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金融服务突破口_第1页
探索农村金融服务突破口_第2页
探索农村金融服务突破口_第3页
探索农村金融服务突破口_第4页
探索农村金融服务突破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索农村金融服务的突破口常德财经学校彭道琼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却是一个农村金融小国。1979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虽然在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出台了许多惠农金融政策,对已有的融资制度进行了大大小小的修补,但迄今为止,始终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浅化、”高利贷”、非法集资等不法金融活动屡禁不止,农户贷款难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呈逐渐加强的趋势。那么,农村金融制度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如何改革现有的融资格局和制度,使农村金融名副其实,使农户的正常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当前涉农金融机构支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农村信贷管理体制不适宜。金融对农村供给率依然较低,市场竞争不充分。从网点布局来看,目前乡镇上的主要金融机构是信用社和邮储银行。从市场资金满意度来看,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农户不愿或无法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从市场份额方面来说,农村信用社是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主要的市场占据者和资金供给者。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商业化经营压力迫使相当部分金融机构退出农村市场,同时纷纷撤并机构、收缩业务、上收贷款审批权限,县域及农村金融网点急剧减少,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缺位,使农村金融日趋边缘化,低端的农业和贫困的农民只能对商业化的信贷门槛望洋兴叹,形成一种资金投入上的马太效应。农行支农主要体现在专项贷款上,农发行仅为粮棉油等农副产品收购和储备供应资金,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支农刚起步,只剩下农信社独挑支农大梁,面对大量农村资金的逆向外流,明显力不从心。基层行、社贷款权限受限制。目前县级商业行基本上无贷款审批权,贷款审批报上级行至少需20天左右,严重影响需求时效,基层农信社的信贷自主权仅3万元,超过权限须到联社审批,一笔贷款审批花费10天左右时间,信贷结构调整滞后。大部分农信社以小额贷款为主,大额贷款受到严格限制,资金支持局限于传统小农生产,无法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规模资金需求,信贷责任追究严重影响信贷人员放款积极性。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不高。农户能够提供给银行的抵押品除少量房屋土地以外,大部分为专用机器设备、水产品、果林、鸡舍、猪舍和牛羊等,这些抵押品价值不易评估,且风险较高。因此,涉农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态度谨慎,创新内在动力不足,导致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数量总体偏少,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略显单一。目前金融创新工作的开展主要依赖于人民银行及政府各部门的外部推动,涉农金融机构自身开展“三农”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对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激励机制亟待加强。三、商业化机制不能适应农村融资需求。一是手续复杂。从目前的信贷程序看,一笔贷款的发放要经过授信调查、授信审批、贷前调查、贷中审核、贷后管理等一系列程序,并且很多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银行,其县以下支行没有贷款审批权,繁琐的手续不适合农户及涉农企业资金需求。二是担保要求高。商业银行采取的是担保贷款为主、信用贷款为辅的模式,由于农户和涉农企业可抵押担保财产较少,担保难成为制约农村融资的重要因素。三是信贷利率高。信用社贷款在农村市场占据垄断地位,虽然其担保条件相对较低,但贷款利率较高,农户和企业融资成本较大。四、农业保险体系缺失,风险分摊机制急需建立。农业目前仍然是弱势产业,涉农贷款风险大,营销成本高,没有担保,也没有政策性和商业性风险补偿渠道。涉农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他们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相对较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信贷资金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保险机构对农民、农业、涉农贷款领域开展的保险业务相对较少,不能覆盖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和各种风险,信贷资金的安全性难以保证需要。涉农金融机构改善三农服务突破口:一、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金融支持。一是加快金融体系改革。从2008年广西田东县金融改革到现在,有很多的模式可以借鉴,因地制宜地如加快组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地方性金融机构,逐步解决偏贫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问题。二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通过改进当前信贷体制过于僵化的模式,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社会信用状况,合理下放信贷权限,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信贷投入上积极扶持”三农”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实现金融撬动经济的目的。农村信用社要继续办好小额信用贷款,将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机制扩展到小商户、种养户等主导产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信贷政策的制定上不搞”一刀切”,充分考虑农村农业生产特点,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合理制定不同的信贷政策,切实有效地扶持“三农〃经济发展。三是科学定位,完善机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坚持“扎根‘三农’、服务‘三农’、依靠‘三农’”的市场定位,把信贷的重点和支持的对象落脚到广大农户、涉农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进一步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办法,健全、完善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体系,大力发展银行卡等现代支付工具,不断探索代理保险、证券、委托理财、信息咨询服务等新的金融支农服务方式。