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核工业二○三研究所二○一六年九月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I目录 I前言 10.1项目实施背景及简况 10.2评价类别 10.3评价工作过程 20.4评价结论 20.5项目特征说明 20.6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31总论 41.1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 41.1.1评价目的 41.1.2指导思想 41.2编制依据 51.2.1任务委托 51.2.2法律法规 51.2.3地方法规 61.2.4规范性文件 61.2.5技术导则 71.2.6世界银行安全保障政策 71.2.7相关规划 71.3评价标准 81.3.1环境质量标准 81.3.2污染物排放标准 91.4评价工作等级与范围 111.4.1评价工作等级 111.4.2评价范围 131.5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31.5.1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131.5.2评价因子的识别与筛选 161.6评价内容及重点 171.6.1评价内容 171.6.2评价重点 171.7环境关注目标 181.7.1水环境关注目标 181.7.2环境空气和声环境关注目标 191.7.3生态环境关注目标 231.7.4文物关注目标 232项目概况 242.1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42.1.1项目建设背景 242.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42.2项目工程概况 26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II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2.1基本情况 262.2.2项目概况 262.2.3建设内容与规模 382.2.4典型项目建设方案 402.2.5工程占地 672.3施工场地布设与工程进度 682.3.1施工场地布设 682.3.2工程建设进度 693工程分析 703.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703.1.1施工期产污环节与影响特征 703.1.2施工期污染因素分析 713.2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723.2.1运营期共性污染源分析 723.2.2运营期典型项目污染源分析 733.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853.3.1养殖圈舍工程(良种仔猪) 863.3.1养殖圈舍工程(羊仔集中养殖生产区) 864项目区域环境现状调查 884.1陕西省省情概述 884.2项目区域自然环境现状 884.2.1地理位置 884.2.2地形地貌 884.2.3气候气象 904.2.4河流水系 904.2.5水文地质 924.2.6土壤与植被 934.1.7生态资源概况 944.2项目区域社会环境概况 954.2.1区域社会经济情况概述 954.2.2区域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994.3项目区域环境现状调查 994.3.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994.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034.3.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054.3.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075世界银行安全保障政策分析 1165.1安全保障政策筛选 1165.2安全保障政策评价分析 1166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及减缓措施 1196.1施工期共性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196.1.1水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196.1.2环境空气影响及减缓措施 1196.1.3声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20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III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1.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216.1.5生态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226.2典型项目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236.2.1机井工程 1236.2.2过水桥工程 1246.2.3土地治理工程(坡改梯) 1246.2.4护岸工程 1267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及减缓措施 1297.1运营期共性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297.1.1水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297.1.2环境空气影响及减缓措施 1297.1.3声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307.1.4固体废物影响及减缓措施 1307.2典型项目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1317.2.1气调冷藏库工程 1317.2.2羊肚菌种菌厂 1317.2.3辣椒加工厂及包装车间 1327.2.4柿饼加工厂 1337.2.5苹果分拣车间 1337.2.6苹果园改造工程、设施农业工程 1347.2.7佳米驴肉食加工及包装车间 1377.2.8养殖圈舍工程(良种仔猪) 1417.2.9养殖圈舍工程(羊仔集中养殖生产区) 1507.2.10农产品交易市场 1577.3累积性环境影响及环境效益分析 1587.3.1累积性环境正效益分析 1587.3.2累积性环境负效益分析 1598产业政策、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 1608.1项目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1608.2项目建设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618.2.1国家级规划 1618.2.2省级规划 1618.2.3县乡级规划 1628.3典型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1648.3.1项目选址原则 1648.3.2典型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1659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1689.1清洁生产 1689.1.1分析方法及指标 1689.1.2清洁生产指标分析 1689.1.3清洁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1729.1.4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的建议 1739.2总量控制 1739.2.1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 173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IV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9.2.2总量控制因子 1749.2.3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17410公众参与 17510.1公众参与方式及对象 17510.1.1公众参与的方式 17510.1.2公众参与的对象 17510.2公众参与过程及内容 17510.2.1环境信息公告 17510.2.2座谈会 17610.2.2问卷调查 17810.