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疾病诊断详解_第1页
五官疾病诊断详解_第2页
五官疾病诊断详解_第3页
五官疾病诊断详解_第4页
五官疾病诊断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五官疾病诊断课件当前1页,总共114页。

第一节眼及眼眶适应证:

1眼球及眼眶外伤2眼眶炎性疾病3眼球疾病4眶内肿瘤5眼眶血管畸形6突眼查因7眶周及全身疾病累及眼眶当前2页,总共114页。

第一节眼及眼眶检查方法1注意事项:眼内有金属异物者禁忌,闭眼,减少运动2线圈:头部线圈或眼球线圈3扫描层厚和平面:横断/冠状/斜位(与视神经长轴一致),2-5mm4成像参数:T1WI、T2WI,脂肪抑制技术5增强扫描:当前3页,总共114页。正常眼眼眶MR表现1眼眶:骨皮质T1、T2像均呈低信号2眼球及球内结构:球壁,晶状体,房水及玻璃体。视网膜与脉络膜紧密相连不易区分,巩膜T1及T2WI均为低信号,可区分3视神经:T1及T2WI均为软组织等信号,3-4mm4眼外肌:T1及T2WI均为中等信号5眶内脂肪:多位于球后,T1及T2像均为高信号6血管:T1及T2WI均呈管状低信号7泪腺:外上象限,T1中等信号,T2略高信号。第一节眼及眼眶当前4页,总共114页。正常眼眶(T1WI)横断面当前5页,总共114页。当前6页,总共114页。正常眼部(T1WI冠状面)当前7页,总共114页。正常眼部(斜矢状面)脂肪抑制T1加权像当前8页,总共114页。眼部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概述.视网膜母细胞瘤为起源于视网膜的胚胎性恶性肿瘤.为儿童最常见的眼内肿瘤,绝大多数见于三岁以内的儿童,.多数为单眼起病,少数为双眼先后发病。.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突眼及眼球运动障碍,体检见有白瞳孔和黄光反射。当前9页,总共114页。

病理.肿瘤可呈结节状突向玻璃体(内生型);也可向视网膜下生长(外生型);或沿视网膜呈弥漫型生长(平面型)。.本病的特征病理改变为常发生钙化(80-90%)。

眼部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当前10页,总共114页。眼部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MRI诊断眼球内见不规则形异常信号之肿块T1WI上呈低,等混合信号;较正常玻璃体信号高,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较玻璃体信号低。T1WI/T2WI低信号提示为钙化区,钙化较小时MR不易显示。早期肿瘤局限于球内,眼球大小正常。后期引起眼球增大/突出,形态不规则,肿瘤沿视神经向后生长,引起视神经增粗⑤增强扫描肿瘤体明显强化。当前11页,总共114页。眼部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鉴别诊断:渗出性视网膜炎(Coat`s病):年龄较大,无钙化,MR信号较均匀视网膜剥离:

比较:

.CT较MRI更易发现肿瘤内钙化,故对本病诊断,CT较MRI好。.但MRI在肿瘤蔓延、侵及颅内结构、显示视神经等结构优于CT当前12页,总共114页。眼部肿瘤:恶性黑色素瘤

概述

恶性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的球内恶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性别差别不大,几乎都为单眼发病,极少累及双眼。85%左右发生于脉络膜。由于肿瘤好发于脉络膜外层后极部,故病人较早出现视物变形、变小及相应部位的视野缺损当前13页,总共114页。眼部肿瘤:恶性黑色素瘤MRI诊断

信号具特征性,在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是因为黑色素的顺磁性致T1、T2值缩短。少数不含黑色素T1及T2像均为中等信号。肿瘤较小时呈扁平状,眼环局限性增厚;较大时突入玻璃体,形成‘磨菇云’征增强扫描肿瘤均匀一致强化。当前14页,总共114页。

