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U建筑同层排水技术手册_第1页
PVC-U建筑同层排水技术手册_第2页
PVC-U建筑同层排水技术手册_第3页
PVC-U建筑同层排水技术手册_第4页
PVC-U建筑同层排水技术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8目录总则……………1定义……………1材料……………23.1管材、管件…………………23.2同层汇合器…………………33.3防水材料……………………5设计……………54.1排水系统的分类和选用…………………54.2卫生器具和排水附件选用…………………74.3管道布置和敷设……………74.4管道计算……………………84.5同层汇合器应用方式……………………11施工……………165.1管道连接…………………165.2埋地铺设管道安装………175.3楼层管道安装……………175.4地面构造…………………185.5其它专业配合注意事项…………………195.6防水层施工注意事项……………………20验收……………206.1中间验收(隐避工程验收)……………206.2竣工验收…………………21总则1.1为了使建筑同层排水的设计、施工做到安全可靠、先进合理、用户方便查阅,特制定本技术手册。1.2本手册适用于居住建筑内生活排水,以同层汇合器为核心的同层排水技术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民用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内生活排水系统采用同层排水技术可参照本手册。1.3管道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在符合本技术手册的基础上,还应同时符合《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1998)、《建筑同层排水技术规程》(CECS247-2008)等国家及相关行业标准规范要求。定义2.1同层排水系统排水支管不穿越楼板到下层空间、与卫生器具同层敷设并接入排水立管的排水系统。2.2墙体敷设方式排水支管在本层楼板上方沿墙敷设并与立管相连,在室内装修时,可利用装饰假墙将排水管道隐蔽起来。2.3地面敷设方式通过降低楼板(或设置架空楼板)的方式将排水横管敷设在本层楼板上方(或架空楼板下)并接入立管。2.4同层汇合器安装于立管上,分别汇集粪便污水和其它废水,并且废水有共用水封阻隔的同层排水附件。2.5污废合流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合流后排出室外(一般指污废水共用一根立管)。2.6汇合式同层排水系统以应用同层汇合器排水附件为核心技术的同层排水系统。2.6伸顶通气管排水系统仅设伸顶通气管的排水系统。2.7专用通气管排水系统设伸顶通气管、专用通气立管的排水系统。2.8管窿为设置排水立管而砌筑的不能进人竖向狭小的空间。2.9直通式地漏用于排除地面积水,结构内不带存水弯,排出管竖直向下的配件。2.10侧墙式地漏用于排除地面积水,结构内不带存水弯,蓖子垂直于地面,排出管平行于地面的配件。2.11排水立管呈垂直或与垂线夹角小于45°的排水管道。2.12排水横管呈水平或与水平线夹角小于45°的排水管道。2.13排水横支管连接器具排水管至立管的排水管段。2.14排水横干管连接若干根排水立管至排出管的排水管段。2.15降板高度指建筑排水采用降板法同层排水技术时,卫生间完成地面至现浇楼板上平面的高度。材料3.1管材、管件3.1.1汇合式同层排水系统管材应符合GB/T5836.1-2006的产品标准3.1.2汇合式同层排水系统管件产品应符合GB/T5836.2-2006的产品标准3.2同层汇合器3.2.1同层汇合器组成3.2.1.1同层汇合器为组装件,由横管接入口1、横管接入口2、横管接入口3、立管上接口4、立管下接口5、存水弯6、主体7、主体上盖8共8部份组成,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主视图图2剖面图图3俯视图3.2.1.2横管接入口2、横管接入口3两部份为可选型组件,如图4和图5两个配件可以自由组合选用,位置可以互换,但其中至少应有一个二承一插顺水三通,以方便接出检查口。图4(二承一插顺水三通)图5(一承一插90º弯头)图6(清扫口)3.2.1.3清扫口为外旋式带插口配件(图6),其安装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一段D50管材连接至方便清通的地方,并且连接管段总长度不超过800mm、连接管段上转角不得小于135°。3.2.2材料物理性能满足GB/T5836.2-2006要求。3.2.3本体承插部位椭圆度小,试插后最大间隙不超过0.8mm。3.2.4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3.2.5横支管接口旋转自如。