西山窑组地层,其岩性主要以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细颗粒状的岩性为主,局部夹有粗砂岩、砾岩及煤层。通过井田内的放水试验以及抽水试验的结果,渗透系数K在0.01338~0.01751米/日之间,单位涌水量q=0.00127~0.0077升/秒·米之间,这说明井田赋煤地层的渗透性差,富水性弱,从而进一步说明井田赋煤地层岩性不利于矿床充水。另外,位于井田南部的三工河组地层,其岩性主要以小颗粒的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据其地层岩性组合,可知三工河组地层不利于井田赋煤地层地下水的形成,它对井田矿床充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77(2)构造井田构造为一简单的单斜构造,位于井田南部的F1大断裂为区域性大断裂,断层性质为逆断层。断裂倾角75°左右,向南陡倾,断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其以北为相对隔水的三工河组地层。通过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客观分析,构造裂隙水由于受三工河组隔水作用的影响,F1大断裂所形成的构造裂隙水对西山窑组赋煤地层的影响不大。因此,井田内构造因素对井田矿床充水影响不大。(3)大气降水中侏罗统西山窑地层岩性为一套以湖沼相为主夹有河流相的含煤碎屑沉积岩。泥岩、粉砂岩等细颗粒岩石柔软透水性弱,经差异风化剥蚀后,地表坡度较大;砂岩坚硬且厚度大,地表常以陡坎状出露,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的面积甚微,且大气降水易形成表流,向地势较低处渲泻,因此矿床对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不利。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78(4)地表水由南向北径流的塔西河是一条常年性河流,它可以通过第四系松散层形成孔隙潜水,河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通过地表构造风化裂隙顺地层持续性渗透补给地下,这样长期作用的结果,使得矿床充水并形成了勘探区含煤地层的地下水。它是井田矿床充水的重要因素之一。暂时性地表水流如洪水具有时间短,流量大之特点,对矿床充水主要表现在冲毁矿山设施,直接灌入矿井,而对地层渗透补给意义不大。(5)火烧层积水井田内地表B10煤层浅部火烧,火烧呈条带状东西向展布。岩石受烘烤或烧变后形成烧变岩,其孔隙、裂隙发育,易接受大气降水、雪融水的补给而形成烧变岩孔隙、裂隙潜水,它是井田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之一。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79(6)老窿〔窖〕水及生产井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矿区内现有生产井四座五个井口,另有四口矿井现已封闭,矿井分布在塔西河的两岸。一号井、原俊塔一号井、三号井、原俊塔三号井、四号井的井筒和采区距塔西河100米以外,排水量较小,约150~300立方米/秒,而三号井主井,原俊塔五号井主井筒下段,距塔西河缺乏100米,那么出现井筒淋漓,排水量大增。由此还可看到,一号井、原俊塔一号井、三号井、原俊塔三号井、四号井的矿床充水主要来自烧变岩区的裂隙潜水,在正常情况下水量较为稳定。二号井主井以东采区,原俊塔五号井+1330米以下井筒段,水量增至700立方米/秒,是由于塔西河河水通过第四系孔隙潜水的侧向补给所致。未来矿井开拓矿床的坑井系统,其地下水位降至附近老窿、废井的平均水位以下时,地下水自然流场受人为因素的改变,将有可能产生老窿、废井地下水补给开采矿床的情形,这种方式在不贯穿老窿、废井的情况下,是按地层渗透性缓慢进行补给。一旦贯穿,将会出现老窿、废井水直接灌入矿井的情形。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80〔五〕矿井涌水量根据新疆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提供的“?新疆准南煤田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勘探报告?矿井涌水量预算的补充说明〞矿井+950米水平涌水量为7684.44立方米/日,矿井一水平(+1250米水平)涌水量为5695.8立方米/日。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81七、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矿山岩土体类型,矿床围岩岩体结构,软弱岩层或松散岩层、蚀变带、岩溶裂隙带等的发育情况,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编写要求82七、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矿区内与工程有关的岩土体类型可分为岩组和土体两大类。1、岩组主要分布于塔西河两侧,向东、西延伸,矿区工程地质岩组主要为侏罗系层状软弱~较硬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互层岩组,天然容重2.29~2.68g/cm3,饱和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4.7—104.1兆帕之间,其中绝大局部在15.3—54.2兆帕,介于次软及次硬岩石之间,只有个别点为极软岩石,另有少数煤层以细砂岩作顶底板时,为极硬岩石。软化系数在0.12—0.69之间,属易软化的岩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832、土体矿区内土体按成因可分成二种类型,即第四系风积黄土单层土体和冲洪积卵石层单层土体。风积黄土单层土体:分布于矿区东部、西北部和塔西河河岸边的陡坡处,厚0-10米,由未胶结的粘土、细粉砂组成,稍湿,土质较均匀,有虫孔发育,结构松散,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冲洪积卵石层单层土体:主要分布于塔西河河谷地带,由成分复杂的砂、泥、卵石组成,地层厚度约27米。骨架颗粒大局部接触,岩性为凝灰岩、砂岩等,孔隙被砂土所填充,结构中密~密实,颗粒粒径一般2~10厘米,最大为15厘米;磨圆度较好,为浑圆状。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400千帕,工程地质性能良好。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843、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条件1-10煤层:顶板、底板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比重2.39~2.83g/cm3,天然容重2.46~2.68g/cm3,含水率0.64%~2.0%,饱和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15.3~104.6兆帕,软化系数0.42~0.69,显示为较不稳定顶底板。11—15煤层:顶板、底板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比重2.52~2.88g/cm3,天然容重3.1~2.66g/cm3,含水率0.44%~2.01%,饱和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4.7~54.2兆帕,软化系数0.12~0.55,显示为较不稳定顶底板。