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钳工井控应知应会考试题库试题_第1页
内钳工井控应知应会考试题库试题_第2页
内钳工井控应知应会考试题库试题_第3页
内钳工井控应知应会考试题库试题_第4页
内钳工井控应知应会考试题库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控应知应会考试题库

(内钳工)

一、填空题

1、内防喷工具包括(方钻杆上下旋塞)、(回压凡尔)、(浮阀)、

(应急旋塞)等。

2、上下旋塞使用过程中,钻进期间(每天)活动一次;在方钻

杆停用期间要进行强制(保养与防腐),杜绝因锈蚀而卡死现象。当

旋转不灵活,经活动保养无效,必须(更换新旋塞)。

3、负责(内防喷工具)的检查保养,负责(旋塞手柄)的保管;

协助(井架工)进行井口螺栓的紧固及井控装置各闸阀的活动保养。

4、关井时内外钳工进行井口操作;协助(副司钻)操作手动锁

紧装置,实现手动关井。

5、钻井过程中,当有不明情况的泥浆从(井口)、(钻具内)流出

时,首先认为是溢流,立即关井。

6、井控工作的关键是(一次井控)。

7、井控工作关键的环节是(及早发现溢流,及时正确关井)。

二、简答题

1、起下钻发现钻具内喷,如何动作?

答:⑴抢接应急悬塞。

⑵关闭应急旋塞,关井后接方钻杆(顶驱)。

2、本岗位井控违章行为有哪些?

答:⑴没有及时发现溢流。

⑵发现溢流没有及时汇报。

⑶有检查、保养内防喷工具。

3、起钻时溢流的显示?

答:⑴停止起钻导管钻井液外溢。

⑵钻杆内溢泥浆。

4、下钻、下套管时溢流的显示?

答:停止下放管柱导管钻井液外溢。

5、井控职责?

答:⑴负责内防喷工具(包括方钻杆上下旋塞、回压凡尔、浮阀、

应急旋塞等)的检查保养,负责旋塞手柄的保管。

⑵协助井架工进行井口螺栓的紧固及井控装置各闸阀的活动保

养。

⑶关井时进行井口操作。

⑷协助副司钻操作手动锁紧装置。

6、溢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钻井液密度低。

(2)钻井液液柱的高度不够。

(3)抽吸。

7、钻开油气层前应做的井控工作?

答:检查保养负责的井控装置,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8、钻油气层的各项作业,应做的井控工作?

答:⑴检查保养负责的井控装置,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⑵听到长笛信号后,负责井口操作。

⑶关井后,协助副司钻操作手动锁紧装置。

三、选择题

(-)井控工艺

1、溢流是指当井底压力(B)地层压力时-,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入的

排量或停泵后井口钻井液自动外溢的现象。(1;1)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B)知旨开泵彳聊拉管处的压力。(2;1)

A、循环泵压

B、循环立压

3、钻柱中装有回压阀时;井通关井后立管压力应(A)。(8;1)

A、为零B、不为零

4、一般对渗透性比较好的地层,关井后约需(B)分钟,待压力稳定后才能正确

读出关井立压。(8;1)

A、5—10

B、10—15

C、20—25

5、司钻法压井第一循环周使用原密度钻井液将井内溢流排除,第二周用(A)将

原密度钻井液顶替到地面。(9;1)

A、压井液

B、高密度钻井液

6、常用的井底常压法压井技术有司钻法、(B)、边循环边加重法等。(9;1)

A、二次循环法

B、工程师法

C、硬顶法

7、静液柱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液柱垂高和(C),与截面积和液柱形状无关。(2;1)

A、形状

B、体积

C、液柱密度

8、地层压力的四种表示法:用表压单位、压力梯度单位(A)和压力系数表示。

(2;2)

A、当量密度

B、当量质量

9、起钻中应严格按规定及时向井内灌满(A),并作好记录、校核,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1;1)

A、钻井液

B、清水

C、压井液

10、起钻过程中为减小抽吸压力应该首先严格控制(B)。(2;1)

A、钻井液密度

B、起钻速度

11、下钻过程中主要产生(A),它使井底压力增加,其值过大会导致井漏。(2;

1)

A、激动压力

B、抽吸压力

C、液柱压力

12、SY/T6426-2005中规定,钻开油气层后,起钻前要进行短程起下钻作业,即

在起钻前先从井内起出(C)柱钻具,然后再下到井底开泵循环一周。(2;3)

A、5—10

B、15—20

C、10—15

13、油井当量钻井液密度的附加范围是:油井(B)g/cn?或控制井底压差(B)MPA;

(4;2)

