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课件完整版_第1页
胡适课件完整版_第2页
胡适课件完整版_第3页
胡适课件完整版_第4页
胡适课件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但开风气不为师

--胡适先生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1891年出生于上海

早年胡适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哲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生平简介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二年多;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1920-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是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后去台湾。1954年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7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湾的一个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

幼年与留学海外的日子

早年

胡适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胡适(右一)与澄衷学堂同学合影(约1905年)

母亲冯顺弟

父亲胡传

1909年(18岁)1906年

考入中国公学;

1908年进入中国新公学;《竞业旬报》:是中国公学学生组织办起得,胡适在24-40期担任主编,发表了大量文章给了他很充分的文字训练。他后来有那样深入浅出、生动流畅的白话文章,是这时期打下的基础

1910年考取官费留美的学生出国前留影(立者二排左一)

初到美国(前排右三)

胡适(前排右一)与康奈尔大学中国学生俱乐部成员合照(中排左一)持康奈尔大学校旗

1910年

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哲学前排左一,1916年与教授和同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合影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这时,胡适已经开始与朋友们讨论中国文学革命的问题,这论题此后一直吸引他投放大部分的精力。在这个阶段,胡适参加社会活动及到处讲演的兴趣亦未减。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选中国先秦哲学史为主题,这是他的美国老师们绝不熟悉的领域,尽管因此使他博士学位的授予被延搁,但胡适对实验主义重方法、重知识经验的特点的深刻把握,致使他以全新的观念来阐释中国古代思想史,为他今后在学术界的安身立命,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留学归来,结缘北大北大红楼,当年新文化运动健将们都在这里办公聚会

归国前夕(1917年5月)1917年7月

胡适自美归国抵上海。当时经《新青年》的主持人、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向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力荐,受聘为北大教授。教授英文、英文修辞学、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程。以留学七年归国的年轻教授讲授英文,自然不成问题,但让胡适也教古代哲学史,便颇引起一些人的怀疑。经傅斯年等一些颇有独立思想的学生们的认可,胡适很快就赢得师生们对他的尊重。

初任北大教授(1917年26岁)

胡适于1917年1月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是文学革命的第一声号角。文章语气虽缓和,但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主张及办法都已明白提出,因此引起知识界的强烈关注。接着,胡适又陆续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大批文章,这些文章都成了文学革命的经典文献。1918年6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易卜生主义》一文,被誉为「个性解放的宣言」。

胡适从杜威学哲学,杜威的哲学一般都叫做实用主义。按杜威的本意,是工具主义,而胡适喜欢称作实验主义。胡适写过多篇文章介绍这一派的哲学,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是1919年4月发表的《实验主义》一文。胡适强调实验主义重在「方法」。他指出,实验主义的方法就是科学家在试验室里用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细心搜求事实,大胆提出假设,再细心求证」。胡适说,他的所作所为,都不过是实行他的实验主义。因为特别强调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他强烈反对空谈主义。杜威教授

胡适大力支持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他不但协助聘请许多具有新思想新学问的教授,而且倡议实行多项改革方案。提倡将学生由分年级制改为学分制,以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倡议实行教授会制,即各系都组织教授会,负责决定本系的教学事务;在全校则由教授会推选的评议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从而实现教授治校的制度,以利教育独立。胡适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他设定的学制案在1922年被政府接受,一直实行到五十年代初期。1926-1930年11月前往英国参加中英庚款咨询委员会的会议,后转赴美国1927年4月渡海回国,途经日本时略作停留。时「四·一二」政变发生,国共分裂,国内局势面临重大的变化。胡适决定不回北大,暂居上海。先在光华大学任教授。1928年4月,接任中国公学校长,是时与朋友创办《新月》杂志。后因批判国民党蹂躏人权而得罪当局,1930年5月辞去中国公学校长,11月携眷北上,重返北京大学任教。在上海的三年多里,胡适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中古思想史和禅宗史的研究。1926年(伦敦)

在伦敦与英国代表威灵顿勋爵经达成协定

与高楠顺次郎(左二)参观京都法隆寺

离开北大1932年初,胡适接任为北京大学文学院长。从此,他成为担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最倚重的人物,在「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在日寇侵逼、学生运动不断的情势下,勉力维持北平及华北教育于不坠。这期间,胡适除教书做学问之外,又创办《独立评论》,和他的朋友们一起讨论时局,发表政见。此外还先后两次率团出国参加太平洋国际学会,利用民间性的国际讲坛,向世界解释中国人对中国问题及太平洋区域国际问题的立场。再次回到北大1930年北大

在香港大学获授名誉博士学位后合影

1933年率中国代表团赴加拿大出席第五届太平洋学会

1930年——1937年的居宅米粮库四号院内

三十年代的胡适

1938-1942年任命驻美大使在任期间为争取美援,争取美国朝野对中国抗战的决心和意义的了解,奔走不懈,颇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各界领袖人士的尊重胡适大使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明中国人民万人签名的文件

手持美英加入反日同盟的文件在白宫前留影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9月,国民党政府任命胡适为北京大学校长,归国前请傅斯年暂代。1946年,胡适返国就任。又回到了高等学府,对于办好大学,排除各方面的干扰,仍然勤勉有加,有始有终。撤离北平前,他对自己个人留下的102箱书籍资料作了说明,只要能发挥作用,这些书籍资料就是得到最好的归宿。出任北大校长1946年就任北大校长(55岁)

1946年回国(左一傅斯年)

1946年9月正式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聘任汤月彤为文学院长、饶毓泰为理学院长、周炳琳为法学院长、马文昭为医学院长、俞大绂为农学院长、马大猷为工学院长,可谓极一时之选。他还委托朋友在海外物色优秀科学家回国任北大教授。在北大开学典礼上,他发表演讲,强调「善未易察,理未易明」,颇受左派知识界的批评。在烽烟滚滚之中,他还曾梦想在北大建立核子物理研究中心。“希望教授、同学都能在学术思想、文化上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大的贡献,把北大作成一个像样的大学;更希望同学们都能‘独立研究',而不要以他人的思想为思想,他人的信仰为信仰。”(《胡适全集》第20卷,第224页)开学典礼:学术独立有两层含义:一是学者要坚持独立人格,二是学界要有独立地位。

提出“十年教育计划”主要内容有两点:第一,要选择十所大学,他在十年内两批给予充足的经费,办成国际上第一流大学;第二,反对花大宗外汇派人出国留学。他说与其拿这些钱送学生出国留学,不如用来发展国内大学。他认为,如果若干年以后,中国还“有成千成万的学生去日本留学,那是极可耻”的事(《胡适日记全编.7》第667页)。胡适提出这个计划,目的是为中国学术界的独立打下一个基础。为此,他提议中央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投资不得少于政府预算的15%,各省不得少于25%,市县不得少于35%,私立学校与国立学校应该有同等机会,大学教育应该朝着研究院的方向发展......。争取学术独立:胡适从根本上阐释和展现了文化界所需要的理想境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对一个从几千年从专制刚走出来的民族来说,其启发和示范意义不可低估,可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让人认识到一种理想的文化精神是什么样的,什么样文化境界是我们所需要的努力方向。

1948年后,胡适到达美国,后回台湾定居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于1962年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