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优指导2017语文人教版一轮6.4理解及现代汉语不同句式和用法第一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指结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几种句式和特殊用法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四种句式。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称为词类活用。课标卷对词类活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翻译题中。句式类型2第二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的画线语句。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1)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2)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参考答案:(1)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2)你是朝中重臣,家里没有一个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这(样做)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句式类型3第三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教你审题一要注意句式,二要注意实词、虚词的翻译。第(1)句“……者,……也”表判断,是判断句;第(2)句“为……”“是……也”表判断,是判断句。翻译时,转换成现代汉语句式“……是……”。“制”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安能蓄之”是反问句。句式类型4第四页,共85页。典题举例句式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参考译文: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一天,他走进马厩,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为什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没有一个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这(样做)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赶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仁人的品质。5第五页,共85页。典题举例句式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判断句,语意实质是谓语对主语的性质进行陈说、判断,从句式特征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者……也”式,主语后面用“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司马迁《鸿门宴》)这种形式还有几种变式:“……者,……”式。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也”式。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中的“也”同样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6第六页,共85页。典题举例句式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为……”式。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3)用“乃、即、则、皆、诚、是”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如: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上不同的判断形式,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律采用“……是……”的句式。7第七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句式类型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及谒见,与语甚悦。(选自《贞观政要·任贤》)(1)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2)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参考答案:(1)马周是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他到了京城,住在中郎将常何的家里。(2)这不是我的提议,这是我的客人马周的提议。解析:(1)“马周,博州茌平人也”,判断句;“京师”,京城。(2)“乃臣家客马周也”,判断句;“发意”,提议。8第八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句式类型参考译文:马周是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他到了京城,住在中郎将常何的家里。当时唐太宗要求百官上书讨论得失问题,马周为常何陈述了二十多件对国家有好处的事,让他上奏皇帝,事情都很符合圣意。太宗怀疑他的才能,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的提议,这是我的客人马周的提议。”太宗当天便召见他,他还没有到达期间,共四次派人催促。到了会见他时,与马周谈论得很投机。9第九页,共85页。典题举例句式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参考答案: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被动句(2013·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10第十页,共85页。句式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教你审题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关键实词,如“惮”字。“丰子韬以选尚公主”是被动句,翻译时采用“……被……”的现代句式;惮,害怕。典题举例11第十一页,共85页。句式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参考译文:正始年间,调任侍中尚书仆射。李丰在尚书省任职期间,经常假托身体有病不上朝,按照当时尚书省的制度,因疾病不上朝超过一百天就停发俸禄。李丰病假不超过几十天,就短时间地开始上朝,不久又卧床不上朝,像这样重复了多年。当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李丰的弟弟李翼和李伟,也做官多年,一起历任郡守,李丰常常在人群中明确地告诫两个弟弟。