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污辱、威严、矮小、冷笑、犯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奇妙,并从他机灵的答复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教学预备】
学生课前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醒课题,了解晏子
1.揭题:同学们,你们了解晏子吗?
同学们沟通课前预备的资料。
晏子的真名叫晏婴,那为什么又叫他晏子呢?
(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奉献的男性的尊称,比方:孔子、孟子、庄子等)
2.过渡: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出访楚国的故事。
3.教师板书课题:晏子使楚
4.导言:
《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20xx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晏子受齐王的派遣只身出访楚国,为了能准时了解他出访的状况,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访楚国?现在我们就动身,跟随晏子出访楚国。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依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检查学生自学状况:
(1)生字新词:留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àifu”,是“医生”的意思,过去读“dàfū”是官职的称呼。
(2)请同学们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全班争论: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污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对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小组沟通,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2)试着给课文分分段:
(1)哪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三、再读课文,走近晏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生气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快乐的又是什么?
2.课堂沟通,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生气的是:楚王“想趁机污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严。”
(2)最快乐的是:“从那以后,楚王不敢不敬重晏子了。”
3.引向深入:那晏子又是怎样到达反污辱的呢?
四、深入阅读,体会才智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比赛: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污辱,如何反对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对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
学生自由答复,只要说得有理就予以确定。
3.晏子面对楚王的污辱,又是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适宜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其次课时
一、深入阅读,体会才智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其次回合比赛: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你最喜爱哪句话?为什么?
2.课堂沟通,随机点拨:
(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
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练成了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了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
【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体会晏子的才智和说话的技巧。】
(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比赛:
1.自学课文第五自然段,划出晏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1)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由于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或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A.理解两个“水土”的不同含义。
【第一个“水土”是指“气候、土壤等条件”;其次个“水土”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意思。】
B.这段话隐含了什么意思?
【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2.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品尝晏子的话,体会语言的艺术
1.快速扫瞄课文,划出晏子还击楚王的话,把自己的体会感悟写在旁边。
我们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三次交锋的精彩画面。
2.过渡:我想仅仅读一读是不能完全体会出晏子语言的魅力,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思索,感受,与小组成员沟通沟通,共同去品尝,体会晏子语言的妙处所在。
3.沟通、品尝:
(1)同学们,刚刚大家在小组内体会地特别充分,现在我们一起来共享你们的体会。
(2)争论:你们觉得这三次交锋的场面能打乱挨次吗?为什么不能?
那我们就以故事进展的挨次来共享三次交锋的精彩画面吧。
(3)点评:
第一次:顺水推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其次次:欲擒故纵——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三次:借力发力——四两拨千斤。
三、感情朗读,理解晏子
1.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临危不惧、口齿伶俐、喜爱祖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
2.想象一下,晏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尝试份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预备,再课堂朗读。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长
1.我想假如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肯定会给他开一个庆功宴。请你想一想,晏子获胜的法宝毕竟是什么?