综上所述,矿区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85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一、评估范围和级别二、现状评估三、预测评估编写要求86一、评估范围和级别评估范围应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根底上,依据批准的矿区范围、矿山开采区及其影响区范围等综合确定;评估级别应根据评估区重要性、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等综合确定。87一、评估区范围确实定新疆玛纳斯塔县天富煤业塔西河煤矿现有矿建设施均位于塔西河两侧的地势平坦地带,矿山道路依地势布设,外围不存在危害本矿山生产平安的地质灾害,综合确定评估范围以矿区范围为中心,向四周适当外延100米,面积为5.8平方千米。二、评估级别确实定1、评估区重要程度本矿山劳动定员559人,集中居住在矿部生活区;区内交通以简易道路为主,无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及中型以上水利水电设施;矿山影响范围内无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重要或较重要水源地;矿山占用土地类型属农用地类的牧草地,无耕地、园地。根据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属重要区。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88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892、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主采煤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矿坑进水边界条件简单;塔西河地表水、火烧区积水、老窿水构成矿床充水的重要水源,充水水源多,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与地表水联系密切,老窿水威胁大;预测+1250米水平矿井涌水量为5695.8立方米/日,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较容易造成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破坏;煤层顶底板围岩稳固性差,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差;地质构造简单;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大,屡次重复开采及残采,采空区未得到有效处理,采动影响强烈;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大于35°,相对高差大,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多为斜交。综合确定本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从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确定过程看,地质环境背景一章的表达非常关键,表达内容一定要全面,否那么,无法准确判定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90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表C.1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
91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表C.1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
92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表C.2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
93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表C.2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
943、矿山建设规模本矿山建成后采用地下开采,设计生产规模为120万吨/年,根据国土资发[2004]208号文附件?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表4-3〕,属大型矿山。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954、评估级别综上所述,评估区重要程度为重要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建设规模属大型矿山,根据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表〔表4-4〕,本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精度为一级。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96现状评估应在资料收集及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根底上,对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作出评估,影响程度评估分级划分为严重、较严重、较轻三级。1、分析评估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发生时间、表现特征、分布、诱发因素、危害对象与危害程度;分析与相邻矿山采矿活动的相互影响特征与程度。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编写要求二、现状评估972、分析评估由采矿活动导致地下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情况。包括含水层结构破坏,含水层疏干、地下水水位下降、泉水流量减少、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分布范围、地下水水质变化、地下含水层破坏对生产生活用水水源的影响等。3、分析评估区内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的影响和破坏情况。4、分析评估区内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情况。编写要求98一、地质灾害〔一〕崩塌矿区属中低山区,海拔高程+1400~+1975米,最大相对高差575米,矿区内山高坡陡,地形切割强烈。矿区分布两处潜在崩塌灾害〔B1、B2〕。B1位于生活区东部30米处的陡坡上〔照片1〕,山坡体基岩裸露,山坡高度约60~80米,坡长90米,宽约100米,坡度约55°,节理裂隙较发育,崩塌危岩体体积约500立方米,属于小型潜在崩塌,现状稳定性较好。未发生过崩塌灾害,崩塌破坏方式为零星小块石掉落,危害对象为牧民牲畜,现状评估危险性小。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99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00B2位于生活区东部30米处的陡坡上〔照片2〕,山坡体基岩裸露,山坡高度约50~60米,坡长80米,宽约100米,坡度约50°,节理裂隙较发育,崩塌危岩体体积约400立方米,属于小型潜在崩塌,目前稳定性较好。