等到司马宣王长期有病,李伟担任二千石,荒于饮酒,使得新平、扶风两个郡陷入混乱之中,但李丰也不加干涉,大家都认为他们倚仗皇帝的恩宠。12第十二页,共85页。句式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从句式特征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为”或“为……所……”式。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贾谊《过秦论》)(2)“见”或“见……于……”式。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3)“于”或“受……于……”式。如: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4)不用被动词的意念被动式。如:王之蔽甚矣。(这里的“蔽”是“被蒙蔽”的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被动句,不管有没有被动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译成“被动者+被+主动者”的句式。13第十三页,共85页。句式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张玄与王建武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许,范令二人共语。张因正坐敛衽,王孰视良久,不对。张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王之舅,乃让王曰:“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而使至于此,深不可解。”王笑曰:“张祖希若欲相识,自应见诣。”范驰报张,张便束带造之。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选自《世说新语》)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而使至于此,深不可解。参考答案:张玄,他是吴国有学识之人,也被时人所赏识,而你却是这样的态度,(我)实在是难以理解。解析:“亦见遇于时”,被动句;“解”,理解。14第十四页,共85页。句式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参考译文:张玄与王建武先前不曾相识,后来两人在豫章太守范宁家相遇,范宁叫两人在一起交谈。张玄于是整理衣襟端正坐好,王建武仔细看了张玄好一会儿,却不答话。张玄大失所望,就要离去。范宁竭力说明挽留张玄,张玄最终还是不肯留下。范宁是王建武的舅舅,于是责怪王建武说:“张玄,他是吴国有学识之人,也被时人所赏识,而你却是这样的态度,(我)实在是难以理解。”王建武笑着回答说:“张玄如果想认识我,自然应该到我这里来。”范宁骑上快马迅速告诉张玄,张玄于是重整装束来到王建武那里。于是两人举杯对饮,说话间宾主都没有愧色。15第十五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句式类型对点训练倒装句(2015·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纟丽踵也。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16第十六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参考答案: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教你审题一是注意句式特点,“我救”是宾语前置,“我”是前置的宾语。二是注意关键词,“使”,如果;“为之”,做这些事。句式类型17第十七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参考译文:(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做官的本人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那种情势下一定从别人那里取得。或者追求利益侵损人民,或者通过打官司收受贿赂,或者假借名义来借贷,或者假托婚姻亲属,宴请接受馈赠,整个家庭没有禁令,致使官员一做事情就有人阻挠,威严无所施行。自己虽然日益昌盛,老百姓却日益衰竭;自己虽然日益欢乐,老百姓却日益怨恨。因此犯错误成为被侮辱的人,手脚都被捆绑起来。唉!如果为了妻妾来做这些事(贪污受贿),那么妻妾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朋友来做这些事,那么朋友是救不了我的。妻妾、子孙、朋友都救不了我,哪里赶得上在自己的职位上廉政勤政,自己救自己更好!自己救自己,虽然全家永久淡泊,可是安宁光荣延及子孙;为他人(谋利)虽然一时喜悦好像值得欢乐,可是祸患就在几席之间产生了。句式类型18第十八页,共85页。典题举例句式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1.宾语前置。指的是动词、介词的宾语,置于其前的句子。从句式特征的角度看,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谓语之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19第十九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既可以作动词的宾语,也可以作介词的宾语。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谓语之前。如: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何”作动词的宾语)(3)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句式类型20第二十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定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句式类型21第二十一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1)中心词+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中心词+之+定语+者。如: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3)中心语+之+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4)中心语+而+定语+者。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5)中心语+数量定语。如: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贾谊《过秦论》)句式类型22第二十二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3.介词结构后置。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这种句子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将介宾短语翻译到动词前作状语。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格式:动+以+宾。