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理de的概念_第1页
化学物理de的概念_第2页
化学物理de的概念_第3页
化学物理de的概念_第4页
化学物理de的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chemicalphysics)是研究化学领域中物理学问题的科学,是化学和物理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化学物理学是在量子力学问世后不久诞生的。这门学科的创立以1933年美国创刊的《化学物理杂志》为标志。化学物理学诞生之后,发展极为迅速,其中重要的代表作有美国斯莱特于1939)年出版的《化学物理引论》。化学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原子和分子波函数理论;(2)原子和分子光谱学;(3)化学动力学及碰撞过程;(4)液体结构的全部领域;(5)高分子聚合物;(6)平衡态及输运理论的统计力学;(7)分子晶体或其他类型晶体的性能;(8)物质各态的本构热力学性能;(9)利用激光研究物性;(10)激光的工作机制等。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百科名片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具有持续科技创新与发展能力,特色鲜明的国家“西部资源化学与新材料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建所以来,为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中国石油化工和“两弹一星”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中,形成了资源化学、新材料和化学生物学三大学科领域。拥有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中心和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的科学研究平台。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国家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研究生学位的单位之一。目录研究所概况领导班子院士风采研究系统科研支撑科研成果发展成果研究所概况领导班子院士风采研究系统科研支撑科研成果发展成果研究所概况研究所承担着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攻关课题、基金课题及与企\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业和地方合作项目。建所40多年来,研究所共取得科技成果44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成果28项(含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196项。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40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创新队伍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1人,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15人。现有在学研究生320人。在国家知识创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的指导下,通过以资源优化利用为主的资源化学,高技术用新材料和中药现代化研究,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将为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新的科学理论与技术;为西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等做出有显示度的贡献,成为中国科学院在国家西部具有重要作用的高技术平台,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之一。著名化学家张大煜院士,申松昌教授,王弘立教授,李树本教授,薛群基院士先后任本所所长,现任所长刘维民研究员。领导班子现任所长刘维民研究员刘维民,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o"查看图片"刘维民师。1962年生于山东莱西,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润滑材料、摩擦化学及材料化学研究。期间曾于1993~1994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从事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2000年起担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起担任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主任;《摩擦学学报》常务副主编,《JofEngineeringTribology》等杂志编委会委员。所长致辞1958年,是我国科技事业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科技工作者谱写了共和国科技史上的新篇章。就在这一年的夏天,一代胸怀大志的科技工作者沐浴着科技革命和技术发展的朝阳,在国家科技事业和国防建设的召唤下,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来到祖国西北丝路重镇兰州,通过精心选址,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为今天的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奠定了基础。从此,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扎根在这片热土上,睿智谋划,默默耕耘,开始了针对国家战略需求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创了祖国西北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具有持续科技创新与发展能力,特色鲜明的国家“资源化学与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五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而对兰化所的科研工作来说,却是一段风雨坎坷、历史巨变的辉煌历程。经过五十年的沧桑砥砺,一代代兰化所人心系国家科技事业,秉承崇高的科学精神,以立足西部、艰苦创业、奋力攀登、奉献社会为宗旨,取得了以“高能炸药(142任务)”、“固体润滑研究”和“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等为代表的500多项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科技人才,稳定和凝聚了一支立足西部,服务西部,富有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的创新型科技队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特别是为我国的石油化工和“两弹一星”及航天航空等战略高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催化、润滑和摩擦学理论以及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伴随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兰化所的发展由此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研究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紧紧抓住科技发展的机遇,面向需求,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科研环境条件大幅提升,文化底蕴日益深厚,园区面貌日新月异,为研究所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研究所发展史上的新纪元,正向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研究机构迈进。兰化所五十年的奋斗和发展历程,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得到了各级领导、兄弟院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兰化所五十年来的成长和壮大,凝聚了几代兰化所人的心血和智慧,承载了曾经在兰化所工作、学习过的亲密挚友的奉献和努力。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半个世纪以来,兰化所的科研工作在开拓耕耘中成长,在创新发展中腾飞,五十年的辉煌伟业,为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积淀了丰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迈入创新时代的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将肩负使命、与时俱进,以科技创新、奉献社会为己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建设改革创新和诣奋进的兰化所,为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此我热忱欢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及社会各界与我所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来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所长\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院士风采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研究员薛群基,男,1942年11月28日生于山东省沂南县。