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五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1页
河南省开封五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2页
河南省开封五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3页
河南省开封五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4页
河南省开封五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开封五县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来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章至第四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位摄影爱好者由昆明(25°02′N,102°42′E)乘飞机飞往成都(30°39′N,104°30′E),途中拍摄日出并对飞行过程做了记录:“7:10飞机起飞,此时机窗外天色微亮,7:20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壮观极了。”下图为某客机及其部分座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摄影爱好者为了选择最佳角度拍摄日出,其座位最可能是()A.22A B.23B C.24F D.25E2.该日昆明的昼长约为()A.9小时20分钟 B.10小时20分钟C.10小时30分钟 D.11小时40分钟3.当飞机起飞时,与北京所处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A.1/2 B.7/15 C.17/24 D.3/4【答案】1C2.D3.B【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日飞机上日出时间为7:20,飞机所在经度大约是102°42'E,与120°E相差17°18',时间差约70分钟,因此飞机上日出地方时为7:20-70分钟=6:10,日出时间晚于6点,说明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飞机上日出东南方向,根据两地的经度,昆明飞往成都的飞行方向为自西南向东北,即飞机头朝东北,飞机上24F座位位于东南方窗口,且不会被遮挡,适合拍摄,C正确;A、B、D项座位易被遮挡,不适合拍摄。故选C。【2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日北京时间7:20日出,该地与北京的经度相差17°18′,地方时大约相差70分钟,即当地的日出地方时=7:20-1小时10分钟=6:10,昼长=(12-日出时间)×2=(12-6:10)×2=11小时40分钟,D正确,A、B、C错误。故选D。【3题详解】该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7:10,据此可以算出0点的经度为12.5°E,故与北京所处同一天的范围从12.5°E至180°,约占全球范围的7/15,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昼长=(12-日出时间)×2;昼长=(24-日落时间)×2。读某地不同日期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地最可能位于()A.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B.赤道地区 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回归线上5.乙→甲时段,该地()A.昼夜等长 B.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 D.昼渐长,夜渐短【答案】4.A5.D【解析】【4题详解】由图可知,此地正午日影最长的方向朝南,且大部分时间朝南,也有朝北的时间段,有两天影长为0,说明该地有太阳的直射,且太阳直射点大部分时间位于该地的北侧,所以该地应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A正确。排除BCD,故选A。【5题详解】乙时该地太阳直射,此后正午日影朝北且越来越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其南侧、且向南移动,即太阳直射南半球,向南回归线移动。所以乙—甲时段,该地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移动。根据日影朝向可以判断当地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位置关系。日影朝北说明太阳直射点在此地南侧,日影朝南说明太阳直射点在此地北侧。鸡鸣岛位于山东省荣成市,是该市主要岛屿。鸡鸣岛四周海水较深,其东岸矗立着一根高达十几米的玄武岩石柱(如图所示),由于形似半截扁担,被称为“扁担石”,是鸡鸣岛的标志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扁担石”()A.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B.存在生物化石C.在高温高压下形成 D.存在气孔构造7.随着地表形态的演化,未来的“扁担石”会()A.随地壳运动而升高 B.风化形成肥沃土壤C.倒塌形成块状碎石 D.与鸡鸣岛逐渐分离【答案】6.D7.C【解析】【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扁担石”是玄武岩,玄武岩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A错误。玄武岩是火山岩,存在生物化石的是沉积岩,B错误。玄武岩是喷出岩,当岩浆喷出地表时,岩浆中大量气体被迅速挥发出去,岩浆迅速冷凝,使玄武岩在形成后留下很多气孔,C错误,D正确。故选D。【7题详解】“扁担石”矗立在海岛东岸,常年受海水侵蚀影响,会逐渐变小,最终倒塌形成块状碎石,不会形成肥沃的土壤,也不会与鸡鸣岛逐渐分离,BD错误,C正确。