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检测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卡两部分。2.试题卷第=1\*Arabic1—10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它答案标号。试题卷其余部分答在答题卡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积累与应用(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栈桥(zhàn)风骚(sāo)鲜妍(yàn)妖娆(ráo)B.佝偻(lǚ)宽宥(yòu)惊骇(hài)惘然(wǎnɡ)C.阴翳(yì)觥筹(ɡuānɡ)绮户(qǐ)累赘(zhuì)D.冠冕(miǎn)麾下(huī)珐琅(fà)恣睢(su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拮据天骄濡养相得益章B.呢喃萧索缀满彬彬有礼C.阴晦脏物灰烬郑重其事D.飘逸困厄阔绰富丽堂黄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应该要学习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B.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C.老师每次对我的批评总是那么鞭辟入里,让我受益匪浅。D.如果开始不成功,就多次努力,不行再放弃,没必要为此自惭形秽。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C.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D.“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6、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__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______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________,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A.出神入化内容遥遥领先情境B.炉火纯青内涵出类拔萃境界C.融会贯通内涵更胜一筹情境D.尽善尽美内容脱颖而出境界7、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首联写诗人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一个人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无限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表达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态度。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0题。植物爱听和谐音乐①一群喜欢户外运动的青年男女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的一处原始森林,发现了一种会跳舞的树。当时,他们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有人提议就地歇息。一个活泼好动的年轻人拿出随身携带的收音机,播放了一曲轻松舒缓的乐曲。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旁边的两棵小树随着乐曲晃起身子来,滑稽可爱,随行的人全被它逗乐了。大家忘记了疲劳,跑过来欣赏小树跳舞。有人提议:“换一首曲子,换一首曲子。”又有人喊:“换快节奏的。”于是,收音机的主人调了频道,换了一曲激烈的摇滚乐。奇怪的是,刚才还在摇头摆尾的小树突然停止不动了,像是被突然吓着了似的,静静地呆立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它只会跳优美的舞蹈,不会跳强劲的舞蹈呢?于是,年轻人又调回刚才的频道,小树听了这优美的曲调,又开始摇头摆尾。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得出一致结论:小树喜欢轻柔、温和的曲子,不喜欢节奏强烈的乐曲。②事实真是这样,小树的确是只爱听舒缓的音乐,激烈亢奋的曲调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法国农科院一位专家为了验证植物的音乐细胞究竟有多浓,异想天开地把崭新的耳机套在一棵蕃茄上,每天定时播放3个小时的音乐。数周后,奇迹出现了,这棵蕃茄长势强劲,比周围任何蕃茄结的果实都多,而且个头儿大,每个果实平均重达两斤以上。③还有一位科学家,每天下班后都喜欢在自家花园里拉上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打理花园的妻子惊喜地发现,濒临死亡的雏菊又重新绽放了生机。不仅如此,(A)音乐就像兴奋剂,那些平常蔫头耷脑的花儿们听了音乐,一朵朵开得热烈而灿烂。后来,她的科学家丈夫翻阅资料,才明白这是小提琴的功劳。那些花儿,正是因为听了优美的音乐,才焕发了生机。它们的叶子绿得茁壮而卖力,花开得鲜艳而硕大,这让科学家欣喜万分。凭着职业的敏感,这位科学家开始思索,既然花儿这么热爱音乐,庄稼会不会也是如此呢?他开始有意识地在稻田里播放音乐。他每天上午准时来到稻田,给水稻们播放半个小时的轻柔乐曲。(B)一个月后,这片田里的水稻比普通生长的水稻要高出30多厘米,也就是说,是音乐代替了化肥使它们长得又高又壮。④草本植物既没有听觉器官,又不具备听力系统,为什么它们接触了音乐,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⑤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在优美、轻快声波的反复刺激下,植物体内的物质分子会发生共振,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分子,随着音乐节奏被悄悄激活,开始运动。正是这一过程促进了新陈代谢,加快了细胞分裂,大大地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发育。如果适当地对植物播放音乐,它们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不过,一定要选择那些和谐美好、悠扬柔和的音乐来播放。反之,植物听了节奏强烈的打击乐和摇滚风,不但不会长势旺盛,还容易暴病而亡。这可绝不是闹着玩的。别看它们不会说、不会表达,但它们绝对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中学生百科》)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小树爱听舒缓音乐,因为悠扬柔和的音乐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B.节奏强烈的乐曲不利于植物生长,甚至会使植物死亡。C.草本植物没有发达的听觉器官,听力系统也不完备。D.如果对植物播放音乐,植物细胞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使植物快速生长。9、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A.本文是事物说明文,采用了从发现现象到探究本质的逻辑顺序。B.本文综合运用了说明、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C.文章第①段运用生动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D.文章第④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10、下列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②段综合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B.