材料化学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0-1982年美国密执安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润滑失效研究工作。现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科协副主席,机械工程学会、空间科学学会理事,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ACS、STLE会员,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大、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北师大、兰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及国内十余个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是中国材料化学和摩擦化学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他在聚合物摩擦学、陶瓷磨损与润滑、纳米材料和摩擦学、添加剂摩擦化学和新型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方面有丰富的积累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先后参加或主持30余项国家重点课题,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20件。他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和甘肃省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年应邀在著名的(美国)高尔登会议上作“陶瓷材料摩擦化学”大会报告。200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党鸿辛研究员(1929-2005)1929年生于广西北流县。摩擦学专家,1997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53年8月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化学工程系。现为摩擦学会名誉理事长,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摩擦学学报》名誉主编。是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材料学科创建人之一。在研究工作中有丰富的积累,为中国高新技术所需特种润滑材料的应用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中有9项获国家级奖励,包括“固体润滑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齿轮润滑成膜膏的研制和推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超低温高速齿轮润滑材料”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MFC-1型白色润滑成膜膏”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等,以及获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涡轮涡杆用特种润滑材料”等院、省、部级的奖励15项。他在润滑油脂、特种润滑涂层材料、航空航天润滑与防护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方面有很高的研究技术水平,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报告19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5件。研究系统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OSSO重点实验室、OSSOStateKeyLab.)系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发展子项目。1989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2年7月开始边建设边开放。1995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分别于1999年9月、2004年7月两次通过化学学\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类实验室的国家评估;1999年10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近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子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引导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与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重点项目、与国内外大中企业的合作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实验室注重将基础研究进展转化为工艺技术成果,通过与相关产业部门的合作,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实验室设有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和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两个博士点以及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工业催化三个硕士点。实验室编辑、出版《分子催化》学术杂志。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摩擦、磨损与润滑实验室。1987年在该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o"查看图片"薛群基1999年10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4月建成并通过验收。1997年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命名为“先进集体”,2000年又被中国科学院命名为“双文明先进集体”。实验室在1992年、1997年、2003年和2008年连续四次在国家组织的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研究方向为开展新型润滑防护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摩擦学性能研究,从分子层次上探索摩擦化学机理和材料损伤防护的原理与方法,发展高性能润滑和防护材料及减摩与抗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特殊工况润滑材料与技术;(2)材料摩擦磨损与表面工程;(3)高性能润滑材料及其摩擦化学;(4)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技术人员60余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22人,固定人员中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实验室对国内外开放,与国外10多个研究单位和国内30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实验室招收物理化学和材料学的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接受该领域的博士后及访问\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者。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坚持“基础研究瞄准国际前沿,应用研究立足国家需求”的方针,以“创建一流科研环境,培养一流科技人才,做出一流科研成果”为目标,努力建设在国际摩擦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能为国家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建所以来,研究所获得科技奖励成果18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成果33项(含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6项,为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特别是我国石油化工、“两弹一星”及战略高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催化、润滑和摩擦学理论以及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经过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具有持续科技创新与发展能力,特色鲜明的国家西部“资源化学与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科研支撑截至2008年底,拥有在职职工430人,其中科技人员总数322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51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20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58人。