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高昌王麴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高昌王麴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高昌王麴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高昌王麴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高昌王麴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贞观十三年,高昌王麴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伊吾先臣西突厥,既而内属,文泰与西突厥共击之。上下书切责,征其大臣阿史那矩,欲与议事。文泰不遣,遣其长史麴雍来谢罪。颉利之亡也,中国人在突厥者奔高昌,诏文泰归之,文泰蔽匿不遣。又与西突厥共击破焉耆,焉耆诉之。上遣虞部郎中李道裕往问状,且谓其使者曰:“高昌数年以来,朝贡脱略,无藩臣礼,所置官号,皆准天朝。我使者至彼,文泰语之云“鹰飞于天,雉伏于蒿,猫游于堂,各得其所,岂不能自生邪';又遣使谓薛延陁云“既为可汗,则与天子匹敌,何为拜其使者'。事人无礼,又间邻国为恶,不诛,善何以劝?”三月,薛延陁可汗遣使上言,请发所部为军导以击高昌。上犹冀高昌王文泰悔过,复下玺书,征之入朝,文泰竟称疾不至。十二月壬申,遣吏部尚书侯君集等将兵击之。十四年八月,高昌王文泰闻唐兵起,谓其国人曰:“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安能致大军乎往吾入朝见城邑萧条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以下吾力能制之。若顿兵城下,不过二十日,食尽必走,何足忧也。”及闻唐兵临碛口,忧惧不知所为,发疾卒。子智盛立。军至柳谷,诇者言文泰刻日将葬,国人咸集于彼,诸将请袭之。侯君集曰:“天子以高昌无礼,故使吾讨之。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力主不可,命鼓行而进,诸将韪其言,益高其义。至田城,谕之,不下,诘朝攻之,及午而克。以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夜趋其都城,高昌逆战而败。智盛致书于君集曰:“得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物故。智盛袭位未几,惟尚书怜察。”君集报曰:“苟能悔过,当束手军门。”智盛犹不出,君集命填堑攻之,飞石雨下。又为巢车,高十丈,俯瞰城中,有行人及飞石所中,皆唱言之。智盛穷蹙,八月癸酉,开门出降。(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第二十八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安能致大军乎/往吾入朝/见城邑萧条/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以下/吾力能制之/B.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安能致大军乎往/吾入朝见/城邑萧条/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以下/吾力能制之/C.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安能致大军乎往/吾入朝/见城邑萧条/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以下/吾力能制之/D.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安能致大军乎/往吾入朝见/城邑萧条/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以下/吾力能制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所建立的政权:在文中可视为特指唐朝,中国人则指唐朝人。B.突厥,是古代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同匈奴、鲜卑等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游牧民族。C.吏部,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之一,主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俸饷等;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D.