要完善内部机制,效仿支持小微企业六项机制,建立区别于工业信贷、大企业信贷的管理模式,对涉农贷款要单独考核,并要加重奖励,鼓励信贷资源向涉农领域倾斜,让农民贷款更方便。四是发挥政策性银行应有作用。首先是拓宽其支持范围,鼓励开展商业性贷款业务。农发行要在做好粮棉油收购等政策性贷款业务基础上,拓宽业务范围,加大对路、管、网以及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对投资时间长、公益性强又关系农村发展基础和民生的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同时要积极开展商业性贷款业务,把其作为政策性业务的有益补充,支持不符合政策性贷款要求但又有贷款需求的涉农产业,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其次是财政政策要大力配合。财政应加大对路、管、网以及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贷款的挂账补贴力度,支持政策性金融的业务扩展。二、逐步健全风险分摊机制。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探索建立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引导涉农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在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在坚持市场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财税等扶持政策的支撑作用。探索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制度,补偿涉农金融机构由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原因形成的信贷损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扩大资产规模、提高资本充足率,扩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农信社要进一步扩大覆盖率,加大呆坏账核销力度,切实化解历史包袱,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入股起点,积极吸收种养殖大户、私营业主、企业法人等有能力、有愿望参与农村信用社管理的投资人入股,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决策和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防范操作风险和案件风险。探索建立风险分散机制,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投入,拓宽农业风险的分散渠道。鼓励涉农金融机构把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新的增长点,积极创新消费贷款品种。总之,开展金融改革试点过程中应加强与地方财政、保险、农业、林业等多部门的沟通协调,各级政府要为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废除和制止少数部门出台针对农村信用社的限制性、歧视性做法,鼓励和引导将农村政策性业务交由农村信用社办理,特别是财政性、事业性单位的存款引导其存入信用社。同时建议银监会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邮储资金适当返还农村的办法,制止金融机构的不正当竞争,让支农资金不外流,增强信用社的支农后劲.三是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服务。要创新符合农民、涉农企业等融资需求的信贷产品,如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联系,发展对其上下游农户及涉农企业的供应链融资。同时要转变服务方式,主动深入广大农村、农户了解农民资金需求,做到“送钱入户、送贷进家”,真正缓解农村融资难题。一是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有效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入手,丰富贷款增信手段,着力缓解农村贷款抵押担保难。试点开发和推广的这一类信贷产品,大胆开办农用生产设备、农民住宅、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库存产品贷物等抵(质)押贷款模式,以及“公司+农户”、“农户联保”等信贷模式,推出青年、农村妇女、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为农民提供创业资金。同时,灵活确定农村小额信贷产品的期限、对象、用途和利率。二是拓宽思路,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延伸工作。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的对象由过去的种、养农户延伸到从事或服务于第一、二、三产业的所有农户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使更多的农民受益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让更多的农信社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做大。试点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可引进国外先进的无抵押信贷技术,开发信用贷款新产品。比如安徽的微小涉农企业项目贷款。该项贷款不需要抵押,没有户口限制,无任何手续费,贷款金额在3000元至10万元之间,期限从3个月至2年,采取按月还款方式。该项贷款把目标客户定位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且具备3个月经营历史的客户;在风险识别上遵循“到户调查”和“眼见为实”的原则,将经营项目与家庭有机结合。三是简化程序,降低门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建立适合农业贷款“时间紧、额度小、周转快、好借好还”的信贷审批机制,简化信贷流程,实现好借好还。同时要在防范风险基础上适当降低融资门槛,对融资及担保条件适当降低,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特点的信贷准入和担保标准。四、增强农民自身素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偏贫地区农民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与银行的合作方面,要以诚为本,恪守信用,俗话说得好“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政府和银行要着力打造诚信文化,培植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通过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将诚信理念灌输给广大农户,以加强其信用观念。二是转变观念,整合人力资源,快速发展营销团队。涉农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调查研究,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多向社会公开招聘大学生进行金融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他们文化程度高、理解力、创新意识强等优势,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三是要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减少农村地区金融知识盲区。政府要倡导全民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