地壳运动有升有降,不一定会随地壳运动而升高,A错误。故选C。【点睛】玄武岩,洋壳主要组成,属基性火山岩。是地球洋壳和月球月海最主要组成物质,也是地球陆壳和月球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颜色以黑色和暗绿色为主。下图为某地区地质示意图,图中地层T、J、K年代由老到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与乙地相比,甲地()A.形成时间晚 B.油气资源丰富 C.平均海拔较高 D.风化作用强烈9.图中发育两条河流,一条已标注,另一条()A.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甲地 B.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乙地C.自东南向西北流经甲地 D.自东南向西北流经乙地10.正确表示图中“Ⅰ一Ⅱ”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的是()A. B.C. D.【答案】8.A9.C10.D【解析】【8题详解】乙地地层是T年代形成,甲地层是K年代形成,K年代更新,故甲地层形成时间更晚,A正确;自甲处向两侧,地层形成年代依次是K、J,地层中间新两侧老,判断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油气资源在背斜处较为丰富,B错误;甲处海拔范围550m~600m,乙处海拔范围850m~900m,甲处平均海拔较低,C错误;甲处平均海拔较低,风化作用在较高处强烈,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

【9题详解】在图示区域西南侧,550m等高线发生弯曲,且向海拔较高处600m等高线处突出,判断该地是河谷,会发育成河流。该河流自海拔较高处600m向海拔较低处550m处流淌,即自东南向西北流淌,流经甲地,故本题选C。【10题详解】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图中“Ⅰ一Ⅱ”线处乙处海拔最高,在850m以上,地层年代为T;图中甲处海拔最低,在550m~600m之间,地层年代为K,AC错误。从图中地层年代分布可知,图中“Ⅰ一Ⅱ”线处自Ⅰ向Ⅱ地层年代依次是J、K、J、T、J、K,其中K地层周边区域中间新两侧老,判断为向斜,岩层应向下弯曲;T地层周边区域中间老两侧新,判断为背斜,岩层应向上拱起,B错误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河流所在位置及流向的方法是等高线发生弯曲且向海拔较高处突出,河流自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流淌。背斜地质构造地层中间老两侧新、向斜地质构造地层中间新两侧老。巴拉那河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其向南流与巴拉圭河汇合后称为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流域上游覆盖着大面积熔岩,下游河道弯曲,沙洲众多且变化无常;拉普拉塔河河道极宽,沿岸地形平坦,但河口处未形成三角洲。下图为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巴拉那河上游()A.玄武岩分布广 B.冻土层广布C.冰川活动频繁 D.多断层发育12.巴拉那河下游河道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下蚀强烈,河道深而窄易弯曲 B.泥沙不断堆积,河流直行受阻改道C.上游山洪暴发,排水不畅冲刷而成 D.地形平坦开阔,河谷两岸侵蚀加强13.拉普拉塔河河口处未形成三角洲,可能是因为()A.河流含沙量小 B.地面发生沉降C.河流流速较快 D.人工挖沙筑港【答案】11.A12.D13.B【解析】【11题详解】巴拉那河流域上游覆盖着大面积熔岩,说明该地曾经岩浆活动频繁,地表可能多玄武岩,A正确;巴拉那河上游位于回归线附近,且海拔较低,温度较高,无冰川和冻土层分布,BC错误。此处位于板块内部,断层较少,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地形平坦开阔,河谷两岸侵蚀作用加强,会导致河道不断弯曲,D正确;河流下蚀作用强烈,会使河道不断加深,导致河道变得稳定而不易发生弯曲,A错误;河道弯曲会使泥沙在凸岸堆积,故泥沙堆积是河道弯曲的结果,B错误;若上游山洪暴发,会冲刷河道,淹没低平河道和汊流,故山洪暴发有裁弯取直的作用,且山洪暴发历时短、出现少,而河道弯曲是经长时间的作用形成,C错误。故选D。【13题详解】河流入海口处地面沉陷,河口沉降泥沙难以出露,故无三角洲形成,B正确。由材料可知,巴拉那河下游沙洲众多,故拉普拉塔河泥沙含量较大,A错误;拉普拉塔河下游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C错误;此处河口极宽,人工挖沙筑港对三角洲形成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点睛】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干支流流经南美洲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和阿根廷等5个国家,由其上源格兰德河与巴拉那伊巴河、巴拉那河干流及其支流以及拉普拉塔河组成。“炸弹气旋”一般是指由于冷空气快速运动,造成暖湿气流快速上升而形成的气旋。其爆发力强,发展快,破坏力巨大,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成力如同炸弹。2018年1月3日,“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中东部地区,形成暴风雪天气,导致河流水位暴涨。下图示意美国东部2018年1月3日降雪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在“炸弹气旋”的袭击期间,美国东部降雪量的分布特征是()A.由西向东降雪量减少 B.由南向北降雪量增多C.随海拔升高降雪量增多 D.沿海区域降雪量较大15.