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粉尘浓度标准_第1页
煤矿粉尘浓度标准_第2页
煤矿粉尘浓度标准_第3页
煤矿粉尘浓度标准_第4页
煤矿粉尘浓度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煤矿粉尘浓度标准随着煤矿资源的枯竭,我国的煤矿开采以井工开采为主。由于井下采煤空间狭小,工作地点多变,通风效果差。因此井下采煤、掘进、转载、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井下环境。而尘肺病就是工人在生产中长期吸入大量微细粉尘而引起的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肺部疾病,它是一种严重的矿工职业病,一旦患病,目前还很难治愈。其次煤尘也是参与煤尘爆炸的主要要素之一,因此有效裁减煤矿井下粉尘产生,对于煤矿职业病防止以及养护国家财产和煤矿员工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煤矿粉尘的分析与治理

为了搞好煤矿粉尘防治,有效降低其粉尘浓度,务必针对井下不同尘源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达成对粉尘举行综合治理的目的。

1井下粉尘的特性与危害

煤矿井下粉尘是指在煤矿生产中产生的微细煤尘和岩尘的总称。煤矿井下粉尘具有如下特性:

(1)粉尘外观吸附一层空气薄膜,阻碍粉尘间或水滴与粉尘间的凝结沉降。

(2)粉尘的分散度增大,吸附在其外观的氧分子增多,加快了粉尘氧化分解过程。

(3)轻微岩尘由于外观积增大,岩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很轻易溶解于人体肺细胞中。

由于粉尘具有这些特性抉择了以下危害:易引起尘肺病;易发生煤尘爆炸;高浓度粉尘能加速机械磨损,缩短各类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

2煤矿井下粉尘污染的治理

矿山综合防尘是有效治理粉尘污染的技术措施,大体上可分为通风除尘、湿式作业、净化风流、个体防护及一些特殊的除、降尘措施。

2.1通风除尘

通风除尘是指通过风流的滚动将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带出,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抉择通风除尘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风速及矿尘密度、粒度、外形、润湿程度等。风速过低,粗粒矿尘将与空气分开下沉,不易排出;风速过高,能将落尘扬起,增大矿内空气的粉尘浓度;一般来说,掘进工作面的风速应操纵在为0.4~0.7m/s,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风速应操纵在1.5~2.5m/s为宜。

《煤矿安好规程》规定的采掘工作面最高容许风速为4m/s,不仅考虑了工作面供风量的要求,同时也充分考虑到煤、岩尘的二次飞扬问题。

2.2湿式作业

湿式作业是利用水或其他液体,使之与尘粒相接触而捕集粉尘的方法,它是矿井综合防尘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具有所需设备简朴、使用便当、费用较低和除尘效果较好等优点。同煤集团较成熟的阅历是采取以湿式凿岩为主,合作喷雾洒水、水封爆破和水炮泥以及煤层注水等防尘技术措施。

(1)湿式凿岩、钻眼

在凿岩和打钻过程中,将压力水通过凿岩机、钻杆送入并弥漫孔底,以润湿、冲洗和排出产生的矿尘。

在煤矿生产环节中,井巷掘进产生的粉尘不仅大,而且分散度高,据统计,煤矿尘肺患者中95%以上发生在岩巷掘进工作面,而掘进过程中的矿尘又主要来源于凿岩和钻眼作业,据实测:干式钻眼产尘量约占掘进总产尘量的80%~85%;而湿式凿岩的除尘率可达90%左右,并能提高凿岩速度15%~25%。因此,湿式凿岩、钻眼能有效降低掘进工作面的产尘量。

(2)洒水及喷雾洒水

是用水润湿沉积于煤堆、岩堆、巷道周壁、支架等处的矿尘,使小颗粒矿尘凝结成较大颗粒,降低矿尘飞扬;煤矿井下洒水,可采用人工洒水和喷雾洒水,在炮采炮掘工作面放炮前后洒水,不仅有降尘作用,而且还能消释炮烟、缩短通风时间。

