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林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通关提分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林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通关提分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林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通关提分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林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通关提分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林州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通关提分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第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书写1、看拼音,写汉字。

shāowēi

xuányá

shānjiàn

rìkòu

(

)

(

)

(

)

(

)

bàofā

jiǎnyuè

gēda

dĭyù

(

)

(

)

(

)

(

)二、选择题2、下面各组加点字读音、释义和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机械(jiè)晦暗

莫名奇妙饶有趣味(富足、多)B.依赖(lài)

辨斗

千均一发

用之不竭(尽、用尽)C.围歼战(qiān)

梗概

迫不急待

万象更新(改变、改换)D.锲而不舍(qiè)振奋

嫦娥奔月

诲人不倦(教导、劝说)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美不胜收,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B.我听得人迷,恍如身临其境,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C.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D.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那是我们记忆仓库里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珍珠。4、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云涯

宾客

威风凛凛B.隆重干燥别出心栽C.错综

陶醉

汹涌澎湃D.跺脚斗蓬约定俗成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宇宙生命之谜》告诉我们:人类已经找到了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B.若想了解《竹节人》一文中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可先快速阅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C.《宇宙生命之谜》一课,采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的句式,有条理地说明了有生命存在的天体所必须具备的条件。D.学习本册第三单元后,我会在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三、填空题四、古诗背诵五、课内阅读六、课外阅读七、语言表达八、书面表达6、辨字组词。

骑(

)

俯(

)

倚(

)

腑(

)

刻()

烂(

)

骇()

栏(

)7、古诗文运用。

A.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B.子曰:“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C.子曰:“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D.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E.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上述话语的“子”是指____,“子”是古代对人的____称,也用来称呼老师或称_________的人。

(2)上述五句话选自《论语》,是记录_________言行的____体散文集。请你再写出一句出自这本文集的话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E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表达效果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六年级以来,豆豆从来不复习学过的知识,以至学习成绩总是提升不了,这个时候,你可以用上文中___句来劝说他;豆豆听从了你的劝说,开始认真学习起来,但是他却只停留在死记硬背上,遇到需要思考的题目就果断放弃了,这时候,你可以用上文中___句来劝说他。8、按要求写句子。

你们的家庭踌躇不决地把你们奉献给国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羞得无地自容,但这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课内阅读。少年闺土(节选)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查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他不咬人么?”“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1.解释下列字词。

素: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第3自然段写了闰土向“我”讲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闰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自然段中的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画线句子中“新鲜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是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方面述说了这些新鲜事,这几句话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

多穿点衣服“①多穿点衣服!把棉袄也穿上!”临行时,母亲把棉袄递到我面前说。“不需要,我就穿一件毛衣够了,”对那件臃肿的棉衣我嗤之以鼻。“出门要多穿点衣服!你到学校一去就是一星期,万一变天了怎么办!”母亲的口气开始变得严厉。“变了天也随它去,反正我不冷!”我的口气也变得生硬。“不穿也把它带到学校去!”母亲的口气越发严厉。“带去了我也不穿!”我像头犟牛一样和母亲顶撞起来。“你为什么不穿?真是不听话!”母亲把手高高扬起,却又轻轻放下。“又笨又土!我才懒得穿!”我气鼓鼓地回敬母亲一句,踏上自行车扬长而去。和母亲发生这次争吵时,我十三岁,上初一。十三岁是个极具反抗性的年龄,我开始看不惯母亲的一些行为,也听不进母亲的一些话语。多穿点衣服!——这句话差不多成了母亲对我的口头禅。自打有记忆起,我就三天两头听到母亲这句话,学龄前出去玩要是这句话,上小学清早出门是这句话,上了初中,仍然离不了这句话。每逢星期天临行前,母亲总不忘对我叮嘱一句:多穿点衣服!不知为什么,也不知从何时起,我对母亲的这句话有了种反感。我觉得母亲有时候说这句话时简直让人无法理喻,因为哪怕当时太阳当头,身上热汗正淌,她也会在我出门时来上这么一句。不知道被我抛在身后的母亲是什么反应,不管她是恼怒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还是伤心得直掉眼泪,我都不会顾及她的情绪。那么多年来,她几乎是以一种强迫的态度逼着我多穿点衣服,这次我是铁了心要和她对抗一次,自己给自己做一回主。我回味着刚才与母亲顶撞的情形,心中隐隐有种发泄后的畅快。从家中到学校,得走二十多里的山路,我骑着自行车上坡下岭,不一会儿便满头大汗。我庆幸自己终于没听母亲的话,不然不仅要把自己热坏,还可能招致同学们的耻笑,说我不识天时。我没想到老天爷竟会向着母亲,和我玩起了不测风云。星期三夜晚,我听到窗外的风一阵阵呼啸而来,又一阵阵呼啸而去,此起彼伏,把整个空气都撕扯得变了形。我捂在被子里,明显地感觉到气温已降到冰点。丁零零——起床铃响了,我坐起身,不由一阵哆嗦。穿好衣服,出了寝室门,向操场走去。可怜的毛衣已抵挡不住突如其来的寒冷,我感到两条膀子冻得酸痛,脖子不由自主地往胸腔里缩。突然,在朦胧的晨光中,在凛冽的寒风里,我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我的母亲!她身材瘦弱却衣着臃肿,怀里还抱着一团东西,这使她看上去显得有些佝偻。“春儿!”母亲也看到了我,她急切地叫着我的小名。我走上前去。我看清了,母亲怀里抱着的,是我的棉衣;她的手里,还拿着手电筒。“快穿上!别冻坏了!②记得要多穿点衣服!”母亲展开棉袄就往我身上套。我鼻子一酸,鼻涕不由自主地就往下掉。“你这孩子,鼻涕都掉下来了,这不是冻坏了?”母亲责备道。此时,我已经没有任何反驳的语言。我猜想,母亲一定是一夜都不曾合眼,一定是鸡叫时分就出了门,在黑夜里步行了二十多里的山路,给我送来了这件棉袄。转眼二十多个春秋过去了。如今,母亲已经去世多年;而我,已成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我也明白了“多穿点衣服!”中沉甸甸的情义。“爸,我上学去了,拜拜!”清晨时分,女儿甜甜地对我道别。“③多穿点衣服!”我习惯性地重复着当年母亲对我说过的话。1.文中三处画“

”句子中都有“多穿点衣服”这句话,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题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

(1)“带去了我也不穿!”我像头犟牛一样和母亲顶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把手高高扬起,却又轻轻放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14自然段中画“﹏﹏﹏”句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为何以“多穿点衣服”为题?

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