恶性黑色素瘤1当前15页,总共114页。当前16页,总共114页。恶性黑色素瘤2当前17页,总共114页。眼部肿瘤:眼眶血管瘤

概述

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因发展缓慢,在20~40岁时才发病。临床上以眼球突出为主要症状,尤以静脉压增加时眼球突出明显为其特点,当肿瘤较大时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移位及视力下降。当前18页,总共114页。眼部肿瘤:眼眶血管瘤

病理

以海绵状血窦型最常见;由充满血液的血窦和纤维间质构成,缺乏肌层及弹力纤维,血流缓慢,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完整的包膜。当前19页,总共114页。眼部肿瘤:眼眶血管瘤

MRI诊断

多发生在球后肌圆锥内,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

与眶内脂肪相比,肿块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可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呈现明显均匀一致性强化,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多数可见视神经受压移位或肿瘤包绕,眼外肌移位。冠状面更有利于显示。肿瘤较大时可压迫骨壁使其凹陷变薄,但无破坏。当前20页,总共114页。左眼眶内血管瘤1平扫增强当前21页,总共114页。左眼眶内血管瘤1当前22页,总共114页。眼眶内血管瘤2当前23页,总共114页。

当前24页,总共114页。

眼眶内血管瘤3T1WIT2WI当前25页,总共114页。当前26页,总共114页。增强T2WI当前27页,总共114页。眼部肿瘤:眼眶血管瘤

鉴别诊断

炎性假瘤:眼球突出不随静脉压变化,强化不如血管瘤视神经胶质瘤:包饶视神经,信号较均匀脑膜瘤:信号均匀,强化明显淋巴血管瘤:临床罕见,常发生于儿童,边界不清,周边强化为主。当前28页,总共114页。T1WIT2WI增强炎性假瘤当前29页,总共114页。眼部肿瘤:泪腺肿瘤概述:.是原发眶内肌圆锥外最常见的肿瘤,多起源于泪腺窝内,以泪腺混合瘤最常见(50%),泪腺癌次之,占30%.泪腺混合瘤多数为良性,起病缓慢,约20%为恶性,多见于中年人。.泪腺癌又称圆柱状腺癌,多见于女性,病程快,发展快。当前30页,总共114页。眼部肿瘤:泪腺肿瘤临床表现:

1早期可无症状2眼球向鼻下向突出,向上转及外转受限制3眼眶外上方可触及一质地坚硬,表面呈结节状肿块4圆柱癌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迅速出现。当前31页,总共114页。眼部肿瘤:泪腺肿瘤MRI诊断:

1眼眶外上方象限泪腺窝内边界清楚、结节状肿块2与眼肌相比,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多均匀3增强扫描呈中等度强化4肿瘤位于肌圆锥外,眼球向前内下方突出,外直肌向内侧推移,肿块较大时泪腺窝扩大,眶骨变形5恶性者:肿块形状不规则,信号不均匀,边界不清楚,强化不均匀,眶壁破坏,侵入颅内当前32页,总共114页。左侧泪腺混合瘤(横断T1)当前33页,总共114页。左侧泪腺混合瘤(冠状面)当前34页,总共114页。第二节鼻及鼻窦当前35页,总共114页。一检查方法

1病人体位及准备:去掉假牙

2线圈选择:头部线圈+颈线圈

3层厚及范围:5mm,自下颌至颞叶

4扫描方向:横断面最常用,冠状面显示上下窦壁、病变上下方向延伸及颈部淋巴结较好,矢状面观察蝶窦病变较好

5扫描序列:T1WI显示解剖结构好,T2WI显示病变特性较好

6增强扫描:鉴别肿瘤与炎症,肿瘤颅内侵犯当前36页,总共114页。

二、正常MRI表现(T1WI像)当前37页,总共114页。正常鼻窦当前38页,总共114页。正常上颌窦由于窦腔内气体及窦壁骨皮质均呈黑色,二者很难区分。因此鼻窦主要由中等信号强度的粘膜层衬托面显示。当前39页,总共114页。正常鼻及鼻窦(冠状面)冠状面显示鼻甲与鼻道的关系、眶底、筛窦及上颌窦底清楚。当前40页,总共114页。