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18110.3.1调查对象分析 18110.3.2调查结果统计 18110.4公众参与结论 18310.5关于公众调查反馈意见的处理 18310.6公众参与小结 18311环境管理计划 18411.1环境管理计划编制目的及内容 18411.1.1编制目的 18411.1.2编制内容 18411.2环境管理体系及职责设定 18411.2.1环境管理体系 18411.2.2职责设定及人员配备 18611.3主要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汇总 18811.3.1项目共性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 18811.3.1典型项目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 19411.4技术支持和环境管理培训 20411.4.1技术支持 20411.4.1环境管理培训 20411.5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 20511.5.1验收标准 20511.5.2验收范围 20511.5.3验收内容 20511.6环境监测计划 20711.6.1监督管理 20711.6.2针对环境事项的环境监测计划 20811.7环境报告制度 21111.8环境管理计划执行费用 21112结论与建议 21412.1项目概况 21412.2环境质量现状 21412.3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21512.3.1施工期共性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21512.3.2施工期典型项目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215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V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3.3运营期共性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21712.3.4运营期典型项目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21712.4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21812.5公众参与 21912.6评价结论 21912.7要求与建议 219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1前言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已经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了多个扶贫项目,借鉴世界银行的指导和帮助,通过示范使用参与式方法向最贫困的县村和农户提供最需要的帮助,立足于探索和创新扶贫模式和方法,从而改善和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已经了良好的效果。因此,陕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等联合决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陕西省的5个市、11县的29个社区实施开展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本项目实施范围全部选择在陕西省境内,包括宝鸡市的麟游县、陇县,咸阳市的长武县,渭南市的富平县、白水县、合阳县,榆林市的定边县、米脂县,延安市的宜川县、延长县、延川县,在其中选择29个规模适度的贫困聚居区作为项目区,并将其中的13个社区作为首批实施项目区。本次评价的范围为首批实施的13个社区。本项目计划总投资为98428.3万元,折合14868.3万美元。其中,申请世界银行贷款65600万元,折合9909.4万美元,占总投资的66.65%;国内配套资金(1)国内评价类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本项目属于“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的项目;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本项目则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认为本项目虽然总体环境影响较轻,但涉及区域子项目数量较大、区域范围广,各子项目环境敏感性各异,因此,环境评价报告类型应为环境影响报告书。(2)世行环评分类根据《世界银行环评导则》(OP4.01)的分类,本项目属于“负面影响小于A类、影响局限于项目拟建地局部小范围内、多数可逆转、易通过措施控制”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2的B类项目,需要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环境管理计划(EMP)。综上所述,最终确定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提交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和世界银行审批审查,同时编制专项的环境管理计划(EMP)提交世界银行审。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和陕西省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于2016年2月7日委托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所即安排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周围环境状况调查等工作,在研究分析工程特点和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按照环评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编制完成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版)》。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陕西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陕西省环保厅和项目市、县所在地环保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要求,选址合理可行,项目公众支持率较高;在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对策后,可实现废气、废水、噪声的达标排放,各种不利的环境影响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免,对环境的影响总体较小;从整体而言,本项目建设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说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属于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项目,有助于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项目的环境正效益显著;但是由于本项目拟建地分散,涉及县区众多,各子项目点环境状况不一,环境敏感性各异;加之,本项目工程内容较多,难免产生不利的环境影响。