未发生过崩塌灾害,崩塌破坏方式为零星小块石掉落,危害对象为房屋,现状评估危险性小。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01〔二〕泥石流规划废石场南部200米分布一条近东西向冲沟〔N1〕,主沟全长约1500米,沟谷呈“V〞型,沟底宽5~20米,流域面积约10平方千米,坡度10~12°,相对高差约250米,沟谷两侧山坡陡峭,坡度15~55°。沿沟松散碎屑物质较少,厚度米,据访问N1未发生过泥石流灾害。根据?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根本要求?实施细那么〈修订稿〉中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易发程度打分结果为72分,属低易发泥石流沟,受威胁对象为过往行人〔小于10人〕,受威胁财产小于100万元,现状评估危险性小。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02工业广场西南部发育一处冲沟〔N2〕,主沟全长约700米,沟谷呈“V〞型,沟底宽5~10米,流域面积约5平方千米,坡度10~15°,相对高差约200米,沟谷两侧山坡陡峭,坡度15~55°。沿沟松散碎屑物质较少,厚度1-1.5米,据访问N2发生过一次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冲入矿井井口,造成3人死亡,目前该井口已废弃并封闭,不会对采矿造成威胁。易发程度打分结果为59分,为中易发泥石流沟。受威胁对象为过往行人〔小于10人〕,受威胁财产小于100万元,现状评估危险性小。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03〔三〕滑坡通过实地调查,未发现滑坡地质灾害的痕迹,评估区出露地层岩性多为层状砂砾岩、砂岩、砂岩夹薄层泥岩,岩层倾向与坡向斜交,无软弱结构面。现状评估滑坡灾害危险性小。〔四〕地面塌陷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始于1989~1995年,河东由塔西河乡先后开办了1~5号井,河西由凉州户镇办有主、副两井和玛纳斯县玉石矿投建的一号井和二号井,计4座矿井。9座矿井的建设规模均为3万吨/年,生产规模小。前期开采形成采空区体积约60万立方米,采空区体积较小,目前顶板较稳定,据访问未发生过地面塌陷灾害,本次调查也未发现地面塌陷坑及地表变形迹象,目前矿山处于停产扩建阶段。现状评估地面塌陷灾害危险性小。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04〔五〕地面沉降矿区内无大量抽取地下水及石油天然气活动,产生地面沉降的条件不充分,本次调查也未发现地面沉降灾害,现状评估地面沉降灾害危险性小。〔六〕地裂缝评估区区域大地构造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中新生代山前拗陷西段,三屯河—宁家河单斜构造带上,评估区地质构造简单,活动断裂不发育,发生地裂缝灾害的条件不充分,本次调查也未发现地裂缝灾害,现状评估地裂缝灾害危险性小。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存在2处潜在泥石流和2处潜在崩塌隐患,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区内地质灾害规模小,发生的可能性小,影响对象为一般性小规模建筑及设施,受威胁人员9人,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0万元,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依据表E.1,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05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表E.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
106二、含水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695.8立方米/日,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水位无下降,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未漏失,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依据表E.1,现状评估含水层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三、地形地貌景观目前矿区无废石堆放、也无地下采矿造成的地表变形破坏,前期开采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小;矿山及其影响范围内无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远离城市、主要交通干线,因此,对上述区域地形地貌景观不构成影响。依据表E.1,现状评估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07〔四〕土地资源矿山前人开采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矿区土地压占,压占土地面积为92750平方米,其中工业广场压占41000平方米,生活区压占45000平方米,矿山道路压占6750平方米,压占土地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以外的农用地类之荒草地。依据表E.1,现状评估土地资源压占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五〕现状评估结论综上所述,含水层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分布范围为矿井水疏干排水影响区域,预计面积为45000平方米;评估区其余地段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压占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面积5.755平方千米。说明: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按照以上评估结果进行分区,将评估区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和较轻区。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08预测评估应在现状评估的根底上,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地质环境特征,分析预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评估矿山建设和生产可能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影响程度评估分级划分为严重、较严重、较轻三级。1、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分析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矿山建设和生产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编写要求三、预测评估1092、预测评估由采矿活动导致地下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程度。