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测试1_第1页
人教版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测试1_第2页
人教版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测试1_第3页
人教版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步测试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解析: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为初级消费者总能量的10%~20%。初级消费者越多,向下可传递的能量也就越多,因此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越多。答案:C2.一片树林中,树、昆虫、食虫鸟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能量流动关系的是解析:题中已给出了树、昆虫、鸟三者间的数量“金字塔”,旨在考查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的关系。从题图可知,依照个体数量统计,树的数目最少,而昆虫的数目最多,但是若按能量流动关系分析,二者间能构成的食物链是:树→昆虫→鸟。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若用方框的大小表示能量的话,框的大小应沿食物链由大到小排叠,出现了与数字金字塔不同的形状。答案:C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换和输出的过程,其是伴随着物质循环的进行而进行。二者的关系是: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流动推动物质循环。选项A、B、D均属能量流动中的一个环节,不能代表整个系统的能量流动,只有C能反应能量流动的全过程。答案:C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A. B.C. D.解析:由图可知D为生产者,要使A获得的能量最少,则必须保证三个条件,即:一是能量来源途径最少;二是能量传递效率最低(按10%算);三是食物链要最长。故从理论上讲,与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相关的食物链不可能是D→A,也不可能是D→A、D→E→C→A同时存在,只能是D→E→C→A。为此,E的能量在传递给A的途径中,只有确保:①E在传递给B时用去的能量最多;②E的总能量减去传递给B的后再传给C时效率最低;③C在传递给A时效率最低,结果才能使A获得的能量最少。所以据此计算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答案:B5、已知某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为1000kJ,其中95%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则其下一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最多为()A.200kJ B.40kJ C.50kJ D.10kJ解析:本题具有较大的迷惑性,极易错选A项。由于该营养级的能量95%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积累的能量只有5%,因而其最多也只有5%(即5%×1000=50kJ)的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答案:C6、在能量金字塔中,如果生产者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240mol的氧气,其全部用于初级消费者分解血糖,则其释放并贮存在ATP中的能量最多有()可被三级消费者捕获?A. B.C. D.解析:依据有氧呼吸反应式,可知240mol的氧气能分解40mol的葡萄糖,又由于每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有1161kJ转移到ATP中,故初级消费者产生的ATP中的能量最多有“”被三级消费者捕获。答案:C7、人们常用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A.能量和营养级B.个体大小与营养级C.个体大小与个体数量D.个体数量与生物类型解析:在生态系统中,通常能量可以用金字塔表示,因为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而个体的大小、数量都是不确定的,可能营养级越高,个体越小,数量越多。答案:A8、在一片草原上,假如一年中,至少有70000只昆虫生活才可养活一只食虫鸟,而食虫鸟若按10%的能量传递率将能量传给鹰,则理论上每年大约需要3000只食虫鸟才能维持一只鹰的生存,那么如果鹰只靠捕食食虫鸟来生活,则每年至少需要()只昆虫才能保证一只鹰的生存?A. B.C. D.无法统计解析:生物体的数量通常能够反映出生物体能量的多少,一般情况下其间成正相关,故常可用生物体的数量来表示能量的多少。由题意可知,昆虫与食虫鸟之间、食虫鸟与鹰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只有保证为20%,才能实现“至少”维持一只鹰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故维持一只鹰生存至少需要食虫鸟1500只,由此可计算出维持一只鹰生存至少需要昆虫的量为1500×70000=×108只。答案:C9、若人的食物二分之一来自植物,四分之一来自小型食肉型动物,四分之一来自牛羊肉,则人增重1Kg时最多消耗植物_________Kg。解析先根据题目要求画出食物网图,从题目要求可以判断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人增重从不同途径获得能量的比例也明确告诉。解题图解如下:答案:28010、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请回答:图10-8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kJ。(2)从A到B和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3)欲使C增加3kg,至少需A__________kg。(4)调够保证此生态系统进行生物地化循环正常进行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题中A是生产者,其固定的总能量为:175+200+875=1250(kJ)。这部分能量通过生产者流向三个方向:一是生产者本身生命活动的消耗;二是枯枝败叶和死亡后的尸体被微生物分解而将其能量释放;三是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在高中生物教材上能量沿食物链的传递效率为10%~20%是一个平均效率,在不同的食物链和在同一条食物链的不同营养级之间的具体传递效率不一定是相同的,要用具体的数值来作具体的计算。在本题上上中能量从A传到B的传递效率为:=16%;从B传到C的传递效率为=15%。在计算C增3kg至少需要消耗A多少kg时,应按实际的传递效率计算,即3kg÷15%÷16%=125kg。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主要的成分,因为它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让其流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中,并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使无机物进入生物群落。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不可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因它能将动植物尸体、残落物和排泄物中复杂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的无机物重新回到无机环境中,从而使物质循环得以顺利进行。答案(1)1250(2)16%15%(3)125(4)D11、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效率为_____%。(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百分比是__(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___利用。解析: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被分解释放,用于自身生命活动的消耗;另一部分则储存于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种,参与生物各种组织器官的构成,从图中A、B、C三者关系分析得出,A是第一营养级(生产者);B是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C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据图中数值和能量流动原理,计算如下:(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18872-118761=111百万kJ;或为+++=111百万kJ;(2)从A到B能量的转化效率为:(15/111)×100%=%;从B到C的转化效率为:(3/15)×100%=2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