(1)才智过人,有善辩的口才。
(2)污辱晏子就是污辱齐国,在晏子的心中,不会让自己的祖国受到污辱,他爱国,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3)正义在晏子一方,邪不压正。
小结:现在我们明白了,晏子确实才智超群,现在明白了为什么称它为晏子的缘由了吧。
2.拓展:
一次,德国大诗人歌德和一个尖刻的评论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批判家说:“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抓紧让到一边,微笑着说:“我正好相反。”
五、作业:
1.摘录晏子反对楚王的话。
2.排练课本剧。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2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文《口语交际习作四》
学习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育学生积极参加,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仔细,有急躁。
3.在口语交际的根底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登记来。内容要详细,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晰,力争写得详细、生动。
课前预备
1.“洗脚”公益广告片段的课件。
2.本单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图。
3.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4.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情引入,沟通感受
播放电视广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暖和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古代历史上就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
3.不仅我国古代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仅有很多感动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6.出示刘翔的图片。这是谁?你喜爱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再听刘翔获冠时响起的国歌声。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感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
7.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由于我们和善,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三、互动沟通,重温“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受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
指名说话。
一位同学说完后,请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展“答记者问”。引导学生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缘由。
2.组织小组进展“感动20xx”竞赛活动(依据上课时间自由调整),评比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拟定评比条件:把感动的大事说清晰,说详细;表达时口齿清晰,声音洪亮。
3.开展活动。在音乐《感恩的心》中完毕。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3
【教材简解】
《打电话》这篇课文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年轻人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原来是一件很简洁的事情,却啰里啰唆聊了老半天,铺张了别人不少时间。相声采纳夸大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赐予了辛辣绝妙的挖苦。
【教学重点】
理解主要内容,学说相声,了解相声的语言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大意,学说相声。
2、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熟悉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
1.幻灯片出示以下两组成语,让学生朗读。
啰里啰唆废话连篇拐弯抹角婆婆妈妈寡淡无味
简明扼要斟字酌句直截了当言简意赅幽默幽默
师:读了这两组成语,你有什么发觉?假如有人和你谈话,你喜爱怎样的表达?为什么?
2.师:看来,说话得讲究艺术。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好几个好玩的人物。杨氏之子的幽默幽默,晏子的能言善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日,我们来学习新课文--《打电话》,再次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检查预习,了解相声
1.师:读过课文了吗?文章里消失了几个不太常见的词语,你会读吗?
嗞嗞呃耗子啰唆嘚儿啷甭
师:“嗞嗞”是象声词,“呃”是语气词,“耗子”是什么意思?
师:“甭”这个字最有意思,是个会意字。看到它。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
2.师:教师也读了这篇课文,觉得它有点怪,跟我们以前的课文不一样!不知道你发觉了没有?
生:都是人物对话!文章的内容是一段相声。
3.师:听过相声吗?听过谁说的相声?对于相声这一种好玩的表演艺术,你有哪些了解呢?
师:相声是说唱艺术之一,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相声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逗观众快乐,留给人们思索。从形式上看,相声可分为三种:一个人说的叫单口相声,俩人的叫对口相声,三人以及三人以上的叫群口相声。《打电话》就是一段对口相声。
4.师:这样的课文,教师以前从没上过,真有点犯难。请同学们给教师出点办法,我们该怎样学习这篇课文?
生熟读课文,练习说相声。
师:要说好相声,得熟识剧本,知道这段相声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相声里有几个人?各自有什么特点?说话的时候是什么语气?什么表情?这样才能表演得到位。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段相声的大意。
三、扫瞄课文,概括大意
1.师:请同学们扫瞄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毕竟写了什么内容?
2.师:这段相声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青年人打电话约他的未婚妻看戏,半分钟就可以讲明白的事,他却用了两个多小时。
师板书:半分钟?2个多小时。
【设计意图:文章的内容比拟简洁,采纳扫瞄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教师的板书简洁却并不简洁,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索。】
四、批注意点,体会幽默
1.师:这青年人毕竟怎么打电话的?他说话有什么特点?教师从课文中找到了两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幻灯片出示: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用劲猜。呃,猜不着我告知你。我姓啰,我叫啰唆。
(2)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师:再来看看,教师是怎么做批注的?对于第一句话,教师认为他是在兜圈子,直接告知人家自己是谁不就可以了吗?何必让别人去猜其次句,教师在后面写上了四个字--“画蛇添足”,谁不知道未婚妻是女的呀!
2.师:请大家细读课文,把你印象最深、最有意思的话画下来,学着教师的样子,在后面做上简要的批注。
3.师:刚刚教师在巡察的过程中,发觉很多同学都找到了特别有意思的句子,并写上了自己的体会。谁来把比的阅读收获和大家共享一下?
