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纲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日本中国
发展中国家1.原因和条件(1)原因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②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要求改变战后初期受美国支配的局面。③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④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统一思想的影响。⑤欧洲政治家的努力。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2)条件①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经济联系比较密切②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④都强烈要求恢复他们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⑤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六国)意义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2.过程
1991年,欧洲12国签定《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
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
1973年,成员国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
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
80年代后,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经济一体化
戴高乐主张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政治一体化目标: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1)经济一体化(2)政治一体化
这是欧共体的旗帜,代表着12个成员国,它的寓意是欧洲的团结、统一。
材料三欧盟决不甘愿充当美国小伙伴的消极角色,欧洲作为独立的一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材料二进入70年代,……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实力,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材料一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6.5%。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超过美国1.43倍。促进了西欧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3、影响
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知识拓展(1)一战后插手欧洲事务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如国联控制权)。
(3)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随着西欧经济的高速发展,美国同西欧国家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4)随着欧共体的成立和壮大以及欧盟的诞生,欧洲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政策,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摆脱美国的控制,成为多极化趋势下的重要力量。(2)二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北约控制西欧。课堂检测2.1963年,法国戴高乐总统说:“它(法国)不再需要任何人,相反,别人开始有求于它了……法国与美国关系的模式怎能不改变?”上述言论反映了(
)A.法国与美国关系走向彻底破裂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导致法美关系调整C.法国主张改变由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合作关系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促使美国重视法国地位1.CC3.下表为美国与四国(英国、法国、日本、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表。它表明()A.美、欧、日形成三足鼎立局面B.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D.“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形成B4.1974年,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西欧()A.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力图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C.强烈要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D.企图摆脱北约的约束A5.对欧洲一体化有几种观点,有人认为是自发的行为,有人认为是自觉的行为,有人认为是自发行为与自觉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你认为哪种观点更合理,并说明理由。提示:(1)本题是开放性问题,可选一、自发行为;二、自觉行为;三、自发行为与自觉行为共同作用。(2)理由:①自发行为:西欧国家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自觉地加强经济政治合作而走上一体化道路的,在一体化的进程中表现为自发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一体化过程中的一种自发行为。②自觉行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是在美苏两极格局的形势下出现的,是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而加强经济合作,最后走上政治一体化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它完全是一种自觉的行为。⑴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制定合乎国情经济发展战略
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⑵国际事务中采取低姿态,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⑶重视教育1、原因二、迅速兴起的日本P161学习思考:4+4知识拓展日本经济崛起的其他原因:1.民主化改革: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2.美国的扶植:随着美苏冷战的加剧,美国由对日本的占领政策转变为扶植日本;3.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有利时机:美国的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4.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2、过程及特点: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
(3)20世纪80年代
(4)20世纪80年代末
(1)战后初期
(5)随着经济的崛起,开始追求
极端困难高速发展进一步增长
持续低迷政治大国
60年代末:1987年: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之首90年代: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占世界第一位还是世界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3.表现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出兵伊拉克的部队军国主义色彩浓厚P163材料阅读与思考:变化: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日本、西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格局由战后美国独霸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和西欧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政治上独立自主倾向加强,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4、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促使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日本崛起的启示:1.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2.要重视教育和科技5.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探究问题3.与时俱进,适时地对生产关系作出改革和调整4.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归纳美日关系的演变:1.一战期间,日本趁机亚太地区扩张,美日矛盾十分尖锐。
2.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以四国同盟埋葬了英日同盟,以“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美国达到了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3.二战期间,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扩张,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中途岛战役后,美国取得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知识拓展4.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5.二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对日政策的目标是削弱和控制日本。6.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新中国的成立,美转向扶植日本,目的是把日本打造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东亚基地。7.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美经济竞争激烈,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成了最大的债务国。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激化,开始追求政治大国,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历史课上,某同学以流行歌曲的形式诠释了二战后日美两国关系的演变:“跟着美国走——紧抓住梦的手”、“多边自主外交——我要我的滋味”、“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不离弃”。该内容反映了()A.日本已是世界政治大国B.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D.世界形势的缓和课堂检测B三、中国的崛起1、崛起历程(1)1949年新中国成立:改变政治力量对比(2)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提高了国际威望(3)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4)1978年后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表现:农业、工业、进出口贸易额、科教文化、人民生活水平2、影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和平崛起P161学习思考:中国政治体制的先进性;国内市场的广阔;劳动力的富足;海岸曲折、陆界漫长,利于外贸;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汲取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等。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等四、不结盟运动兴起1.兴起原因2.倡导者3.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1)美苏争霸引起世界局势动荡不安;(2)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面临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3)亚非拉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4)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领导人的推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不结盟运动发起人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不设总部,无成文章程。现有118个成员国,16个观察员国家和9个观察员组织。全球人口的55%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中国于1992年成为该组织的观察员国。4.宗旨和原则:独立自主和非集团(2)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
(3)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5.内容
不结盟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
——1961年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宣言
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铁托在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的发言如何理解“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一旦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国之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不结盟的含义: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与参加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同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6、影响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标志着第三世界崛起,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一、第三世界形成的三个重要标志:2.不结盟运动:1961年,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3.77国集团:是1964年发展中国家为扭转在国际贸易中被动地位建立的经济组织。(1)77国集团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发挥了先导作用。明确提出要“建立一种新的公正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2)为推动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益做出了积极贡献。加强了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剥削和掠夺。
知识拓展1.万隆会议:1955年,标志亚非国家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增进了亚非各国的相互尊重和了解,消除了彼此间的疑虑和对立,极大地推进了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反帝、反殖和反霸的斗争,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2.不结盟运动与欧共体对两极格局的冲击的不同欧共体不结盟运动性质态度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时而会有妥协;反苏主要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宗旨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确立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宗旨与原则,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过程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的抗争从政治斗争到经济斗争1.(2009·安徽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D.互相对峙课堂检测D2.(2010福建卷)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草坪建植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氧体材料制备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丙纶纤维纤维复合应用开发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稀硝酸工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秋新教材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遵守社会规则第2课时 遵守规则 含微课视频
- 研发技术类考试题及答案
- 飞机电气系统及运行限制测试卷附答案
- 英文电商面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校招试题及答案
- 注册结构专业试题及答案
- 董事会基础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
- (教科2024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 水到哪里去了 课件(新教材)
- 上锁挂牌管理培训课件
- 节能减排培训课件
- 葡萄冷藏保鲜技术规程
- 新课标(水平三)体育与健康《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课件
- 材料化学纳米材料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角度谈初中物理教学课件
- 安全学原理第2版-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