A、0.07~0.15;3.0~5.0

B、0.05〜0.10;1.5〜3.5

14、气井当量钻井液密度的附加范围是:气井(A)g/cn?或控制井底压差(A)MPA。

(4;2)

A、0.07~0.15;3.0〜5.0

B、0.05~0.10;1.5~3.5

15、发现溢流后,防止发生井喷的唯一正确处理措施为(A)o(5;1)

A、迅速关井

B、观察井口

C、迅速起钻

16、下列四种工况下,井底压力最小的是(A)。(5;1)

A、起钻

B、下钻

C、静止

D、钻进

17、钻进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发生井涌的预兆?(B)(5;1)

A、钻井液池体积增加。

B、泵冲数减小。

C、泵压下降。

D、流速增加。

18、所有常规压井方法应遵循在压井作业中始终控制井底压力略(A)地层

压力的原则。(9;1)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19、常规钻进、通井等钻具组合,止回阀接在(C(9;1)

A、井底动力钻具与入井的第一根钻具之间

B、钻头与入井的第一根钻具之间

C、钻头与入井的第一根钻铤之间

20、当井内钻井液涌出转盘面的现象叫井涌。(B)(2;1)

A、正确;B、错误。

21、在空井状况下,出现当钻井液的外溢时,可以判断发生了溢流。(B)(5;1)

A、错;B、对。

22、起下钻铤发生溢流时,尽可能抢接钻杆是为了便于增加控制手段。(B)(5;

1)

A、错;B、对。

23、旋塞阀应放在钻台上合适位置,并处于(B)(5;1)

A.关闭状态B.全开状态C.半开状态

24、当钻柱内未装回压凡尔时,可在关井后马上读取关井立压。(A)(6;1)

A、错;B、对。

(-)井控设备

1、在发生溢流钻头喷咀因各种原因被堵死而无法循环的情况下,打开(B),可

恢复正常的钻井液循环,进行压井等作业。(8;1)

A、钻具止回阀

B、钻具旁通阀

C、钻具安全阀

2、现场常用的钻具内防喷工具有(A)、钻具止回阀等。(8;1)

A、方钻杆旋塞阀

B、钻具旁通阀

C、钻具安全阀

3、环形防喷器性能好坏的关键在(B)。(2;1)

A、活塞

B、胶芯

C、壳体

4、不允许用打开闸板的方法来泄压,以免损坏胶芯。(A)(3;1)

A、对B、错

5、闸板防喷器有自动清砂,自动对中的特点。(A)(3;1)

A、对B、错

6、手动锁紧装置既能用于关闭闸板也能打开闸板。(B)(3;1)

A、对B、错

7、不同的闸板防喷器其锁紧轴不同,因此它们的“手动锁紧”与“手动解锁”

的操作要领也不同。(B)(3;2)

A、对B、错

8、环形防喷器不宜长期高压封井是因为承压能力低。(A)(2;2)

A、错B、对

9、节流管汇上的液动节流阀,通常是由(C)遥控的。(7;1)

A、远程台

B、司钻台

C、液控箱

D、辅助控制台

10、平板阀在关闭到位后,回旋1/4~1/2圈是为了保证阀的浮动密封。(A)(7;

1)

A、对B、错

11、活塞杆的二次密封装置在启用时挤注的二次密封脂(C)。(6;1)

A、越多越好

B、挤注一点即可

C、以不滴液为准

12、若钻具内装有一浮阀(止回式),在不采取进…步的操作时,停泵后可以在

压力表上准确地读取关井立压吗?(A)(8;1)

A、No.B、Yes.

13、为什么大多数节流管汇有两个节流阀?(A)(7;1)

A、当在用节流阀出现故障时、以便提供替补阀。

B、引导到火炬中

C、引导到分离器中。

D、引导到钻井液池中。

14、使用下面哪些介质来遥控操作节流管线上的阀门?(D)(7;1)

A、空气。

B、氮气。

C、电

D、液压流体。

15、放喷管线每隔(B)、转弯处、出口处用水泥基墩加地脚螺栓或地锚或预制基

墩固定牢靠。(9;1)

A、5-10m

B、10m~15m

C、15-20m

D、10—20m

16、放喷管线水泥基墩的预埋地脚螺栓直径不小于(B),长度大于0.5m。(9;1)

A、50mm

B、20mm

C、75mm

D>78mm

17、井控管汇包括(A、B、E、D)o(7;3)(4个答案)

A、节流管汇

B、压井管汇

C、灌钻井液管汇

D、放喷管线;

E、防喷管线

F、立管。

18、当井内压力不断升高时,可以打开环形防喷器泄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