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汇报_第1页
QC成果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汇报_第2页
QC成果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汇报_第3页
QC成果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汇报_第4页
QC成果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及施工控制

建筑总公司项目部QC小组2013年3月10日

一、小组概况…………………1二、工程概况…………………1三、选题理由…………………2四、现状调查…………………2五、课题目标…………………3六、原因分析…………………3七、要因确认…………………4八、制定对策…………………5九、对策实施…………………6十、实施效果…………………7十一、标准化…………………7十二、效益分析………………7十三、今后打算………………8

一、小组概况

本小组多年来致力于公司技术难点和新课题的攻关活动,全体成员均经过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学习时间均在180课时以上,有丰富的QC小组活动经验。小组名称莱西市建筑总公司第二十五项目部QC小组成立时间2008年8月注册编号QC-(17-25)-2008小组类型攻关型小组人数9人课题名称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及施工控制活动时间2011年10月20日—2012年3月30日活动制度每周两次统一检查、汇总、分析小组成员姓名性别组内分工职务学历男组长项目经理本科男现场副组长主任工程师本科男技术副组长项目技术员本科男统计副组长项目预算员本科男实施副组长项目施工员专科男质检员项目技术员本科男统计员项目资料员本科顾问男技术指导总工程师本科男质量指导副总经理专科

二、工程概况

社区城中村改造()A6地块(住宅及配套)1.2期工程位于,由,建筑总公司总承包施工。开工日期2011年10月12日,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12月31日。本工程负一层为地下车库,在地下车库四角分别有1#、2#、5#、8#、9#、11#6个高层单体楼座,标准层层高2.9m,总建筑面积:88000㎡。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底板及外墙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5/S8自防水混凝土。地下车库外墙厚为250㎜,车库底板厚度为500㎜,1#、5#、8#、9#楼底板厚度为1200㎜,混凝土量约为9500m3。

三、选题理由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增多,特别是带地下室的高层建筑,会成为将来建筑的主流。而影响地下室使用功能的主要是地下室的渗漏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地下室的裂缝问题。因此,解决地下室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高建筑的抗渗性能,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又可以确保建筑物基础的质量,保证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对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安全使用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现状调查

我们针对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质量通病,对十个工程进行调查取样,每个工程取样1000点,共出现裂缝50点,裂缝点率为5%。我们对裂缝的点进行分类汇总,编制成调查表如下:

调查表序号项目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混凝土收缩裂缝3570%70%2温度裂缝1020%90%3施工缝裂缝24%94%4后浇带裂缝12%96%5沉降裂缝12%98%6其他12%100%

根据调查表的数据,绘制成排列图如下:

50454035302520151050100908070605040302010035102111频数(N=50)累计频率(%)70%90%94%96%98%混凝土收温度裂缝施工缝裂缝后浇带裂缝沉降裂缝其他缩裂缝

五、课题目标

针对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我们小组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绘制了关联图如下:我们QC小组通过开会分析讨论,决定从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改善施工工艺,既方便工人操作又可将裂缝率降低到1%,力争无裂缝。六、原因分析

关联图配比不正确计量有误砼抹压不实养护不到位材料不合格骨料不合格水泥不合格砼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操作方法不当天气温度变化无施工经验振点间距过大振捣不密实外加剂使用不合格水化热控制不好运输时间太长

