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1《醉翁亭记》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1《醉翁亭记》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1《醉翁亭记》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1《醉翁亭记》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1《醉翁亭记》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翁亭记》自主学习[基础存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环滁(chú) 林壑(hè) 射者中(zhōng)B.琅琊(lángyá) 辄醉(zhé) 酒洌(lèi)C.岩穴暝(míng) 晦明(huì) 伛偻(yǔlǚ)D.野蔌(sù) 觥筹(guāng) 阴翳(yì)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云归而岩穴暝()(2)谓太守谓谁()太守自谓也()(3)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4)秀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5)乐山水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下列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环滁皆山也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4.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谊)B.乐其乐也(乐趣)C.醒能述以文者(介词,用)D.山行六七里(沿着山路)5.下列加点的“而”表示修饰的一项是()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D.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6.请以“范仲淹以天下为忧”为下联,联系《醉翁亭记》一文,拟写上联。上联:。[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翻译下列句子。(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由山而峰,由峰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翁,由醉翁而引出“山水之乐”,层层递进,过渡巧妙。B.第二段,作者先概括了四季的不同风光,接着描绘了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图,最后小结,间接抒发了作者为美景所陶醉的欢乐心情。C.第三段分别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这几幅画面。D.全文共有十处写“乐”,与“醉”互为表里,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3.本文如果开篇先着重讲述“太守之乐”这一内容,表达效果会有何不同?4.“醉能同其乐”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太守在为官为政方面,除了“与民同乐”之外,还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与摘录原句相结合)6.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答。7.全文的点题句是哪一句?请说说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中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8.文章结尾一句有何作用?[拓展迁移]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①,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②。涛澜汹涌,风云开阖③。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④,周瑜、陆逊之所骋骛⑤,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元丰六年⑥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载。(节选自《黄州快哉亭记》)【注释】①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张梦得,字怀民,苏轼友人。②一舍:三十里。③阖:闭合。④睥睨:斜着眼睛看;形容傲慢的神态。⑤骋骛:率兵驰骋。⑥元丰六年,苏轼、张怀民同被贬官黄州。苏辙为兄申辩,也遭贬官。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即其庐之西南为亭望之蔚然而深秀B.以览观江流之胜醒能述以文者C.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有亭翼然临于泉下者D.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3.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4.根据要求填空。从选文第二段中可看出,“快哉亭”堪称“快哉”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概括),“”(用原文词句回答)。5.简要分析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醉翁亭记》自主学习[基础存盘](A.“中”应读“zhòng”;B.“洌”应读“liè”;D.“觥”应读“gōng”。)2.(1)回去/聚拢(2)是/命名(3)居高面下/靠近(4)秀丽/茂盛(5)名词,乐趣/形容词,欢乐/以……为乐(意趣,情趣。)(A.表承接;B.表并列;C.表转折。)6.示例: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课内精读]1.(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又如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就散了,云气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3)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4)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5)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是“先描绘了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图,接着概括了四季的不同风光”。)3.因为有了前文的几种“乐”,才有了后文的“太守之乐”,是民众之乐使得“太守之乐”的含义得到了升华,如果把“太守之乐”放在文章开头,则不符合逻辑。4.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5.为官不奢靡,表现在: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山肴野蔌、非丝非竹。为政人民和乐,表现在:负者歌于途;前呼后应,扶老携幼,游山的人络绎不绝。温饱问题解决后,才有如此游兴,可见太守治理有方。6.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其乐也(乐人之乐、与民同乐)。7.点题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作者接着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全文就围绕着“乐”字,来抒发作者造福于民,又与民同乐的快乐心情,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和平的生活图景。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好官。8.文章最后一句点出太守姓名,解开全篇悬念,收束全文。文章至此而戛然而止,饶有余味。[拓展迁移](A.结构助词,的/舒缓语气,无实义;B.介词,来/介词,用;C.都是“在”的意思;D.因此/表递进。)2.景物瞬间变化万端(变化很快),惊心动魄(使人的眼目和心灵都被震撼),不能长久地欣赏(观赏、观看)。3.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4.在这里能观赏到美景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5.当时作者被贬官,但他忘怀得失,寄情山水,乐观豁达。[参考译文]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因此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