按照项目特点,本项目中一部分子项目的环境影响集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3中在施工期,而另一部分子项目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运营期;同时,在施工期还包括共性的施工影响和典型项目的施工影响,在运营期,由于工程内容类别的不同,子项目活动的产污环节和污染特征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特殊性,因此,本评价根据项目建设时段和类别,分别进行了叙述。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包括:评价区环境现状和敏感目标调查;典型项目工程调查与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及其污染防治措施;规划、选址可行性分析;公众参与和环境管理计划等。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41总论本次评价将通过工程污染因素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分析、公众参与等,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及周围环境状况的调查,掌握评价区环境特征;(2)通过工程污染因素分析,掌握工程建设、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特点,分析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程度和范围;(3)根据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特征及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4)通过公众参与调查和公示,了解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态度和建议,对公众关注主要环境问题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5)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环境评价过程中坚持以下指导思想:(1)依据国家、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过程控制”的现代化环境管理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周边环境特征及区域环境功能区划,以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开展评价工;(2)坚持“达标排放、总量控制、保护环境”的指导方针,充分论证项目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促进工程建设与所在区域环境的协调友好发展;(3)报告编制力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论据充分、内容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评价结论科学准确,环保对策实用可行、可操作性强,从而使本次评价真正起到为项目审批、环境管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作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5《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16年2月7日。1.2.2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5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用水管理规定》,1998年1月30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13)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4)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第204号令);(15)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第162号令);(16)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17)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12月,第474号令);(18)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1988年11月,第19号令);(1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18)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61.2.3地方法规(1)《陕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2007年4月);月);(3)《陕西省水功能区划》(陕政办发[2004]100号)(2004年9月);(4)《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3月);(5)《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2006年12月);(6)《陕西省节约用水办法》(2003年9月);(7)《行业用水定额》(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943-2014);(8)《陕西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2010年10月);(9)《陕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2004年修订);(10)《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11月);(11)《陕西省全面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工作方案》(2012年7月);(12)《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20131.2.4规范性文件(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1月,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环发[2001]4号);(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4)《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7)《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1168-2006);(8)《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T1167-2006);(9)《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10)《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11)《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HJ568-2010);(12)《规范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1222-2006)。