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294-2022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建设规范_第1页
DB4403-T 294-2022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建设规范_第2页
DB4403-T 294-2022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建设规范_第3页
DB4403-T 294-2022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建设规范_第4页
DB4403-T 294-2022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建设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CCSN95

DB4403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DB4403/T294—2022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建设规范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ofmultifunctionalintelligentpole2022-12-202022-12-202023-01-01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403/T294—2022DB4403/T294—2022DB4403/T294—2022DB4403/T294—2022目  次前言 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1总体要求 2布设原则 2布设场景 2布设间隔 2布设选址 2气象监测设备 2监测要素 2技术要求 2安装要求 3运行管理与维护 3数据采集和算法 3数据采集 3数据算法 4元数据档案 4一般要求 4基本信息 4气象设备信息 4探测环境信息 4基建信息 5气象监测数据汇交 5附录A(规范性)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数据报文格式要求 6附录B(规范性)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数据要素算法 7附录C(资料性)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元数据档案信息登记表 9参考文献 10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深圳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IIII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建设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的布设、安装,以及数据采集和汇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建设。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3703—2017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SZDB/Z142—2015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多功能智能杆multi-functionsmartpole[来源:DB4403/T30—2019,3.1.1,有修改]3.2气象监测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通过气象传感器对气象环境状况进行整体性监测和预警的活动。注:通常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等监测和预警活动。3.3元数据metadata描述数据属性的数据。[来源:GB/T33703—2017,3.3,有修改]3.4探测环境environsfor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来源:GB31221—2014,2.2]3.5影响源influencesource对气象要素代表性或气象仪器测量性能有影响的各类源体。1注:主要包括热源辐射、电池辐射源、污染源、振动源、强光源等各类源体。[来源:GB31221—2014,2.13]总体要求布设原则布设场景布设间隔500m~1000m300m~500m。布设选址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点位布设选址宜符合以下要求:b)多功能智能杆10mb)多功能智能杆10m6气象监测设备监测要素技术要求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设备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用高度集成化一体式设计,满足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要求;IP65;RS-232、RS-485RJ45具备唯一标识及数字化输出能力;1。1气象监测设备测量性能指标要求2测量要素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气温-50℃~+50℃0.1℃±0.2℃湿度5%RH~100%RH1%RH±3%(≤80%RH)±5%(>80%RH)表1气象监测设备测量性能指标要求(续)测量要素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风速0m/s~60m/s0.1m/s±0.5m/s(≤5m/s)±10%(>5m/s)风向0°~360°3°±5°雨量0mm/min~4mm/min0.1mm±0.4mm(≤10mm)±4%(>10mm)气压450hPa~1100hPa0.1hPa±0.3hPa安装要求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设备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多功能智能杆为气象监测设备预留挂载位置,以及供电和通信接口;气象监测设备根据多功能智能杆结构选择采用抱箍、法兰、插槽、底座等固定方式安装;气象监测设备水平安装在多功能智能杆上部横臂(离地面高度≥6m),并确保气象监测设备800mm(含主杆体及其他挂载设备mm;20W24h多功能智能杆具备公共网络(4G/5G),能实时传输气象监测数据;气象监测设备做好通信线路屏蔽及防雷接地。运行管理与维护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应符合SZDB/Z142—2015中第5章维护基本要求,同时满足以下要求:气象监测设备的新增和变更应向市级气象主管机构申报;应做好备品备件使用登记,确保备品备件使用的技术参数符合系统设计要求。数据采集和算法数据采集2。GB/T33703—20175.4.2气象监测设备应每分钟组合输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等各要素分钟平均值,以及风速、风向等要素统计值的报文。3数据报文应包含数据包头和包尾,内含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等各要素分钟平A.1。如气象监测设备除了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六个监测要素,还有其他更多的监7.1.4表2气象监测设备六个气象监测要素采样频率要素类别采样频率气温6/min湿度6/min风速60/min风向60/min雨量1/min气压6/min数据算法数据算法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元数据档案一般要求C.1。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应符合下列要求:基本信息包含气象监测点位的名称、编号、地址、地理参数等;(街示例:新洲路1、新洲路2、东门步行街1、东门步行街2。地址准确描述气象监测点位所处的位置,明确所属的区、街道、道路、多功能智能杆编号;2000(度分秒制)19850.1m;联系人为该气象监测点位的多功能智能杆运营单位责任人;建设日期为气象监测设备安装挂载完成后开始运行的日期。气象设备信息气象设备信息应记录该气象设备的名称、监测要素、品牌型号、序列号、生产日期等。探测环境信息4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的探测环境信息应包含以下内容:气象监测点位下垫面的性质,如水泥、沥青、草皮等;气象监测点位八方位图、远景图、近景图等。基建信息气象监测数据汇交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数据应通过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或智慧气象服务中台向市级气象主管机构实时传输汇交。55附录A(规范性)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数据报文格式要求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数据报文格式要求应符合表A.1。表A.1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数据报文格式说明表内容标识示例单位说明包头0R00R0无0表示设备地址,R0表示组合报文形式分钟风向Dm=Dm=151DD151D表示风向151°,取整数,D单位为°最小风向Dn=Dn=151DD151D表示风向151°,取整数,D单位为°最大风向Dx=Dn=151DD151D表示风向151°,取整数,D单位为°分钟风速Sm=Sm=1.1MM1.1M表示风速1.1m/s,保留一位小数,M单位为m/s最小风速Sn=Sn=1.1MM1.1M表示风速1.1m/s,保留一位小数,M单位为m/s最大风速Sx=Sx=1.1MM1.1M表示风速1.1m/s,保留一位小数,M单位为m/s分钟气温Ta=Ta=29.4CC29.4C表示气温29.4℃,保留一位小数,C单位为℃分钟相对湿度Ua=Ua=76.1PP76.1P表示相对湿度76.1%,保留一位小数,P单位为%分钟平均气压Pa=Pa=1006.5HH1006.5H1006.7hPa,保留一位小数,HhPa分钟雨量Rc=Rc=0.70MM19.70M表示累计雨量,保留2位小数,M单位为mm工作电压Vs=Vs=24.1VV24.1V表示气象监测设备工作电压24.1V,V单位为V编号Id=Id=G1234无G1234为某气象监测点位的编号,由市级气象主管机构配发包尾无<cr><lf>无换行符表示报文结束66附录B(规范性)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数据要素算法B.1风矢量平均算法公式(B.1)~公式(B.4)规定了风矢量平均的算法公式。分钟平均风计算方法均以矢量平均风计算分钟风向风速,规定南北分量气流向北为正值,向南为负值,东西分量气流向东为正值,向西为负值。mmiiVyi1 (B.1)mmmiosiVxi1 m

