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 (临床护理技能)_第1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 (临床护理技能)_第2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 (临床护理技能)_第3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 (临床护理技能)_第4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 (临床护理技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PICC的定义及优点PICC的适应症与禁忌症PICC的操作PICC的护理PICC的并发症及护理1245一、PICC的定义及优点定义:PICC是一条放射显影的导管,经由外周静脉插管,其头部定位于中心静脉的导管,用于为病人提供中期至长期的治疗(一般5天—1年)。优点:方法简便,护士操作能放置较长时间方法安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用于各种输液目的不需严格限制上臂运动整个治疗过程只需“扎针”一次二、PICC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一)PICC的适应症(二)PICC的禁忌症(一)PICC的适应症

外周静脉通道受限锁骨下或颈静脉插管受限或禁忌用有刺激性药物治疗的病人,如肠外营养,化疗长期输液及家庭病床的病人早产儿(23—30周)(二)PICC的禁忌症

病人肘部静脉条件太差穿刺部位有感染和损伤既往史:预定插管部位有静脉血栓、血管外科手术史、外伤史、放疗史三、PICC的操作(一)静脉的选择(二)插管步骤(三)撤出插管(一)静脉的选择

贵要静脉:首选肘正中静脉:次选头静脉:第三选择(二)插管步骤

1、插管前的准备:护士的准备用物的准备病人的准备(二)插管步骤

2、确定静脉和插管穿刺点:于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根据静脉显露情况选择血管松开止血带(二)插管步骤

3、病人体位/导管长度:病人平卧,臂外展与躯干成90度角测量自插管穿刺点至锁骨头,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注意:体外测量永远不可能与体内静脉解剖完全一致(二)插管步骤

4、建立无菌区:打开无菌包,带第一副无菌手套局部消毒:穿刺点上下10cm,左右到臂的两侧换第二副无菌手套,冲去滑石粉铺手术巾,暴露预定穿刺部位(二)插管步骤

修剪导管:按测量长度修剪导管预冲导管:用1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10ml,预冲导管5、准备导管:(二)插管步骤

6、静脉穿刺:保持针的位置,向前顺入插管鞘,使之进入血管请他人协助扎止血带去掉针套穿刺静脉,观察回血(二)插管步骤

保持插管器的位置,防止脱位轻压穿刺血管的上方以止血松开止血带从插管鞘内撤出穿刺针7、撤出插管器的针芯:(二)插管步骤

8、插入导管:缓慢推进导管至预定深度当导管头部推进到病人肩部时,嘱病人向着静脉穿刺一侧偏头,以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将导管插入导管鞘(二)插管步骤

9、撤出插管鞘/支撑导丝:从静脉内撤出插管鞘,并离开入点,撕开外套管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缓慢地将支撑导丝撤出(二)插管步骤

10、抽吸与冲洗:用充满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抽吸回血,检查有无回血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接输液,并确认输液有无阻力(二)插管步骤

11、固定导管:套上缝合翼,清洁穿刺点周围皮肤将导管有效固定,用无菌敷料(3M贴膜)覆盖穿刺点采用蝶型交叉固定法(二)插管步骤

12、确认定位:拍X光片,确认导管头部位置(三)撤出插管

去掉敷料于靠近入点处捏住导管缓慢地撤出导管,不可用暴力如感阻力,停止撤管,可经热敷20-30分钟,再行撤管一撤出导管,立即压迫止血将撤出导管留导管尖端及皮下段培养二、PICC的护理(一)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二)更换敷料(三)冲管(四)封管(五)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出(六)观察有无水肿、静脉炎、感染,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更换敷料

频率:术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敷料每3天更换敷料(3M帖膜)一次如果敷料有污染或穿刺口有液体或血液渗出应随时更换目的:预防感染更换敷料

方法:自下向上拆除原有敷料检查穿刺点有无红肿、渗出、导管在体外部分的长度消毒皮肤,大于敷料范围贴好新的贴膜更换敷料

导管露出体外部分“s”形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动用蝶形固定法胶布不要直接贴在导管上注意:冲管

频率与冲洗量:持续输液治疗者每日2次——10ml生理盐水输血后和采血后——20ml生理盐水间断治疗前后——10ml生理盐水目的:保持导管通畅冲管

注意:冲管时应用10ml注射器,防止PICC破裂或折断冲管时采用脉冲式动作在管腔内产生湍流,这能有效清洁和漂净导管内壁封管

每次治疗后应用肝素盐水进行封管封管时应用10ml注射器采用正压封管技术肝素盐水剂量:成人2—5ml肝素盐水配制:10—100u/ml封管的顺序:S—A—S—HPICC注意事项

穿刺时:遇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注意加压止血时间要延长穿刺时应避免损伤血管内膜和外膜,以免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或渗漏注意避免穿刺过深而损伤神经PICC注意事项

穿刺后:冲管时如遇有阻力,不可对抗阻力冲管,可能是导管堵塞观察导管的位置,如果导管脱出,严格掌握“可出不可在入”的原则在安装PICC导管一侧的臂部,不可扎止血带和血压带只有管径在4F以上的导管可以进行血液治疗并在治疗后冲管三、PICC的操作(一)静脉的选择(二)插管步骤(三)撤出插管五、并发症及处理(一)不能推进导管(二)渗血和/或出血(三)红肿和/或血肿(四)机械性静脉炎(五)感染/败血症(六)导管堵塞一、不能推进导管

2.处理:选择粗直,静脉瓣少的血管进行穿刺,尽量不在头静脉处进行穿刺一边注射生理盐水一边送管,使导管浮调整病人臂部位置1.原因:选择的血管细小,血管的静脉瓣多,若选择头静脉,当导管进入上腔静脉时,易出现导管异位或送管困难二、渗血和/或出血

2.处理:安装完毕后于穿刺点加压止血术后第一个24小时内采取压力敷裹必要时停用肝素1.原因:穿刺不当,选择血管不当,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及给予肝素治疗的病人三、红肿和/或血肿

2.处理:避免过度活动,臂部轻微活动热敷20分钟,每天4次1.原因:穿刺不当,选择血管不当,穿刺部位活动过度四、机械性静脉炎2.处理:热敷20分钟,每天4次,2—3天抬高肢体避免激烈运动抗炎药物治疗:芬必得,扶他林软膏,静脉炎软膏等若3天后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应拔管1.原因: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大小不适宜,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选择的导管材料过硬五、感染/败血症2.处理:抗生素要时撤出导管,并做血培养1.原因:与无菌技术不严格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