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海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广东南海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广东南海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广东南海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广东南海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海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卷(说明:全卷分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图1的知识结构图适合说明A.手工技术的进步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C.殖民侵略的原因D.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15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等等,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B.地理大发现观念的冲击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D.启蒙运动的兴起1688年的某一天,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发表宣言,声称他接受邀请去英国,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新教、自由、财产及自由的国会”,荷兰国会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与这一情节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B.查理二世复辟C.英国“光荣革命” D.反法同盟的建立“十三合众州全体一致宣告:此时此刻,……于尘世诸政权间为互不隶属且相互平等,适切尊重人类宣告独立的目标理想之需求。”美国人为此“目标”而向世界宣布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蜂拥攻入巴士底狱(如图2)。虽然这一事件的实际效果只救出了狱中的七个囚犯(一位“放荡罪”犯人,两位精神病患者,四位伪造犯),但它却标志着巴黎的民众首次改变了革命的进程,由此成为了下列哪件历史事件的开端?A.法国大革命 B.热月政变C.雾月政变 D.拿破仑对外战争 图2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兵临巴黎城下,理工学校的学生要求参战。面临灭顶之灾的他却说:“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后来,这句名言被刻在巴黎理工学校梯型大教室的天花板

正中心,一直激励着该校师生奋发进取。“他”是指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C・路易十六 D.拿破仑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二一九法令》,根据这一法令①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 ②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③农民有拥有财产,可以担任公职 ④农民无偿获得一块耕地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的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B.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C.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C.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9.图3中的三股潮流组成了19世纪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引发这三股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是A.工业革命B.新航路的开辟C.殖民扩张与掠夺D.经济的全球化图3.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一一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一一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以下不属于受“西方影响”的是A.实行义务教育B.穿西服吃西餐 C9.图3中的三股潮流组成了19世纪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引发这三股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是A.工业革命B.新航路的开辟C.殖民扩张与掠夺D.经济的全球化图3.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一一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一一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以下不属于受“西方影响”的是A.实行义务教育B.穿西服吃西餐 C.建立警察制度.图5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世界形势?一战前一战后C.二战中D.二战后D.废藩置县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在叙土边境击落俄罗斯战机,引发人们对世界局势的担忧。历史上突然事件曾经引发世界大战的是A.莱克星顿的枪声 B.萨拉热窝事件 C.国会纵火案 D.偷袭珍珠港1919年,和会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正式召开。27个战胜国代表,一些殖民地国家,新成立的国家参加了会议。被禁止参加会议或被排除在外的国家有A.俄国、美国、意大利B.奥匈帝国、意大利、德国C.德国、奥匈帝国、俄国D.中国、德国、俄国某班举行辩论会,右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辩论会的主题是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正方: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反方:它使该国经济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D.斯大林模式 囱/图4.亨利•福特至今仍被美国公众奉为“最伟大的企业家”。20世纪初,他的一项创举成为20世纪大规模生产的基础。这项创举是指A.工厂中采用蒸汽动力 B.建立工厂和工厂制度C.成功研制第一辆汽车 D.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顾维钧回忆录》里写道“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材料所描述的情况发生在A.1919年的巴黎和会 B.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C.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 D.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17.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是A.新经济政策一一十月革命一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一成立“苏联”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一新经济政策一一成立“苏联”一一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一一成立“苏联”一一新经济政策一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十月革命一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一新经济政策一一成立“苏联”.从1925年至1929年德、法、比等国的关税分别提高了29%、38%和50%。1931年,先后有25个国家将进口税率提高60%至100%。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A.法西斯上台执政 B.罗斯福新政 C.经济大危机 D.世界大战的爆发.在犹太人每天被一车车抓走送往毒气室时,在令人惊恐的空袭声中,15岁犹太少女安妮却在日记中写道:“我得学习,才不会变成蠢人,我要上进,将来要当个新闻记者或者作家,这是我的愿望!”该日记从控诉了A.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B.日本法西斯的暴行C.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D.西班牙法西斯的暴行.“二战”中某一重大事件发生之后,英国首相丘吉尔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据此分析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A.三国同盟的建立 B.太平洋战争爆发C.苏德战争爆发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道:“1945年之后,德、法两国都毫无疑问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二战后,由法国和德国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盟组织,由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共同的议会,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便横空出世了。”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A.二战后德法两国继续对抗 B.二战后欧洲各国之间合作增强C.二战后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D.二战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学者大卫•科茨在研究苏联解体时指出“实行资本主义最符合'精英'集团的利益。这