美国东部海面冬季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海面气温较高导致对流运动显著 B.东部低矮山脉对冷气流阻挡作用小C.内陆的低压中心吸引暖湿气流辐合 D.海洋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温剧烈【答案】14.D15.B【解析】【分析】【14题详解】该题主要考察等值线的判读。由图中的等降雪量线可知降雪量主要集中在湖泊东岸及沿海地区,D对;等值线并没有表现出东多西少或者是北多南少的趋势,A、B错误;阿巴拉契亚山的降雪量较少,因此并没有随海拔升高降雪量增多,C错。故答案选D。【15题详解】炸弹气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冷暖气团相遇,冬季冷空气运动较为活跃,南下过程中,美国东部为低矮山地,对冷空气阻挡作用小,使得在东部沿海海面冷暖气旋更容易相遇,从而形成“炸弹气旋”,B对;冬季海洋温度并不高,对流运动较弱,A错;冬季陆地气温较低,形成的是高气压,C错;气旋的形成与地形抬升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冷暖相遇,D错。故答案选B。【点睛】冷暖气团相遇,且由于冷气团的快速移动,形成急速降温,容易导致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形成灾难性天气。世界大范围气压中心对气候和天气都产生着巨大影响,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与甲地气候形成相关的是()A.副热带高压、盛行西风 B.东南信风、东北季风C.副热带高压、东北信风 D.东南季风、西北季风17.图中高压中心()A.被副极地低压切断而形成 B.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C.可能出现在冬春季的夜晚 D.势力较夏威夷高压弱18.图中气压系统出现时()A.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B.长江中下游闷热少雨C.中南半岛寒冷干燥 D.地中海沿岸高温多雨【答案】16.B17.C18.A【解析】【16题详解】图中甲位于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转为西南风,从而带来大量水汽。冬季受亚洲高压的影响,吹东北季风,从而形成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17题详解】图中高压出现在蒙古地区,为西伯利亚—蒙古高压,形成于北半球的冬季,可能出现在冬春季的夜晚,C正确。冬季,大陆降温快,从而形成大陆高压,将副极地低压切断,A错误。高压盛行寒冷干燥的下沉气流,B错误。由图中数值可以看出,蒙古高压中心大于1032百帕,夏威夷高压大于1026百帕,势力强于夏威夷低压,D错误。故选C。【18题详解】图中西伯利亚—蒙古高压出现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此时为夏季,巴西高原草木葱茏,长江中下游温暖少雨,A正确,B错误。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此时为干季,炎热少雨,C错误。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多雨,D错误。【点睛】西伯利亚高压,也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在西伯利亚上空形成的大型半永久性高压区。多发生于秋分、冬至之间,冬季位于西伯利亚、蒙古地区的大范围高气压(反气旋)中心,是典型的大陆气团。下图为“某地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9.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20.N地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答案】19.D20.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西欧的气候特征。【19题详解】图示M处等温线凸低为高,判断为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N处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则冬季气温较低。D正确。【20题详解】N地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C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基流是补给河川径流的地下水,下图为我国某河径流量与基流量逐月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一年中,该河大多数时段都依靠()A.湖泊水补给 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积雪融水补给22.该河最可能是()A.松花江 B.新疆阿克苏河 C.黄河 D.长江【答案】21.C22.B【解析】【21题详解】根据图上信息可知:河流径流量与基流量变化一致,根据材料“基流是补给河川径流的地下水”,说明该河大多数时段都依靠地下水补给,C正确;图文信息没有体现河流径流量与湖泊水、雨水、积雪融水有关,因此排除ABD三项。故选C。【22题详解】松花江、黄河、长江流域主要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这三条河流7、8月份流量大,主要是靠雨水补给,而不是地下水补给,A、C、D错;阿克苏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北缘,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夏季天山冰雪融水大,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不断向盆地边缘排泄汇入阿克苏河,所以河流径流量与基流量变化一致的河最有可能是阿克苏河。故选B。