进入中科院创新岗位219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78%以上。创新队伍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8人,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24人。是国家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研究生学\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位的单位之一,设有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学博士、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工业催化、有机化学硕士点,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多名,现有在学研究生343人。研究所建立了绿色化学化工技术、特种润滑防护材料与工程技术、西部特色中药藏药、生态环境材料与工程等4个研究技术平台。拥有价值2亿多元的核磁、质谱、电子显微镜、能谱、红外、摩擦磨损试验等大型科学仪器。拥有相关领域图书50多万册,期刊1000多种。是甘肃省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分析测试中心的挂靠单位。研究所编辑出版《摩擦学学报》、《分子催化》、《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三种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全面深化,在建设改革创新和谐奋进中国科学院的新时期、新阶段,兰州化物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改革创新和谐奋进的中国科学院总目标,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发挥资源化学、新材料和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科研积累和技术优势,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开拓奋进,努力建设“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特色鲜明、国内不可替代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所,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科技贡献。著名化学家张大煜院士,申松昌研究员,王弘立研究员,李树本研究员,薛群基院士先后任本所所长,现任所长刘维民研究员科研成果成果概况建所以来,研究所获得科技奖励成果18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成果33项(含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6项,为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特别是我国石油化工、“两弹一星”及战略高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催化、润滑和摩擦学理论以及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近年来,研究所每年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500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及引用的论文数量名列国内科研机构前列;每年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0件左右及一定数量的国际专利,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和甘肃省名列前茅。成果类型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其他合计国家级自然科学奖213技术发明奖336科技进步奖5*2512全国科学大会奖1010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16411发明创造奖11科技进步奖4111732重大科技成果奖51924甘肃省科技进步奖9151640省部级科技获奖34411合计5*23625010150*包括合作完成4项。获奖获奖时间获奖名称获奖类别完成人(主要参加者)2008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碳酸乙烯酯技术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夏春谷、陈静、许传芝、张愔、张宏祥2008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及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合作完成)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王学定、姬贵林、张健、田晓阳、卫晓雪、郑玉荣、张长春*、王琳、万永坤2008黏土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甘肃省自然科学奖王爱勤、张俊平、李安、陈浩、郑易安2008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研究(合作完成)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王化平、刘光琇、王爱勤*、安黎哲、李太安、胡志宏、宗莉、张勇、付军2007新型润滑添加剂制备与应用甘肃省技术发明奖刘维民、伏喜胜、王晓波、续景、薛群基、糜莉萍2007环境友好的催化反应新体系研究甘肃省自然科技奖夏春谷、李臻、孙伟、李福伟、徐利文2007酶解法年产100吨高纯度单核苷酸生产工艺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章俭、张杰、夏春谷、郗新才、宋昊、肖文凯、胡霄雪2006荒漠化植被恢复多功能复合材料(2006.12.5)甘肃省科技进步奖杨立明、王爱勤、宗莉、张传卫、康玉茹2006西部特色中藏药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学研究(2006.12.5)甘肃省自然科学奖师彦平、陈娟、刘霞、姜廷福、岳美娥2006淀粉发泡多孔输水材料的研制(2006.2.20)兰州市科技进步奖王爱勤邵士俊杨效和马金山黄清张琨专利专利名称专利类别第一发明人申请号从红三叶中提取异黄酮的方法发明专利陈娟师彦平刘勇半导体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娄文静王晓波郝京诚陈淼催化制备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的方法发明专利邓友全石峰郭晓光田雄马祥元王利国抗扰动絮体沉淀反向分离罐实用新型刘刚布水抗扰动絮体沉淀反向分离装置实用新型刘刚不间断抗扰动絮凝沉淀反向分离系统实用新型刘刚含金纳米颗粒的类金刚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杨生荣陈刚张俊彦磺化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宁莉萍王齐华简令奇杨生荣在硅基底上制备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锆微图案方法发明专利陈淼梁山硫化铋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王晓波王庆涛娄文静郝京诚大尺寸纳米结构铁碳合金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杨军刘维民马吉强毕秦岭废弃食用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发明专利包鹏杨恩芳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椭圆叶花锚总双苯吡喃酮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师彦平刘勇陈娟镍铝金属间化合物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毕秦岭刘维民马吉强杨军薛群基块体铁硼软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刘维民符立才杨军毕秦岭马吉强薛群基从甘肃棘豆中分离提取苦马豆素的工艺方法发明专利邸多隆黄新异从核桃青皮中提取核桃酮的方法发明专利邸多隆柳军玺铁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韩杰胜王静波张树伟由3-羟基丙酸甲酯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专利崔芳陈静夏春谷张宏祥童进黄志威一种光响应的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邓友全张世国张庆华发展成果五十年来,兰州化物所人秉承“立足西部,唯实求真,团结协作,创新奉献”的价值理念,始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界科学前沿,取得了500多项重要的科技成果。