3.2.6共用存水弯实测排水流量1.6L/S(参照CJ/T186-2003中多通道地漏排水流量测试方法,具体见附录A)3.2.7共用存水弯自清能力达到100%(参照CJ/T186-2003中多通道地漏自清能力测试方法,具体见附录B)3.3防水材料3.3.1防水材料宜选用涂膜形式的防水材料,材料的品种、牌号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表3.3.1是几种常见防水材料的性能要求表3.3.1几种常见防水材料的性能要求聚氨酯防水涂料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丙稀酸酯防水涂膜固体含量≥93%≥43%≥40%粘结强度(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0.3MPa≥1.1Mpa抗拉强度0.6MPa以上0.67MPa≥2.0Mpa延伸率≥300%≥300%柔度在-20℃绕ф20mm圆棒无裂纹-10℃绕ф10mm圆棒无裂纹在-20℃±2℃以下绕ф3mm金属棒半周,涂膜无裂纹剥落现象-30℃+或-1℃,2h不脆不裂耐热性在85℃加热5h,涂膜无流淌和集中气泡80℃,5h无变化80℃+或-2℃,5h不起泡、不皱皮、不开裂不透水水性动水压0.2MPa恒压1h不透水动水压0.1MPa,恒压0.5h不透水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0.3Mpa,30min,无渗漏固化时间表干≤4h

,

实干<24h4、设计4.1汇合式同层排水系统的分类和选用4.1.1汇合式同层排水系统适用于重力作用下的生活排水,适用于污废合流系统4.1.2按横管敷设方式可分为地面敷设方式(图8)、墙体敷设方式(图9)图8地面敷设方式同层排水管路图图9墙体敷设方式同层排水效果图图4.1.2.3墙体敷设方式同层排水管路图4.1.3地面敷设方式可采用整体降板和局部降板两种结构形式4.1.4当卫生间面积较富裕,且室内净空高度要求较高时,宜采用墙体敷设方式4.1.5当卫生间面积较小时,宜采用地面敷设方式。4.1.6根据管道井位置和卫生器具布置,墙体敷设方式和地面敷设方式可在同一卫生间中结合使用。4.1.7按排水系统通气方式可分为不通气排水系统、伸顶通气管排水系统和专用通气管排水系统4.1.8根据设计秒流量计算结果,当流量较大时宜选用专用通气管排水系统,具体参照表4.4.94.2卫生器具和排水附件选用4.2.1当采用地面敷设方式同层排水时,大便器应采用自带存水弯结构的竖排式坐(蹲)便器;地漏宜采用简易地漏。4.2.2当采用墙体敷设方式同层排水时,大便器应采用自带存水弯结构的横排式坐便器;地漏宜采用侧地漏。4.2.3接入两个D50横支管接口的排水器具及附件构造内均不应自带存水弯。4.2.4接入D110横支管接口的卫生器具构造内存水弯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4.3管道布置和敷设4.3.1排水立管宜敷设在管窿内,要求不高时,也可明装。4.3.2排水立管位置应上下对应,当不能避免转弯时,转弯位置应在同层汇合器的下层进行。4.3.3排水立管穿楼板部位(同层汇合器)与楼板应形成固定支撑,并采取有效防水措施。4.3.4排水立管应每层设一个伸缩节(层高小于4m)。4.3.5排水横支管应避免交叉敷设。4.3.6除符合以上要求外,还应符合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4.4管道计算注:汇合式同层排水管道计算方法与传统隔层排水计算方法相同,应符合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规定,具体如4.4.1~4.4.10条所示4.4.1卫生器具排水流量、当量和排水管径应按表4.4.1确定。表4.4.1卫生器具排水流量、当量、排水管的管径卫生器具名称排水流量(L/S)当量排水管外径mm洗涤盆、污水盆(池)0.331.0050厨房单格洗涤盆0.672.0050厨房双格洗涤盆1.003.0050盥洗槽(每个水龙头)0.331.0050~75洗手盆0.100.3032~50洗脸盆0.250.7532~50浴盆1.003.0050淋浴器0.150.4550高水箱大便器1.504.50110低水箱大便器110冲落式大便器1.504.50110虹吸式、喷射虹吸式2.006.00110自闭式冲洗阀1.504.50110医用倒便器1.504.50110自闭式小便器0.100.3040~50感应式小便器0.100.3040~50大便槽≤4个蹲位2.507.50110>4个蹲位3.09.00160小便槽(每米长)自动冲洗水箱0.170.50--手动冲洗阀50化验盆(无塞)0.200.6040~50净身盆0.100.3040~50饮水器0.050.1525~50家用洗衣机0.501.5050注:家用洗衣机排水软管,直径为30mm,上排水家用洗衣机排水软管内径为19mm。4.4.2建筑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4.4.2)式中q计算管段排水设计秒流量(L/S)N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排水当量总数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宜按表4.4.2确定q计算管段上最大的一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L/S),可按表4.4.1取值。表4.4.2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值建筑物名称住宅、宾馆、医院、疗养院、幼儿园、老人院的卫生间集体宿舍、旅馆和其它公共建筑的公共盥洗室和厕所间1.52.0~2.5注:如计算所得流量值大于该管段上按卫生器具排水流量累加值时,应按卫生器具排水流量累加值计。4.4.3排水横管的水力计算,应按下式计算:(4.4.3)式中v流速(m/s)n粗糙系数,取0.009R水力半径(m)I管道坡度4.4.4排水横管的设计坡度应保证排水流速不小于0.7m/S自清流速。4.4.5排水横管的设计充满度不宜大于最大设计充满度,且不应小于0.5。