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第1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第2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第3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哪首诗?是什么意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道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终点,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解释

⑴黄鹤楼:中国有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闻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钦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⑶辞:辞别。

⑷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秀美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⑸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终点,消失了。碧空:一座"碧山'。

⑹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涯天际:天涯,天涯的终点。

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踪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大量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这首送行诗有它特别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关怀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由于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高兴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憧憬,憧憬去广陵(即扬州),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迷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高兴,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昌盛,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高兴,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开心得很,他憧憬扬州地区,又憧憬孟浩然,所以一边送行,一边心也就跟着飞行,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行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行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由于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闻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高兴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高兴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行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缥缈,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