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如: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格式:形+于+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句式类型23第二十三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4.主谓倒装。现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置。这种主谓倒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快哉此风!(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美哉,我少年中国。(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句式类型24第二十四页,共85页。句式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选自《资治通鉴》)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参考答案:现在如果打垮敌人,有万倍的珍宝,大功可成;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解析:“何财物之有”,宾语前置,“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为所”,被动句式。“首领”,头。25第二十五页,共85页。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参考译文:刘秀到了郾、定陵等地,调发各营的全部军队;将领们贪惜财物,想要分出一部分兵士留守。刘秀说:“现在如果打垮敌人,有万倍的珍宝,大功可成;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出发,亲自带领步兵和骑兵一千多人为先头部队,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来交战,刘秀带兵冲了过去,斩了几十人首级。将领们高兴地说:“刘将军平时看到弱小的敌军都胆怯,现在见到强敌反而英勇,太奇怪了!还是我们在前面吧,请让我们协助将军!”句式类型26第二十六页,共85页。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句式类型27第二十七页,共85页。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隐逸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2)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句式类型28第二十八页,共85页。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参考答案:(1)他的妻子屡次写信劝他回家,郑遨总是将信件扔到火里烧掉,后来听说妻子、儿子去世了,他大哭一声就停止了。(2)人们大多把这些诗文誊写在丝绢上,作为珍品互相馈赠,甚至有人将他的相貌描画在墙壁上欣赏。解析:注意翻译的关键点。(1)“妻子”为古今异义词;“数”,屡次。(2)“玩于屋壁”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式类型29第二十九页,共85页。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参考译文: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唐明宗祖庙名遨,所以世人以其表字相称。郑遨年少时喜好学习,文思敏捷。唐昭宗时,郑遨考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了拂衣遁世的念头,想携妻带子和他一起归隐,他的妻子不同意,郑遨就进少室山当了道士。他的妻子屡次写信劝他回家,郑遨总是将信件扔到火里烧掉,后来听说妻子、儿子去世了,他大哭一声就停止了。郑遨与李振有旧交情,李振后来供职于梁,地位显贵,想请郑遨到梁任职,郑遨不予考虑。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认为他的德行高尚。句式类型30第三十页,共85页。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这以后,郑遨听说华山有五粒松,树脂流入地下,千年以后化为药材,能去掉三尸虫,于是迁居到华阴,想寻求这种药材。郑遨和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世人把他们看作三位高尚脱俗之人。郑遨种田,罗隐之靠卖药来自给自足,李道殷有钓鱼之术,只用鱼钩不用鱼饵就能钓到鱼,又能够点石成金,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节度使刘遂凝多次赠给他贵重的物品,郑遨都不接受。唐明宗时用左拾遗、晋高祖时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他,都不出仕,于是赐给他逍遥先生的称号。郑遨天福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四岁。句式类型31第三十一页,共85页。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郑遨的节操可谓高尚了,身逢乱世却不被功名利禄所玷辱,甚至抛妻离子而远离家乡,难道不是与世隔绝并且十分珍爱自身品行的人吗?但是郑遨喜好饮酒下棋,经常写诗文,这些诗文散落民间,人们大多把这些诗文誊写在丝绢上,作为珍品互相馈赠,甚至有人将他的相貌描画在墙壁上欣赏,他的踪迹虽远离红尘但声名越来越大,跟石门这些人真是不同啊。句式类型32第三十二页,共85页。典题举例句式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参考答案:在资历老、声望高以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结权贵。省略句(2014·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先生刚肠疾恶,俗流不敢至其门,寒畯有一善,誉之如不容口。其在都,载酒问字者,车辙断衢路;所至之处,从游百数十人。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劝朴学之士。(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33第三十三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教你审题一是注意成分省略,“则大言”之前,承前文省略主语“他”,翻译时要补充出来。二是注意关键词,如,职,本分。句式类型34第三十四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参考译文:先生性情刚直,憎恨邪恶,庸俗之辈不敢到他家里去,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如果有一点长处,就对其赞不绝口。先生在京城时,用车装着酒来问字的人,车辆阻断了道路;先生所到之地,跟随游学的一百多人。在资历老、声望高以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结权贵。在任提督安徽学政时,表彰婺源已经故去的士人江永、汪绂等,由乡里德行高尚的人来祭祀他们,来鼓励那些朴学之士。