4.4.6排水横支管的标准坡度应为0.026。4.4.7排水横管的最小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可按表4.4.7确定:表4.4.7塑料排水横管的最小坡度和最大设计充满度管径(mm)最小坡度最大设计充满度500.0120.5750.0070.51100.0040.51250.00350.51600.0030.62000.0030.64.4.8生活排水管道横管的水力计算,可按表4.4.8确定表4.4.8塑料排水横管水力计算表(n=0.009)坡度h/D=0.5h/D=0.6De50De75De90De110De125De160QvQvQvQvQvQv0.0014.840.430.00155.930.520.0022.630.486.850.600.00252.050.492.940.537.650.670.0031.270.462.250.533.220.588.390.740.00351.370.502.430.583.480.639.060.800.0041.460.532.590.613.720.679.680.850.00451.550.562.750.653.940.7110.270.900.0051.030.531.640.602.900.694.160.7510.820.950.0061.130.581.790.653.180.754.550.8211.861.040.0070.390.471.220.631.940.713.430.814.920.8912.811.130.0080.420.511.310.672.070.753.670.875.260.9513.691.200.0090.450.541.390.712.190.803.890.925.581.0114.521.280.0100.470.571.460.752.310.844.100.975.881.0615.311.350.0120.520.631.600.822.530.924.491.076.441.1716.771.480.0150.580.701.790.922.831.035.021.197.201.3019.751.650.0200.670.812.071.063.271.195.801.388.311.5021.651.900.0250.740.892.311.193.661.336.481.549.301.6824.212.130.0260.760.912.351.213.741.366.561.569.471.7124.662.170.0300.810.972.531.304.011.467.101.6810.181.8426.522.330.0350.881.062.741.414.331.597.671.8211.001.9928.642.520.0400.941.132.931.514.631.698.201.9511.762.1330.622.690.0451.001.203.101.594.911.798.702.0612.472.2632.472.860.0501.051.263.271.685.171.889.172.1813.152.3834.233.010.0601.151.383.581.845.672.0710.042.3814.402.6137.503.30注:Q排水流量(L/S);v流速(m/s);D塑料排水管公称外径(mm)4.4.9生活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应按表4.4.9.1和表4.4.9.2确定。但立管管径不得小于所连接的横支管管径。表4.4.9.1设有通气管系的生活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立管管径(mm)排水能力(L/S)当横干管管径=立管管径当横干管管径>立管管径(大一号)伸顶通气管系统专用通气管系统伸顶通气管系统专用通气管系统501.0-1.2-752.55.03.0-1104.59.05.410.01257.014.07.516.016010.025.012.028.0表4.4.9.2不通气排水系统的生活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立管工作高度(m)排水能力(L/S)立管管径(mm)≤2507511012516031.01.703.805.007.0040.641.352.403.405.0050.400.701.361.902.8060.400.501.001.502.2070.400.500.761.202.00≥80.400.500.641.001.40注:排水立管工作高度,按最高排水横支管和立管连接点至排出管中心线间的距离计算。4.4.10建筑物内底层排水管道与楼层管道分开单独排出时,其排水横支管管径可按表4.4.9.2中立管工作高度≤2m的数值确定。4.5同层汇合器具体应用方式4.5.1根据不同的卫生间布置样式,通过排水立管中心与配件主体中心连线方向相对于建筑墙体不同的旋转角度(以下称立管偏心方向),配合D110和D50三通开口不同的旋转角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应用模式。4.5.245º正夹角式(立管偏心方向与墙面成45º夹角,两个D50接口两侧对称分布)典型布置样式D110接口可以在90º夹角范围内旋转应用举例:4.5.322.5º侧向夹角式(立管偏心方向与墙面成22.5º夹角,两个D50接口在D110接口的同一侧)4.5.490º夹角式(立管偏心方向与墙面成90º夹角)典型布置样式两个D50接口可以在225º夹角范围内旋转4.5.5墙体敷设应用模式应用:适用于大便器和其它卫生器具位于立管同一侧布置的情况配套大便器:落地后排水式坐便器,排出管中心高度要求在(距完成地面)110~180范围内。