预设如下,教师可依据详细状况做相应调整。
①甲:我正找你呢。今日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重复别人的话)
②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啰里啰唆)
③甲:不着了,我告知你,歌剧,《刘三姐》,没看过吧?看看吧,好极了。腔美着呢,其中有一段我可喜爱了,就那段,小王,你现在不是没事嘛,你拿着电话,你留意,我给你学一学。你们几位等一会儿。小王,我现在开头学:唱山歌来……(婆婆妈妈)
④甲:没听见?还没吃饭呀?我给你预备吧。我买十二块饼干,我吃四块,给你留八块。(没话找话)
⑤甲:长安大剧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废话连篇)
4.师:你觉得这个打电话的年轻人怎样?你平常这样打过电话吗?
生:这个人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
师:他是在自己家煲电话粥吗?假如你是急着要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五、学说相声,感受乐趣
1.师:相声是用来表演的!假如我们像平常朗读课文那样读出来,就没有什么味道了。下面,教师找两位同学,来表演其中一小段。
师:他们俩说得怎么样?优点是什么?还有什么缺乏的地方?
2.师:下面,我们来听听闻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表演的相声选段。大家一边听一边思索:人家为什么能表演得那么有意思?播放原相声选段。
3.师:刚刚,我们听了大师的相声,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应当怎么说相声?
师:(待学生发言后进展概括)说相声的时候,要留意以下几个要点:
①吐字清楚,让观众听明白;
②轻松自然,适当添加“嗯”“噢”“啊”等语气词;
③适当使用儿化音,使之口语化,京味化;
④语气要夸大幽默,要有感染力。
4.师:下面,教师给大家示范一下,同学们听听教师说得怎么样?
幻灯片出示下面两个句子,教师表演:
甲:我正找你呢,今日晚上有什么事(儿)吗?学习吗?(噢)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甲:嗯,京戏?不--对。嗯,评戏?不--对。越剧?哎!
5.师:明白了怎么说相声,信任大家能说得更好了。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个片段,同桌之间相互协作,说一段相声。待会儿,教师将选择表现优秀的同学表演给大家听。
6.优秀学生展现,组织学生进展评价。
六、总结特点,拓展延长
1.师:本节课文,我们熟悉了一门新的语言艺术--相声,并学习表演了一段相声。让我们想一想: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要通俗,语言要口语化,让大家听得懂。
生:要高雅,要有教育意义,能留给人思索。
生:要幽默,听之让人发笑,思之回味无穷。
2.师:出名的相声艺术家许多,经典的相声剧也不少。课后,请同学们搜集好玩的相声说一说,还可以自己尝试着写相声剧本。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熟悉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胡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的心情,感悟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预备】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妙时间。今日,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索: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本课清爽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妙的第一印象。)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
(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沟通:
(一)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奇美丽。”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特别得意;祖父的园子布满生气、喧闹、漂亮……我对园子特别宠爱,难以忘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喧闹和生气勃勃的感觉。
(二)“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得意,说明白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这几个小节围围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事绽开,通过对话表现“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出祖父对“我”的宠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亮,语言生动,特殊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教学中,还可安排角色表演的形式,激发兴趣、丰富内容、加深体验。)
(3)小结:“我”在园子里究竟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布满了欢快。)
(4)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欢乐。
(“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孩子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得意。)
(三)感受园子里全部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
(1)思索: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2)沟通、争论:
但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安康的、美丽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情愿爬上架就爬上架,情愿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情愿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情愿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情愿,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情愿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情愿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
(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拘束,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拘束的欢乐心情;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欢乐的,都是那样美妙,布满活力。)
(3)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欢乐。
(理解在这一小节列举了大量事物,花费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用意,充分感受园子中全部生命的自由拘束。)
(4)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欢乐心情读出来。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质疑: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好玩,真实,吸引读者?