句式类型35第三十五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句式类型对点训练(1)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①承前省,如: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③对话省,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2)省略谓语。①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②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歧路亡羊》)36第三十六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句式类型对点训练(3)省略宾语。①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司马迁《鸿门宴》)②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37第三十七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句式类型对点训练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其句式特点。(周)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选自《国语》)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参考答案:周厉王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指责、批评自己的人。(巫者)向厉王举报(指责、批评厉王的人),(厉王)就杀掉这些人。解析:这两个句子,有多处省略,翻译时注意补充出来。“王怒,(王)得卫巫,(王)使(卫巫)监谤者。(卫巫)以(之)告(王),(王)则杀之”。38第三十八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参考译文: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邵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周厉王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指责、批评自己的人。(巫者)向厉王举报(指责、批评厉王的人),(厉王)就杀掉这些人。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神示意。句式类型39第三十九页,共85页。典题举例句式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固定句式(2014·大纲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选自《新唐书·韦凑传》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参考答案: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教你审题审题注意两点:一是关键词,如“顾”,顾惜;“必”,一定,必定。二是注意句式的翻译,“况……乎”为固定句式,翻译成“更何况……呢”。40第四十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参考译文:韦凑坚持据理力争,认为“万物生育季节,草木昆虫伤残甚是厉害,那不是仁君本意”。皇帝下诏在外朝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義说:“您为何敢这样谏诤呢?”韦凑说:“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朝廷因此削减了数万的经费。句式类型41第四十一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句式类型对点训练固定句式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组合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熟练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1.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的)、无以(没有用来……的)、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2.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何……之(有什么……)、以……为(把……怎么样)等。42第四十二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3.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唯……是(强调语气。如唯利是图。“是”起宾语前置作用,无意义,“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等)。4.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吧)、得无……乎(难道……吗)、何……为(为什么……呢)、不亦……乎(不是……吗)。句式类型43第四十三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句式类型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改)(1)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2)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44第四十四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参考答案:(1)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2)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解析:(1)“释”,释放;“轻”,轻视。“何……耶”是固定句式,译为“为什么……呢”。(2)“宣布”,宣扬传布;“除”,解除。“宁……耶”是固定句式,译为“难道……吗”。句式类型45第四十五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参考译文:吴德基考察老百姓没有罪,亲自巡视监狱,呵斥狱卒释放他们,狱卒用别的理由辩解(不肯释放)。吴德基用槌砸碎狱门放了他们,说:“你们没有罪,回去告诉你们的父母兄弟不要害怕。”于是去告诉县令,县令恼怒,说:“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吴德基说:“冒犯您的人是一个平民百姓,他的同乡有什么罪?况且法令是天子(管理天下)的法令,难道是您发泄愤怒的工具吗?”县令心里惭愧,于是作罢。句式类型46第四十六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吴德基到朝廷做官,被提拔主管莱州的潍州事务。百姓喂养官家的四十匹驴子,莱州的太守核查那些驴子繁殖生息的情况,与记录不相符合,说:“驴子应当每年产小驴子,现在几年应该得几头小驴子,为什么少了呢?”(太守)想追究老百姓欺骗罪而要他们补偿。其他几县都已经勒令百姓买驴补偿,吴德基唯独命令百姓不要补偿。太守恼怒,质问吴德基:“潍州不补偿驴子,理由是什么?”