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丽华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丽华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丽华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丽华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丽华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丽华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亳无意义B.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D.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表述忽视了四大发明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指南针的西传为地理大发现创造了条件,火器成为打破欧洲封建社会的武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D两项表述都夸大了四大发明的世界影响,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均排除。2.公元前685年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粮食“准平”的政策,即“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此时,则准平.…故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矣”.(《汉书?食货志》下).这种“准平”制()A.维护了奴隶主经济利益 B.违背了市场的价值规律C.实质为了发展封建经济 D.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参考答案:考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齐国管仲改革.管仲改革题干中所提的这种“准平”制,不但是一种平衡粮价的政策,避免富人抢夺穷人的粮食,进一步限制贫富的差距.并且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故选C.3.反全球化运动的人士并不反对那种作为客观趋势和自然历史进程的全球化,而是反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①不断扩大的世界贸易

②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

④全球贫富分化日益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D4.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家国同构 B.神权统治 C.等级森严 D.中央集权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中“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可知,宗法分封制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即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故本题答案为A;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5.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参考答案:A6.该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选项史实推论A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政治文化交流B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初步形成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达成一致C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建立清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D至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A中的“开始”不符合事实B中“达成一致”错误C中“清除了”过于绝对;D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加强了国家之间的联系,正确。7.建国后“左”倾错误由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开始于(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D、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参考答案:C8.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而且也不在其他各大城市,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它反映了(

)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参考答案:D9.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124周年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嫉妒,私营企业的独立皆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段话表明该议员

A.称赞林肯做出的伟大贡献

B.向往往日独立自由的经济环境

C.憎恨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D.批评政府扩大权力参考答案:D/BC10.战国时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清初黄宗羲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也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上述思想都

)A.主张“贤明”君主政治

B.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产物C.带有民主启蒙的色彩

D.冲击儒学正统地位参考答案:A11.《淮南子》中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参考答案:B12.罗马帝国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原则与下列哪个人物的主张比较吻合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梭伦参考答案:C材料体现了契约思想。13.下图中人物

A.是《诗经》的作者

B.创造了“楚辞体”C.创作了乐府诗

D.其作品被编入“四书五经”参考答案:B14.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无线电报技术属于同一时代的发明是()A.汽船

B.火车

C.计算机

D.电灯参考答案:D近代科学。无线电报技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也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B属于第一次革命工业的成果;C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5.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这有利于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商业繁荣,社会处于向近代化转型前夜C.手工工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显著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参考答案:B据材料“自由手工业者……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苏州地区丝织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但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形成说明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有利于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显然不是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显著,故C项错误;当时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也没有松动,故D项错误。故选B。16.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参考答案:CAB两项是贵族制,等级制,D项是元代以来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只有C项以考试选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三选修?中国古代史?隋唐的制度革新。

(新课标)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的强化之选官制度变化。17.对下图中国近代各种不同经济形式曲线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曲线A这类经济形式的出现与鸦片战争有关B.在曲线B这类企业中诞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无产阶级C.曲线C这类企业对中国近代经济有一定积极影响D.曲线D这类企业20世纪40年代末新中国对其实行没收政策参考答案:C18.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这一思想影响下,这些国家(

)A、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参考答案:D19.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1979年至1987年为第一阶段,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放权让利,扩大国企自主权;1987年至1992年为第二阶段,核心内容是实行国企承包制;从1992年起,国企进入第三个阶段,即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体制改革从城市开始B.国企改革未突破原有体制C.市场取向是国企改革方向D.国企改革进程已基本完成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了国企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故排除A项;根据题意可知,国企改革开始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B项;国企改革任重道远,远远还没有完成,故排除D项。根据“放权让利,扩大国企自主权;……核心内容是实行国企承包制;……即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可知市场取向是国企改革方向,故选C。【点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也迅速推进。20.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总结说,(苏共)垄断了资源和经济利益,使得社会经济生活缺乏活力,大量资源被用于军事工业,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对苏共的不满日益增加。而在苏联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往往会把对既得利益集团腐败专制的不满情绪转化为民族矛盾,一旦累积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就将导致民族动乱、国家分裂。他的这些言论A.深刻地揭露斯大林体制的严重弊端

B.促成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的实施C.导致苏共威信下降,引发思想混乱

D.严重助长了苏联国内的民族分离主义倾向参考答案:A21.下表是1933—1939年美国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法律名称主要内容1933年《紧急银行救济法》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权力,只允许联邦储备体系中健全的银行向财政部领取执照而重新开业1933年《联邦证券法》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管理与监督1934年[来《证券交易法》

