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教学设计_第1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_第2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_第3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_第4页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开天辟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3、了解文章大意,初步感受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及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重点:重视朗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难点: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对策: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有条理地加以交流。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眼睛最敏锐,赛赛上的脑子想得最快。(依次屏显图片及故事名:嫦娥奔月、后弈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2、揭示“神话故事”(1)你们知道这些故事都是什么故事吗?(屏显:神话故事)(2)说说这些故事与别的故事有什么区别?(指名学生交流)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3、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今。你知道这个巨人英雄是谁吗?(出示:盘古开天辟地)吧。(卡纸:开天辟地辟:记一记字形,就是开的意思。也就是开辟天地)齐读课1/8题,读出气势来。(贴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同学们课前已经能够预习了文章,你们认识文中的生字了吗?我们就一起来自由大声朗读全文,读准生字字音,读准重点词语,读通读顺句子。好吗?2、检测预习及自读情况。(1)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和地是怎样的?用文中一个词语说:(卡)合拢。天和地合拢时,当时的宇宙是(卡)黑暗混沌、混沌一团。(卡)裂开。后来这个大鸡蛋完全“崩裂”了.(卡)崩裂。哪一个裂得厉害?指名以至整个“大鸡蛋”都(卡)破碎。(屏显:合拢——裂开——崩裂——破碎)练习读出不一样的语气来。齐读。(2)盘古用他的力量分开了天和地,我们来学习一组表示动作的词。(屏显:右手握斧,我们来使劲凿一凿)分大组读,体会动词的意思。(3)在盘古持凿握斧,猛辟猛凿之下,宇宙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屏显)“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指名读缓缓、渐渐、徐徐)(4)盘古真了不起!但最后盘古也(卡)精疲力竭。我们以前还学过(卡)疲惫不堪。你觉得哪一个更疲惫?怎么感受到的?皎洁明媚,光线要柔和一些,读的时候就要温柔一些。分男女生读就是一块连着一块,面积大。一顷等于一百亩。万顷说明什么?读词,这个词还可以说成(卡)良田万顷。(6)这一切都是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带来的。(卡)巍峨:巍峨的巨人。怎样才称得上是巍峨?(十分高大,两个字都是山字部,一般是用来形容高山的,巍2/8峨的高山,也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巍峨的高楼大厦,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但这这里是形容盘古的高大)高大到怎样的程度呢?读第5小节。这个巍峨的巨9万里长,撑在天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齐读第5小节(屏显第5小节),感受盘古的高大。3、小结:盘古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巨人啊!三、分节读通课文,概括课文内容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屏显)2、指名分别回答问题结合学生回答分别出示:黑暗混沌、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3、现在你能按照这种顺序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简洁地说一说吗?自由练说,或者用一个词来概括,就会简洁许多:如“持凿握斧”)4、小结:刚才我们就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得真好。5、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方法呢,有时候,文章中就有现成(屏显: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6、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字就学会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本领,(屏显:一、按照故事的先手顺序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文章中现成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恭喜你们!7、课堂练习(练习册上第四题)(屏显:读了〈开天辟地〉这则神话,我们知道了天和地起源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____,宇宙混沌一团,像___,是___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___,化生出___。)学生练习,指名学生交流答案第二教时教学目标3/8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重难点: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中人物的特点。对策:有效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是用课文中的语言来概括。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3、教师引读:开辟了-----,化生出---板书:开辟天地化生万物二、学习“开天辟地”写盘古开天辟地是最能体现他神力无穷的句子。2、教师巡视,投影出示:“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3、指导朗读4、(1)练习一下,试着把盘古的神力无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2)评价引导,点拨重点词语:“猛劈猛凿,巨石崩裂”加点,再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这两个词,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先自己想,再到小组里说,然后全班交流,引导结合生活经历来谈)(3)组织交流,教师适时度评价渲染:4/8(4)出示图,加以小结描绘着。让我们感觉到盘古真是(5)再次朗读:神力无穷!谁能看着图,结合我们刚才的想象,把盘古神力无穷的样子读出来?(6)男生齐读5、引读其他句子:(1)在这一小节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能体现盘古的神力无穷,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2)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3)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再读。(4)一个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你有这个力量吗?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他就靠这神力,把天地辟开来了,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变化--引读下文,屏幕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读不好的打断指导,引导读出上下两句的变化。)三、学习“顶天立地”古(教师引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那到底是怎样变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2、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1)天是怎么变的?地----盘古的身体----这样------(2)点拨:同学们,盘古在天地间支撑了多少年?(一万八千年)时间是多么漫长,盘古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注意这个“一万八千年”和三个“极”,也许你会读得更好,要不要试一试?5/8(3)出示:头顶天,脚踏地---用个成语来概括,这就叫---顶天立地(教师板书:顶天立地,引导学生读出其高大雄伟)3、引读第5自然段4、教师过渡:为了不让天和地重新合拢,盘古就这样在天地间苦苦支撑了几千万年,直到含着微笑倒下。这时你对这个“巍峨”又有什么新的理解?还仅仅指盘古身躯的高大吗?四、学习“化生万物”1、教师渲染:说得好啊,盘古就是这样一个巍峨的巨人!在临死的时候,7样的情感?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简要地批注在书旁。2、学生读书感悟,教师巡视指导3、组织交流4、小结,指导朗读:同学们谈得真是太好了!各人有各人的感受有的感谢感动:有的为盘古就这样离去而难过,心头有着一丝悠悠的怀念。有的同学说:我几种情感都有!那怎么读出不同的心情呢?让老师也想来试一试,我读两遍,你能听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是怎样的感受吗?(1)教师示范朗读(2)引导学生说说前后两次朗读表达的感情听得出来吗?第一次是什么感受?第二次是什么?(3)自由练习(4)配乐指名朗读,随机引导齐读5、指导背诵:看几眼就把它记住吗?那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把它记下来呢?老师有一个办法,大家看屏幕:---(划线)这一段一共是一个句子,先总的说盘古的身躯化成世间万物,而后用九个“变成了”具体写出变成了什么,你们看是不是?6/8都是肉眼看得见的:中间是皮肤下的肌肉、血液、筋脉。你看,记住这个顺序,背起来是否容易多了?6、引导背诵:去(配乐)五、回扣中心句,总结全文1、盘古就是这样无私,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吧---(读最后一段----)2、让我们永远怀念为宇宙献身的盘古吧!----(读最后一段---)3、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神话故事中的盘古吧!---(读最后一段---)六、认识对仗1、这个神话故事,不仅情节感人,而且文字优美,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先来看这个句子:2、出示:左手持凿,右后握斧。你有什么发现?(初步认识对仗)3、出示第二句:这是怎样对仗的呢?(师生对读,初步感受对仗的好处)4、引导学生从书中第7自然段找一找对仗的句子,组织交流5、总结引导:以后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对仗这种方法,那会让文章增色不少。七、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2、兴趣题:把下面不是很对仗的句子改一改,让它读起来更优美。(1)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2)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第三教时教学目标:1、巩固课堂新授,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复述。7/82、完成有关作业,交流课外搜集。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练习中的“读读背背”。教学准备:搜集故事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听写本课的词语板斧一丈加厚柱子合拢精疲力竭血液皮肤混沌雷霆巍峨纵横交错开天辟地冉冉上升雨露甘霖三山五岳二、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