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苏秦说秦惠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苏秦说秦惠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苏秦说秦惠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阅读:《战国策·秦策·苏秦说秦惠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络、代马之用,南有巫山、跨中之限,东有崤、函走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救,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曰。”苏秦曰:“臣国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送,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索,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整击耽,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共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追则杖载相撞,然后可建大功。今欲并天下,凌万

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副主,忽于至道,皆悟于教,乱于治,述于言,惑于语,沈于辨,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说秦王书土上而说不往黑照之袅弊黄金互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膝履踢,负节担乘,形容枯稿,面目犁黑,状有

归色。(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B.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C.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装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D.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装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连横,战国时期的外交和军事策略,文中指秦国跟诸侯国联合以打击别的诸侯国。B.“奏其效”,意为陈述其功效,文中的“奏效”与今天所说的“奏效”含义不同。C.文章,泛指著作,文中指文献典籍,古人认为文章对国家的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D.“夫徒处而致利”的“致”指取得,与《劝学》中“而致千里”的“致”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秦认为秦国得天独厚,有足够的实力吞并诸侯,称霸天下。他极力游说秦惠王,希望自己的主张能够被采用。B.秦惠王对苏秦的主张并不赞同,以时机、条件等不成熟为由拒绝了他的意见,足见秦惠王谨慎务实的作风。C.苏秦对秦惠王不听从自己的主张感到困惑,但他仍然耐心地纵论古今,彰显战国时期纵横家巧言雄辩的风采。D.苏秦最终未能成功游说秦惠王,返回老家时,他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背着书籍,挑着行囊,体貌憔悴,很是惭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译文:(2)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译文:14.苏秦是如何游说秦惠王的?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解析】10.D11.C【解析】“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中的“文章”指法令制度。12.C【解析】“感到困惑”错误。“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疑”为“怀疑”,句意为“我本来就怀疑(预料到)大王您可能不会采用”。13.(1)现在您庄重地(严肃)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赶来在朝廷上教导我,我想改天再听您的教诲。(俨然:庄重严肃的样子;庭:在朝廷上;异日:改日,各1分。句子大意1分,落在“愿以异日”上,该句为省略句,补上省略的内容,如“希望改日再听您的教诲”“希望改天再说”,意思相近即可)(2)于是就废却文治,使用武力,用优厚待遇蓄养勇士,缝制盔甲,磨砺兵器,(想)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厚:用优厚的待遇;缀甲厉兵:缝制铠甲,磨砺兵器;效胜:取得胜利;各1分。句子大意1分,落在“乃废文任武”,意思为废除文治,使用(任用)武力,意思相近即可)14.①极力夸赞秦国(指出“称帝而治”是完全可以做到),以此打动秦惠王;②从历史角度出发,着力证明诸侯争霸非战不可;③批评如今的国君继位者,试图用激将法使秦惠王接受他的意见。(得分点:夸赞秦国国力,列举通过战争称霸天下的例子,斥责当今诸侯各1分,顺序正确,意思相近即可得分)参考译文:苏秦起先用连横的策略游说秦惠王说:“大王您的国家,西面有巴、蜀、汉中等富饶之地,北面有可用的胡貉和代马,南面有可作屏障的巫山、黔中,东面有牢固的崤山、函谷关。土地肥美,百姓殷实富足,有万辆战车,有百万武士,有千里沃野,积蓄丰厚,地理形势优良便利,这就是所谓的天府,雄霸天下的强国啊。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如果)习用车骑,教以兵法,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统治天下。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一下,请允许我奏明这样做的成效。”秦王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现在您庄重地从老远跑来在朝廷上教导我,我希望改天再听您的教诲。”苏秦说:“我本来就怀疑大王不会接受我的意见。过去神农讨伐补遂,黄帝讨伐涿鹿、擒获蚩尤,尧讨伐驩兜,舜讨伐三苗,禹讨伐共工,商汤讨伐夏桀,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纣王,齐桓公善于作战而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有不用战争手段的呢?古代各国派遣使者,车辆往来,奔驰于道,商谈结盟,天下成为一体,有的约从有的连横,没有把武器甲胄储藏起来。穿着华丽的文士能言善辩,战争却难以止息。愈是玩弄繁缛文辞,天下就愈难治理好。说的人把舌头

说破,

听的人听得耳朵聋,却不见成功,(嘴上说)躬行仁义,恪守诺言,却不能使天下人相亲。于是废却文治,信用武力,以优厚待遇蓄养勇士,缝制盔甲,磨砺兵器,(想)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想空坐着就获取利益,安然兀坐而想扩展疆土,即使是上古五帝、三王、五霸,贤明的君主,常想安坐而获利,势必不可能,所以用战争来续成大业。如果地域广阔,两军就可以相互进攻;如果地势狭促,就要杖戟相交,展开白刃战,然后方能建立大功。现在要想并吞天下,凌驾于大国之上,使敌国屈服,控制海内,统治百姓,让诸侯称臣,非发动战争不可。现在在位的国君,忽视了这个最重要的道理,个个教化不明,治理混乱,又被一些人的奇谈怪论所迷惑,沉溺在巧言诡辩之中。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