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天地7》德州扒鸡德州扒鸡产地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的西北部,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德州在历史上就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码头,素有“九达通衢,神京门户”之誉。此处人杰地灵,物产富饶,当地所产的德州扒鸡更是名噪天下。德州扒鸡来历德州扒鸡是由烧鸡演变而来,其创始人为韩世功老先生。据《德州市志》、《德州文史》记载:韩记为德州五香脱骨扒鸡首创之家,产于公元1616年(明万历43年),世代相传至今。清乾隆帝下江南,曾在德州逗留,点名要韩家做鸡品尝,后龙颜大悦,赞曰“食中一奇”,此后便为朝廷贡品。1911年(宣统3年),韩世功老先生总结韩家世代做鸡之经验,制作出具有独特风味的“五香脱骨扒鸡”,社会上习惯把韩世功先生称为第一代扒鸡制作大师。二十世纪初,德州经营烧鸡者更如雨后春笋,名店众多,相互竞争,皆在质量上狠下功夫。始有“宝兰斋”店主侯宝庆,悉心研究,在烧鸡、卤鸡和酱鸡的基础上,根据扒肘子、扒牛肉的烹调方法,开创了扒鸡生产工艺。至1911年,德州老字号“德顺斋”烧鸡铺掌柜韩世功等人,对传统的工艺与配方进行改进,添加了多味健脾开胃的中药,又结合侯宝庆制作烧鸡、扒鸡的经验,揉进了炸、熏、卤、烧鸡的方法,既考虑了当地习俗,又兼顾了南北口味,经多次试制,终于生产出了“五香脱骨扒鸡”:因为是加入了多种药材烧制,故称“五香”;成熟后提起鸡腿一抖,肉骨即行分离,谓之脱骨。他们制作的扒鸡炸得匀,焖得烂,香气足,且能久存不变质,故很快在市场上打开销路。尤其是津浦铁路通车后,德州扒鸡的名声也随着旅客的尝食,远播南北,成为北方整鸡卤制的特色名吃。德州扒鸡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德州扒鸡的生产条件和生产工艺又有了很大的改进。五十年代初,德州市成立了国营食品扒鸡公司,集中经营扒鸡。该公司汲取百家之长,保持并发展了这一传统名食的独特风味,曾被山东省商业厅和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56年在全国食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一等名牌产品,1983年被评为中国“十名鸡”第一名,还被第一次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中国名菜谱》第六辑列为145种名菜之首,更加蜚声海内外。德州扒鸡号称“扒鸡鼻祖”,道口烧鸡、沟帮子熏鸡、符离集烧鸡无不深受其影响。尤其是安徽的符离集烧鸡,它源于德州扒鸡,最早叫“红鸡”,即将鸡调味煮熟后,抹上层红米,当时并无正式的名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德州一管姓烧鸡师傅迁居符离镇,带来了五香脱骨扒鸡的制作技术,他对“红鸡”的选择和制作方法加以改进,使鸡色泽金黄,肉酥脱骨,滋味鲜美,逐渐成为著名的“符离集烧鸡”,其中以管、魏、韩三家烧鸡店的制品最为有名。后来,他们的烧鸡曾两次参加全国食品博览会,被列为我国名肴之一,与德州扒鸡齐名。德州扒鸡自韩世功改良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许多南来北往的旅客途经德州,皆要慕名购买品尝,赞语达及南北,故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上世纪四十年代,老舍先生购买德州扒鸡后,见其貌不惊人,但食后味透肌里,又见其颜色棕红,有铁骨铮铮之状,戏称其为“铁公鸡”;1995年,中国著名书画家王超先生途经德州慕名品尝后,兴致勃发,当场题写了“江北第一家”的牌匾;著名笑星侯耀华到德州演出,食后赞不绝口,连呼“名不虚传,确实好吃”;“我可以给妈妈带回最正宗的德州扒鸡了”,一贯不苟言笑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张怡宁终于实现了来德州的愿望。德州扒鸡特色德州扒鸡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其原因之一是在选料上要求十分严格。德州扒鸡行业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原料是基础,生产加工是保证。”制作扒鸡使用的毛鸡必须是鲜活健壮的,而运输过程中挤压死掉的必须弃之不用。其原因之二是制作工艺十分精细。德州扒鸡制作一是宰杀:将750克以上的活鸡割断气管,放净血,用65摄氏度左右的热水烫,褪掉鸡毛,剥净腿、嘴、爪的老皮,然后从臀部剖开,摘去内脏,沥净血水;二是整形:将鸡双腿盘起,双爪插入腹部,两翅从嘴中交叉而出,形似“鸭浮水面”;三是烹炸:将鸡全身涂匀糖色,然后入沸油锅中炸制,至鸡身呈金黄色时捞出;四是配料焖煮:煮前先在锅底放一铁箅,以防糊锅,再将处理好的鸡按老嫩排入锅内,配以料汤,防止鸡浮,煮时用旺火煮,微火焖,浮油压气,雏鸡焖6至8小时,老鸡焖8至10小时,扒鸡焖煮以原锅老汤为主,并按比例配制新汤,配料有花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