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案河大附中_第1页
木兰诗教案河大附中_第2页
木兰诗教案河大附中_第3页
木兰诗教案河大附中_第4页
木兰诗教案河大附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兰诗》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掌握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2.通过研读,学习本诗叙述详略得当,描写细腻传神,形象塑造真实感人的写作方法。3.通过诵读,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把握情节,背诵课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位花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成为中国妇女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二、解题《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之后辨字正音释义。⑴机杼:zhù,织布梭子。不能念zhū,不能与“抒情”的“抒”相混。⑵可汗kèhán,专用名词,不能念kěhàn。⑶鞍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不能念jiàn。⑷辔头:pèi,缰绳。⑸燕山:yān,山名,不能念yàn。⑹胡骑:jì,战马,不能念qí。⑺戎机:róng,军事。与“戍”的念shù,当防守讲,形音义都不相同。⑻朔气:shuò,北方。⑼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⑽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⑾著我旧时裳:zhuó,穿。与“著作”中的“著”,念zhù,当写讲,形同而音义不同。⑿傍地走:bàng,靠近,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2.结合课文注释,把握故事情节,理清诗歌脉络。这首叙事诗,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全诗分四个部分,用四字词语来概括段意。板书:第一部分:(1—3)代父从军第二部分:(4)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凯旋归来第四部分:(7)借兔赞美四、背诵课文1.示范背诵,激发学生兴趣。要启发学生背诵的自觉要求,这主要依靠教师有表情的示范背诵;如果学生中有人在课前就背了下来,也要请他们作背诵表演,总之,要把课堂上背诵的气氛搞得浓浓的。2.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快速背诵。①化繁为简,各个击破法。要利用民歌形式上的特点,加快记诵的速度。这首诗共14节,除“万里”、“爷娘”、“开我”三节各有六句以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一节一节地背,再合节为段,就比较容易成诵。诗中排比句式也不少,又间有顶真(又称联珠,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指出来也有助记诵。②领会意图,再现情节法。要一边诵读一边思考,用心领会作者的意图。例如:“可汗大点兵”一节,反映了当时军情紧急,征兵刻不容缓。父女对话至“从此替爷征”便然而止,下面的情节让读者自己去设想。购鞍马一节,东南西北跑遍,每处只购一物,不是找麻烦,而是要借此烘托木兰的英雄形象。“旦辞”两节不是单纯地写木兰的思亲之情,要着重理解“但闻”所说的内容,想一想黄河声悲壮、燕山胡骑鸣在英雄心中引起的感情。战场生活一节写法特殊。我国古代诗歌中写战争惨酷场面者不少,而此篇独写战场夜景,重在烘托女英雄坚韧不拔的意志。“明堂”一节只写天子,而众臣环列之景已在其中;“可汗问所欲”一节有省略,其实是问“愿为尚书郎”否?这样才能跟下句接通。迎木兰一节,爷娘、姊、弟看似各写一事,其实不然,姊、弟岂有不出郭相迎之理,爷娘除迎接而外,恐怕也有不少的事要做,但写诗只能如此,总之,要想得细致一些,才能体会到全家的喜庆情状。木兰开门坐床一节,表现了她对故居的热爱;恢复女儿妆一节,更显出这位平民英雄的本色。伙伴的赞语要跟上文“朔气”两句联系起来看,才能体会此中的韵味,说明木兰在极其艰苦的战斗环境里表现得勇敢、坚强,跟其他战士相比,毫无逊色。③小组竞赛法(五至六人一组,用“接龙”方法背诵)五、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全诗。2.有条件的课后观看美国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探究质疑,理解形象。一、合作探究,学生质疑四人为一组,借助课下注释,复述课文内容,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可以每人讲一节,也可以推选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完善,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思考探究,也可以请求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助解决,也可以举手问老师。教师不断巡视,及时了解合作学习的情况,并参与到小组的讨论和争论中去,然后在了解合作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面对全体同学强调重点词,如果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合力解决,必要时点拨深化。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或要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老师作应答预案。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的停机叹息,她想到什么?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性格?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表现她深明大义、勇敢、坚强的性格。2.写木兰征战准备,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来写?有什么好处?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翻译时要注意互相交错补充,从互文修辞角度来认识。这样写显示出战事紧迫,时间紧张,渲染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3.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如何?文章中没说,但我们想一定是智勇双全。根据:①这么多年,女扮男装未被发现。②从下文的暗示中也可以看出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说将军都战死,壮士都归家了吗?如果不是,该如何理解?这是一种“互文”的写法,意思是一联中的两句互相补充,须合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的是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写出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二、品读诗歌,自主探究1.这首乐府诗主要写了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创造了一位巾帼英雄的形象。请同学们仔细品读一遍课文,品味文中精美的语句,把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推荐给同学们,并说明理由。如:(1)旦辞……暮宿……旦辞……暮至……。(行军速度之快)。(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战争的残酷)。(3)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家人迎接木兰的场面)。(4)开……坐……脱……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的喜悦心情)。2.千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试根据课文进行分析。学生讨论,教师点拨:⑴“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两句,表明木兰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毅然决定替父从军。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抛头露面被视为“非礼”,而木兰却女扮男装,准备和男儿一起,奔赴战场。到这里,木兰的勇敢、果断的性格,已给读者留下了第一个鲜明的印象。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表现行军疾速,烘托了她威武、矫健的形象。⑶“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两句,在前段的基础上,进一步赞扬她超出男子的勇敢和才智。⑷“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真切地表现了她的女性特征。到此为止完成了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最后一笔,一个淳朴、勤劳,既英武豪放,又美丽动人的古代杰出女英雄,栩栩如生地立在人们的眼前。⑸从“出门看火伴”以下四句,由“火伴”的“惊忙”,衬托出木兰的不凡。⑹“安能辨我是雄雌”,画龙点睛地揭示出全诗的思想意义。木兰穿上男装,在战场上驰骋,同男战士一样吃苦,一样勇敢,根本分不清是男是女。小结:作者就是这样详略得当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人物的形象,刻画出她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爱国的优秀品质,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三、体验反思,探究互动讨论:1.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所以这样详略地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所以诗中扣住从军故事的始末,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刻画出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年轻女郎英雄形象。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根据人物特点、诗篇主题来详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2.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3.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英雄人物?以上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鼓励。四、总结全文木兰诗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为了塑造木兰的形象,作者选取了广阔的生活场面进行描写。从时间上说,前后长达十多年;从地域上说,涉及家庭、乡里、战场和朝廷。对这样丰实的生活内容,作者以“木兰是女郎”为准则进行了精心剪裁,使全诗繁简得当。千百年来,《木兰诗》一直被人们传诵着,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