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A)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优美舒缓的音乐对花儿生长的作用。C.文章第③段画线句(B)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轻柔乐曲对水稻生长的作用。D.“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二)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1.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的意思相近。12.《商山早行》中用白描手法、纯名词组合,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13.《行路难》(其一)中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的愿望的诗句_____,______。1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欧阳修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和夏天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导读(每空1分,共3分)16.艾青原名______,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_____,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四)综合性学习(3分)17.近期,一档以“信”为载体,传递“信仰、信念、信守、自信”内核的读信节目——《信·中国》,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材料一:综艺节目《信·中国》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首。截至目前,全国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1)借助材料二,给材料一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1分)(2)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古诗词赏析(4分)1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诗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2分)(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分)二、阅读与理解(40分)(一)阅读《故乡》(节选),完成第19——24题(14分)①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②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原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③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④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9.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2分)20.第③段中说“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我”害怕什么?(2分)21.第②段中加点的“路”一词有什么含义?(2分)22.第④段中,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为什么又重写这些美好的景物?(2分)23.为什么说闰土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2分)24.第④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5~28题。(12分)石头里的春暖花开葛闪⑴洛宁十一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微黑,身形孱弱,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是同学们眼中最“怪”的同学,平时课堂内外,谁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同样,他也是我到偏远山区支教以来,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⑵几个月前,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背负的,除了一个书包,凭空多了一个口袋。口袋里面,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看来颇有重量。要不然,洛宁背着的时候,脸上怎会有吃力的表情?⑶上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轻轻放在课桌下面。下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在小小的操场上转圈。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洛宁整天将它负在背上?班上的学生都想打破这个砂锅,揭开谜底。⑷也有同学去摸过,硬梆梆的,有棱有角,从手感上判断像是石头。但是,洛宁总不会傻到把石头当作宝贝整天背着吧。不管是学生们,还是做老师的我,每当向洛宁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洛宁总是不发言语,只是低着头耸着被冻得红彤彤的鼻子。其实,有同学曾经试过去打开口袋,但平时很老实的洛宁,就会像是一头发怒了的小狮子,让大家不得不罢手。⑸又过了一段时间,时值严寒,洛宁的口袋也变大了,里面的东西也装得更多了。似乎口袋里面的东西,是遵循着一定的时间规律而变大变多的。⑹洛宁口袋里的秘密,终究没有敌得过同学们的好奇心。那次,洛宁没有拗得过好几个同学的强行“合力”,被按在了桌上。口袋被打开时,滚落出的一块又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让同学们都惊呆在原地——任是谁也没有想到,洛宁整天背负着的口袋里,装的居然真是石头?⑺眼前这个瘦弱到让人心疼的孩子背后,却有着任是谁听了也会落泪的背景:6岁那年,洛宁的父亲患病离世,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无异是雪上加霜。天塌了,洛宁母亲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还要替别人做挣不了几个钱的手工活,还要割猪草喂养唯一的一头猪,还要洗衣做饭。洛宁很懂事,只要从学校回家,就争着为母亲打理一切。日子本来可以这样即使贫苦却也不失幸福地度过,但命运就这么无情残酷——去年的一天,洛宁的母亲遭遇车祸:命是捡了回来,人却瘫痪了。⑻几天后,我买了点东西,趁着上午没课的空当,独自来到了洛宁的家里。一来,看望一下洛宁的母亲;二来,我更想从他的母亲口中得知,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会让洛宁整天背着石头上学?⑼我告诉她洛宁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近来的情况。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原来,自从她瘫痪后,洛宁除了在学校,其余的时间都在家中服侍母亲。小伙伴喊他去河边看老黄牛,他没有时间;邀他去田野里放风筝里,他抽不开身。因为他要接替母亲的“工作”——砍柴,烧水,做饭,洗衣服,喂猪……一天,她因为渴急了,把手伸向离床头不远的热水瓶,结果却烫伤了自己。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他怕在以后的日子里,若是自己不在家,母亲不知道还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于是,洛宁当即便决定:以后的每一天,他都要背着母亲上学。