癸酉,文中指“癸酉日”,采用的是干支纪日法。古人将天干与地支按固定顺序组合,既可纪日,也可纪年、纪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昌王对唐太宗的诏书充耳不闻,不派太宗征召的大臣阿史那矩入朝议事,反而派长史麹雍入朝谢罪。B.高昌王不向唐朝进贡,不行藩臣之礼,离间唐与薛延陁、焉耆、伊吾等国的关系,表现得无礼至极。C.高昌王起初认为,受地理条件限制,唐军不足为惧;唐军抵达后,他又担忧恐惧,前后形成鲜明对比。D.智盛继位后,写信给侯君集,请求谅解;但在侯君集给他机会后,他仍选择闭门不出,进行消极抵抗。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高昌王麹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伊吾先臣西突厥,既而内属,文泰与西突厥共击之。(4分)译文:(2)力主不可,命鼓行而进。诸将韪其言,益高其义。(4分)译文:14.大唐“仁义之师”美名传天下,请结合文本简述具体表现。(3分)【答案解析】10.(3分)A(沙碛:沙漠。往:过去、以前。入朝:进入唐朝。见:看见。)译文:唐朝距离我们七千里,沙漠就有二千里,大军怎么能够到达呢?以前我去唐朝,看见城邑很萧条。如今唐朝派兵来讨伐我们,发兵多则粮草供给不上,三万兵力以下,我们的兵力足够能制胜于他。11.(3分)C“俸饷”非吏部掌管。12.(3分)B离间与焉耆、伊吾等国的关系,无中生有。13.(4分)(1)高昌王麹文泰多次阻止西域各国入朝进贡,伊吾早先向西突厥称臣,不久又归附唐朝,麹文泰联合西突厥共同进攻伊吾。(遏绝:阻止,臣:称臣,内属:归附唐朝;以上三处各1分,句意1分)(2)(侯君集)竭力主张不能这样做,下令击鼓行军。诸位将领赞同他的观点,更加尊崇他的德行。(鼓行:击鼓行军;韪:赞同;高:尊崇,推崇。以上三处各1分,句意1分)14.(3分)(1)在薛延施可汗主动请击高昌的情况下,太宗仍希望高昌王麹文泰能够悔过,又下诏书,征召他入朝。(2)唐军没有在文泰的墓地偷袭,唐军击鼓进军。(3)到达田城,先告之以利害,对方没有投降,才在第二天发动进攻。(4)唐朝将领给高昌王智盛改过的机会。(每点1分,答对三点即可)【参考译文】贞观十三年,高昌王麹文泰多次阻止西域各国入朝进贡,伊吾早先向西突厥称臣,不久又归附唐朝,麹文泰联合西突厥共同进攻伊吾。唐太宗给他下诏书严厉斥责,又征召他的大臣阿史那矩,想和他商议此事。麹文泰不让阿史那矩入朝,派他的长史麹雍来谢罪。颉利可汗被打败灭亡时,在突厥的中原人有的逃奔到高昌,太宗下诏让麹文泰放他们回到唐朝,麹文泰把他们隐藏起来不放。这次又和西突厥共同进攻焉耆,焉耆向唐朝上诉此事,太宗派遣虞部郎中李道裕前往询问情况,并且对高昌使者说:“高昌这几年以来,不向我大唐进献贡品,不行藩臣之礼,所设置的官职称号,都和我大唐相同。我们的使者到你们那里,麹文泰对使者说:“鹰飞翔在天空,野鸡伏在草丛中,猫游戏于庭堂,各得其所,难道还有自己不能生存的吗?'又派使者对薛延随说:“你既身为可汗,就应该和大唐天子相匹敌,为什么要拜他的使者?'(麹文泰)侍奉别人如此无礼,又离间周围的邻国作恶,不杀掉他,怎么能劝别人为善?明年,我们就要发兵讨伐你们高昌。”三月,薛延陁可汗派遣使臣向太宗上言,请求派遣他的军队作为向导进攻高昌。”太宗仍希望高昌王麹文泰能够悔过,又下玺书,征召他入朝,麹文泰竟然称病不来。贞观十三年十二月壬申,太宗派遣吏部尚书侯君集等领兵进攻高昌。贞观十四年八月,高昌王麹文泰听说唐朝发兵讨伐他,对他的国人说:“唐朝距离我们七千里,沙漠就有二千里,大军怎么能够到达呢?以前我去唐朝,看见城邑都很萧条。如今唐朝派兵来讨伐我们,发兵多粮草就会供给不上,三万兵力以下,我们的兵力足够能制胜于他。如果他们把军队停留在城下,用不了二十天,粮食吃完了必须撤退,然后我们就可追上去俘虏他们,有什么可忧虑的。”等到听说唐军已临近碛口,他又忧愁恐惧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得病死去,他的儿子智盛继承王位。唐军到达柳谷,侦查员来报告说麹文泰当日将安葬,国内的人都集中在那里,各位将领请求袭击。侯君集说:“大唐天子认为高昌王怠慢无礼,所以才派我们征讨他,如今我们在文泰的墓地偷袭他们,不是兴师问罪之师干的事情。”竭力主张不能这样做,下令击鼓行军。诸位将领赞同他的观点,更加尊崇他的德行。到达田城,向城中告知利害,他们不投降,便于第二天清晨发动攻城,到午间,城池被攻破,又以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夜晚赶往高昌的都城,高昌人出兵迎战被打败。智盛送信给侯君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