喷雾洒水是将压力水通过喷雾器(喷嘴),在旋转或冲击的作用下,使水流雾化成轻微的水滴射于空气中,高速滚动的水滴与浮尘碰撞、接触,促使浮尘润湿、黏结和沉降。喷雾器(喷嘴)一般安装在掘进机机头、采煤机机头、放煤口、支架间、转载点等产尘区。

(3)水炮泥和水封爆破

水炮泥是将装有水的塑料袋代替一片面炮泥,填于炮眼内,爆破时水袋破碎,水在高温高压下汽化,与尘粒凝聚,达成降尘的目的,采用水炮泥比单纯用土炮泥时的矿尘含量低20%~50%,尤其是呼吸性粉尘含量有较大的裁减。

水封爆破是将炮眼的爆药先用一小段炮泥填好,然后再给炮眼填一小段炮泥,两段炮泥之间的空间,插入细注水管注水,注满后抽出注水管,并将炮泥上的小孔堵塞。

2.3净化风流

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确定的设备或设施,将矿尘捕获的技术措施;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水幕净化风流和湿式除尘装置。

(1)水幕净化风流

是在敷设于巷道顶部两帮的水管上间隔地安上数个喷雾器(喷嘴)形成的;喷雾器的布置应以水幕布满巷道断面并尽可能靠近尘源为原那么。以同煤集团煤峪口矿掘进工作面为例:煤峪口矿掘进采用压入式局部通风机通风,在距掘进工作面30米、50米处和回风绕道不大于50米处各安设一道水幕,工作面含尘风流经过第一道水幕后降尘率为55%~60%,经过其次道水幕后降尘率为75%~80%,经过第三道水幕后降尘率为95%~98%;水幕的操纵方式可用光电式、触控式或机械传动的操纵方式。

(2)除尘装置

是指把气流或空气中的有固体粒子分开并捕集起来的装置,又称集尘器或捕尘器。根据是否利用水或其它液体,分为干式和湿式二大类;目前常用的除尘器有SCF系列除尘风机、KGC系列掘进机除尘器、TC系列掘进机除尘器、MAD系列风流净化器及奥地利AM-50型掘进机除尘设备,德国SRM-330掘进除尘设备等。

2.4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是指通过佩带各种防护面具以裁减吸入人体粉尘的一项辅佐性防尘措施,是防止矿尘对人体伤害的结果一道关卡。个体防护的用具主要有防尘口罩、防尘风罩、防尘帽、防尘呼吸器等,其目的是使佩带者能呼吸净化后的清洁空气而不影响正常工作。

(1)防尘口罩

井下全体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心须佩戴防尘口罩,对防尘口罩的根本要求是:阻尘率高,呼吸阻力和有害空间小,佩戴舒适,不阻力视野;普遍纱布口罩阻尘率低,呼吸阻力大,潮湿后有不舒适的感觉,应制止使用普遍纱布,坚持使用防尘口罩专用过滤棉。

(2)防尘安好帽(头盔)

煤科总院重庆分院研制出AFM—1型防尘安好帽(头盔)或称送风头盔与LKS—7.5型两用矿灯匹配,在该头盔间隔中,安装微型轴流风机,主过滤器、预过滤器,面罩可自由开启,由通明有机玻璃制成,送风头进入工作状态时,微型风机吸入含尘空气,预过滤器可截留80%~90%的粉尘,主过滤器可截留99%以上的粉尘,经过滤器排出的清洁空气,一片面供呼吸,剩余的气流带走使用者头部散发的片面热量,由出口排出。

其优点是与安好帽一体化,裁减佩戴口罩的憋气感。

个体防护是被动的防护措施,起辅佐作用,不成以也不能完全代替其他防尘技术措施。

3煤矿井下防尘科学管理展望

在机械化采掘作业和运输、转载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