概述

.鼻窦炎为最常见的鼻疾病,分急性和慢性.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筛窦,常多发.若一侧或双侧各鼻窦均发炎,称全组鼻窦炎.临床表现:鼻塞,流脓涕,局部压痛,甚至头疼。急性期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等。

鼻及鼻窦疾病:副鼻窦炎当前41页,总共114页。

病理

急性期主要病理变化为粘膜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同时分泌大量分泌物(浆液性,粘液性及脓性),少部分还可并发骨髓炎或眶内及颅内炎症。慢性期主要有粘膜肥厚或息肉样变;也可能发生粘膜萎缩。鼻及鼻窦疾病:鼻窦炎当前42页,总共114页。

MRI诊断鼻甲肥大,鼻粘膜增厚。表现为窦壁或分隔表面平行状或分叶状软组织信号影,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分泌物较多时可见窦腔内呈水样信号影;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如见液平面为其特征表现。增强扫描见粘膜强化明显呈高信号,而分泌物不强化。急性期窦壁骨吸收,慢性期窦壁骨增厚、硬化。

鼻及鼻窦疾病:鼻窦炎当前43页,总共114页。

上颌窦炎T1WIT2WI当前44页,总共114页。

上颌窦炎--T2WI当前45页,总共114页。

蝶窦炎症当前46页,总共114页。蝶窦炎症--T2WI水抑制当前47页,总共114页。

鼻及鼻窦疾病:副鼻窦炎

鉴别诊断

副鼻窦肿瘤:窦腔内实性肿块,强化明显,骨质破坏多见,无流涕及分泌物。

炎性肉芽肿:病变区均匀性强化。

副鼻窦囊肿:密度均匀,不随体位变化。当前48页,总共114页。上颌窦囊肿当前49页,总共114页。蝶窦囊肿当前50页,总共114页。鼻及鼻窦疾病:上颌窦癌概述.上颌窦癌为最常见的鼻窦恶性肿瘤,占鼻窦恶性肿瘤的4/5.以鳞状细胞癌多见,其次是腺癌、囊腺癌,未分化癌.临床表现:①早期常局限于窦腔内,多无明显症状②一侧鼻塞、鼻腔排出脓血性鼻涕,经久不愈为一重要症状③晚期肿瘤向周围侵犯生长引起面部疼痛和变形当前51页,总共114页。鼻及鼻窦疾病:上颌窦癌

MRI诊断

上颌窦内见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窦壁骨质破坏为其诊断的重要征像,最常见为内壁破坏,肿瘤侵入鼻腔,也可破坏前壁,外侧壁以及向上向下侵犯。增强扫描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向周围浸润,侵犯眼眶、筛窦等,如上颌窦后方脂肪被肿瘤占据,则表明肿瘤侵入颞下窝和翼腭窝当前52页,总共114页。左侧上颌窦癌增强扫描T1WIT2WI当前53页,总共114页。左侧上颌窦癌冠状增强冠状平扫当前54页,总共114页。蝶窦癌--T2WI当前55页,总共114页。蝶窦癌--T1WI当前56页,总共114页。蝶窦癌--T1WI当前57页,总共114页。蝶窦癌--T1WI增强扫描当前58页,总共114页。鼻及鼻窦疾病:上颌窦癌

鉴别诊断

上颌窦炎:上颌窦囊肿:上颌窦肉芽肿性炎症:

与CT比较:

.对骨壁破坏的显示,不如CT.MR显示肿瘤范围,窦腔外扩展较好.区别癌肿与炎症,MR优于CT当前59页,总共114页。

第三节咽喉部当前60页,总共114页。一、检查方法采用头部线圈横断面为最常用的成像平面,一般平行于硬腭,扫描范围自硬腭至蝶鞍平面层厚5-6mm,特殊病灶可选用2-3mm冠状面有利于显示病灶经颅底向颅内侵犯情况,矢状面有利于显示鼻咽顶后壁病灶。T1WI病灶与脂肪信号差别最大,对比较好T2WI病灶与肌肉组织对比最好,当前61页,总共114页。