1935年《存款保险法》成立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个人存款1935年《社会保障法》规定对老年和失业者实行保险制度1939年《民用航空法》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B.美国相对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立法工作更加全面C.大量经济法的出现说明美国经济纠纷增多D.二战前夕美国国民经济逐渐转入战争轨道参考答案:A解析:从表中“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权力”“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等可以看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作用越来越大,反映了美国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表格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22.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A.“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参考答案:D23.《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以上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24.下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时政漫画《祝君晚安》。画面上,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US大西洋集团”的字样,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成立北大西洋集团对苏联进行核威慑B.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峙加剧C.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D.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参考答案:答案:D分析:根据材料“三位病人……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表明病人属于北约集团内部,材料中“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不是治病而可能要命,表明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D项正确;材料中“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表明病人不是苏联,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集团,与“1957年的时政”不符,排除A;材料中只有“北大西洋集团”,没有涉及两大阵营,B项错误;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C项错误。所以选D。25.《史记·货殖列传》说:“孝(秦孝公)、昭(秦昭襄王)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辅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B.对外贸易兴盛带来了社会风气的恶化C.城市规模扩大引发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商品经济发展造成了社会观念的转变参考答案:考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A解析:材料中“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辅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的信息说明城市人口的增多导致从事商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经营模式改变的相关内容准确把握。26.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A.道德化和宗教化

B.政治化

C.世俗化和普及化

D.哲学化参考答案:C27.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C.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鲁国和齐国历史时期基本相同,故A项错误;鲁国是姬姓王国,为周王朝同姓贵族,齐国是功臣,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的原因是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故C项正确;孔子受到历代的推崇与此题无关,故B项错误;分封制的等级体系与此题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8.右图是北京王府井大街“四联”理发馆的场景图。图中对联是“剪刀不留情专截牛仔裤,推子要革命去你阿飞头。横批:兴无灭资”。这说明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存在障碍

B.阶级斗争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C.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D.“文革”期间仍存在个体私营参考答案:B29.“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和材料中“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说明只要是罗马公民均受公民法的保护,故A项正确;B中万民法是3世纪颁布的;C中成文法还没有出现;D说法明显与材料意思不符。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公民法。30.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密不可分,一方面,工人运动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得到健康、蓬勃的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工人运动结合,才能获得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下列史实能佐证该观点的有①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②第一国际的成立

③《法兰西内战》的发表

④《资本论》的出版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政府干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后初期至60年代末,美国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充分发挥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大力刺激经济的增长……逐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经济的机构,通过立法手段将政府经济干预深入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争夺世界霸权,政府将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庞大的军工生产和军事开支成了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的经常化的手段之一。——陆月娟《二战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演变》材料二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品。……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践行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措施与效果。(4分)(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美、苏等大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概括并论证材料二的观点。(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参考答案:(1)措施: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开支);健全干预经济机制;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3分)效果: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1分)(2)评分表:等级观点方面论据方面论证方面8—9分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1分)新中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助于稳定政权,发展国民经济(1分)苏联建立斯大林模式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迅速实现了工业化;(1分)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1分)论证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行文流畅。(1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政府需要转变职能、弱化干预。(1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转变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1分)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后,各国纷纷弱化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促成经济的复苏和发展。(1分)6—7分观点明确;能从上述两个方面提出部分论据;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分观点较明确;能从上述1—2个方面提出部分论据,且表述较为准确;论证表述清楚。0—1分观点不明确;不能合理提出论据进行论证;表述不清楚。

(1)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充分发挥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大力刺激经济的增长”得出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开支);据材料一“逐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经济的机构,通过立法手段将政府经济干预深入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出健全干预经济机制;据材料一“为争夺世界霸权,政府将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庞大的军工生产和军事开支成了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的经常化的手段之一”得出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第二小问效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首先必须准确概括出材料二的观点“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政府需要转变职能、弱化干预”接着结合中、美、苏等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有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证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行文流畅。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参考答案:(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第(1)问,材料“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表明荷兰侵略台湾是在新航路开辟后,由此可知17世纪上半期荷兰是当时主要的殖民国家,但同时其他的国家也在不断的进行殖民扩张。当时中国处于明朝末年,统治阶级腐败无能,社会动荡。结合上述内容分析历史北京。“目的”依据材料“我们必须用—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来分析。第(2)问,由材料“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可归纳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由材料“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等可归纳出有利于思想文化上的认同感等。【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清朝的对外关系·收复台湾;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点睛:本题考查内容并不全在我们学习的教材内容范围内,同时也不是单纯的考查某个模块的知识,它整合了政治史与经济史的主干知识,这也是它最大的特点。本题学生不容易得高分,知识整合不完整失分会很多,它突显了历史教学的一个难点——知识的跨越联系。解答时应全面考虑,既要依据材料内容又要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