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干式变压器技术规范_第1页
低压干式变压器技术规范_第2页
低压干式变压器技术规范_第3页
低压干式变压器技术规范_第4页
低压干式变压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低压干式变压器技术标准1.技术标准和性能参数1.1使用环境要求:厂址:累年平均气温:12.5℃累年平均最高气温:18.4℃累年平均最低气温:8.1℃累年极端最高气温:39.9℃累年极端最低气温:-22.0℃〔30年一遇设计值〕相对湿度:65%海拔:<1000m抗震设防烈度:VII度1.2技术标准〔1〕额定容量:SC(B)10-1250/101250kVA2台〔2〕额定电压:6.3/0.4kV〔3〕相数:三相〔4〕频率:50HZ〔5〕绝缘等级:F级〔6〕冷却方式:AN/AF〔7〕绝缘水平:二次绕组交流耐压:AC3kV二次绕组冲击耐压:AC5KV一次绕组交流耐压:AC35kV一次绕组冲击耐压:AC75kV〔8〕调压范围:±2×2.5%〔9〕联结组标号:D,yn11〔10〕阻抗电压:6%〔11〕绕组材料:高压线圈采用高强度漆包铜线绕制,低压绕组采用铜箔。〔12〕局部放电量:≤5PC〔13〕变压器外壳防护等级:IP32〔外壳尺寸:宽*高*深2000*2200*1400,轮距为820mm,颜色待定〕〔14〕风扇形式:采用帘式风机。1.3性能参数1.3.1铁芯用优质高导磁冷轧硅钢片制成,采用纵向"阶梯叠〞构造。无毛刺,铁芯应压紧并采用浸漆分层绝缘以减少涡流损失。1.3.2铁芯的磁通密度选择在变压器在强迫风冷运行时,不会饱和。1.3.3变压器绝缘水平为F级,绝缘按连续运行设计。当变压器按最大额定容量运行时,其最高温升不应超过125K。1.3.3承受短路能力,应执行GB1094.5-85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变压器能承受低压侧出口三相短路,高压侧母线为无穷大电源供应的短路电流,绕组不变形,部件不发生损坏当低压侧出口处发生直接短路时,干式变压器的铁芯、线圈及绝缘不应损坏。1.3.4负载能力,自然空气冷却〔AN〕时,在第3.6节规定的运行条件下,安装在柜体内的变压器,应连续输出100%的额定容量;强迫空气冷却〔AF〕时,在同样条件下,变压器输出容量应到达150%以上,并能保证长期运行。铭牌上应标明AN/AF的输出,容量。1.3.5温升极限,干式变压器的温升极限应满足GB6450-86中的要求。1.3.6整机运行噪声,应不大于55dB〔A〕〔测量点在距离外壳1米处〕。1.3.7散热性能好,机械强度要高,不会因绕组温度变化,而造成变压器在保证寿命内出现线筒外表的龟裂。变压器外壳形式能使外界空气以循环方式直接冷却铁芯和线圈。1.3.8自动温度控制装置〔SGM-WSB3〕应具备抗无线电干扰的能力,且固定在变压器的外罩上,显示屏露在外罩外,以便观测显示屏上信息。温控器除显示三相绕组温度变化外,还具有故障报警、超温声光报警、超温跳闸报警等控制功能。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能提供4~20mA或与上位机的通讯接口,以便从上位机对变压器各相绕组温度输出、超温报警、冷却风扇启停状态等信号进展监控,同时提供二对超温报警辅助接点,信号接至接线盒内端子排。另温控箱启动风机的温度可整定。超温报警及超温跳闸输出采用继电器触点输出〔触点容量3A/250VAC或10A/24VDC〕。冷却风机启停控制采用继电器触点输出〔触点容量5A/250VAC〕。1.3.9温度报警继电器及零序互感器的控制接线在工厂内完成,并引出至二次接线盒上。温控器面板应安装在柜体上,面朝巡视通道。1.3.10变压器带柜式保护外壳,保护外壳防护等级为IP30,材质为Q235钢板或铝板。(厚度为2mm)。外壳前后均应开门,以便检修;变压器正面留两扇门,反面留三扇门,并留有观测窗,以便观测变压器。外壳顶部留有通风孔,以便将变压器本体热量抽出,留孔尺寸满足通风要求。变压器不应因外壳的使用而影响自然冷却时额定输出容量。外壳应采用巩固型材作为支撑并提供标准的双孔接地板,支撑架等所有不载流部件连接在一起并通过接地母线接地。1.3.11变压器局部放电量应不大于5PC〔按IEC726-82规定的方法测量〕。1.4接地方式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为直接接地,提供专用的铜接地母线,接地母线一端为双孔端子板,接地端子板设置在变压器下方,离地高度不大于300mm。接地母线截面不小于50*5mm2。并装设零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由供方确定变比并由供方与变压器配套安装。1.5抗震要求地震根本烈度按7度设计,在该震级范围内,任何操作和故障情况下,变压器都有能力承受而不被破坏。1.6其它要求1.6.1变压器的构造应保证成功的运输,以便到达运输目的地后,变压器都有能立即安装和投入运行的条件。1.6.2变压器柜与低压开关柜并列安装,高度应一致。〔baoji.s110kv./高度尺寸:2200mm〕变压器柜低压出线为侧出线〔一台左出线、一台右出线〕,出线预留孔应与低压开关柜母线配合,并与低压柜母线贯穿。〔出线预留孔位置尺寸,变压器生产厂应与低压开关柜生产厂协调确定。