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定位诊断(脑叶)_第1页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脑叶)_第2页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脑叶)_第3页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脑叶)_第4页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脑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脑叶病变定位诊断当前1页,总共60页。解剖生理当前2页,总共60页。端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两个半球之间有连结两半球的横行纤维束,称胼胝体。每侧大脑半球表面都被覆一层灰质,称大脑皮质。皮质深面是白质,白质当中埋藏一些灰质团块,称基底核。每侧半球里都有腔隙,称侧脑室。解剖生理端脑

当前3页,总共60页。

分叶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额叶颞叶顶叶枕叶FrontallobeParietallobeTemporallobeOccipitallobe解剖生理当前4页,总共60页。边缘叶及边缘系统边缘叶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由扣带回、海马回、钩回组成。边缘叶与杏仁核、丘脑前核、乳头体核、丘脑下部、岛叶前部、额叶眶面等结构组成边缘系统。边缘系统的功能比较复杂,它与内脏活动、情绪反应、记忆活动等有关。解剖生理当前5页,总共60页。当前6页,总共60页。大脑的内部结构皮质髓质基底核侧脑室大脑皮质

↓大脑髓质

↓基底核

↓侧脑室解剖生理当前7页,总共60页。

基底核靠近大脑半球底部,包括尾状核、豆状核等。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纹状体,是重要的皮质下运动中枢。纹状体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纹状体受损或出现震颤麻痹,表现为运动减少,肌肉强直,表情呆板,动作迟缓;或表现为运动过度,出现不随意运动,如手足徐动和舞蹈症。近年研究证明,尾状核还影响感觉传入机能和参与针麻镇痛。尾状核豆状核背侧丘脑解剖生理基底核当前8页,总共60页。通过内囊的纤维束丘脑前辐射额桥束豆状核皮质红核束顶枕颞桥束听辐射视辐射尾状核头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背侧丘脑丘脑中央辐射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解剖生理当前9页,总共60页。

大脑半球的髓质

大脑白质由有髓神经纤维组成,根据走行和功能分为3类:即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投射纤维。

解剖生理当前10页,总共60页。

胼胝体(1)连合纤维指连合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解剖生理当前11页,总共60页。(2)联络纤维

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

解剖生理当前12页,总共60页。(3)投射纤维由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

投射纤维是连结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级中枢的上、下行纤维束。这些纤维束集中地通过豆状核与尾状核、丘脑之间,形成致密的白质板,称内囊。解剖生理当前13页,总共60页。中枢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大脑皮质区,是执行某种功能的核心部分。不同的功能相对集中在某些特定的皮质区,从事对一定机能的分析综合。大脑皮质上具有管理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最高中枢。大脑皮质中枢解剖生理当前14页,总共60页。大脑皮质的分区较常用的是Brodmann(1909)分区法,将大脑皮质分为52区。解剖生理当前15页,总共60页。一般中枢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解剖生理大脑皮质重要的中枢当前16页,总共60页。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4、6区。

功能:管理对侧肢体骨骼肌的运动。躯体运动区躯体运动区

解剖生理当前17页,总共60页。

特点:

①倒置的人形,但头部是正的;②交叉管理;③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体形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解剖生理躯体运动区

当前18页,总共60页。

躯体感觉区躯体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的后部(3、1、2区)

功能:接受对侧半身的感觉。解剖生理当前19页,总共60页。

特点:①倒置的人形,但头部是正的;②交叉管理;③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体形大小无关,而取决于该部感觉的敏感程度解剖生理

躯体感觉区当前20页,总共60页。视觉区距状沟上下的枕叶皮质(17区)功能:一侧视区接受双眼对侧半视野。损伤:双眼视野同向性偏盲。解剖生理当前21页,总共60页。听觉区功能:接受双侧听觉传入。位于颞横回(41、42区)。损伤:不完全性耳聋,双耳听力下降。解剖生理当前22页,总共60页。

损伤:失写症。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额下回后部(44、45区)语言中枢损伤:运动性失语症。额中回后部(8区)。解剖生理当前23页,总共60页。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22区)。损伤:感觉性失语症。视觉性语言中枢顶下小叶的角回(39区)。损伤:失读症。解剖生理语言中枢当前24页,总共60页。间脑

位于中脑之上、大脑两半球之间,大部分被两侧大脑半球掩盖着,中央有一矢状腔隙即第3脑室。间脑可分为背侧丘脑(即丘脑)、上丘脑,后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其中上丘脑位于第3脑室顶部,连有松果体;底丘脑与中脑相接壤,只能从切面上见到。解剖生理当前25页,总共60页。丘脑

间脑的最大部分,是一对卵圆形灰质团块,左右各一。几乎所有的传入(感觉)纤维在到达大脑皮质前,都要在这里交换神经元,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中继站,而且能进行复杂的分析与综合(称整合作用),所以它是重要的皮质下感觉中枢。解剖生理当前26页,总共60页。