地漏:采用侧墙式地漏假墙宽度:250~350mm应用举例:如下图所示:4.5.6清扫口应用方式4.5.6.1当采用地面敷设方式时清扫口可以通过D50管材引至上部,在管道井侧壁距地坪面约40CM左右开一个检修门(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如图4.5.6.1所示图4.5.6.1地面敷设方式时清扫口应用4.5.6.2当采用墙体敷设方式时清扫口可以通过D50管材引至上部,在墙体外侧墙面距地坪面约20CM处将清扫口外露(图4.5.6.2),或者开一个检修门隐蔽安装。图4.5.6.2墙体敷设方式时清扫口应用4.5.6.3若发现D50支管所连接的器具,如洗脸盆、浴缸、地漏等,有流水不畅现象,应通过清扫口进行清通,清通宜采用简单的手摇式弹簧式清通工具,也可以将软管插入共用水封内,通过压力水进行冲洗(如图4.5.6.3),不可采用高强度震捣型机具清通,以免损坏管件。图4.5.6.3同层汇合器采用软管压力水冲洗进行清通示意图5、施工5.1管道连接5.1.1锯管及坡口;5.1.1.1锯管长度应根据实测并结合连接件的尺寸逐层确定,切口应平整并垂直于轴线,断面处不得有任何变形;5.1.1.2插口处可用中号板锉锉成15°~30°坡口,坡口厚度宜为管壁厚度的1/3~1/2,长度一般不小于3mm,坡口完成后应将残屑清除干净。5.1.2粘合面的清理:管材或管件在粘合前应用棉纱或干布将承口内侧和插口外侧擦拭干净,使被粘结面保持清洁,无尘砂与水迹。当表面有油污时,须用棉纱蘸丙酮等清洁剂擦净。5.1.3管端插入承口深度:配管时应将管材与管件承口试插一次,在其表面划出标记,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表5.1.3的规定。表5.1.3管材插入管件承口深度(mm)序号外径管端插入承口深度序号外径管端插入承口深度12350751102742504516020060655.1.4胶粘剂涂刷:用油刷蘸胶粘剂涂刷被粘接插口外侧及粘接口内侧时,应轴向涂刷,动作迅速、涂抹均匀、且涂刷的胶粘剂应适量,不得漏涂或涂抹过厚。冬季施工时尤须注意,应先涂承口,后涂插口。5.1.5承插接口的连接:承插口涂刷胶粘剂后,应立即找正方向将管子插入承口,使其准直,再加挤压。应使管端插入深度符合所划标记,并保证承插接口的直度和接口位置正确,还应保持2~3min,防止接口滑脱,预制管段节点间误差应不大于5mm.5.1.6承插接口的养护:承插接口接插完毕后,应将挤出的胶粘剂用棉纱或干布蘸清洁剂擦拭干净。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和气候条件静置至接口固化为止。冬季施工时固化时间应适当延长。5.2埋地铺设管道安装5.2.1埋地铺设管道宜分两段施工。第一段先做±0.00以下的室内部分,至伸出外墙为止.待土建施工结束后,再铺设第二段,从外墙边接入检查井。5.2.2按设计图纸上的管道位置,确定标高并放线,经复核无误后,开挖管沟至设计深度。5.2.3埋地管道的管沟,应底面平整,无突出的坚硬物,一般可做100~150mm砂垫层,垫层宽度应不小于管径的2.5倍,坡度与管道坡度相同。须用细土或砂子等填至管顶以上至少100mm处。5.2.4管道安装完毕经复核无误后,必须进行灌水实验,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室内地坪高度。满水15min后,若水面下降,再灌满延续5min,以液面不下降为合格。放水后应将存水弯水封内积水沾出。5.2.5灌水实验后,应封闭各受水管管口,填堵孔洞。回填土须分层进行,并用木夯夯实。如用机械回填,应先人工回填一层,其厚度自管顶以上不小于300mm。5.2.6按有关规定,当最低横支管可以直接接入立管,即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离可以满足要求时,最低层卫生间也可以应用同层汇合器排水,如不能满足要求则低层排水宜单独排出室外,与传统做法相同。5.3楼层管道安装5.3.1安装之前,先按管道系统和卫生设备的设计位置,在墙、柱和楼地面上划出管道中心线(包括立管和各横支管),并确定排水管道预留管口的坐标,作出标记。5.3.2按管道走向及各管段的中心线标记进行测量,绘制实测小样图,详细注明尺寸,在楼板上注明各层大便器接口朝向标识线。5.3.3选定的支承件和固定支架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支承件的安装间距应符合表5.3.4的规定。表5.3.3管道支承件的间距外径/mm5075110160立管(m)1.21.52.02.0横管(m)0.50.751.11.65.3.4管道安装一般应自下向上分层进行,先安装立管,后安装横支管,连续施工。5.3.5立管的安装,可按照下列操作工艺进行:5.3.5.1按设计要求设置固定支架或支承件后,再进行立管的吊装。5.3.5.2安装立管时,先根据立管管道中心线,在保证同层汇合器本体上沿与现浇楼板地面齐平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伸缩节的位置,测量确定出各管段长度并截管。5.3.5.3根据大便器接口朝向标识线,摆正同层汇合器三通接口方向,5.3.5.4先将管段试插入同层汇合器顺水三通上端承插口,并安装伸缩节,校正后初步固定管卡。5.3.5.5调整管段长度,使上层同层汇合器本体上沿与现浇楼板地面齐平。5.3.5.6配管试插完成,检查无误后,即可进行粘接,并最终固定管卡。