尽管母亲再怎么劝阻,洛宁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背着石头上学了。⑽我的心里陡然被濡湿了。但我同时亦很奇怪,洛宁想背着母亲上学来照顾她,但他的背上,却怎么永远是一袋石头?⑾洛宁母亲看出我心中的疑惑,止住了泪水,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洛宁母亲体重八十六斤,洛宁瘦小的身躯又如何负重?但他却想出了一个方法,起初,背着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然后再不断地添加石头。直到,他能适应超过八十六斤的重量为止。⑿八十六斤,是洛宁母亲的体重,亦是爱的重量!⒀回来的山路上,我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在想,那口袋里的石头,冰冷坚硬的棱角,定然是无数次碰疼了洛宁的后背、压痛洛宁孱弱的肩膀了吧。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⒁只因为,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而是因了一份爱,时时春暖花开!25.细读第⑺段,洛宁命运的“无情残酷”表现在哪里?(2分)26.第⑾段中洛宁的母亲“哽咽着告诉了一个任是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爱的秘密”是什么?(3分)2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品析。(4分)⑴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⑵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28.第⒀段中“我”从洛宁家出来,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将这幅画面描写出来。(3分)(三)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29——32题(14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2)名之者谁名:__________(3)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斯:(4)遂书以名其亭焉遂:。30.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31.【乙】段中“”和“”(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为“丰乐亭”的原因。【甲】段所在文章和【乙】段都表现出作者(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每空1分,共3分)32.【甲】【乙】两文同为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作者仕途受挫,犹能心系百姓,造福一方。你从其生活态度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链接材料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链接材料】二十岁时他们都在干什么?习近平:和上万知青在农村干活;奥巴马:因多种族背景自卑而酗酒抽烟解烦;普京:放弃练柔道决心考大学;爱因斯坦:找不到工作做家教谋生;马云:三次高考后勉强被杭州师院录取;莫言:棉花加工厂临时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40分)33、“宽”即打开人生格局,“容”乃采撷智慧美德。只有让“宽容”与成长携手,年少的你才能用“宽容”的音符奏响青春最美的和弦!请将“宽容若在,__________”这个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思路要清晰。②除诗歌、戏曲外,文体不限;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积累与应用(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D(解析:A项,鲜妍(yán);B项,佝偻(lóu);C项,觥(ɡōnɡ)筹。)2、B(解析:A.“章”应写作“彰”;C.“脏”应写作“赃”;D.“黄”应写作“皇”。)3.C(解析:C.“鞭辟入里”指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不能用来形容老师对学生的批评。)4、A(解析:B.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搭配不当,“突破”改为“实现”;D.否定不当,去掉“不”。)5、D(解析:并列成分有强调之意时应该用逗号。故D项中的顿号应该为逗号。)6、B7、C(解析:C项“沉舟”“病树”比喻诗人自己。)8、B9、A10、D(二)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1.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1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三)名著导读(每空1分,3分)16.蒋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爱国主义(四)综合性学习(3分)17.(1)(1分)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的占少数。)(2)(2分)【示例】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着遥远的文化。(五)古诗词赏析(每小题2分,共4分)18.(1)(2分)“礁石”象征了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顽强不屈的人。(2)(2分)热情歌颂了面对厄运,仍然坚强不屈的乐观精神与豁达的胸襟。二、阅读与理解(40分)(一)阅读《故乡》(节选),完成第19——24题(14分)19.(2分)反问比喻。20.(2分)“我”害怕希望不能实现。21.(2分)一是指地上的路,二是指人生的道路。22.(2分)表现了“我”对“希望”的美好憧憬。23.(2分)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24.(4分)作者将希望比作地上的路,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如同地上的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二)阅读下面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重点科室专科建设规划方案
- 新零售业态运营流程指南
- 全员绩效考核量化模板
- 我成长中的转折点记事作文(15篇)
- 银行从业考试万题库及答案解析
- 山东省建筑安全a类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元贝从业资格证c1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区块链技术在实木原料溯源防伪中的商业应用实验报告
- 2025-2030化肥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路线与经济性比较报告
- GB/T 9114-2000突面带颈螺纹钢制管法兰
- 领导干部要学点哲学
- GB/T 17245-1998成年人人体质心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华为公司校园招聘个人简历标准版
- 学校结核病防控培训课件
- 【精品】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含答案)
- DBJ41-138-2014 河南省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高清版)
- DBJ50T 043-2016 工程勘察规范
- 八年级美术下册《弘扬真善美》优质课件
- 《流行病学》第十六章 分子流行病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