样,他们不仅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者,而且可以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既可以实现个人财富更快地增长,又能合法地让子女继承权力和财富。”这里的“精英”主要来自A.苏共高级干部 B.苏联高级军官C.苏联高级知识分子 D.苏联金融寡头.织“围脖”、上QQ、聊微信是现代年青人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方式,这些深受年青人喜爱的沟通方式的出现主要得益于B.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DB.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D.现代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C.现代无线电技术的兴起.观察图6,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上升的原因是A.蒸汽机的发明B.火车的问世C.飞机、汽车的发明D.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图625.截止2015年4月,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57个。如图7这反映出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②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③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5分)(13分)近代西方走过了一条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的探索之路,给人类社会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已故哈佛科学史教授I.B.科恩在《科学中的革命》一书,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分成“旧世界”与“新世界”这两个阶段,其分水岭就是科学革命发生的16、17世纪。在此之后,人类文明进入现代,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都被视为科学革命在新世界的延续。——刘纯:《理解现代文明的关键是理解科学革命》(摘自南方周末2015年2月13日)材料二: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马克思材料三: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国和法国要求,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马克思请回答:(1)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的是谁?他的杰出贡献是什么?(3分)(2)从动力方面而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分别进入到了什么时代?(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什么?请结合这两次革命中的重要文献分别说说它们是如何反映这一要求的。(6分)(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三大革命之间的关系。(2分)(13分)人口迁移是人类历史上的常见现象,人口迁移一方面是促进不同生产方式传播发以及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但同时也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大洲人口变化的统计(单位:百万人):1650年1750年1850年1900年非洲100100100120欧洲103144274423亚洲253437656857材料二: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就开始大量地迁往美洲。……英国人从1607年开始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登陆并建立殖民地,随后,为了逃避宗教迫害,“五月花号”在1620年又带来了大批的清教徒在马萨诸塞登陆。之后,西欧、北欧,甚至东欧、南欧的很多人相继来到北美。……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出现,东西贸易的发展,吸引大批华人奔赴南洋。明末清初,为逃避清兵,又一次有大批人漂洋过海,移居国外。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对外实行门户开放,加上国内战争、饥荒,又使沿海各省的贫苦民众以空前规模大量到海外谋生。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出国人数多达1000多万,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摘自王恩涌《人•地•文化》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年来,西方大部分国家都欢迎通过留学和技术引进高端移民,对低端劳动力移民、非法移民和难民却态度暧昧。好处是补充当地劳动力,坏处是增加就业竞争、市政压力、治安隐患等。在纽伦堡一个三层白色小楼里,来自伊拉克、苏丹、摩洛哥的人,有吃(每周发两次食物);有穿(每月发一张购物券);有住(一间配置简单的房屋);有基本医疗保障。但没有希望。因为在难民身份申请长达几年的过程中,难民不允许工作,也不能上学,更无法与当地人交流。——李昕《移民问题:冷漠的尊重与宽厚的放任》材料四:2011年3月开始的叙利亚内战导致超过115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成为难民,其中超过20万的叙利亚难民涌入欧洲。面对难民,欧洲各国态度不一。德、法等国同意接收一定数量的难民,但也有许多国家以不堪经济重负、担心恐怖份子混入为由,拒绝接收。2015年9月,名叫艾兰•库尔迪的3岁男孩子伏尸海滩的照片震惊世界,令世人揪心,为此有学者提出接收难民全球有责。——综合新华网消息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非洲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外人口迁徙的原因有哪些?(4分)对北美、南洋的发展再带来什么有利因素?(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口迁徙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2分)(4)综合上述材料,面对叙利亚难民危机,你是否同意拯救叙利亚难民全球有责?请说明理由。(3分)南海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单项选择题(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ACBADCBADAB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DADCABBAAC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26.(13分)(1)牛顿(1分)。1689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对后来的人类科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分)(2)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分)(3)要求: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2分)如何反映:英国的《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定了国会的最高权力,规定了公民的权利(2分);美国的《独立宣言》提出了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2分)(文献1分,内容1分。)(4)相互影响、相互促进。(2分)27.(12分)(1)特点:非洲人口增长缓慢(1分)。原因:三角贸易使非洲人口长期停滞不前;西方的殖民活动、长期的战乱、经济发展长期落后(每点1分,任意1点即可)(2)迁徙的原因:新的生活环境的发现,人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为了逃避宗教和政治迫害;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往来的加强为迁徙提供了便利;自然灾害的影响;战乱或政府政策的影响。(每点1分,答到其中3点得3分)有利因素: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大量的劳动力(2分)(3)增加就业竞争;带来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