包括含水层结构破坏,含水层疏干、地下水水位下降、泉水流量减少、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分布范围、地下水水质变化、地下含水层破坏对生产生活用水水源的影响等。3、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的影响和破坏程度。4、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或破坏的类型、规模和程度。编写要求110一、地质灾害〔一〕采矿活动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崩塌矿区分布2处潜在崩塌隐患〔B1、B2〕,规模均为小型,B1位于工业广场南部300米处的陡坡上,B2位于生活区东部50米处的陡坡上,现状稳定性较好,矿山采取地下开采方式,采矿活动不易引发上述2处崩塌灾害。矿山开采区其它区域,坡面上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且植被覆盖度较高,无大面积基岩裸露,崩塌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不充分。矿山扩建以后,根底设施仍以砖混结构为主,且矿建设施主要分布在沟谷中的平坦开阔地带,不存在开挖和切坡工程,不会改变现有斜坡的形态及稳定状态。矿山开采的废石堆放在较为平坦的地带,分两层堆放,每层高度不大于3米,堆放时保持坡度不大于30°,保持其处于稳定状态,不易发生崩塌灾害。综上所述,预测评估矿山改扩建施工及采矿活动不易引发或加剧崩塌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112、滑坡评估区出露地层岩性多为层状砂砾岩、砂岩、砂岩夹薄层泥岩,岩层倾向与坡向斜交,无软弱结构面,地下采矿活动不会对边坡的形态和稳定性造成影响,发生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不充分,矿山开采不易引发滑坡灾害。废石堆放在废石堆放场,原始地形坡度3-5°,堆放高度小于3米,堆放时保持坡度不大于30°,保持其处于稳定状态,防止滑坡的发生。因此废石堆放场不易引发滑坡灾害,预测评估废石堆放引发滑坡灾害危险性小。评估区其它地段根本保持原有格局,仅新建废石堆放场、垃圾填埋场、爆破器材库等地面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局部地段需场地整平,存在挖方、填方作业,但工作量较小,不会形成高陡的人工边坡,不易引发滑坡灾害。综上所述,预测评估矿山改扩建施工及采矿活动不易引发或加剧滑坡灾害,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123、泥石流评估区内分布2条近南东西向泥石流沟〔N1、N2〕,N1位于规划废石堆放场南200米处,N2位于工业广场西南200米处,N1为低易发泥石流沟,N2为中易发泥石流沟。矿山改扩建施工及采矿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集中堆放在废石场,不会为泥石流提供物源;矿井水经处理达标后通过管道排入塔西河,不会改变评估区的水源条件;预测评估矿山改扩建施工及采矿活动不易引发或加剧泥石流灾害,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134、地面塌陷根据矿体赋存特征及开采现状,矿山建成后仍采用地下开采、斜井开拓方式,矿山共设3个采区,开采水平分别为1250米、1310米和1350米,采矿方法为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和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综合回采率为85~90%。地下开采必然会形成地下采空区,拟采空区沿塔西河向西侧扩展,采空区地面投影总面积约1460000平方米;根据采出矿石总量,预计?方案?适用期10年内采出煤炭资源总量1800万吨,采空区总体积约1200万立方米。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14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区煤层产状110°∠24-28°,为缓倾斜煤层,主采煤层编号自下而上依次为B0、B1、B21、B21′、B22、B3、B4、B5、B6、B7、B8、B9、B10、B11,顶底板围岩为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40-60兆帕。采用冒落带、导水裂隙带法〔简称冒裂带法〕对采空区产生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规模、危害性和危险性做出预测评估。本次采用?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和?煤矿〔井工、露天〕建设工程平安设施设计审查标准?推荐的缓倾斜煤层经验公式计算冒落带高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15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式中:Hc——冒落带最大高度〔m〕,M取各煤层最大厚度,Hf—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m〕〔各煤层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结果见表4-10;预测剖面见图4-1、图4-2、图4-3〕。上山方向下部的煤层根据煤层走向顶底板移动角均取65°,塌陷范围包括移动角影响范围,沿煤层露头线的火烧区,烧变深度达300~400m,烧变后增加了岩体裂隙的发育程度,而与火烧区相接的为采空区,采空区导水裂隙带与烧变岩体裂隙相沟通的可能性较大,发生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大,为防患于未然将火烧区也划在可能发生地面塌陷的区域中。116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17从表4-10中可以看出,矿体冒落带最大高度34.4米,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235.7米。由图〔4-1~4-3〕可看出,剖面Ⅰ-Ⅰ’开采标高+1375米以上,Ⅲ-Ⅲ’+1410米以上,导水裂隙带可达地表,易引发地面塌陷灾害。Ⅱ-Ⅱ’剖面由于地表高程较高,导水裂隙带未能到达地表。根据移动盆地理论及开发利用方案中的成果,矿体上盘移动角65°,下盘和端部岩石移动角均为65°,因此按照移动距离与采深之比为移动角余切的三角函数关系圈定易产生地面塌陷范围。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18图4-1塔西河煤矿Ⅰ—Ⅰ'剖面预测塌陷区宽度计算示意图
119图4-2塔西河煤矿Ⅱ—Ⅱ'剖面预测塌陷区宽度计算示意图
120图4-3塔西河煤矿Ⅲ—Ⅲ'剖面预测塌陷区宽度计算示意图