后丘脑

在丘脑后端,包括丘脑枕、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是听觉皮质下中枢;外侧膝状体是视觉皮质下中枢。解剖生理当前27页,总共60页。下丘脑

位丘脑下方,是自主神经、内脏活动和调节内分泌机能的较高级中枢。参与机体的情绪反应、水盐代谢、体温调节、血压和食欲等的调节活动。解剖生理当前28页,总共60页。解剖生理当前29页,总共60页。精神症状瘫痪语言障碍书写不能凝视强握及摸索定位诊断一、额叶共济失调Foster-Kennedy综合征当前30页,总共60页。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颞叶癫痫精神症状视野缺损定位诊断二、颞叶当前31页,总共60页。皮层感觉障碍古茨曼综合征失用体象障碍视野缺损定位诊断三、顶叶缘上回当前32页,总共60页。视野改变视幻觉视觉失认视物变形定位诊断四、枕叶当前33页,总共60页。精神症状内脏活动障碍定位诊断五、边缘叶当前34页,总共60页。1、深反射反射名称反射中心传导神经反射作用肱二头肌反射C5—6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收缩而致屈肘动作肱三头肌反射C6~7挠神经肱三头肌收缩而致前臂伸直挠反射C5~6挠神经肱挠肌收缩而致肘部屈曲、前臂旋前膝反射L2~4股神经股四头肌收缩而膝关节伸直、小腿突然前伸。踝反射S1~2胫神经股腓肠和比目鱼肌收缩而足跖屈。当前35页,总共60页。2、浅反射名称反射中心传导神经划皮肤部位效应腹壁反射上:T7~8肋间神经肋弓下缘同侧腹肌收缩中:T9~10脐孔水平下:T11~12腹股沟上提睾反射L1~2生殖股神经大腿内侧睾丸上提跖反射S1~2胫神经足底外侧各足指跖屈肛门反射S4~5肛尾神经肛周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当前36页,总共60页。当前37页,总共60页。病例1女性,42岁,既往史无特殊急起视物成双、左眼睑下垂半月入院左眼睑下垂,左侧瞳孔直径4mm,右侧瞳孔2mm,左眼直接、间接光反射消失,左眼内收不能,右侧口角低,伸舌偏右,四肢肌力正常,无感觉障碍。当前38页,总共60页。当前39页,总共60页。当前40页,总共60页。病例2女性,49岁,既往史无特殊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23天入院颅神经无异常,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3级,左上肢腱反射+,右上肢、双下肢++,颈3以下痛觉减退当前41页,总共60页。当前42页,总共60页。当前43页,总共60页。当前44页,总共60页。当前45页,总共60页。病例3患者,女,38岁主诉:频繁呕吐、反应迟钝、睡眠多、四肢无力5月余。现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于2007年7月底出现频繁呕吐,当时无腹痛、腹泻。曾在多家医院就诊除胃镜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外,未找到其他病因。予输液、对症等治疗约10余天呕吐渐停止,患者体重下降约10公斤。9-10月期间患者饮食尚好,体重也有所增加。11月份和丈夫争吵后渐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嗜睡,以后又出现双下肢阵发性麻木,有时疼痛,行走无力、不稳,双上肢当前46页,总共60页。亦感无力,大、小便费力难解,否认行走时有踩棉花样感。病程中无头痛,无明显视力下降,无肢体抽搐,无发热、盗汗,无关节酸痛,无口、眼干涩等症状。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出生于南京本地,无不良嗜好,无毒物接触史,月经史:07年11月以后闭经,生育史:1-0-0-1。家族史、遗传史:无特殊。病史当前47页,总共60页。入院查体T36.4℃P7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体重58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腹(-),甲状腺不大。专科:神志清楚,颅神经(-),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略低,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双侧巴氏征(+),C3以下痛觉减退,双下肢振动觉减退,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尚准,闭目难立征(+),脑膜刺激征(-),蹒跚步态。情感淡漠,反应迟钝,记忆、计算能力减退。MMSE评分23分(失分主要在记忆、时间定向)

当前48页,总共60页。病情演变入院后予维生素B1、弥可保等治疗,症状无改善。08年1月中旬出现右上肢麻木、疼痛,继而出现双眼视物不清,右额部疼痛,未见恶心、呕吐。眼科检查(08-2-2):右眼:0.06,左眼:0.15;视野:右眼红、兰色中心暗点,左眼颞侧视野略缩小。当前49页,总共60页。辅助检查-影像头颅CT(外院07-12-1):双侧苍白球、小脑齿状核对称性钙化。头颅MRI平扫(08-1-5):脑内多发长T1、长T2异常信号,可疑钙化性病灶。颈椎MRI(08-1-12):颈髓全程可见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境界欠清,占位效应不明显。胸椎MRI(08-1-15):胸髓全程内见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当前50页,总共60页。辅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