【点睛】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有:雨水补给(补给多少和补给时间受区域气候影响)、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受冰川储存量和气温的影响)、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受冬季积雪量和春季气温的影响)、湖泊水补给以及地下水补给等。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MOC)(如下图所示)是指大西洋海水在表层由南向北流向高纬,流至北大西洋形成下沉支,在底层向南返回流向南大洋的深层海流所形成的环流系统。AMOC有重要的全球效应。目前,有科学家指出AMOC正处于一千年来最弱的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与表层暖流相比,深层寒流()A.密度小 B.温度高 C.流速慢 D.蒸发大24.AMOC有重要的全球效应,主要表现在()A.维持地球热量平衡 B.促进全球水体更新与再生C.增加全球渔业资源 D.抑制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25.若AMOC持续减弱,则()A.北美东部降水增多 B.欧洲西部冬季更加寒冷C.海平面不断下降 D.秘鲁沿岸海水上泛增强【答案】23.C24.A25.B【解析】【23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与底层海水相比,表层海水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强,且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底层海水受到太阳辐射少,从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温度低,密度大,AB错误;由于底层寒流温度较低,蒸发较弱,D错误;表层的暖流受到盛行西风等风力的驱动,流速较快,底层寒流则流速较慢,C正确。故选C。【24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高低纬之间流动的寒流和暖流可以促进热量的交换,维持地球热量平衡,A正确;深层寒流流经的地区,水体的更新和再生可能会受到抑制,B错误;一般而言,光热条件好的大陆架、盛行上升补偿流和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渔业资源丰富,故AMOC无法增加全球渔业资源,C错误;厄尔尼诺指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海区异常升温的情况,一般认为是东南信风减弱导致的,与AMOC无关,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AMOC减弱后,表层暖流会减弱,故从低纬向欧洲西部输送的热量会减少,导致欧洲西部更加寒冷,B正确;AMOC减弱,则墨西哥湾暖流减弱,增温增湿效果减弱,且北美东部冷海水下沉减少,表层海水温度降低,对周围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A错误;全球性的气候变冷会导致海平面下降,AMOC不会导致全球变冷,C错误;秘鲁沿岸的海水上泛是由于离岸的东南信风导致的,与AMOC无关,D错误。故选B。【点睛】大西洋翻转流:在表层,由于风的作用,大西洋表层海水向北流动。在北大西洋高纬地区,太阳辐射少,表层海水冷却,温度较低;同时净蒸发较强,且海水结冰会析出盐分,海水盐度较高。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盐度使得北大西洋海水有较高的密度,表层海水较易沉潜到深层,形成强劲的北下沉支。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大约2亿年前,南美大陆西岸板块开始剧烈运动,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其南段被称为巴塔哥尼亚山脉(如下图所示),巴塔哥尼亚山地主体由花岗岩组成,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了“崖壁垂直,尖峭挺立”的地貌景观。7000万年前,该地区还爆发过大规模火山活动,并一直持续至今。(1)阐述巴塔哥尼亚山脉“崖壁垂直,尖峭挺立”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过程。(2)从板块运动角度预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的海拔变化并说出判断依据。(3)巴塔哥尼亚高原交通网稀疏,试分析原因。【答案】(1)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使地壳隆起,形成高大的巴塔哥尼亚山脉;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侵入地壳内部裂隙,冷凝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在风化、冰川侵蚀等外力作用下,上覆岩层被侵蚀,花岗岩出露地表;在风化、冰川侵蚀作用下,花岗岩山体形成“崖壁垂直,尖峭挺立”的地貌景观。(2)海拔变化:继续升高判断依据: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且板块运动一直很活跃(火山活动一直持续至今),巴塔哥尼亚地区处于地壳相对抬升隆起区,所以该地区海拔会继续升高。(3)高原相对高度和坡度大,修建交通线成本高、难度大;地质构造复杂,火山、地震频发,对交通线及维修人员危害大:荒漠、戈壁广布,人烟稀少,对交通运输需求小等。【解析】【分析】本题以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山脉为背景设计试题,涉及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素养。【小问1详解】巴塔哥尼亚山脉‘崖壁垂直,尖峭挺立”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过程,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巴塔哥尼亚山脉的形成,另一个是山上“崖壁垂直,尖峭挺立”地貌景观的形成。