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升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关系的对策研究的论文提升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关系的对策研究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且随着高等教育领域内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的深入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日益凸显。深入探讨我们国家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分析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类型、寻求提升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程度的统计分析本文运用〔教育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法[1],对扩招前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相关分析主要有积差相关〔用pearson相关系数衡量〕和等级相关〔用kandall和谐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衡量〕。积差相关分析有严格的条件约束:变量的总体必须服从或接近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正态分布。在不满足前提条件的情况下,直接使用积差相关分析法,会导致结果产生很大偏误;相比而言,等级相关是以等级次序排列或以等次次序表示的变量之间的相关,并不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所以应用更为广泛[2]。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等级相关分析对扩招前〔以1998年为代表〕、扩招后〔以2009年为代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排名和区域经济发展排名进行相关性研究。本研究选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作为反映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11665.com首先,分别将两个变量根据原始数据进行等级排名,最优者赋予1,最低者赋予31。在赋予等级时,在原始等级分数中若有相同的等级分数,可用它们所占等级位置的平均数作为它们的等级。如1998年新疆、重庆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为8%,同时占据了16、17的排名,因此最终两者的排名为16.5〔16和17的平均数〕。表1为1998、2009年各省份人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排名情况。表11998和2009年各省份人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原始数据及其排名资料;: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8年的数据引自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问题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24-240.其中,海南省由于缺少1998年的数据,选用2002年的数据代替;2009年各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根据各省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相关教育新闻报道中的数据整理得来。各地区1998和2009年的数据取自1999年和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根据表1中的数据,运用spss17.0对我们国家31个省级行政区1998、2009年人均生产总值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的区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地方人均的相关系数为0.471,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人均的相关系数为0.305,均属于低度相关。这表明,我们国家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程度不高,存在较大程度的偏离。并且扩招政策实施10年后的2009年与1998年相比,相关程度进一步下降。二、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匹配关系的四种类型以表1数据为基础,结合31个省份各自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可以将我们国家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匹配关系划分为四种类型。〔一〕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的类型这些地区主要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辽宁,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人均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北京、上海、天津三地是我们国家的三个较早的直辖市,江苏省的南京做过国民的首都,辽宁是我们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最重要的省份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均有多所全国重点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分布在这些地区,我们国家39所985工程大学中,北京、上海、天津、江苏、辽宁五个地区分别占有其中的10、5、2、2、2所,集中了大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加上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较好地实现了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低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类型这些地区主要有: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其人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超前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典型代表。以山东省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其凭借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经济发展迅速,然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却相对较低。1998年山东省人均排名位居全国第九名,然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排名却为第18名;2009年人均排名跃居全国第一名,然而其高等教育排名却为第20名,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偏离程度进一步扩大。〔三〕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均较低的类型这些地区主要有:河北、新疆、宁夏、湖南、河南、西藏、四川、江西、广西、安徽、云南、贵州、甘肃等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高等教育的原有规模比较小,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相对于这些地区的人口数来说,其高等教育的相对规模还是较小,不能很好地适应区域内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制约着区域内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作用的积极发挥。〔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类型这些地区主要有:湖北、山西、陕西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其人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湖北、山西、陕西三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既是我们国家的人口大省,又是我们国家的农业大省,工业不发达,民营经济不活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湖北、陕西省由于历史原因,国家有多所重点院校设立在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基础较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获得了迅速发展;山西省虽然原有的高等教育基础较差,但是扩招后利用其毗邻首都北京的地理位置,高等教育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当下,这些省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并未实现良性互动。三、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我们国家区域化特征显著,因此若想建立以高教强国为支撑的经济强国,必然要以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前提。而从上述分析可知,在高校扩招后,我们国家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程度不但没有上升,而且呈现出进一步下降的态势。并且,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辽宁之外,多数省份均未实现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先导性作用,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结构不断优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化升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为进一步提升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应注重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确定合理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其中,40%是我们国家力争达到的整体平均水平,并非每一省份的既定目标。2009年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远远超过40%;而同年,贵州、云南、广西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却仍在20%以下徘徊。因此,每个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应加大投入,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的规模;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应在稳定现有高等教育规模的情况下,适当提升高等教育的层次水平,培育区域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二〕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功效性、人文性和调适性在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系统自身有序运转方面要求的程度[2]。忽视高等教育质量,就只能形成一个低水平、低层次、低标准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也无法切实、有效地为经济服务。区域高等教育应逐步从规模外延式扩展转变到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轨道上来。加强专业结构调整、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应用型人才、高素质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全力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区域高等教育质量获得提升,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真正担当起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生力军、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的角色。〔三〕实施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战略经济发达地区应将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两端,即着重发展研究型、应用型院校。研究型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先导作用,与地方经济结合,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应用型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自身的学科结构,进一步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区域性特征,更好地服务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应是抓中间,重点发展综合性大学,提高人才培养的普适性水平,在服务好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培育区域高等教育的特色,提高区域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盘活本区域内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而实现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四〕充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相对于实施学术教育、工程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实施的是技术教育。两者在专业业务规格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以理工科为例,普通理工大学培养的是研究型、探索型、设计型人才。但若想将工程图纸转化为实物就需要由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来完成,特别是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需要由高职教育肩负起这份重任。当下,社会上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观念一直没有明显改观。其实,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具有更鲜明的地方性特点,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也更为密切。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都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不同要求。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现实,使得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成为必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高等教育形式,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高职院校进行科学定位,紧密联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因素,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五〕提高教育经费的投入规模和使用效益充足的教育经费是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良性发展,进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联动作用的必要保障。4%的目标实际上只是中等收入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平均水平。然而,我们国家当下多数区域尚未达到这个水平。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受教育者个人缴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疗记录培训记录范文
- 环保产业废物处理技术改进方案
- 污水处理厂水力计算与优化方案
- 食品安全的意见和建议
- 2024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考生回忆版)
- 河南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综合评审)真题及答案
- 初级《财税专业知识与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卷及答案(2025年)
- 利润表分析毕业论文
- 交通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动船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安徽龙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国企职称评聘管理制度
- T/CNCA 048-2023矿用防爆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 安装家具合同协议书范本
- 月饼代销合同协议书
- 购买肉牛合同协议书
-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
- JT-T 495-2025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产品质量检验抽样方法
- 《废旧锂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