121煤层倾角24~28°,小于下盘岩石移动角,采深按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计算,在垂直走向方向上以矿体南界为准,沿矿体倾向向北延伸,北界以最低开采标高+1250米水平与煤层B11的交线向东延伸154~204米,在走向方向上至矿体两端161~214米范围内易产生地面塌陷〔表4-11、图4-1〕,面积约1276658平方米,由于采深与采厚比0-21%,小于25-30%,地面塌陷的变形特征为无规律、突变的非连续性变形,易出现塌陷坑和不规那么的伴生地裂缝,主要危害为破坏矿区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并威胁井下作业的人员、井下的采矿设施以及在可能发生地面塌陷地带内活动的人员的平安,危害程度严重,预测评估地面塌陷灾害危险性大。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225、地面沉降、地裂缝经实地调查,矿区内无大量抽取地下水及石油天然气活动,也无大的活动断裂构造,产生地面沉降、地裂缝的地质环境条件不充分,本次调查也未发现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预测评估矿业活动不会引发或加剧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综上所述,矿山改扩建施工及采矿活动不易引发或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预测评估危险性小;地下开采活动可能会引发或加剧地面塌陷灾害,预测评估危险性大。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23〔二〕采矿活动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矿山改扩建施工及采矿活动不易引发或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预测评估矿山改扩建施工及采矿活动遭受上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地下开采活动可能会引发或加剧地面塌陷灾害,威胁井下采矿设备及人员平安,预测评估采矿活动遭受地面塌陷灾害危险性大。综上所述,预测矿山地下开采引发地面塌陷面积1276658平方米,地质灾害规模大,发生的可能性大,影响采矿设备等较重要工程设施平安,受威胁人员120人,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600万元,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大。依据表E.1,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24二、含水层预测开采+1250米水平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695.8立方米/日,年度排放量为187.9万立方米,预计?方案?适用期10年内排放总量为1879万立方米,可能会引起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水位较大幅度的下降及塔西河地表水体的大量漏失,但不会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依据表E.1,预测评估含水层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三、地形地貌景观预测矿山地下开采引发地面塌陷面积1276658平方米,采矿活动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矿山及其影响范围内无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远离城市、主要交通干线,因此,对上述区域地形地貌景观不构成影响。依据表E.1,预测评估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25〔四〕土地资源预测采矿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堆放占用和破坏土地面积15000平方米,垃圾填埋场占用和破坏土地面积600平方米,工业广场、生活区、矿山道路和拟建爆破器材库等地面矿建设施压占和破坏土地面积9300平方米。压占土地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以外的农用地类之荒草地。依据表E.1,预测评估土地资源压占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五〕预测评估结论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分布范围为预测地面塌陷影响范围,面积1.28平方千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分布在矿井水疏干排水影响区域和预测地面塌陷影响范围,面积0.10平方千米;土地资源压占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分布于评估区内除上述区域以外的地区。说明: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按照以上评估结果进行分区,将评估区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区。具体分区时可能会出现分区之间的重叠现象,重叠局部按照上一级别优先原那么处理,如本案例中的严重区和较严重区都包括了预测地面塌陷影响区,重叠的这局部区域划为严重区。玛纳斯县塔西河煤矿案例126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一、分区原那么及方法二、分区评述编写要求127一、分区原那么及方法1、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分析、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在充分考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人居环境、工农业生产、区域经济开展影响前提下,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划分为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导数数学真题及答案
- 兄弟四个人所协议书
- 300万炒股协议书
- 产业项目收购协议书
- 代购服务协议书模板
- 【可行性报告】2026年钻机行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tps转让协议合同
- 入股餐饮店协议合同
- 位搬迁搬运合同范本
- 中介育儿嫂合同范本
- 2026届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上物理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农林经济管理考研农业政策测试试卷(含答案)
- 采光顶钢结构施工步骤方案
- 法律基础常识试题及答案2025年
- 2025贵州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招聘聘用制法官助理3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电气维护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轨道交通设备维护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四川南充市嘉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苏德战争教学课件
- 高一数学教案必修第一册(2025-2026学年)
- 烟花炮竹仓库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