七、要因确认

针对分析出的10条末端因素进行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表序号末端因素分析论证是否要因1无施工经验混凝土工人操作振捣棒不合理或者操作手艺不熟练。要因2材料不合格配置采用的材料应对其品种,级别等相关性能没有严格的符合标准。非要因3计量有误没有严格计量或计量工具存在误差。非要因4混凝土抹压不实现场施工的瓦工班长监管不力,责任心不强。非要因5振点间距过大振点过大会造成混凝土不密实,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防裂效果。要因6养护不到位部分工人在混凝土养护时不细心、覆盖不到位,草草了事。要因7外界气温变化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砼的浇注温度也就会愈高。非要因8水化热控制不好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以至于越积越高,使内外温差增大。要因9外加剂使用不合理全凭经验使用外加剂。非要因10运输时间太长混凝土的非正常供应,运输时间偏长。非要因八、制定对对策针对要因确确认表确认认的要因,,逐条制定定对策,绘绘制对策表表如下:对策表序号主要因素措施1无施工经验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5振点间距过大保证合适的振点,对混凝土振捣密实。6养护不到位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洒水并覆盖,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25℃。8水化热控制不好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全部浇筑完毕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应使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连续浇筑,直至完工为止。采用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比较合适。必要时可分成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浇筑。九、对策实实施针对对策表表中确定的的4项对策由专专人实施并并检查如下下:实施一:针针对无施工工经验的要要因,我们们组织对技技术人员和和操作工人人进行了培培训,并编编制了详细细的施工工工艺流程图图,对流程程的每一个个步骤都有有专人负责责,并组织织质检小组组进行检查查。实施二:针针对振点间间距过大的的要因,由由项目总工工对混凝土土振捣做出出详细方案案,并进行行方案交底底,在混凝凝土浇筑时时由小组成成员与项目目技术人员员旁站施工工,确保振振捣均匀、、密实。实施三:针针对养护不不到位的要要因,由小小组成员细细化混凝土土养护制度度,确定大大体积混凝凝土浇筑后后每天的养养护时间,,在混凝土土浇筑后七七日内,每每天8:00、11:00、13:00、16:00淋水四次,,设立专职职养护工,,每次淋水水养护完毕毕后报项目目质检员查查验。对如如果因天气气原因要减减少、增加加养护必须须由项目总总工批准,,通过细化化混凝土养养护制度,,有效地保保证了混凝凝土养护质质量。实施四:针针对水化热热控制不好好的要因,,改善浇筑筑工艺,除除应满足每每一处混凝凝土在初凝凝以前就被被上一层新新混凝土覆覆盖并捣实实完毕外,,还应考虑虑结构大小小、钢筋疏疏密、预埋埋管道和地地脚螺栓的的留设、混混凝土供应应情况以及及水化热等等因素的影影响,常用用方法有以以下几种::1、全面分层层即在第一层层全面浇筑筑全部浇筑筑完毕后,,再回头浇浇筑第二层层,此时应应使第一层层混凝土还还未初凝,,如此逐层层连续浇筑筑,直至完完工为止。。采用这种种方案,适适用于结构构平面尺寸寸一般不宜宜太大,施施工时从短短边开始,,沿长边推推进比较合合适。必要要时可分成成两段,从从中间向两两端或从两两端向中间间同时进行行浇筑。2、分段分层层混凝土浇浇筑先从底层开开始,浇筑筑至一定距距离后浇筑筑第二层,,如此依次次向前浇筑筑其他各层层。由于总总的层数较较多,所以以浇筑到顶顶后,第一一层末端的的混凝土还还未初凝,,又可以从从第二段依依次分层浇浇筑。这种种方案适用用于单位时时间内要求求供应的混混凝土较少少,结构物物厚度不太太大而面积积或长度较较大的工程程。3、斜面分层层要求斜面的的坡度不大大于1/3,适用于结结构的长度度超过厚度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从从浇筑层下下端开始,,逐渐上移移。十、实施效效果我们QC小组经过几几个月的活活动,按照照对策表中中的各项措措施逐一落落实,并对对混凝土质质量进行了了检查,对对该工程抽抽取了100点,无一处处裂缝,达达到了预期期目标。通通过这次活活动,不仅仅提高了本本工程地下下室混凝土土施工的质质量,而且且也使小组组成员,各各级管理人人员的自身身素质得到到了提高,,增强了责责任心,使使公司队伍伍的整体素素质得到了了提升。十一、标准准化本次QC小组活动的的开展,达达到了预期期目标,取取得了良好好的效果。。为了巩固固取得的成成果,我们们将本次活活动的数据据资料进行行整理、归归类、分析析,进一步步优化,形形成了公司司标准,在在公司以后后承建的工工程中应用用。本工程程已通过了了省“优质质结构”的的验收,目目前正在申申报“泰山山杯”。十二、效益益分析1、经济效益益:按调查的地地下室混凝凝土平均裂裂缝率5%计算,通过过改进浇筑筑工艺对混混凝土进行行施工:(1)节约因裂裂缝返修人人工费(包包括挖土方方、铲混凝凝土、防水水处理、修修补混凝土土、回填土土),60元/工日×200工日=12000元。(2)节约因裂裂缝返修材材料费:6000元。(3)机械费::5000元。共计节约费费用23000元。2、社会效益益:通过本次QC活动,减少少了混凝土土裂缝的产产生,提高高了混凝土土的抗裂性性、抗渗性性和耐久性性,保证了了建筑物的的使用功能能,减少了了因为地下下室渗漏返返修而产生生的材料、、人工的浪浪费,还可可以为公司司赢得良好好的社会信信誉。十三、今后后打算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我们改进进了混凝土土浇筑的施施工工艺,,取得了施施工经验,,我们深深深体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