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71.2.5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畜禽养殖场(小区)环境守法导则》。1.2.6世界银行安全保障政策(1)世行业务政策/程序《环境评价》(OP/BP4.01);(2)世行业务政策/程序《自然栖息地》(OP/BP4.04);(3)世行业务政策/程序《病虫害管理》(OP4.09);(4)世行业务政策/程序《少数民族》(OP4.10);(5)世行业务政策/程序《物质文化资源》(OP4.11);(6)世行业务政策/程序《非自愿移民》(OP/BP4.12);(7)世行程序《信息公开》(BP7.15)。1.2.7相关规划(1)《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年)》;(2)《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3)《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总体规划(2009~2020年)》;(4)《宝鸡市陇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3~2030年)》;(5)《麟游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3年)》;(6)《白水县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特色产业规划(2016-2018年)》;(7)《富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8)《合阳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3~2030年)》;(9)《延川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3~2030年)》;(10)《延长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3~2030年)》;(11)《宜川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3~2030年)》;(12)《定边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4~2030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8(13)《米脂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3~2030年)》。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根据宝鸡市、渭南市、咸阳市、延安市和榆林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见附件3)执行,具体标准如下。.3.1环境质量标准(1)本项目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榆林市、延安市各子项目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其中,涉及养殖类的市、榆林市)中的H2S、NH3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2)本项目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榆林市、延安市各子项目区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3)本项目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榆林市、延安市各子项目区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4)城区交通干线、市政道路红线外35m以内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城区交通干线、市政道路红线35m以外、乡村居住环境及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幼儿园、医院等特殊敏感建筑物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及限值见表1.3-1。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9表1.3-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一览表项目单位标准值评价标准1SO2年平均6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的二级标。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200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H2S一次值mg/m30.0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NH3一次值0.202pH值浓度限值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CODCr浓度限值mg/L≤20氨氮浓度限值mg/L3高锰酸盐指数浓度限值mg/L≤3.0《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氨氮浓度限值mg/L≤0.2总大肠菌群浓度限值个/个/≤3.03LAeq昼间dB(A)6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夜间dB(A)50昼间dB(A)7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夜间dB(A)551.3.2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榆林市、延安市各子项目区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其中,涉及养殖类的项目(延安市、榆林市)中的臭气浓度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H2S和NH3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中的无组织排放厂界标准值二级新建要求;详见表1.3-2。养殖类项目其他指标执行《大中型家畜养殖场建设环境保护标准》(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422-2008)。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10表1.3-2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废气来源排放方式污染物排放限值养殖圈舍、废水处理系统等无组织排放恶臭浓度(无量纲)厂界标准值70H2S(mg/m3)0.06NH3(mg/m3)(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榆林市、延安市各子项目区执行的水污染排放标准见表1.3-3。