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复习课件_第1页
《兰亭集序》复习课件_第2页
《兰亭集序》复习课件_第3页
《兰亭集序》复习课件_第4页
《兰亭集序》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羲之兰亭集序第一页,共59页。第一页,共59页。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被后世誉为“书圣”,他写的楷书被称为“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第二页,共59页。第二页,共59页。

《兰亭集序》是一篇诗集序言,记叙了兰亭的山水佳胜和宴会盛况,抒发了对世事变幻、死生无常的感慨。文章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大夫的人生观;但作者没有彻底走向消极无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其时盛行的死生等同的虚无哲学观,于悲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流连与珍惜。这在崇尚老庄、沉迷玄学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全文仅320余字,先记兰亭盛会,再论人间死生。情景互见,淋漓满纸,也启人思考。《兰亭集序》,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整体感知第三页,共59页。第三页,共59页。高考如何考察《兰亭集序》1、名句默写考察(1)群贤毕至,

。(2012年福建)(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2011年山东卷)(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2011年四川卷)(4)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_______(2010年北京卷)(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10年天津卷)(6)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10年江西卷)(7)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007山东卷】(8)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009上海卷)第四页,共59页。第四页,共59页。2、重点词语的考察致信是夫一临引本课复习重点1、结合语境,识记课下重点词语的意思。2、背诵课文第五页,共59页。第五页,共59页。‖生词注音癸丑()会稽山()修禊事()激湍()流觞()骋怀()放浪形骸()趣舍万殊()一契()嗟悼()彭殇()ɡuǐkuàijīxìtuān

shānɡchěnɡháiqǔqìjiēdàoshānɡ第六页,共59页。第六页,共59页。‖课文研读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第1自然段ɡuǐ介词结构“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后置春季的末一个月一种祭礼都县名举行的都形作名,贤能的人,贤才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形作名,少者、长者第七页,共59页。第七页,共59页。‖课文研读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第1自然段高名作动围绕酒杯排列旁边弦乐器和管乐器,此处指音乐形作名,热闹的场面名作动,饮酒省略动词宾语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作诗使……流动;使……漂浮第八页,共59页。第八页,共59页。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第1自然段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和风用来使……游览使……舒展使……驰骋使……开畅形作动,穷尽实在自然万物值得这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来心情舒畅。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第九页,共59页。第九页,共59页。

第一部分(1自然段):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十页,共59页。第十页,共59页。[第一段]一、本段分几层来叙事?1、叙述活动(集会)的情形2、写入会者的主观感受天气情况—俯仰所见—集会之“乐”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目的(缘由):修禊事也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活动: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第十一页,共59页。第十一页,共59页。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试用原文中的一个字概括。第十二页,共59页。第十二页,共59页。

兰亭集会的盛况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事由修禊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人物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信可

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第十三页,共59页。第十三页,共59页。

1、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明确: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叙人、地、事、乐。‖问题探究

2、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第十四页,共59页。第十四页,共59页。第一自然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第十五页,共59页。第十五页,共59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第2自然段助词,引起下文取消句子独立性两个动作表示时间短暂

之于通“晤”,会面有的人/有时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抱负志趣,(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对面交谈;有的人通过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交往通过省略“于”省略“于”第十六页,共59页。第十六页,共59页。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第2自然段通“取”不一样一时高兴的样子满足对…事情得到等到附着、随着虽然人们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躁动的差异,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们对于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第十七页,共59页。第十七页,共59页。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第2自然段到、及过去因指“向之”句自然过去感到欢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往事,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终归于尽。古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形作名,大事注定第十八页,共59页。第十八页,共59页。这种"痛"是痛什么?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岂不痛哉!第十九页,共59页。第十九页,共59页。

4、第二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死生亦大矣。

第二十页,共59页。第二十页,共59页。第4自然段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符契。两半,可合在一起面对悲伤明白本来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齐:形的意动,认为……是等同的未成年而死去的人无根据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原因第二十一页,共59页。第二十一页,共59页。第4自然段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情趣一个个尽管这次(集会)的诗文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大事吧。数作动,是一样的…的原因如同,好像取独他们的第二十二页,共59页。第二十二页,共59页。

第二部分(2、3自然段):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第二十三页,共59页。第二十三页,共59页。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目的是什么?作者读古人文章时“临文嗟悼”,希望后世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时,亦有感于生死这件事。

后人应明白“死生亦大矣”,不要崇尚虚无空谈的“一死生”、“齐彭殇”,而要有所作为。

第二十四页,共59页。第二十四页,共59页。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第二十五页,共59页。第二十五页,共59页。8、为什么说这是一篇书序?作诗的理由作诗的情形成书的经过成书的意义借题发挥(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修禊事也,群贤毕至)(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诗人的生死观)第二十六页,共59页。第二十六页,共59页。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乐痛悲第二十七页,共59页。第二十七页,共59页。