(留心观看生活,专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照实地写下来。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的描写详细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似乎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这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剧烈的震撼,使人心驰神往?缘于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她选取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寻常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长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爱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表达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做预备。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依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板书:20、景阳冈)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熟悉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全班沟通。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⑴仔细读课文,找出详细描写打虎的局部多读几遍。
⑵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⑶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沟通:你预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⑴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⑵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合作沟通: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教师适当做一些提示。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教师巡察,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索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沟通学习状况。
三、品读体验:
1、学习汇报: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
⑴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展比拟体会。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一段话里连用了很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响,又是防备的手段,精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攻击,毫无防范的状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敏灵敏。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白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⑵依据沟通,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
①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②谁情愿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③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4、“打虎”局部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
“别胡说!莫非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豪爽。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体会到武松很英勇。
“这是店家的阴谋,恐吓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能够体会出武松的英勇。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如“转身回酒店吧,肯定会叫店家讥笑……”“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这里虽有迟疑,但更多的仍旧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当天将黑时,他见没有老虎,便“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可怕了,不敢上山。’”这是他在为自己壮胆,也很真实可信。所以这些内容看似与打虎无关,实际上与打虎的内容有着亲密的关系。
5、武松在这些段落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小结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6、沟通收获
1、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篇依据名著改编的课文,你能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吗?
2、小结:
《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英雄,就武松还有许多章节许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肯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四、稳固延长:
阅读《水浒传》。
课时作业
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景阳冈
冈下饮酒——酒后上冈——冈上打虎——唉下冈来
豪放勇武无所畏惧
教学反思: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不忘。抓住动作的词进展体会,对学生感受武松这一人物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充分抓住这些精确而又生动的词语,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当点拨,神话学生对人物性格、品质的感悟。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回忆本单元所学内容,沟通学习与感悟。
2.积存古诗。
3.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沟通平台
1.想一想,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自由地进展课堂沟通。
3.选择重点绽开争论。
(1)说说对西部的认知和感受。教师可以帮助同学理清思路,让同学有条理地表达对西部的认知,比方: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西部的进展。
(2)说说对课文写法特点的认知。
①《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以白杨的品行来比方、示意西部建立者的品质等。)
②《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风光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①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其中的含义。
②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阅历,理解个别字记词的含义等。)
二、日积月累
1.导入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积存的重要性。今日,俺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时期素有诗豪之称的大诗人刘禹锡写的《浪淘沙》。
2.同学自由朗读,假设有不理解的,教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浪淘风簸自天际”,写黄河惊涛骇浪,来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始终走到银河那里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大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概;后两句运用夸大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
此诗写九曲黄河的宏伟气概,并绽开奇怪的想象,表示的憧憬与追求。
3.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引导同学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
其次课时
趣味语文
1.谈话导入。
师:批改作文时,常发觉有些同学对标点符号的使用随心所欲。或一“,”究竟,或通篇不用,想起来了就顺手点一下,说明这些同学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今日俺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2.同学读文中故事。
3.沟通读后感受。
4.教师供应故事:
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应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唯恐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依据自身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俺们不是商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
5.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
①下雨天留客天留俺不留
②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③某家有少女人材非常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④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6.小结。
标点肯定要恰当,它就像一个人的五冠,不能由于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7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走进祖国西部”为专题组织教学,教材选择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使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西部的建立与进展,了解西部的文化与风情。激发他们喜爱祖国,走进祖国西部、开发西部、建立西部的情感。《草原》、《白杨》、《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叙事与写景相结合,美丽的语言文字与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得益彰。
教师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留意激发学生了解西部,走进西部的兴趣,读懂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积存美丽句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互联网产品经理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汉书龚遂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浙江海洋竞赛题库
- 2025年湖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u5试题及答案
- 2025年bim管线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育部全国安全竞赛题库
- 2025年理赔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南江中面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仓库收料员考试题及答案
- 医疗设备现场技术服务方案和措施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辅警协警】笔试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 2025-2030中国二维码行业发展模式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公司推进精益化管理制度
- 护理肌肉注射课件
- 2024广东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 膈疝胎儿镜气管封堵技术
- 学校实验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消防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