主持完成的“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研究项目,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形成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工业化技术,先后在国内建立了多套万吨级生产装置,形成了4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制成功的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催化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应用于化肥生产过程的催化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国家安全领域的固体润滑材料及特种润滑油和润滑脂等研究工作,解决了我国国防建设的重大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绝大多数材料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材料的先进水平,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三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其中在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还作为参与单位合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从事材料摩擦学和润滑材料研究的“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该领域发挥了骨干和引领作用,在国家科学技术部组织的材料与工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自1992年起已连续4次被评为“优秀实验室”。研制的固体润滑材料在“神舟七号”飞船上进行了太空环境试验并成功回收,开创了润滑材料研究的新篇章。负责及参与完成的“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毛细管色谱柱”、“油田化学品”、“地质环境分析”等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在有机化学领域,研制的“国产航空煤油抗烧蚀添加剂”获得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合成制备的114#硅油成为我国航天领域不可多得的优良液体润滑剂。近年来,研究所每年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500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及引用的论文数量名列国内科研机构前列;每年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0件左右及一定数量的国际专利,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和甘肃省名列前茅。扩展阅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百科名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3月,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目录单位概况历史沿革发展成果科技目标学科布局人才战略国家重大项目现任领导单位概况历史沿革发展成果科技目标学科布局人才战略国家重大项目现任领导重大科技成果和优势发展学科交流合作大事年表展开单位概况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六十年来,通过不断积累和调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1998年,大连化物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通过凝练科技目标,确立了“发挥学\o"查看图片"科综合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和生物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的战略目标。2007年经国家批准筹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2010年8月,大连化物所在“创新2020”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将所发展战略修订为“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创新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大连化物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连化物所共有11个研究室,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从事重大项目研发的研究室:燃料电池研究室、化学激光研究室和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6个从事应用研究的研究室: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精细化工研究室、应用催化研究室、现代化工研究室、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和生物技术研究部。这些研究室由50多个方向明确、研究工作各具特色的研究团队组成。2009年,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成立后研究室将有一定的调整。历史沿革大连化物所的前身是日本侵华期间于1907年建立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中央试验所”。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中长铁路局接管,改名为“中长铁路大连科学研究所”。1949年3月移交给大连大学,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1950年9月改属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o"查看图片"1952年归属中国科学院,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1954年6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1961年12月,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1968年1月划归国防科委第16研究院,名为国防科委1616所。1970年回归中国科学院,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968年1月划归国防科委第16研究院,名为国防科委1616所。1970年回归中国科学院,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所60年以来,大连化物所曾先后分出了三个研究所,即1958年分建的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现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1961年在太原建立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1971年在湖北襄樊组建七机部42所(后改名航天科技集团42所,现名襄樊航天化学动力总公司)。大连化物所先后向国家有关部门和中科院及兄弟院所等输送了一批领导干部。如,白介夫(曾任职务(下同):北京市副市长、政协主席),王建业(国防科工委后勤部部长),张存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王焕宇(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局长),顾以健(中科院沈阳\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院副院长、中科院秘书长),李海(中科院化学部副主任),王晓鸣(中科院人事局副局长),朱清时(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杨柏龄(中科院副院长),邓麦村(现任中科院副秘书长),张振武(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王弘立(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所长),刘静宜(中科院环化所所长),沈家祥(北京集才药物所所长),黄向阳(现任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赵亚平(大连市副市长、人大常委副主任、大连大学校长),洪祖培(大连市科委副主任、大连大学副校长)等。此外,向兄弟单位输送约800多名科技人员。1995年大连化物所从工作近五十年的129街老科研区,实现了向星海二站科研园区的搬迁。