表1.3-3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子项目区域施工期运营期宝鸡市回用,不外排《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一级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一级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榆林市(3)各子项目涉及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农田灌溉的,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4)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5)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 (GB16889-2008)。(7)养殖类项目废渣无害化处理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2001)中的有关规定;病死动物处理执行《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废弃兽药及防疫防病医疗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污染物排放标准及限值见表1.3-4。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11表1.3-4废气、废水、噪声污染排放标准限值序号类别污染源污染因子标准值评价标准1废气扬尘颗粒物1.0mg/m3GB16297-1996二级标准2声机械设备施工噪声昼间70dB(A)GB12523-2011标准夜间55dB(A)3机械设备厂界噪声昼间60dB(A)GB12348-2008中2类区标准夜间50dB(A)4废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COD浓度限值mg/L50DB61/224-2011一级标准氨氮浓度限值mg/LpH值浓度限值无6.0~9.0COD浓度限值mg/L60GB8978-1996一级标准氨氮浓度限值mg/LpH值浓度限值无6.0~9.0COD浓度限值mg/L200GB5084-2005(旱作)标准BOD5浓度限值mg/L悬浮物浓度限值mg/L.4.1评价工作等级(1)生态环境本项目为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子项目工程类别,农业生产设施包括:苹果园改造(增加灌溉设施、安装防雹网)、设施农业(种植大棚)、养殖圈舍、机井、农业配套节水灌溉设施及管网工程、羊肚菌种菌厂、柿饼加工厂、辣椒加工厂及包装车间、苹果分拣车间、田间生产道路、土地整理(坡改梯)工程、气调冷藏座、合作社管理用房、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农村基础设施包括:过水桥工程、护坡工程、社区道路和集雨窖工程等。单个子项目工程新增占地面积或直接影响区域均小于2.0km2,影响区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特殊或重要生态敏感区,生态敏感性属一般区域;但就总体项目而言,总工程量大于100km(道路工程长度为403.91km,工程永久占地面积为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2011)分级规定和补充原则(见表1.4-1),生态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为二级。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12表1.4-1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划分表导则判据基本原则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20km2或长度50~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补充原则①当工程占地(水域)范围的面积或长度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评价工作等级时,原则上应按其中较高的评价工作等级进行评价。②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2)空气环境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影响主要是施工扬尘及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影响具有暂时性、局部性的特点。运营期主要为道路交通运输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养殖圈舍工程产生的恶臭气体等,因此,本评价仅对大气环境进行简要分析。(3)地表水环境本项目运营期废水包括辣椒加工厂及包装车间设备清洗废水、农产品(苹果、辣椒、柿子等)清洗废水、养殖圈舍的猪、羊尿水、清洗废水和圈舍清洗废水、合作社职工生活污水等,单个子项目污水排放量均小于1000m3/d,污水水质简单;同时,在各生产车间均设置有化粪池并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综合利用或农田灌溉,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的规定,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4)地下水环境按照各子项目工程类别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的划分依据,本项目单个子项目类别均属于IV类,并且均处于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中的不敏感区域,因此,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仅作简单分析。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见表1.4-2。工作等级分级表环境敏感程度项目类别I类项目II类项目III类项目敏感一一二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5)声环境本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13和4类区域;其中,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的生产车间等子项目在建设前后敏感点噪声级变化小于3dB(A);各社区道路、通村道路和田间生产道路工程均为现有道路的路面改善、拓宽,项目建设前后交通量变化不大,对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声敏感点的噪声增加量不超过5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规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二级。表1.4-3声环境评价等级判定表指标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敏感点噪声值变化情况受影响人口数量导则判据一级0类>5dB(A)显著增多二级≥3dB(A),且≤5dB(A)增加较多三级<3dB(A)变化不大本项目<5dB(A)变化不大评价等级二级1.4.2评价范围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1.4-3。