山地的形成可以用板块构造原理来解释,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高大的巴塔哥尼亚山脉;根据材料“巴塔哥尼亚山地主体由花岗岩组成”分析,在板块交界处还要进一步考虑岩浆活动侵入地壳内部冷凝形成花岗岩的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在风化、冰川侵蚀等外力作用下被侵蚀,花岗岩出露地表;最终花岗岩体在风化、冰川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崩解破碎,渐渐形成“崖壁垂直,尖峭挺立”的地貌景观。【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巴塔哥尼亚山脉沿海岸线呈南北方向延伸,山脉中火山、山峰众多。读材料“7000万年前,该地区还爆发过大规模火山活动,并一直持续至今”可知,巴塔哥尼亚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由于该地处于板块的消亡地带,板块仍在持续碰撞挤压,火山活动依然旺盛,很多火山仍在喷发,故推测山脉仍处在持续的隆升状态,海拔还会继续升高。【小问3详解】由材料和图片信息可知,巴塔哥尼亚高原是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地壳抬升形成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火山等活动,且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地表坡度较大,修建交通线路的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施工人员和工程本身的安全难以保障;高原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气候干旱,属于大陆性气候,为荒漠和戈壁景观,人口分布稀疏,交通运输的需求小,没有必要在巴塔哥尼亚高原兴建交通网。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我国幅员辽阔,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纬度位置差异明显,天气形势区域差异显著。下图为某年7月某日14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甲处锋面位于气旋左侧,虚线所处天气系统向西南方向移动,12个小时后该天气系统中心位置移动至乙地西南侧。(1)指出甲处锋面的类型,并说明理由。(2)分析未来12小时乙地的风向变化,并简析成因。(3)描述图示时刻新疆北部地区的天气特征。【答案】(1)冷锋。理由:作出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并结合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可以判断此时甲地吹偏北风,即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由此可判断出甲处锋面为冷锋。(2)由偏东风转为偏西风。成因:天气系统向西南方向移动后,高压中心位置移动至乙地西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改变。(3)晴朗干燥、无风或者微风天气。【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年7月某日14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锋面气旋、风向变化、反气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锋面性质要根据气团移动方向来判断。在甲处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30º-45º夹角,风向为偏北风,即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由此可判断出甲处锋面为冷锋。【小问2详解】作出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北半球右偏30º-45º夹角,可以判断此时乙地吹偏东风,12小时以后该天气系统中心位置移动至乙地西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西南指向东北,再右偏30º-45º夹角,风向变为偏西风。【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新疆北部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干燥。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高压区属于无风带。28.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土耳其附近板块的运动形式。(2)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成因。(3)比较B、C两地降水量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土耳其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交界处,三大板块处于相向运动。(2)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3)降水特点:C地降水量低于B地。原因:该地区降水主要来自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带来的水汽,而C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虽濒临黑海,但盛行离岸风,不能带来降水。【解析】【分析】本题以土耳其为试题背景,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气候类型的判读及影响降水量的因素等相关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