吴德基说:“百姓其实没有说谎,怎么可以责令他们补偿呢?国家的富有名扬海内,做官的人应该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太守无话可说。句式类型47第四十七页,共85页。典题举例活用类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词类活用(2014·江西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翱至零口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饮且啄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李翱《截冠雄鸡志》)48第四十八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A活用类型教你审题审题干,看清试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审选项,注意加点词在句中的活用意义。A项,“乐”在句中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解释为“觉得……快乐”“觉得……有趣”。49第四十九页,共85页。典题举例对点训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活用类型参考译文:我来到零口的北面,(看到)有人养了二十二只鸡,其中有七只公鸡、十五只母鸡,有的在啄食,有的在饮水,又与人很亲近。我觉得很有趣,便捧出粟米扔到地上叫鸡群(来吃食)。有一只公鸡,被人截去了鸡冠,看起来好像在寻找其他的鸡,(它)看见我就先跑过来,看到粟米后发出长长的啼叫,好像在召唤其他的鸡。鸡群听到叫声一起朝粟米跑过来。来了以后,(它们)却都憎恶(那只)被截去鸡冠的公鸡而攻击它,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天色已晚,二十一只鸡一起栖息在厅堂前的梁上。被截去鸡冠的公鸡又来了,好像依恋着伴侣一般想要飞上梁(和鸡群)一起栖息,(它)抬起头看了看,回转身望了望,低声叫了叫,又高声地啼叫,然后伸长脖子发出喔咿的叫声,它的声音(听起来)非常悲哀,然后就离开了……50第五十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活用类型对点训练把握活用特点,识记活用实例1.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51第五十一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活用类型对点训练52第五十二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活用类型对点训练53第五十三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活用类型对点训练54第五十四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活用类型对点训练55第五十五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活用类型对点训练2.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56第五十六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活用类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选自《史记·伯夷列传》)57第五十七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活用类型答案解析解析关闭C项,“宗”,归向,朝见。答案解析关闭C58第五十八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活用类型答案解析解析关闭A项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东”。其余为名词用作动词,B项译为“杀”,C项译为“下”,D项译为“穿上白色衣服,戴上白色的帽子”。答案解析关闭A59第五十九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活用类型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B.伯夷曰:“父命也。”C.太公曰:“此义人也。”D.我安适归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D项为宾语前置,其余是判断句。答案解析关闭D60第六十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活用类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2)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参考答案:(1)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2)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解析:(1)“于是”,古今异义,译为“在这时”;“闻”译为“听说”;“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老人”;“盍”译为“何不”;“焉”,代词,代指西伯昌。(2)“耻”,意动用法,“认为……是耻辱的”;“义”,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坚持道义”;后三句都是省略句,应补充出主语;“薇”是野菜。61第六十一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活用类型参考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62第六十二页,共85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典题举例对点训练活用类型(他们)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词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菜。用暴力取代暴力啊,谁人知道这是错的。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啊,我们就要死去了,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他们)饿死在了首阳山。63第六十三页,共85页。一二12345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李中,字子庸,吉水人,正德九年进士。杨一清为吏部,数召中应言官试,不赴。64第六十四页,共85页。一二1234565第六十五页,共85页。一二1234566第六十六页,共85页。一二12345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远去。答案解析关闭B67第六十七页,共85页。一二12345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B.“践阼”,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这里是即位,登基。C.