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_第1页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_第2页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_第3页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_第4页
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摘要,研究表明:产生厌学针对如何避免中小学生厌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中小学生,厌学,原因,对策1引言中小学生是“乐学①,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任务越来越多的学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他们愿学、喜欢学。但也不能否认,教学和学生特点的不适应,教师的“厌教”情绪,使新的“读书无用论"产生,造成一部分学生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只图及格毕业上初中,不求努力进取[1]。他们怕学习,不愿学习,这2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中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分析家庭教育的因素。家庭治疗理论认为“,问题学生”之所以产生种种问题,关键还在于家庭系统出了问题,外在的环境只是诱发因素.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产生问题,会直接导致孩子行为或心理问题的出现.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这是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会造成逆反心理;放纵型家长对子女会造成厌学贪玩问题;溺爱型家厌学心理。2.1。3家庭成员内部不协调一个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良好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这种[2]。。4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他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都是千差万别的.例如遗传基因、身体素质、生活环境、家长影响以及遇上的老师都有很大的区别,而我们一些家长和老师一般都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不顾客观实际,一味要求自己的孩子.当达不到预期的成绩,没有考上高分,或者比邻居孩子成绩差的时候,父母责备随之而来,就埋怨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在孩子的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孩子产生自卑、畏难、泄气的心理,慢慢有可能发展到厌学的学校教育的因素2.2。1应试教育的压力一些教师往往以“分”取人,厌恶、歧视后进生,使部分学生对教师子,轻多数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讲课枯燥等。这些因素既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也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此外,学习内容枯燥,[3。2。2。2教师本身厌教和自身素质不高教师“厌教”课堂没趣味,学生受影响学习没兴趣有的人过分夸大小学生的“厌学”情绪,把学生“厌学"的原因,要么推给社会,要么推给学生。而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不是什么都不愿学,而是愿学这科,不愿学那一科。愿听甲老师的课,不愿听乙老师的课.主要原因有:教师态度不正、不民主、盛气凌人,学生厌烦这样的老师,进而不愿听他上课,厌学这一学科;教学内容不丰富,讲课照本宣科,听了收获不大,听着没劲;教法不活,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不管你愿不愿听,讲了就算;学生课业负担重,压力越大,厌学心理越重。这样的教学,学生象受罪,他怎么不厌学?。3[4像不是为了孩子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设计题目,而是为了难倒2。3社会因素2.3.1多种多样的诱惑甚至打斗、凶杀、恐怖、黄色影碟等不良东西的接触的机会非常多,制着学,后是厌学,因此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青少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接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他们对社。2学习是一种艰苦而漫长的、连续而不能间断的脑力劳动,它要求在某些学生那里存在的享乐思想、怕苦、怕难、懒散等一些不良的非2。4中小学生自身的因素2。4.1学生基础不牢学习成绩跟不上,基础知识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好,受到来至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让人疲倦、厌烦的事情。2。4.2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目的没有正确的认识,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2。4。3学生性格存在缺陷存在性格缺陷,比如意志力差,性格脆弱、自卑、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不良性格也易于导致厌学。2.4.4学生人际关系不协调与人际关系差有关。由于性格等原因,有些中小学生不善与人相处,在集体中感到孤独,受到排斥、欺侮,或经常与同学们吵架,使他们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3避免中小学生厌学对策3.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校、家庭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尤其是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认教学.家长也应改变观念,认识到孩子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确立有远见的教育目标,不仅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还要关注孩子的能力、都能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就可以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苦海中解脱3。2合理的家庭教育3。2.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充满兴趣地做一件事时,他的情绪愉[5。3。2.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起来.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集中注意、善于思考、独立操作、复习预习、认真检验、笔记工整清楚等等都是好的学习习惯。反之,也懒散、贪玩、意志力薄弱等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3.2.3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来对待。为人父母,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事业有成,有许多家长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对孩子的教育进行投资,对孩子的学习严格要求,把孩子的分数看得高于一切。有的甚至走上了极端,采取过激的行为,以至于产生了许多负面的消极影响。由于父母对学习成绩的过分苛求,有的孩子高分低能,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有的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厌学逃课。为此家长应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多关注一下孩子的能力、人格、品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避免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阴影。3。3有效的学校教育3。3。1学校加强教师素质和能力培养3。3.2学校要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禁止占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要在提高学生的能力方面下功夫。3.3.3针对厌学学生,学校要及早发现,及早矫治对个别厌学严重的学生,学校一定要安排专业人员做好疏导工作。对于有厌学心理的学生,要给以更多的关爱。同时,学校要做好重视开展矫治厌学行为的研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实践、提高,从根本上矫治学生的厌学行为。2。4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有效配合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学校、家庭要有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与家长接触,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等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6].家长也要及时与学应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对营业性的电子游戏室、台球室,除法定节假日外,不能向中小学生开放;对网络和书刊及音像制品应开始规模宏大的整查活动,清除那些宣扬色情、凶杀、恐怖等不健康的东西,并依法严惩制造、传播。4结论本文主要是从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出发,研究表明:产生厌学的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并且我们针对厌学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在我们处于高度知识化的社会,学生厌学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又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方法、新的注释:①教育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厌学"一词,前人留了许多触1977年北师大教育家在全国中小学学习发展的大8.4%;21世纪初中国儿童心理3,61.7%的学生有一定的26.4%。参考文献:[1].2011.31(4):第92-95[2]。 马莉,小学生厌学现象探.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学报,2010.21(2):第69-72页。[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