5.3.5.7立管安装完毕后,应由土建支模,浇筑不低于楼板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堵洞。5.3.6伸缩节必须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和数量进行安装。5.3.7横支管的安装,可按照下列操作工艺进行:5.3.7.1按实测小样图选定合格的管材和管件,进行配管和截管。预制的管段配制完成后应按小样图核对节点间尺寸及管件接口朝向。5.3.7.2从立管接口位置到卫生器具的管道按设计管线走向放样。5.3.7.3将管段试插预制,调整坡度,设置支墩确定高度。5.3.7.4粘接安装,用混凝土浇铸,固定支墩。5.3.8临时封闭各卫生器具设备预留排水管管口和立管管口。5.3.9室内管道安装完成后,随即进行伸顶通气管安装。通气管穿过屋面的措施应按设计规定执行。设计无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5.3.10伸顶通气管施工完毕后,应立即安装通气帽。5.3.11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对管道的外观质量和安装尺寸进行复核检查,复查无误后,再作通水实验。5.4地面构造5.4.1同层汇合器应用于地面敷设方式时,地面构造如图5.4.1所示:图5.4.1同层汇合器应用于地面敷设方式地面构造5.4.2降板高度由于同层汇合器水封在结构楼板内部,上口与楼板上面相平,对于废水横支管来说增加了排水水头,在保证水力条件下,为减少降板高度提供了可能。降板空间相比传统做法(标准)可以减少150mm左右(标准图集03SS408中总降板高度410),具体算法如下:一般的卫生间,净降板高度H=20(15mm找平层+5mm防水层)+155(填充层)+20(15mm找平层+5mm防水层)+55(装饰层)=250mm(如图5.4.1所示)。5.5其它专业配合注意事项5.5.1立管穿楼板预留洞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圆形,以上几种做法预留洞最小尺寸相同,具体如图5.5.1示:图5.5.1同层汇合器楼板预留洞尺寸5.5.2楼板预留洞位置公差应控制在3CM以内。5.5.3不能随意剃凿预留洞,以免对楼板造成破坏,留下漏水隐患。5.5.4卫生间楼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设防水层,厚度宜在120mm以上,不小于100mm。5.5.5同层汇合器穿楼板部位应按规范操作,用细石混凝土分两次浇捣密实。5.5.6填充层应采用轻质材料,回填时不得采用机械回填,应在排水管道两侧对称分层回填密实。5.5.7其它专业及后续操作不得破坏已做好的防水层。5.5.8同层排水采用地面敷设方式还是墙面敷设方式,以及管道井位置,卫生器具布置等应由各专业共同确定。5.6防水层施工注意事项5.6.1对防水涂料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经试验室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方法按有关标准施行。5.6.2细部构造和加强层处理,如立管穿楼板部位,为必不可少的工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不得有渗漏现象(蓄水24h观察无渗漏)。5.6.3找平层含水率低于9%,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5.6.4涂膜层涂刷均匀,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不起泡、不流淌,平整无凹凸、不露底,颜色亮度一致。保护层和防水层粘结牢固,紧密结合,不得有损伤。5.6.5底胶和涂料附加层的涂刷方法、搭接收头,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粘结牢固、紧密,接缝封严,无空鼓。5.6.6表层如发现有不合格之处,应按规范要求重新涂刷搭接,并经有关人员认证。5.6.7涂膜防水层做完之后,要严格加以保护,在保护层未做之前,任何人员不得进入,也不得在卫生间内堆积杂物,以免损坏防水层。6、验收6.1中间验收(隐避工程验收)6.1.1管道位置、标高、坡度应正确无误,严禁排水横管无坡或倒坡。6.1.2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接口应紧密不漏。6.1.3管道支架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与管道的接触应平整。固定方式未破坏建筑防水层。6.1.4塑料排水管设置伸缩节的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6.1.5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不低于本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检查各个接口不漏水,液面不下降为合格。试验合格后,应做好试验记录。