新的科研园区占地面积22.61万方米,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发展成果半个多世纪以来,大连化物所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逐渐在催化化学、工程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色谱为主的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等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为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50年代,大连化物所研制成功“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和“七碳馏分环化制取甲苯”等多种催化剂,满足了国家迫切需求。60年代,研制成功了加氢异构化催化剂,用于制取低冰点航空煤油;研制成功了合成氨原料气净化新流程,使我国合成氨工业从\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40年代的水平一跃进入60年代的世界先进水平。70年代,全面开展了航天氢氧燃料电池的研究工作,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用作航天器及卫星主体能源的两种电池系统,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80年代,成功地开发了中空纤维氮氢膜分离技术,用于从合成氨驰放气中回收氢气,填补了国内空白。90年代成功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技术,开辟了一条合理利用炼厂气资源的新途径;此外,短波长化学激光的研究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1998年启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大连化物所科研工作成果更加喜人。双共振电离法研究激发态分子光谱和态分辨碰撞传能研究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制成功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获199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天然气脱硫技术获得200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成功应用于陕京天然气输气工程的脱硫;甲烷无氧芳构化获得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聚烯烃用高效脱氧剂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基础化工原料环氧丙烷生产的新方法、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最新成果先后在《自然》、《科学》杂志发表,赢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研制出我国第一台“30千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于2001年在湖北十堰试车成功;姿态控制用肼分解催化剂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做出重要贡献;甲醇制烯烃产业化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为我国化工原料实现“以煤代油”的目标打下了基础。科技目标基础研究通过发展原创的理论方法、先进的实验研究手段、高性能的计算支持,以化学/催化/生物反应选控机理研究为核心,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全面提升催化基础研究、化学动力学研究、生物分析化学研究和理论化学研究的水平,做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以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原始创新,发展工程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有效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广泛开展合作研究,在国家安全、新能源技术、资源环境优化利用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形成理论研究、材料研究和工程化/产业化成套技术等重大科技成果。高技术产业化加快完成所参股、控股企业的股权社会化改造,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以工程中心产业集团建设为核心,不断推出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学科布局(1)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能源战略研究化石能源优化利用新能源与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能源生态环境新能源示范(2)资源环境优化碳资源综合及高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3)生物技术系统化学生物学代谢组学和工程工业生物技术组分中药材料生物技术芯片技术(4)基础研究能源科学的基础研究环境与大气化学的基础研究化学科学中的科学前沿课题发展一流的实验研究方法和原创的理论方法(5)材料相关研究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分离材料国防材料(6)国家安全技术人才战略自建所以来,大连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及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先后有14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引进百人计划23名。2006年底,全所共有职工79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20人,研究员73人,副研究员153人。截止到2006年底,全所发表科技论文9千多篇,申请申请专利1708件,其中发明专利1557件,专利授权759件,累计申请国外专利30件。主办《天然气化学(英文版)》、《色谱》、《催化学报》3种学术期刊,开通21个数据库,图书馆藏书6万5千余册。大连化物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具有化学和化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审批权,共有博士生导师60人,在读研究生783人,已培养研究生1274名,其中博士596名。国家重大项目短波长化学激光氧碘化学激光因其波长短、效率高、传输性能好且容易放大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所早在1981年起便从事氧碘化学激光的研究并不断取得进展。目前已成功地研制出高功率超音速氧碘化学激光器,其各项重要性能和指标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96年,该项目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燃料电池技术燃料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等温、高效和环境友好地转化为电能。我所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进行了碱性燃料电池(AFC)的研制,并研制成功A型、B型两种航天用石棉膜型静态排水氢氧燃料电池;70年代末进行了氨分解气为燃料的10kw,20kwAFC电池组实验;80年代,又研制成功千瓦级水下机器人用AFC电池。从1990年起,开展了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PEMFC),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SOFC)和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的研究。已研制成功100w,200w,1000w和5000wPEMFC电池组,正在进行30kwPEMFC,kW级MCFC,百瓦级SOFC与RFC的研制。现任领导所长、党委书记张涛:负责全面工作,并分管财务工作。副所长李灿:协助所长分管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生教育工作。\o"查看图片"张涛副所长刘中民:协助所长分管院地合作、知识产权、图书档案信息工作。副所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包翠艳:协助所长分管人事、监察审计、离退休工作;协助党委书记分管党务、群团、老干部工作。