表1.4-3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表环境要素评价级别评价范围环境空气简要分析地表水三级受纳水体拟建地上游0.5km,下游3km地下水简要分析声二级拟建地厂界外200m以内的区域、道路工程两200m以内的生态环境二级拟建地周边500m范围内选1.5.1环境影响要素识别根据工程性质及其污染物排放特点,采用矩阵表,对工程影响环境要素的程表1.5-2。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14表1.5-1工程对环境影响性质分析影响性质环境资源不利影响有利影响短期长期可逆不可逆局部短期长期广泛局部水土流失√地下水质地表水文地表水质大气质量√√√声环境√√√城市生态√√植物野生动物水生动物频危动物渔业养殖土地利用√√工业发展农业发展√√√供水交通√√√√√燃料结构节约能源美学旅游√√健康安全社会经济√√娱乐文物古迹生活水平√√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15表1.5-2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影响程度项目阶段施工期运营期环境资源场地清理地面挖掘运输安装建设材料堆存污水排放废气排放噪声排放产品事故风险水土流失地下水质地表水文地表水质环境空气-2-3声环境-2-2土壤植被-3野生动物水生动物濒危动物土地利用+2工业发展农业发展供水交通-2燃料结构节约能源美学旅游健康安全社会经济+2娱乐文物古迹生活水平+3注:3—重大影响;2—中等影响;1—轻微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16从表1.5-1、表1.5-2可以看出: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扬尘、施工噪声的影响,此外还有对水土流失、植被等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营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方面;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农业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等方面。根据影响因素识别,本项目施工期分别对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施工固废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运营期对养殖圈舍恶臭、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交通噪声、农药和化肥使用等进行分析评价。1.5.2评价因子的识别与筛选(1)施工期①施工期场地开挖、填埋及物料装运过程产生的施工扬尘,属于无组织排放,会对局部环境空气质量产生短期不利影响,主要污染物是施工扬尘。②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噪声对施工场地周边声环境会产生短期的不利影响,影响评价因子为等效声级Leq(A)。③施工过程产生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是COD、BOD5和SS等;生活污水有COD、BOD5、SS、氨氮和动植物油等。(2)运营期各子项目在运营期的评价因子各不相同,但按照工程特点,也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的污染因子。①环境空气社区道路和田间生产道路工程建成后,运营期废气排放源主要为汽车尾气,养殖圈舍工程运营期会产生恶臭气体,其主要污染物为HN3和H2S。②地表水环境各生产车间职工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因子为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等;农产品(辣椒、柿子、苹果等)清洗废水、车间地面冲洗废水、生产设备清洗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等;养殖圈舍工程猪、羊尿水和猪舍、羊舍冲洗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17P③噪声主要噪声源为生产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和道路工程交通噪声等,评价因子为等效声级Leq(A)。④生态环境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稳定性影响、景观环境影响、土地利用影响等。综上所述,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见表1.5-3。表1.5-3环境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表项目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环境空气PM10、SO2、NO2汽车尾气和运输扬尘、HN3和H2S地表水pH值、COD、氨氮SS、COD、BOD5、氨氮、动植物油、石油类地下水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大肠菌群地下水开采量声环境等效声级Leq(A)等效声级Leq(A)固体废弃物固体废物处理或处置方式生态环境植被类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调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稳定性影响、景观环境影响、土地利用影响根据世界银行环评要求和国内环境评价相关导则和技术规范要求,本项目评价包括工程概述和工程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措施论证、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同时,还进行了世界银行安全保障政策分析,编制了环境管理计划。1.6.2评价重点在工程环境影响初步分析后,根据环境评价因子筛选得到本项目的环评重点内容,具体如下:(1)环境现状调查:对环境现状、敏感目标和工程内容做到尽职调查。(2)项目工程分析:对各子项目工程进行施工期、运营期污染源分析及施工规划合理性分析。(3)环境影响分析:①对各子项目工程产生的正效应影响进行分析。如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18业生产设施提高产量和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受益人口增加,提高污水处理保证率,道路工程改善出行条件,缩短出行时间等方面产生的正效应影响。②对生态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和固体废物等各环境要素等方面的环境影响分析。(4)污染防治措施:对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采取保护及恢复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论证。(5)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组织召开座谈会、信息公示和公众参与调查等工作;(6)环境管理计划:编制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环境管理计划。经现场调查可知,本项目各子项目周边的环境关注目标主要有革命旧址1处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施工期、运营期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声环境、地表水及居住人群等,环境保护目标具体如下。1.7.1水环境关注目标本项目涉及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千河、武申河、金水河、石川河、孔走河、林皋河、黑河、永平川河、雷多河、河儿川河、马湖峪河。