6.1.6排水立管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三分之二,通球率必须达到100%.6.1.7防水涂料按设计要求的涂层涂完后,经质量验收合格,进行第一次蓄水试验,蓄水高度至设计地坪高度以上(不小于2cm),观察24h无渗漏为合格,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6.1.8地面面层做完之后,再进行第二遍蓄水试验,将地漏等部位临时封堵,蓄水2cm高度,观察24h无渗漏为最终合格6.2竣工验收6.2.1工程竣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规定。6.2.2卫生器具应做满水试验。满水后检验各连接部件不渗不漏为合格。6.2.3地漏安装位置应正确,其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周边无渗漏。6.2.4同层排水系统应进行通水试验,排水应通畅,无堵塞。附录A共用水封排水流量测试A.1测试原理A.1.1按一般住宅卫生间实际使用情况摸拟,并且取最不利条件下的通水能力,测试条件如下:a)、浴盆满水,洗脸盆满水情况下同时排放;b)、地漏位置位于浴盆排水管下游,且距共用水封最近A.1.2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计算方法,一个卫生间的废水量如表1所示卫具名称排水流量(L/S)当量洗脸盆0.250.75浴盆13污水盆0.331洗衣机0.51.5累加合计2.086.25注:排水管段设计排水流量(L/S):Q=0.12*1.5*根号(6.25)+1=1.45A.2试验装置如图A所示图AA.3试验方法A.3.1关闭两个水箱阀门,水箱1蓄水120L,水箱2蓄水3L;A.3.2两个水箱同时放水,调节球阀通水流量,控制地漏下水口水位在完成地面高度(距同层汇合器体上平面200mm)以下。在稳定状态下,测量(60士5)S时间内的排水量,计算平均流量即为共用水封通水流量。具体计算如式1。共用水封排水流量=(水箱1排水量+水箱2排水量)/测量时间………………(1)

附录B共用水封自清能力测试B.1试验装置如图B所示图BB.2试验方法B.2.1在共用水封内放入4mm大的尼龙球30个,关闭两个水箱阀门,水箱1放水5L,水箱2放水3L。B.2.2稳定后两个水箱同时放水,通水完毕,检查共用水封内尼龙球数量,计算通过率。具体计算如式2:自清能力=[(30-水封内剩余尼龙求数)/30]×100%…..(2)目录TOC\o"1-2"\h\u253321总论 1311911.1项目概况 1317891.2建设单位概况 316224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331123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22592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426521.6可行性研究范围 5265791.7结论与建议 665262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9302042.1项目区基本状况 9237942.2项目背景 1132747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265903市场分析 14297233.1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 1479553.2市场供求现状 1669963.3目标市场定位 17108883.4市场竞争力分析

17160544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1950564.1选址原则 1969314.2项目选址 19544.3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9297334.4建设条件 20123545主要功能和建设规模 22282555.1主要功能 22281835.2建设规模及内容 26195696工程建设方案 27137726.1设计依据 27219396.2物流空间布局的要求 27262516.3空间布局原则 2853886.4总体布局 2936766.5工程建设方案 30235856.6给水工程 33115596.7排水工程 3553126.8电力工程 38288986.9供热工程 46314656.10电讯工程 47153607工艺技术和设备方案 51276227.1物流技术方案 5142607.2制冷工艺技术方案 6769868节能方案分析 7336228.1节能依据 73176248.2能耗指标分析 73235218.3主要耗能指标计算 74272888.4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76295509环境影响评价 83267939.1设计依据 8335089.2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83134559.3项目位置环境现状 84208539.4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8430919.5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 8459489.6项目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861431110安全与消防 873017710.1安全措施 872680010.2消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