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_第1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_第2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_第3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吴江市同里实验小学蔡玲妹教材简析:这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并指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本文在写法上具有借物抒情,以树喻人的特点,因此,还要引导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和它所体现的可贵品质。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3.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樟树的外形特点和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和它所体现的可贵品质。教学具准备:1.搜集有关宋庆龄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设计理念: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语文课要追求朴实、自然、有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和思考时间。”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在生动逼真的情境中用心诵读,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情感的价值,同时学习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会文中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思路。布置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樟树的外形特点和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背诵积累优美句段,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会对比烘托、借物喻人等表达方法。教学过程:板块一:听记词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导入新课。1.读课题。2.听记词语:(请一生上黑板听写)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枝枯叶落永久保持瞻仰纪念3.对照批改。4.观察每一组词,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相机板书:外形、生长特点、可贵之处。5.人们为什么在瞻仰宋庆龄故居时,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宋庆龄故居去看看这两株樟树吧。设计理念:听说读写,是语文训练的途径,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好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自然就好。这个环节,让学生听记的这四组词语,一方面考察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正如特级教师薛法根所说,如果我们每堂课的课前都能挑选几个重点字词让学生默写一下,平时何须让学生一遍遍机械抄写呢?另一方面这些词又为学生把握文章主要的内容提供了依托,一举多得。板块二:感悟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诵读积累优美句段。1.出示:这是两棵樟树。这是两棵的樟树。2.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你可以找文中的词语来填一填。3.交流,相机出示句子,进行品读指导: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①枝干:粗壮、四面八方、远远的——枝干多,长得壮,枝繁叶茂。练读。②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叶子又多又密。练读。③四季常青、蓬蓬勃勃:引读:无论……还是……,它们总是……多么顽强的两棵樟树呀,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让我们想象一下:出示句式:无论还是,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学生练说。多么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齐读第4小节。让我们记住这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吧!练习背诵。设计理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就中年级学生来讲,应该能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背一背,蓬蓬勃勃的樟树深入每个学生心中。板块三:感悟樟树的可贵品质,学习对比烘托的写作方法。1.出示:这是两棵樟树。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这还是两棵的樟树呢?用心读读第五自然段,圈点批注重点字词。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①“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在哪里?②“永久保持”是说——,“永久”有多久?引读:即使……仍然……。只要……就……引读:这木质存在一年,……;这木质存在十年,……;这木质存在一百年,……③为什么还要写石榴树等别的树呢?读一读。(与别的树进行对比,衬托出樟树的可贵之处。这种方法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也可以学习。)男女生对读。3.小结:这是两棵樟树。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樟树。设计理念:陈年老酒,越老越香醇,学生的阅读理解也像老酒一样,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酝酿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这个环节,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读,边读边思,潜心会文,熟读精思,感悟樟树的可贵香气,感悟作者对比烘托的写作方法。板块四:由物及人,借物喻人,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1.这两棵樟树陪伴宋庆龄奶奶一同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一同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宋庆龄奶奶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那蓬蓬勃勃的樟树还挺立在故居的庭院里。引读第六自然段。2.“瞻仰”是看的意思,那是一种怎样的看?你还能说出几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吗?3.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着宋庆龄的故居,眼前好像出现了……(结合你搜集到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来说一说。)4.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来读一读:出示:资料一:15岁的宋庆龄在美国留学时,面对美国学生的挑衅,她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资料二:宋庆龄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1921年,她发动广州妇女组织“出征军人慰劳会”和红十字会,并亲自率领会员到前线慰问。1922年,军阀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她在危急形势下,坚持孤身留下吸引敌人,让孙中山先行离开险地。她一生坚持正义,对于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她愤怒批评。蒋介石想收买她,请人劝她,派人威胁她,她大义凛然,置之不理。国民党反动派是既怕她,又无可奈何。资料三:宋庆龄自己没有子女,但她以博大的爱心,把全中国的少年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并倾注了一位慈爱祖母的毕生心血。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宋奶奶”。一位美国记者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性。”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只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狮。”透过这些资料,你看到了怎样的宋庆龄?(相机板书:一身正气、爱国爱民、充满爱心……)5.看板书,你觉得这樟树与宋庆龄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吗?樟树就是——,宋庆龄就像樟树一样——,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板书)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个环节,借助拓展课外阅读资料,加强对宋庆龄其人其事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把树与人结合起来,从而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板块五:迁移练笔,升华主题,激发学生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1.宋庆龄的美德就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芳香四溢,播洒在人们的心间!所以,人们怀着……,也总爱……,作为……2.练笔: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宋庆龄故居,看着眼前这两棵樟树,……看一看,闻一闻,想一想,然后写一写,黑板上的词语你可以选择性地用进去。交流点评。3.让我们永远记住……的宋庆龄,永远记住——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设计理念:语文教学,无非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特级教师薛法根提出了“让学生用笔来思考”,他认为现在的课堂上见得多的是你说我说他说,很少见的是学生个个动笔写作,于是学生往往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了一双笨手,难以用书面文字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安排学生动笔。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深化文章的中心,激发学生对宋庆龄奶奶的崇敬、爱戴和怀念,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词汇进行片断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