根据项目所在地各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各水环境保护目标均执行表1.3-1中的相应标准。项目涉及的水环境保护目标统计见表1.7-1。表1.7-1项目涉及的水环境保护目标统计表子项目所在地保护目标与子项目区相对位置关系水质目标凉泉社区千河项目区东北1.1kmⅢ麟游县常丰社区武申河项目区东1.6kmⅢ合阳县甘井社区金水河项目区西南5.9kmⅢ富平县曹村社区石川河项目区西南13.9kmⅢ史官社区孔走河项目区东南4.2kmⅢ林皋社区林皋河项目区西1.9kmⅢ长武县亭口社区黑河项目区西南4.4kmⅢ延川县石窑社区永平川河项目区南1.3kmⅢ延长县雷赤社区雷多河项目区南0.1kmⅢ宜川县河儿川社区河儿川河项目区南0.5kmⅢ米脂县龙镇社区马湖峪河项目区北1.0kmⅢ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7.2环境空气和声环境关注目标本项目涉及的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受项目工程影响的村庄等居表1.7-3环境关注目标统计表项目所在地子项目活动关注目标与工程区位关系备注麟游县常丰社区灌溉输水管网工程常丰村、常乐村和苏家村村庄所属农田声环气环境通村道路工程常丰镇、武申村、朱家塬村、苏家村、常丰村坳里组、沈家组和西庄组田间生产道路常丰村、常乐村村庄所属农田羊肚菌种菌厂常乐村凉泉社区合作社管理用房上凉泉村声环境、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辣椒冷藏库上凉泉村千河农产品加工中转仓库上凉泉村辣椒加工厂及包装车间上凉泉村农产品展销市场上凉泉村村内东侧田间生产道路工程刘家咀村、三教殿村、上凉泉村、下凉泉村村庄所属农田机井及配套灌溉渠工程上凉泉村柿沟塬村庄所属果园辣椒基地灌溉管网上凉泉村村庄所属农田县史官社区苹果园提升改造工程孙家山村、郭家山村、史家山村、段家山村村庄所属果园声环境、大气环境、地下水环境合作社管理用房及农机农资库房孙家山村机井及灌溉水渠工程孙家山村、郭家山村、段家山村、史家山村村庄所属果园社区道路工程孙家山村、郭家山村、史家山村、段家山村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19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田间生产道路工程孙家山村、郭家山村、史家山村、段家山村村庄所属农田林皋社区苹果园提升改造工程普均村、吴家窑村、桃洼村、赵尧村及林皋村村庄所属果园声环境、大气环境、地下水环境果木盆栽设施大棚及盆景展厅吴家窑村苹果冷藏库吴家窑村苹果分拣车间吴家窑村机井工程吴家窑村、赵尧村、桃洼村、普均村村庄所属果园通村道路及村内道路工程吴家窑村、赵尧村、桃洼村、高西村田间生产道路工程林皋村、吴家窑村、桃洼村、普均村村庄所属农田富平县曹村社区合作社管理用房太白村声环境、大气环境柿子冷藏库太白村柿饼加工厂太白村社区道路及村内道路工程曹村镇、周家村、宝峰新村、太白村和西头村田间生产道路工程土坡村、西头村、周家村和太白村、曹村村庄所属农田合阳县甘井社区苹果园提升改造工程佃头村、城村村庄所属果园声环境、大气环境、地下水环境香菇大棚西阳村香菇冷藏库西阳村机井工程西阳村、佃头村、仙宫村、城村、小村和孟村村庄所属果园社区道路工程佃头村、小村、仙宫村田间生产道路工程佃头村、小村、仙宫村村庄所属农田长武县亭口社区苹果园提升改造工程三台村村庄所属果园声环境、大气环境苹果冷藏库三台村合作社管理用房及农机库房三台村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20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21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社区道路工程三台村、樊罗村田间生产道路工程樊罗村、三台村村庄所属农田延川县石窑社区集雨窖工程上田家川村、石窑村、马家湾村、樊家川村、高家沟村、下田家川村村庄所属果园声环境、大气环境过水桥工程村庄西50~350m社区道路工程田间生产道路工程村庄所属农田延长县雷赤社区集雨窖工程岭石山村、前河村、神强家塬村、赤江村、财村坪村、大雅村、德夫村、大路村、庙良村、县西村、大华村村庄所属果园声环境、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苹果冷藏库贺家河村苹果分拣车间贺家河村苹果交易市场雷赤镇田间生产道路工程岭石山村、前河村、神强家塬村、赤江村、财村坪村、大雅村、德夫村、大路村、庙良村、县西村、大华村村庄所属农田社区道路雷赤镇合作社管理用房贺家河村养殖(良种仔猪)圈舍德芙村瓦盆窑子河宜川县河儿川社区过水桥工程崖底村、石门沟村、流岔沟村、石台寺村、麻岔沟村、石磕村、胡家庄村村庄南、东南声环境、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护岸工程陈家庄村正沟河农业灌溉水渠陈家庄村村庄所属农田社区道路工崖底村、石门沟村、流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22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程岔沟村、石台寺村、麻岔沟村、石磕村、胡家庄村和陈家庄村田间生产道路工程村庄所属农田定边县杨井社区集雨窖工程杨井村、沈口子村、五里涧村、贺崾先村、秦湾村、阳湾村、高天梁村、山根底村、孙克崾先村村庄所属农田声环境、大气环境机井杨井村通村道路工程李家坬、兔窝子村、张庄、孙克崾先村养殖圈舍(羊仔集中养殖生产区)杨井村农产品交易市场(牲畜)杨井村合作社管理用房杨井村米脂县龙镇社区土地治理工程(坡改梯)合流咀村、曹山村、艾家洼村、龙峁村、冯庄窑沟村、李山村、前中庄村、后中庄村、山硷塄村、安寨村、新窑沟村村庄所属荒地声环境、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社区道路工程田间生产道路工程村庄所属果园合作社管理用房李兴庄村佳米驴肉食加工及包装车间李兴庄村龙来沟河农业灌溉工程龙峁村、冯庄村、李兴庄村、寨山村、赵兴庄李山村、山硷塄村、新窑沟村村庄所属果园杨家沟社区土地治理工程(坡改梯)杨家沟村、侯家沟村村庄所属荒地声环境、大气环境设施农业(日光大棚)杨家沟村、小沟村、岳岔村、巩家沟村、寺沟村村庄所属农田农产品交易市场(地方特杨家沟村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23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色产品展销社区道路工程岳岔村、小沟村、寺沟村、杨家沟村、巩家沟村、李村圪崂村、侯家沟村田间生产道路工程圪崂村、侯家沟村村庄所属农田通村道路工程李村圪崂村、侯家沟村苹果冷藏库杨家沟村根据项目所在地各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声环境保护目标执行表1.3-1中的相应标准。1.7.3生态环境关注目标项目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农业生态系统。1.7.4文物关注目标本项目涉及的文物保护目标主要有革命旧址1处,即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米脂县城东南23公里的杨家沟村,是红色革命圣地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二者结合为一体的旅游圣地,1972年开始筹建,1978年开始对外开放,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陕西省委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现场调查可知,距离该文物保护目标最近的子项目活动为苹果冷藏库,位于该保护目标的正北方向,最近距离为250m,经查阅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可知,该冷藏库不在保护区范围内。该子项目与革命纪念馆相对位置关系及保护区范围见图1.7-1。