1、茂林修竹

2、列坐其次

3、或取诸怀抱

4、曾不知老之将至

5、向之所欣6、终期于尽

古:高;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古:“之于”合音;今:常用义为众古:竟;今:曾经古:过去;今:常用义为方向古:注定

今:时期总结复习一、古今异义

第二十八页,共59页。第二十八页,共59页。【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2、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第二十九页,共59页。第二十九页,共59页。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6、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第三十页,共59页。第三十页,共59页。文言知识整理【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2、趣舍万殊“趣”通“取”第三十一页,共59页。第三十一页,共59页。一词多义:

1、修禊事也

2、茂林修竹

3、况修短随化动词,做,从事形容词,高形容词,长修第三十二页,共59页。第三十二页,共59页。一词多义解(一)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酒杯喝酒用来……的原因第三十三页,共59页。第三十三页,共59页。一

1、其致一也

2、悟言一室之内

3、一死生为虚诞数作动,是一样的数词动词,把……

看作一样第三十四页,共59页。第三十四页,共59页。

1、引以为流觞曲水

2、足以畅叙幽情

3、不能不以之兴怀以介词,把连词,用来介词,因为第三十五页,共59页。第三十五页,共59页。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夫人之相与

3、不能不以之兴怀结构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它之第三十六页,共59页。第三十六页,共59页。

4、及其所之既倦

5、仰观宇宙之大

6、向之所欣动词,到,往.得到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用在表时间的副词之后,补足音节,无实意第三十七页,共59页。第三十七页,共59页。

1、引以为流觞曲水

2、已为陈迹动词,作为,当作动词,成为为第三十八页,共59页。第三十八页,共59页。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2、不知老之将至3、一死生为虚诞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才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一,数词用作动词,把……看作一样第三十九页,共59页。第三十九页,共59页。4、齐彭殇为妄作5、死生亦大矣6、足以极视听之娱

齐,形容词用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大事

极:穷尽。副词活用作动词第四十页,共59页。第四十页,共59页。词类活用:①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觞一咏觞:喝洒。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少长咸集少:少者;长:长者。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第四十一页,共59页。第四十一页,共59页。③数词活用为动词: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用做动词,是一样的。④意动用法: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用作意动词,以---为齐,看做一样。第四十二页,共59页。第四十二页,共59页。句式判断1、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

2)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志一也。修禊事也信可乐也第四十三页,共59页。第四十三页,共59页。句式判断2、省略句

1)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2)悟言(于)一室之内。第四十四页,共59页。第四十四页,共59页。②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广大的宇宙)俯察品类之盛(丰富的万物)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第四十五页,共59页。第四十五页,共59页。重点句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欣于所遇映带(于)左右悟言(于)一室之内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介词“于”的介宾短语后置句不能喻之于怀(于怀不能喻)亦将有感于斯文(于斯文有感)第四十六页,共59页。第四十六页,共59页。成语、词语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流觞(曲水):古人每逢农历三月上巳日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叫做流觞。游目骋怀:舒展眼力,开畅胸怀。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第四十七页,共59页。第四十七页,共59页。文中有些词语今天已经发展成了成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世殊事异、感慨系之、放浪形骸。

第四十八页,共59页。第四十八页,共59页。1、请按下列要求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A、说诗的产生:课堂练习:B、说诗集的由来:C、说编集的意义: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第四十九页,共59页。第四十九页,共59页。3.为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1)岁在癸(

)丑

(2)会稽(

)山(3)清流激湍(

(4)放浪形骸(

)(5)临文嗟(

)悼

(6)游目骋(

)怀(7)修禊(

)事也

(8)流觞(

)曲水(9)趣(

)舍万殊

(10)悟(

)言一室之内jītuānháijiēchěngxìshāngqǔwùguǐ第五十页,共59页。第五十页,共59页。4.下列句子中与“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顶是:[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B.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C.我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D借代第五十一页,共59页。第五十一页,共59页。5.与“信可乐也”中的“信”相同的一句是:[

]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B.言必信,行必果C.文信美矣D.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C言语真实讲信用实在,的确相信第五十二页,共59页。第五十二页,共59页。6、重要语句翻译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解析

“相与”“诸”“因”为关键词。

答案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倾吐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第五十三页,共59页。第五十三页,共59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解析“一契”“临”“喻”为关键词。答案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未曾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第五十四页,共59页。第五十四页,共59页。(1)古人云:“死生亦大矣。”(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答案(1)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2)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完全一样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相等的说法是妄造的。第五十五页,共59页。第五十五页,共59页。1.此地有

,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3.

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仰观宇宙之大,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4、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5、向之所欣,

,犹不能以之兴怀。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齐彭殇为妄作第五十六页,共59页。第五十六页,共59页。1.此地有

,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3.

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仰观宇宙之大,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4、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