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05 【2019·新课标Ⅱ卷《小步舞》】_第1页
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05 【2019·新课标Ⅱ卷《小步舞》】_第2页
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05 【2019·新课标Ⅱ卷《小步舞》】_第3页
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05 【2019·新课标Ⅱ卷《小步舞》】_第4页
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05 【2019·新课标Ⅱ卷《小步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05

【2019·新课标Ⅱ卷《小步舞》】

备考

备考:小说专练系列

01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2022·全国甲卷《支队政委》02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2022年新高考Ⅰ卷《江上》03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秦琼卖马》04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2021新高考Ⅰ卷《石门阵》05高考小说反套路题解析——2019·新课标Ⅱ卷《小步舞》

高考小说反套路

题型解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重点考察学生理解(B)、分析综合(C)、评价(D)与探究(F)的能力。

《中国高考报告(2023)》

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突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试题命制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

《中国高考报告(2023)》

高考评价体内在的三条逻辑线。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总体特征可以从“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和“情境载体串联线”三条线索进行理解和把握。其中“核心价值金线”贯穿高考命题和评价的始终,“能力素养银线”成为高考命题和考查的重心,情境作为考查载体,是“金线”和“银线”的串联线。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高考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

综观2018年至2022年五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小说阅读占主体,主观题为两题,多为常规题(套路题)。随着新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主观题的反套路倾向越来越明显,反对机械涮题,题目指向考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2022年新高考Ⅰ和Ⅱ卷,两道主观题分值由过去的4+6,改为6+6,分值的增加也体现出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视。

高考考查内容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层面,在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反套路题型多样,形式新颖。反套路是建立在套路基础之上,没有套路,何来反套路?反套路是给考生答题设置难度,但反套路并不是说让题目超越考生答题能力范围。题目形式不管怎么变,答案内容都不会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

简单解释:题目没见过,但是背后的知识点“我”学过。这就是“以生考熟”。答题的基本思路:一是审题,问什么,答什么,找到答题方向;二是找知识点,题目考察哪一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体系要牢固掌握(必备知识);三是认真分析文本,对照知识点来做分析解读(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反套路题有本质也就是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小步舞》】

(文本见Word)

9.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情节结构中,某一具体元素或要件在情节发展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与理解,回答这个问题需结合作品进行,因此要对小说整个故事情节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能力层级为F级。

具体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就“情节发展”谈卢森堡公园苗圃的作用。考生不必就人物、主题等方面展开联想。情节发展,包括故事情节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作答时,考生只要沿着故事情节的走向,找到情节中有“卢森堡公园苗圃”的地方,再来分析其作用。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就是“我”这个年轻人与老舞蹈师在一个叫卢森堡公园中的相遇、相识与永别。用一句来说,就是老舞蹈师夫妇给“我”跳了一段小步舞,但整个小说的情节安排却井然有序,非常缜密,经过了巧妙的艺术构思。尤其是卢森堡公园中的苗圃作为一个重要的叙事要素(环境),在小说情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具体解析

【其一,选择卢森堡公园苗圃可以使故事的切入显得非常自然。】故事开始: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这一段交待我来到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的原因。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这一段交待卢森堡公园的特别之处——上个世纪的花园。

具体解析

【其一,选择卢森堡公园苗圃可以使故事的切入显得非常自然。】故事发展:老人:“先生,我的妻子叫拉·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午才上这儿来。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只是我上午就来,因为我起得早。”这里交待了老人与妻子来到花园跳小步舞的根本原因,被人遗忘的花园,还有过去宫庭皇后的小步舞,都有过去时代的痕迹。苗圃是一个典型化的场景。

具体解析

【其一,选择卢森堡公园苗圃可以使故事的切入显得非常自然。】然后我们再来思考:苗圃在故事开始中的作用,实际上是一个媒介,将“我”与老人联系起来,卢森堡公园中的苗圃是“我”与老舞蹈师相遇相识的地方,他们在这里相遇,当然有着镇密的艺术构思,是作者有意的设计,但自然而不做作,因为它非常符合生活的逻辑。这个花园相对偏僻安静,“我”喜欢到这里来读书散步,是因为“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而对老舞蹈师来说,他天天来,是因为“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因此,两个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的人在这里相遇相识才有可能,同时也为后面发生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具体解析

【其二,选择卢森堡公园苗圈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老舞蹈师的故事是“我”人生中一件难以忘却的“让人伤感的小事”,而这件小事就集中发生于这个小苗圃里。正是在这个小苗圃里,“我”遇到了老舞蹈师,看到了他一个人悄悄地跳着让人感到古怪的小步舞,从而产生了“与他谈一谈”的念头;正是在这里,“我”与老舞蹈师成为朋友,知道了他的身世,了解到了他的苦闷与压抑,而老舞蹈师也“很知心”地邀请“我”与他的妻子见面;正是在这里,“我”看到了他们夫妇专门为“我”表演的小步舞,也目睹了他们相拥而泣的伤感一幕。所有这一切,不仅发生在公园苗圃,也与公园苗圃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公园苗圃的特殊性,使得情节得以顺利的集中与展开。或者说苗圃就是一个舞台,故事情节集中展现在这个舞台上,使叙事相对集中而紧凑。

具体解析

【其三,使故事有余味。】短篇小说由于篇幅较短,结尾一般要求简洁而有新意,这篇小说的结尾看起来并不令人意外,却紧接前文,有余味。我和老人的相失也是因为苗圃被铲平,留白式结尾“他们怎么样了”韵味无穷,容易引起读者思考。老舞蹈师与我成为朋友后,曾对“我”说:“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这句话既是他真实心情的流露,也为小说结尾留下了伏笔。“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圈已被铲平。”苗圃没有了,故事自然也就结束了,但“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没有了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他们怎样了呢?”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留下了令人咀嚼的余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卢森堡公园苗圃,也就没有《小步舞》。

具体解析

【参考答案】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具体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小说中的某一事物在小说构思中的作用。常规套路题的思维是从人物、情节、主题、艺术效果这些方面展开思考。但是题目明显有明显的反套路倾向,是单纯地从情节发展角度分析故事发生地卢森堡公园苗圃的作用。这一精细化的深度考查再也不是过去题目中“有利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这样简单的了。考生要联系小说文本具体内容,从头至尾,全面分析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综观全文,开头的引入,中间的推动,结尾的留白,也就是这三点作用而已,说起来也不是那么深奥。其实这些纛知识点是考生所熟悉的,关键是考生要过审题关,要过思维关。陌生的问法,熟悉的考点,只不达是命题人玩了一个小花招而已。所以回答反套路题,考生要审题,要研读文本,要发散思维,要找到对应的知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