正常MRI表现咽喉部组织在MR成像时信号:1咽喉部气体: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2粘膜:T1WI等信号,T2WI较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3肌肉:T1WI等信号,T2WI略低信号4骨骼组织:翼内外板因无骨髓腔,T1及T2像均呈低信号,斜坡、下颌骨升支、岩骨尖等内骨松质含脂肪,T1及T2像均呈高信号。5咽旁间隙等充满脂肪,T1及T2像均为高信号。6血管:为快速流动液体,T1及T2WI均呈低信号当前62页,总共114页。正常表现当前63页,总共114页。正常鼻咽部(T1WI)当前64页,总共114页。正常鼻咽部(T2WI)当前65页,总共114页。

概述

.鼻咽癌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俗称“广东癌“.好发于40~60岁之间,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鼻咽癌好发于鼻咽的顶壁和侧壁.发病因素:种族、家族因素,EB病毒因素,环境致癌因素咽喉部疾病:鼻咽癌当前66页,总共114页。

病理分型:

大体病理显微镜下

结节型未分化癌菜花型低分化癌粘膜下型高分化癌浸润型溃疡型咽喉部疾病:鼻咽癌当前67页,总共114页。

生长方式特点:

上行性:侵犯颅底及颅神经一般无淋巴结转移下行性: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上下行性:为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发生局限型:局限于鼻咽部咽喉部疾病:鼻咽癌当前68页,总共114页。

临床表现:

(1)耳鼻症状:鼻塞,鼻出血或血性鼻涕耳鸣,耳闷塞及听力下降(2)颅神经症状:偏头痛,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等。(3)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病人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4)鼻咽镜检:肿瘤呈紫红色,触之易出血(5)实验室检查:EB病毒抗体VcA-IgA增高咽喉部疾病:鼻咽癌当前69页,总共114页。

MRI诊断

(1)局部软组织肿块:好发于咽隐窝及顶后壁,.较小时仅表现为一侧咽隐窝表浅、消失,.粘膜增厚,表现凹凸不平,.肿块形成,肿块常突入鼻咽腔,致其不对称、狭窄或闭塞。.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中等度强化。(2)深部浸润:.向深部侵犯翼内外肌致咽旁间隙变窄/消失,.向后外蔓延至颈动脉鞘,.向前扩展可填塞后鼻孔、鼻腔,侵犯上颌窦,.向上可累及斜坡、蝶窦及筛窦,颅内。咽喉部疾病:鼻咽癌当前70页,总共114页。

MRI诊断

(3)鼻窦炎症:窦腔粘膜增厚或积液。T2WI明亮高信号(4)颅底骨质破坏:常见破裂孔、蝶骨大翼骨质吸收破坏。表现为低信号皮质不完整或髓质高信号脂肪消失。(5)颅内侵犯,常累及海绵窦、桥小脑角及颞叶。冠状面最易显示肿瘤自鼻咽部向颅内侵犯情况,增强后颅内病灶明显强化。咽喉部疾病:鼻咽癌当前71页,总共114页。

MRI诊断

(6)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于颈深上淋巴结群和咽后外侧淋巴结等,类圆形,T1WI低或略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中央液化坏死信号较高。(7)远处转移:多见于椎体、肝脏、肺及脑等。

咽喉部疾病:鼻咽癌当前72页,总共114页。鼻咽癌1(T2WI)当前73页,总共114页。T1WI斜坡骨质破坏当前74页,总共114页。鼻烟癌--平扫冠状面

T1WI当前75页,总共114页。鼻咽癌1(增强)当前76页,总共114页。鼻咽癌2(增强)当前77页,总共114页。鼻咽癌颅内侵犯(平扫)当前78页,总共114页。鼻咽癌颅内侵犯(增强)当前79页,总共114页。鼻咽癌并咽后外侧淋巴结转移当前80页,总共114页。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当前81页,总共114页。

与CT比较:

1MR软组织分辨率高,对病灶信号改变敏感,病灶与周围组织对比,MR优于CT2MR多方向切层,能更好地明确肿瘤范围、周围浸润及转移3MR能清楚显示颅底骨质破坏。4显示肿瘤颅内侵犯,MR优于CT5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鉴别,MR优于CT6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诊断,MR优于CT咽喉部疾病:鼻咽癌当前82页,总共114页。

鉴别诊断

(1)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腔内生长为主,周围侵犯及破坏征像较少,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2)鼻咽部增殖体增生:见于儿童,不伴有周围侵犯及破坏征像。(3)颈部淋巴结结核:临床有结核症状,增强扫描出现环形强化。(4)鼻咽部炎症:以粘膜增厚为主,无深层改变。(5)淋巴瘤:咽喉部疾病:鼻咽癌当前83页,总共114页。鼻咽纤维血管瘤(平扫)当前84页,总共114页。鼻咽纤维血管瘤(增强)当前85页,总共114页。第四节耳部病变MR诊断

一:检查方法

1头颅表面线圈:2扫描序列:T1WI/T2WI/内耳水成像3扫描切面:横断/冠状4层厚:3~5mm,或更薄层厚(1-2mm)5增强扫描:当前86页,总共114页。

正常耳部MRI表现

当前87页,总共114页。正常耳部MRI表现--T2WI当前88页,总共114页。

正常耳部MRI表现-T2WI当前89页,总共114页。

正常耳部MRI表现-T2WI当前90页,总共114页。内耳的三维重建图像当前91页,总共114页。耳部病变:中耳乳突炎概述:

.中耳乳突炎为中耳乳突气房粘膜及骨膜化脓性炎症,乳突炎多为中耳炎的合并症.本病为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所致,多见于儿童。

当前92页,总共114页。耳部病变:中耳乳突炎临床表现

1耳痛:呈深部痛,鼓膜穿孔流脓后缓解2听力减退及耳鸣:多为传导性耳聋3鼓膜混浊、内陷甚至穿孔4乳突炎则局部皮肤肿胀,红,压痛。5全身症状:

当前93页,总共114页。耳部病变:中耳乳突炎病理

.急性期主要为粘膜充血水肿,导致粘膜增厚和分泌物聚集。.慢性期分单纯型:主要为鼓室粘膜增厚,乳突气化不良,骨质硬化;骨疡型:病变深达骨质,也可形成炎性肉芽组织,伴有骨质破坏及增生硬化胆脂瘤型:当前94页,总共114页。耳部病变:中耳乳突炎MRI诊断(1)急性期见中耳及乳突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部分可见液平面。(2)慢性期(单纯型)鼓室和乳突气房内呈软组织样信号,粘膜增厚,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3)肉芽型慢性中耳乳突炎以炎性肉芽增生和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T1WI呈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后有强化。胆固醇性肉芽肿则在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

当前95页,总共114页。

中耳乳突炎合并副鼻窦炎当前96页,总共114页。

乳突炎--T2WI当前97页,总共114页。耳部病变:胆脂瘤概述为角化鳞状上皮脱落堆积而成,其内含有胆固醇结晶,并非真正肿瘤,也有别与先天性胆脂瘤。绝大多数(95%以上)继发于慢性中耳炎,外耳道上皮经鼓膜边缘穿孔处植入中耳形成(继发性);少数可为鼓室粘膜上皮鳞状化生而来(原发性)。

当前98页,总共114页。耳部病变:胆脂瘤

病理:

本病为鳞状上皮通过鼓膜穿孔处长入鼓室、鼓窦及乳突腔内。角化鳞状上皮脱落堆积引起压迫,同时在炎症的作用下导致邻近骨质破坏,听骨破坏,鼓窦及鼓窦入口扩大,周边半有骨质硬化。

当前99页,总共114页。耳部病变:胆脂瘤临床表现:

1常有长期慢性持续性耳部流脓病史,有特殊恶臭。2传导性耳聋3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穿孔,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有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无定型物质,奇臭。当前100页,总共114页。耳部病变:胆脂瘤MRI诊断(1)中耳鼓室及鼓窦区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样影,T1WI呈等偏低信号;T2W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