“迁”,官职调动术语,“徙、迁、转、调”,改任官职,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不升不降。而“左迁”则表示升官。D.“追谥”,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为了追念其生前给人的种种影响而给其某个称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一定的纪念性意义。答案解析解析关闭C项,“左迁”表示降职。答案解析关闭C68第六十八页,共85页。一二12345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怒罪/将不测/以大臣救得免/逾日/中旨谪广东通衢驿丞/王守仁抚赣州/檄中参其军事B.帝怒罪/将不测/以大臣救得免/逾日/中旨谪广东通衢驿丞/王守仁抚赣州/檄中/参其军事C.帝怒/罪将不测/以大臣救得免/逾日/中旨谪广东通衢驿丞/王守仁抚赣州/檄中参其军事D.帝怒/罪将不测以大臣救/得免/逾日/中旨谪广东通衢驿丞/王守仁抚赣州/檄中参其军事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一是要粗通句意,因为句意是断句最为根本的依据;二是注意句中表示人、物、时、地的专用名词,如“王守仁”“日”。答案解析关闭C69第六十九页,共85页。一二12345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中敢于抗言直谏,皇帝自称大庆法王,在西华门内建立寺庙,让番僧做住持,在朝廷群臣莫敢言的情况下,李中力陈时弊,建议皇帝毁掉佛寺。B.李中忠于朝廷,皇帝迷惑于宗教,李中直言进谏,希望武宗幡然悔悟,毁佛寺,逐番僧,选儒臣,握大权,根除天下奸邪,革除义子,设立太子稳定天下根本。C.李中仕途坎坷,做工部主事,因进谏而被贬广东通衢驿丞;做广东右布政使,因忤怒总督及巡抚御史,政府中也有不喜欢他的人,又被降为四川右参政。D.李中勤于政务,任广西提学副使时,选择优秀学子聚集于五经书院,聘请大儒讲解疑难;巡抚山东时,令民捕杀蝗虫,救济灾民,擒拿大盗等。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聘请大儒讲解疑难”文中无据。答案解析关闭D70第七十页,共85页。一二123455.(考点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授工部主事,武宗自称大庆法王,建寺西华门内,用番僧住持,廷臣莫敢言。(2)擒剧盗关继光,邻境攘其功,中不与辩。参考答案:(1)等到李中被授官工部主事时,武宗自称为大庆法王,在西华门内建立寺庙,让番僧任住持,朝廷群臣都不敢发表言论。(2)(李中)擒获恶盗关继光,邻境(官员)夺去了李中的功劳,李中不与他争辩。解析:(1)“及授工部主事”是被动句;关键词有“建”(修建)、“莫”。(2)“擒剧盗关继光”是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出“李中”;关键词有“擒”(擒获)、“攘”(抢走)。71第七十一页,共85页。一二12345参考译文:李中,字子庸,吉水人,正德九年进士。杨一清任吏部尚书,多次召李中参加选拔谏议官的考试,李中不去参加。等到李中被授官工部主事时,武宗自称为大庆法王,在西华门内建立寺庙,让番僧任住持,朝廷群臣都不敢发表言论。李中做官才三个月便上书直言说:“以往逆臣刘瑾窃取权力,势焰嚣张。陛下觉悟以后,没有宽免他的罪罚,杀了他,圣明英武可谓无与伦比啊。现在大权未收,太子未设立,义子未除去,纪纲日益松弛,风俗逐渐变坏,小人逐渐升官,君子逐渐引退,士气逐渐萎靡,臣子进谏的言路逐渐闭塞,皇家权威日益削弱,贿赂逐渐盛行,礼乐逐渐荒废,刑罚日益泛滥,人民财产日益耗尽,军政日益出现弊端。刘瑾已经被诛,但善治仍一无可举,是因为陛下受异端迷惑的缘故。72第七十二页,共85页。一二12345至于皇宫是森严邃密的所在,岂能容得异教杂居其内。现在皇上却在西华门内建寺,招番僧居住,每日与他们相处。异端邪说日益滋长,忠言日益远去,取舍颠倒,举措背离常理。政务废弛,是因此之故。乞望陛下幡然悔悟,毁掉佛寺,逐出番僧,精选儒臣,朝夕劝讲,掌握大权以杜绝天下的奸邪,设立太子来稳定天下之本,革除义子以正天之名,那么所说的振纪纲、励风俗、进君子、退小人诸事项,可以依次实行了。”皇帝大怒。李中将遭重责,因大臣营救才得免。过了一日,皇帝下旨将他贬为广东通衢驿丞。王守仁治理赣州,邀李中参与他的军事。李中后参与平定宸濠叛乱。73第七十三页,共85页。一二12345世宗即位,恢复李中原有官职。未上任,升为广东佥事。再迁广西提学副使,在任以身作则示教。从诸学生里面选择优秀的集聚在五经书院,五日一次登上学堂讲解疑难。三次被提升为广东右布政使。(李中)忤逆了总督和巡抚御史,因而他们说李中不称职,应当罢去职务。这时霍韬主持吏部事务,说李中素有廉节有才望,应当留任。正巧朝廷有不喜欢李中的,李中被降为四川右参政。十八年(1539)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这一年收成不好,(李中)下令让农民捕捉蝗虫,政府加倍付给粮食,因此蝗虫灭绝而饥饿的人得到救济。(李中)擒获恶盗关继光,邻境(官员)夺去了李中的功劳,李中不与他争辩。晋升为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食储备。御史金灿按抚四川时,曾经推荐过李中。李中没有感谢他,金灿为此怀恨在心,至此他摘取李中的一些事情诬告他。朝廷刚刚商议调用李中时,李中去世。光宗时,追加谥号为庄介。74第七十四页,共85页。一二1234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安丙,字子文,广安人。淳熙间进士,调大足县主簿。通判隆庆府,嘉泰三年,郡大水,丙白守张鼎,发常平粟振之。寻又凿石徙溪,自是无水患。知大安军,岁旱,民艰食,丙以家财即下流籴米数万石以振。事闻,诏加一秩。75第七十五页,共85页。一二123476第七十六页,共85页。一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耐磨球段项目商业计划书
- 通辽市人民医院交叉配血技术考核
- 中国冶金级氧化铝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玻璃清洁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绥化市人民医院言语治疗师资格认证考核
- 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头颈部血管介入治疗考核
- 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脊柱支具配置指导考核
- 中国香蜡项目商业计划书
- 齐齐哈尔市人民医院脑动静脉畸形栓塞考核
- 2025年中国塑料购物袋项目创业计划书
- GB/T 29531-2013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 2637-2016安瓿
- GB/T 1299-2014工模具钢
- FZ/T 13001-2013色织牛仔布
- 西方音乐史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供应商质量能力提升计划课件
- 循环系统查体培训课件
- 省级公开课(一等奖)雨巷-戴望舒课件
-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造价综合定额答疑汇编2022年11月更新
- DB4401-T 3-2018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高清现行)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单元第4课:《身体的“总指挥”》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