副所长冯埃生:协助所长分管政务、综合管理、质量认证、保密、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重大科技成果和优势发展学科(一)催化化学\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合成液体燃料2、加氢异构与加氢裂化3、合成氨原料气净化和炼厂气水蒸汽重整4、多金属重整和长链烷烃脱氢5、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6、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技术7、甲氰菊酯新农药新技术8、络合催化(二)化学工程1、催化反应工程2、膜分离技术3、燃料电池(三)色谱和分析化学\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色谱2、超纯气体分析与净化技术3、分析化学(四)生物技术1、以膜分离和色谱分离为基础,发展生物化工技术2、发展新领域,强化研究基础3、课题整合,组建生物技术部4、明确方向,促进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五)国防科研1、重水分离2、化学激光和激光化学3、航天航空辅助动力催化剂(六)基础研究\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催化基础研究2、分子反应动力学3、60年代的介观化学物理基础研究交流合作大连化物所始终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实现世界一流研究所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1978年国家刚实行改革开放,大连化物所就派出了数以百计的科研骨干出国进修或学术访问,同时大量接待国际访问学者来所讲学交流,迅速地让大连化物所了解到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趋势,以及我国科研与国际的差距。与此同时,国外同行也了解了大连化物所的学术积累和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特别是具有的一支素质良好的科研人员队伍。\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正是基于这种相互了解的加深,经过相互选择,从九十年代起,国际交流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先后与美、英、法、荷、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大连化物所在相关领域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如“中科院-法国CNRS环境催化重大项目”,双方参与单位达十余个,人员有数十人。在此基础上,于1998年起又建立了“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法方CNRS的6个实验室加入此实验室。实验室成立以来,合作研究成效显著,在国内外影响很大,被认为是中法科研合作典范。大连化物所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国际天然气转化会议、第三届亚太催化大会、第七届国际无机膜会议、第四届亚太国际微分离分析学术报告会、第五届国际膜催化会议、第三十届国家毛细管色谱会议和第十三届国际生物技术大会等28个双边和多边国际会议。另外,由大连化物所主办的国际性的DICPSYMPOSIUM,已经举行了十八次。这些会议大大增加了大连化物所的知名度。近年来,大连化物所每年有150多位科学家被派往国外从事学术交流和进修,300多位国外科学家来所访问。有26位科学家在89个国际学术机构中任职,其中,担任国际会议大会主席的有4人;国际刊物主编有2人;国际重要学术机构理事2人。李灿院士于2008年起担任国际催化理事会主席。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KurtWüthrich教授、Richard.J.Roberts教授和GerhardErtl教授在内的多位著名学者作为名誉或客座教授和国际顾问。从21世纪开始,特别是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由于大连化物所自身的科研成就和科研实力的增强,越来越被国际同行认可,大连化物所与世界著名的科研机构或公司针对国际前沿课题开展的平等互惠的实质性合作研究有了很大的提升。\o"查看图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比如“中国科学院-BP面向未来清洁能源研究中心”(依托大连化物所),是BP公司这一国际排名第三的知名能源化工企业继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之后,资助建立的全世界第四个研究中心,资助总额度为1000万美元,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开展为期10年的基础性合作研究。该中心已于2002年1月正式启动,是迄今为止,中科院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在2001年11月访问英国期间,称赞这是中英双方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双方在“氢分离膜及其应用”、“合成气制液体燃料”和“醇水分离膜”等项目上取得了进展,并决定建立“DICP-BP能源创新实验室”,资助有了更大的增加。这些合作开辟了大连化物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利用跨国公司的渠道进军国际市场的道路。同时也标志着大连化物所的科研开发的创新能力得到国际公司的认可。此外,大连化物所与德国马普学会、荷兰ECN和韩国三星公司相继共建了“中德催化纳米技术伙伴小组”、“中荷系统化学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和“中韩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等。大连化物所还承担欧盟框架计划5项,参加了中荷为期十五年的战略科学联盟计划,发挥了重要的科研合作伙伴作用。此外,还与德国BASF公司、德国BAYER公司、美国DOW化学公司、美国EliLilly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美国罗姆哈斯公司和日本住有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今天,大连化物所已经成为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研究所。大事年表1949年1月14日人民政府从苏军手中接管“中长铁路大连科学研究所”。大连大学派屈伯川带领15名关东工专应化系毕业生来所接管。1949年3月19日接管后的研究所定名“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屈伯川兼任所长。1949年3月中央领导朱德、彭德怀来所视察。1950年5月19日竺可桢副院长率团考察大连科学研究所。1950年9月“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1950年12月董晨任第二任所长。1952年4月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改属中国科学院,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1952年11月张大煜任第三任所长。1954年6月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1955年张大煜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58年4月中国科学院在大连石油研究所召开现场会,总结出了“以任务带学科”的做法。1958年6月分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196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1961年分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1961年12月“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1962年11月大连化物所在青岛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化物所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规划,拟订了六个学科领域。青岛会议对大连化物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64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等同志视察大连化物所。1964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同志视察大连化物所。1965年8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同志视察大连化物所。1966年2月19-22日中科院院党委扩大会和政治工作会议在大连化物所召开以大化所为学习典型的现场会。此期间,郭沫若院长为大连化物所题词一首------《水调歌头》赠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全体同志。1966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毅同志来大连化物所视察,观看了火箭推进剂燃烧实验。1970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1971年分建七机部四十二所(航天科技集团四十二所)。1978年4月顾以健任第四任所长。197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大连化物所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0年郭燮贤、卢佩章、张存浩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80年“姿态控制用816、814肼分解催化剂”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83年5月楼南泉任第五任所长。1985年8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