〕1.6.3变压器高压侧为电缆进线,并附有电缆夹持件,底部应留有穿线板,此板现场根据电缆外径开孔。1.6.4产品应采用全封闭包装。1.6.5柜体支撑应巩固,外壳支撑架等所有不载流部件应连在一起并通过接地母线接地。1.6.6变压器应能够随时投入运行,停顿运行后一段时间可不经枯燥直接投入,并允许在正常环境温度下,承受80%的突加负载。1.6.7与低压开关柜连接的母线为矩形铜母线,由变压器供方提供,母线截面应满足变压器最大输出容量的要求。1.7清洁程度1.7.1设备运输前,设备内外必须清洗。1.7.2全部的废物必须从每个部件内清洗出去,如金属片屑或锉屑、焊接余物、灰尘、碎布、破坏物的碎件和其它外物等。所有的磨鳞片、铁锈、油污、油脂、粉笔迹或油漆标记和其他有害物等必须从设备的内外表去除出去。1.7.3.假设需要,应根据有关规定进展溶剂清洗和重清洗。1.8运输和储存的准备工作1.8.1承包方除按本标准书中另有规定外,必须采取措施使设备在运输及今后储存一年时间内不受损害.1.8.2所有的孔和加工过的外表必须装设保护措施以防在运输和储存中受损、受腐蚀和外物进入。1.8.3盖子、带子或紧固件不应焊到设备上。1.8.4在运输中,设备必须适当支撑,所有松动部件必须在运输中用板条箱包扎紧,并且有适宜的标记。当运输中有内部支撑作时,必须清楚标明"在测试和运行中,移开支撑件〞。1.8.5供方应该提供储存和管理的说明书,包括定期检查和储存维护的说明书,以便肯定设备在储存中不会受损,一套说明书必须可靠地固定在运输件外部.1.8.6供方应该考虑设备长度、宽度和重量等应能满足运输极限要求。1.9设备标志1.9.1一块防腐蚀且字迹清楚的铭牌必须永久性地附在每件设备的装配件上,并位于易看见的地方,铭牌上应标有必要的设备信息,但至少必须包括下述信息: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容量、制造厂名称、设备型号、系列号、接线组别、重量,任何特殊维护说明必须表示在铭牌上或其它适宜的地方。1.10质量保证1.10.1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应有各种质量体系保证,由国家指定机构进展产品试验,并出具权威证明。供货的设备除满足本标准书外,应是制造厂已经生产过一定数量的同类产品,且通过机械部和电力部规定程序进展的产品鉴定。1.10.2所有对设备和材料的制造、加工、测试和检验有影响和关键的工作应承受需方或其代表的监视。1.10.3在设备生产之前,供方必须向需方提供一份其生产程序单,说明哪些检验和试验要进展,以便需方决定那些检验工程要求见证,需方对产品生产前的生产步骤和要求需方见证的工厂检验工程有权向供方提出意见。1.10.4供方必须在生产步骤和要求需方见证的试验工程进展前十天〔工作日〕通知需方。1.10.5供方投标书与本标准书的差异必须以书面形式提交需方。1.10.6供方必须提交给需方以下文件:〔1〕产品合格证书;〔2〕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3〕制造厂的数据报告;〔4〕电气试验结果。2.安装2.1设备由供方指导安装,需方协助送电调试。2.2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以下资料:〔1〕设备的总重量〔整组运输时〕。〔2〕近似重量和主部件的尺寸〔分开运输〕。〔3〕部件的现场安装要求,如螺接或焊接;现场焊接的直线长度等。〔4〕安装步骤〔5〕运输方法〔卡车、铁路、驳船〕3.试验3.1变压器应按有关标准进展试验,供方应列出试验值供需方认可。3.2供方至少应完成以下出厂试验:〔1〕绕组电阻测量。〔2〕电压比试验和矢量关系的校定。〔3〕阻抗电压〔主、分接〕、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4〕空载损耗及空载电流测量。〔5〕工频耐压试验。〔6〕感应耐压试验。〔7〕局部放电试验。3.3供方应提供最新的型式试验〔每五年进展一次〕:〔1〕温升试验。〔2〕雷电冲击试验。3.4供方应提供同型产品的以下试验报告:〔l〕声级测量.〔2〕突发短路试验。4.效劳与调试4.l产品投运后,质量三包一年,产品寿命保证20年。4.2供方需提供现场效劳工作,负责现场安装及调试中出现的技术问题。4.3供方在接到需方效劳通知24小时内到达效劳现场。5.供货5.1供货范围变压器本体及附件零序互感器〔变比1000/5〕变压器保护外壳温控箱及温显器上下压出线端子高压侧电缆支架低压出线与低压开关柜主母线连接的过渡铜排(距水平侧出口距离200㎜,水平母排需带固定支架。)5.2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5.2.1供方应按有关标准和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向需方提供推荐的备品备件。5.2.2供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向需方提供检修、操作所必要的专用工具。6.报价中考前须知制造商应该在报价中说明该产品的主要特点、机构型式、材料及工艺等。7.图纸及资料交付7.1订货合同签订以后,供方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提交技术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