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课件_第1页
《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课件_第2页
《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课件_第3页
《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课件_第4页
《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课件第一页,共20页。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二页,共20页。诗词课题总览《庭中有奇树》《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刘桢《梁甫行》曹植第三页,共20页。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第四页,共20页。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huāweì珍贵繁盛花赠送香气满没法送到离别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庭中有奇树第五页,共20页。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写的景象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第六页,共20页。合作探究1、全诗以“奇树”为线索,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奇树?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句子分析。第七页,共20页。交流展示1、全诗以“奇树”为线索,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奇树?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句子分析。(1)枝叶茂盛

(2)香气浓郁

(3)易触发触发人的离愁别绪。表达了闺中妇人对远行在外丈夫的思念之情。(1)攀枝折花,欲寄远人。(2)执花在手,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3)终无可奈何,心生感慨:此花虽美,不能相赠,有何可贵?不过更增加思念之苦罢了。第八页,共20页。巩固拓展1.背诵这首诗。2.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写的景象。(女生用第一人称“我”来写,男生用第三人称“她”来写)第九页,共20页。龟虽寿曹操第十页,共20页。作者简介

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第十一页,共20页。

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作的时间是建安十二年(207)。东汉末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天下大乱之机,经常入塞掳掠汉民。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安定东北边境,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率军征伐乌桓,结果取得了胜利。这首诗是他凯旋归来的时候写的。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曹操北征胜利,仍然任重道远。因此《龟虽寿》抒发人寿与功业的矛盾心情。写作背景第十二页,共20页。本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最后一章即第四章。其他三章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第十三页,共20页。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曹操(东汉)第十四页,共20页。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疏通诗意第十五页,共20页。1、作者为什么要写神龟、腾蛇?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句有何妙处?3、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合作探究第十六页,共20页。1、作者为什么要写神龟、腾蛇?交流展示

前四句运用比兴手法,借神龟、腾蛇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的客观规律,为下文表明作者的人生态度作了铺垫: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第十七页,共20页。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句有何妙处?3、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交流展示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将年迈的自己比作衰老的骏马,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

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第十八页,共20页。主旨:开篇用比兴的写作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