…………………(B.2)WdarctanVyVx2VyVx2Vy2

…………………(B.3)WWs…………………(B.4)式中:Vy——观测时段内风矢量在y轴上的平均分量;m——观测时段内有效样本数;Vi个采样时刻的风速值;Di个采样时刻的风向值;Vx——观测时段内风矢量在x轴上的平均分量;Wd——观测时段内的平均风向;Ws——观测时段内的平均风速。注:根据Vx、Vy的正负,对Wd进行修正。Vx0,Vy0,Wd无需修正;Vx0,Vy0,Wd加360Vx0,Wd加180°。B.2小时雨量算法公式(B.5)规定了小时雨量的算法公式。根据分钟雨量值,计算小时雨量值。Ri10059………(B.5)式中:R——小时雨量值;7ri——第i分钟的雨量值。气温平均算法公式(B.6)规定了气温平均的算法公式。根据气温的分钟采样数值,计算分钟平均气温。式中:

66imx(1,2,3,4,5,6)min(1,2,3,4,5,6)Ti1 4

…………(B.6)T——当前时刻的气温值;Ti——第i个气温值。注:当分钟采样频率小于4,则判定该分钟气温缺测。相对湿度平均算法公式(B.7)规定了相对湿度平均的算法公式。根据湿度的分钟采样数值,计算分钟平均相对湿度。66Uimx(U1,U2,U3,U4,U5,U6)min(U1,U2,U3,U4,U5,U6)Ui1 4

……(B.7)式中:式中:U——当前时刻的相对湿度值;Ui——第i个相对湿度值。注:当分钟采样频率小于4,则判定该分钟相对湿度缺测。B.5气压平均算法公式(B.8)规定了气压平均的算法公式。根据气压的分钟采样数值,计算分钟平均气压。max)min)Pi1 46……………(B.8)式中:P——当前时刻的气压值;Pi——第i个气压值。注:当分钟采样频率小于4,则判定该分钟相对湿度缺测。8DB4403/T294—2022附录C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元数据档案信息登记表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元数据档案信息表见表C.1。表C.1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元数据档案信息登记表(资料性)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元数据档案信息登记表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元数据档案信息表见表C.1。表C.1多功能智能杆气象监测元数据档案信息登记表基本信息名称地面海拔高度建设日期年月日编号气象设备离地高度详细地址市市区区街道 路高速公路(编号)多功能智能杆编号路段 多功能智能杆编号经度联系人纬度联系人电话气象设备名称气象监测要素品牌型号序列号生产日期校准日期使用日期标校周期寿命周期多要素一体化传感器信息下垫面类型(填写下垫面类型如:水泥、沥青、草皮、泥土、沙地、马赛克等)探测环境图(拍摄八方位图、远景图、近景图、下垫面、安装前后,作为附件存档)基建信息供电方式(填写是否接入直流电、市电等)通信设备(品牌型号、生产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