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242项目概况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东邻山西、河南,南邻湖北、重庆、四川,西邻甘肃、宁夏,北依内蒙古。全省总土地面积约20.58万km2,全省辖10市,107县(区)(其中80个县,3个县级市,24个区),1581个城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思路,陕西省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完成了《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已经基本解决了陕西省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陕西省“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的部署规划,陕西省扶贫开发实施了“六大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开发式扶贫”理念,以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方向,部分贫困地区改善了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提高了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发展区域经济带动贫困人群脱贫致富。陕西省的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开创了扶贫开发的新局面,在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和水资源缺乏,自然资源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薄弱,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剩存贫困人口居住分散、偏僻,其基本生活条件和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仍然是相当落后,尤其对于贫困村和贫困家庭来说,贫困代际传递风险有所提高。这些正是本项目必须面对和试图解决的严峻问题,并藉此借鉴世界银行的指导和帮助,寻求能够有效解决特定贫困县人口减贫脱贫问题的办法就显得尤为迫切。2.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范围包括宝鸡市的麟游县、陇县,咸阳市的长武县,渭南市的富平县、白水县、合阳县,榆林市的定边县、米脂县,延安市的宜川县、延长县、延川县,共5个市、11个县。拟在其中选择29个规模适度的贫困聚居区为项目区。本次项目区拟涉及29个乡镇、221个行政村、82个贫困重点村、683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25自然村,受益总户数48117户,受益总人口182254人,其中贫困人口5455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经过30多年中高速增长期后,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攻坚期叠加,使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30多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目共睹的成绩,6亿多人脱贫,成为全球首先实现联合国发展目标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为人类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和水资源缺乏,自然资源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薄弱,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剩存贫困人口居住分散、偏僻,其基本生活条件和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仍然是相当落后,尤其对于贫困村和贫困家庭来说,贫困代际传递风险有所提高。这些正是本项目必须面对和试图解决的严峻问题,并藉此借鉴世界银行的指导和帮助,寻求能够有效解决特定贫困县人口减贫脱贫问题的办法就显得尤为迫切。在本项目实施的11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中,有7个都是革命老区县,都是国家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的贫困问题都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因此,做好本项目不仅仅是要破解传统扶贫手段和现有扶贫帮扶投入方式边际效果递减的难题,而更在于这些项目区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特定资源条件,使农村贫困留守群体能够持续增加收入,找准适合当地农业或者非农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使其实现生产方式转变、生产技能提高,改变传统扶贫手段和“输血”式的扶贫投资方式,有效激活剩存扶贫帮助对象的潜力,通过组织贫困人口参与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提高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村贫困群体自身发展的“造血”功能。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于在新时期扶贫工作中结合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发展项目的实际,以项目区产业开发发展整体带动的方式,创新解决这些贫困地区农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新方法是非常迫切和十分必要的。世行扶贫项目重点关注最贫困地区和留守贫困人口,特别是通过实施陕西省白水县社区主导试点项目和世行五期扶贫项目,贫困地区群众参与主导发展的理念基本形成,方法基本掌握,显示出蓬勃的活力,项目效果初步显现,受到了项目区贫困群众普遍拥护和支持。陕西省贫困地区11个项目县中县级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26贫管理机构争取项目的热情高涨,实施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项目工程概况2.2.1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2)执行单位:陕西省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3)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均在陕西省境内,包括宝鸡市的麟游县、陇县,咸阳市的长武县,渭南市的富平县、白水县、合阳县,榆林市的定边县、米脂县,延安市的宜川县、延长县、延川县中的13个社区。(4)总投资:98428.3万元(折合14868.3万美元)2.2.2项目概况本项目首批实施的13个社区的主要建设内容工程量汇总表以及具体工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27表2.2-1本项目首批13个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工程量汇总表序号子项目活动单位合计宝鸡市渭南市咸阳市延安市榆林市麟游县常丰社区陇县凉泉社区白水县史官社区白水县林皋社区富平县曹村社区合阳县甘井社区长武县亭口社区延川县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