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学课件(36张)_第1页
《五柳先生传》教学课件(36张)_第2页
《五柳先生传》教学课件(36张)_第3页
《五柳先生传》教学课件(36张)_第4页
《五柳先生传》教学课件(36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每个时代,每种社会形态下都会存在诸如堂吉•柯德那样保持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固守着一种不与时代合作的态度,用自己的处世态度来鞭策自己的人生,对于他们我们应该持有一种辩证的分析的态度,汲取他们的优点,来欣赏他们灵魂的闪光点。第一页,共36页。第一页,共36页。东晋

陶渊明第二页,共36页。第二页,共36页。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传世。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做了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作家作品第三页,共36页。第三页,共36页。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田园诗,故有“田园诗人”之称。陶渊明的田园诗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

代表作: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组诗《饮酒》《归园田居》等。陶渊明作品第四页,共36页。第四页,共36页。

传(zhuàn):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

文体特点:史传体例的“传”,开头要介绍传主的姓名表字,接下来介绍传主的生平、性格、爱好、志趣等。在传的结尾部分要有评论性的文字,一般由“赞”引起。

文体简介第五页,共36页。第五页,共36页。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六页,共36页。第六页,共36页。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第七页,共36页。第七页,共36页。积累字词宅()边因以为号焉()好()读书性嗜()酒辄()吝()情短褐()箪()瓢屡()空晏()如颇()黔()娄()之妻汲汲()俦()衔()觞()无怀氏之民欤()zháiyānhàoshìzhélìnhèdānlǚyànpōqiánlóujíchóuxiánshānɡyú第八页,共36页。第八页,共36页。

翻译课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

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什么姓名和表字“以之为”,以,把羡慕荣华利禄于是,就处所、地方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形作名,清楚、知悉语气词

说话第九页,共36页。第九页,共36页。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

知其

如此,很领会、体会书中的意旨特别爱好形作名,亲戚朋友喜欢这种情况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

翻译课文高兴的样子

“他”第十页,共36页。第十页,共36页。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表承接到、往期望竟不舍不得周围环着四堵墙空寂阳光有时就

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已经表承接去,离开第十一页,共36页。第十一页,共36页。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粗布短衣打补丁盛饭的竹器饮水用具经常稍微安然自若的样子表现志趣过完自己的一生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翻译课文忘却了世间的得失之情凭借第十二页,共36页。第十二页,共36页。赞曰:黔娄

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

兹若人之俦乎?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忧愁的样子

心情急切的样子

此人,指五柳先生辈、同类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表揣测语气,大概

战国时齐国的隐士此,指黔娄

言语,话第十三页,共36页。第十三页,共36页。衔觞

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酒杯

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语气助词,吧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翻译课文写诗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第十四页,共36页。第十四页,共36页。箪瓢屡空说说典故:孔子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第十五页,共36页。第十五页,共36页。关于“黔娄”

黔娄,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衾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说说典故:第十六页,共36页。第十六页,共36页。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住:穿: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吃:箪瓢屡空安贫乐道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写文章:常著文章以自娱率真自然淡泊名利晏如也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赞曰:第十七页,共36页。第十七页,共36页。

“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第十八页,共36页。第十八页,共36页。1、自号“五柳先生”

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可见家居环境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2、五柳先生喝酒为什么要“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造饮辄尽”“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性格体现。第十九页,共36页。第十九页,共36页。3、作者常写文章,目的是什么?

淡泊名利。他实际上有痛苦,但能从读书、饮酒、写文章当中得到解脱和乐趣。4、何为“赞”?

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利用这一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品质,拓展了文章的境界。第二十页,共36页。第二十页,共36页。找出“传”中与“赞”语中照应句子。不戚戚于贫贱:照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汲汲于富贵:照应:“不慕荣利”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第二十一页,共36页。第二十一页,共36页。温故知新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宅边有五柳树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汲汲于富贵第二十二页,共36页。第二十二页,共36页。5、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读书目的,不是追求名利,是求得精神享受和安慰,寄托感思。

五柳先生读书不死抠字句,只求真谛。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不是为名利,是寻求一种求知的满足,是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体现。他的不求甚解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第二十三页,共36页。第二十三页,共36页。

6、“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生活条件如此恶劣,作者为何还能“晏如也”?这种精神值得提倡吗?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说明了作者以古贤颜回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虽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

第二十四页,共36页。第二十四页,共36页。7、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不蔽风日”“曾不吝情去留”淡泊宁静恬淡自足胸襟开阔,意存高远,率真自然开朗乐观耿直率真“不”第二十五页,共36页。第二十五页,共36页。作用:

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第二十六页,共36页。第二十六页,共36页。8、用原文来概括五柳先生的六种人生态度。对读书——

对作客——对家境——

对著文——对得失——

对贫富——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第二十七页,共36页。第二十七页,共36页。9.你觉得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五柳先生是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安贫乐道、守节不移、不随流俗的隐士的形象。第二十八页,共36页。第二十八页,共36页。概括态度,体会多面写人法。

对读书的态度;对做客的态度;对家境的态度;对著文的态度;对得失的态度,对贫富的态度。抓取典故,体会类比写人法。屡空黔娄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类比学者隐士百姓百姓小结第二十九页,共36页。第二十九页,共36页。

课堂总结

本文语言平淡,呈现出一种天然之美,纯真而又意味隽永,让我们陶醉其中。陶渊明用性灵,用良知为中国士大夫在精神世界里建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为我们营造了平淡真淳的艺术境地。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作为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作为时代尘嚣中用尊严扛起的一面旗帜。第三十页,共36页。第三十页,共36页。或置酒而招之()黔娄之妻有言()之代词,他助词,的闲静少言()黔娄之妻有言()言动词,说,说话名词,言语,话亲旧知其如此()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其代词,他语气词,表揣测、大概一词多义第三十一页,共36页。第三十一页,共36页。每有会意()目似瞑,意暇甚()意书中的意旨神情家贫不能常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